2020年国考面试热点:生物质能遇瓶颈 专家呼吁了什么?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一是高昂转化成本和低廉产品价值之间的矛盾,二是巨大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较低之间的矛盾,这两者是解决当前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发展的关键矛盾。”在日前召开的2019生物质能专委会学术年会上,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所长马隆龙的这句话点出了当前生物质能面临的难题。在由暴发期进入瓶颈期的关键阶段,国内几乎所有与生物质能相关的顶尖专家齐聚济南,以学术年会的形式探讨“生物质能源将何去何从”的命题。专家们认为,在市场和政策加持下,生物质突破瓶颈还需在发力基础研究领域,并推动技术成熟以适应市场需求。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生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废弃物。利用生物质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天然气等形态的能源便是生物质能源。专家们认为,生物质能源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资源库,也是唯一可再生碳资源,是国际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选项。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蒋剑春看来,以林业剩余物、木材废弃物、农业秸秆为代表的农林剩余物弃之为害,用之为宝,其转化为能源的潜力为4.6亿吨标准煤,但已利用量约为2200万吨标准煤,约占2018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0.47%。生物质“占比低”源于技术层面的挑战。
“由于生命的复杂性,生物质资源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具有天然的复杂性。”马隆龙的这句话也意味着,“组分多样和结构复杂使得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技术挑战更高。”一般而言,生物质资源可通过热化学转化、生化转化、催化转化为燃气、沼气、乙醇、基础化学品等。但目前生物质资源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为主(三者共73.4%)。因为生物质与石化原料化学组成差异较大,其含氧、含水较高,导致生物质转化技术对催化过程的催化剂、生化过程的微生物具有较高要求,大多数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发及中试阶段,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蒋剑春和马隆龙的发言,指向一个观点:生物质利用技术总体处于集中攻关和实验示范阶段,即技术不成熟同时,技术集成度低,导致生物质不能大规模利用。而具有官方背景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则从政策、商业模式等层面解读生物质能面临的问题。他以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为例,这个项目存在着原材料供给保障难、相关财税补贴政策落地难等问题再以生物天然气项目为例,其存在着市场投资主体少,产业基础薄弱,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难题。
尽管面临着不少难题,但以“循环再生、清洁低碳”为卖点的生物质能源在“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还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科研力量。
我国是世界第一造纸大国,一度占全球28%份额,但我国造纸工业纤维资源对外依存度达到40%以上。缺口如何弥补?答案是农林剩余物利用。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酶对制浆原料进行预处理后再与相应的机械处理相结合,这便是生物机械制浆技术。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嘉川带来的“基于造纸平台的农林废弃物纤维资源的绿色转化技术”在研制出专用生物酶制剂、生物反应器等核心技术之后,已经入产业化阶段山东省科学院能源所完成的“基于热解气化的生物质分质分级热化学转化技术”创造性发明了生物质复合式低焦油分级气化工艺和装置,克服了传统生物质气化技术存在的焦油含量高的行业难题。
技术层面的难题还需要加大研发去解决。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所长马隆龙认为破解当前生物质难题的关键,是发展多元化利用,并推进技术创新。而这句话也成为与会专家们的共识。
有疑问的可以点击下方电话免费咨询,或者是点击下方进入官网找客服人员帮助大家解答。
所谓的甲醇车,它和普通车没有任何区别呀,它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安装了甲醇/汽油微电脑控制器,它既可以烧甲醇燃料,也可以烧汽油。并且共用一个油箱,可以不同比例混合,非常方便。
93号汽油的现价每升28元,而甲醇燃料仅为每升不足3元,几乎是汽油的一半之多。以出租车为例,一天会跑上300公里左右,假如百公里耗油7到8升,以93号汽油为标准,的哥们一天至少要拿出150块钱左右加油。而改为甲醇燃料,一天则只需80元左右,整整节省了70元之多,相当于节省了40%还要多,每年可节省燃料费2万多元。私家车安装此系统同样可受益匪浅。
汽车甲醇控制器产品优势:
1.动力性强:甲醇汽油在燃烧过程中有自供氧效应,使燃烧更加充分均匀,热效率提高,动力性增强。
2.适用性强:安装本系统后,燃烧甲醇汽油每公里只需0.2-0.3元(国标汽油的话每公里需0.5-0.6元)。
3.清洁性好:车用甲醇汽油能有效清除油箱、油路中杂质的沉淀和凝结,清除火花塞、气门、活塞顶部、排气管部位形成的积碳。
4.环保性好:燃料排放尾气符合国家标准,而且与普通汽柴油相比,尾气中的CO、HC和HO可降低30-50%,有利于净化空气,改善城乡污染状况。
5.经济性、替代性好:M85、M100车用甲醇燃料在经济成本和市场竞争方面优势明显。
6.产品安装快捷,作方便,易于操作安装。甲醇汽车双燃料转换器汽车加装设备,不动原车线路,操作简便。可烧甲醇或汽油 。
如何改装甲醇汽车控制器?
甲醇和汽油替代比是(5升甲醇可以替代1升汽油),任何安装电喷发动机的汽车,都可以进行这种改装,而且在整个改装过程中,并不需要对发动机座任何改造。只要安装上这套甲醇/汽油微电脑控制器,同一辆车就可以实现不同燃料间的相互转换,这辆汽油车就改造成了甲醇车.甲醇汽车控制器的原理主要是改变发动机参数,让发动机来识别甲醇,能让甲醇充分的燃烧。等于我们又加了一个辅助的ECU。ECU就是发动机控制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发动机中的燃油和点火系统进行闭环控制。安装上这套辅助的ECU之后,等于重新设置了车里的燃烧控制系统,让发动机接收并且燃烧甲醇.双燃料控制器汽车节能装置生产,双燃料控制器汽车转换系统厂家,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汽油-甲醇双燃料电子喷射系统”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双燃料控制器,双燃料技术,改装双燃料汽车,甲醇汽油双燃料,替代双燃料。中醇化双燃料控制器系统具有自动上锁功能,其甲醇燃料具有可控性,用户加装该系统,必须要到合作商建立的中醇化甲醇能源站加甲醇燃料;甲醇汽车双燃料转换器汽车加装设备,不动原车线路,操作简便。可烧甲醇或汽油 。
甲醇将成我国重要的替代性汽车燃料
种种迹象证明,甲醇将成为首选的替代性汽车燃料,关于在国内市场全面推广甲醇燃料的规定也将很快出台。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研究发展替代能源研究工作的会议上表示,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作为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因其不可储藏性、密度低等缺点,注定不能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担当重任。
关于生物质能源,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认为也不乐观。原因是生物质原料极其分散,采集成本、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也是制约燃料乙醇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甲醇燃料有很明显的成本优势。曾培炎在当天的会议上还表示,当前要重点发展车用燃料和替代石油产品,搞好煤炭液化,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和煤基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开发应用。积极发展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水电、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尽可能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专家认为,以上表态实际已经为众多新能源排定了座次。其中,甲醇终于被确认为最重要的替代者。
甲醇汽车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应注意什么?
1、严格禁止用嘴吸油。
2、禁止用甲醇清洗零部件、衣物及皮肤,勿使皮肤长时间接触甲醇当油品溅入眼中或皮肤时,应用大量清水及时冲洗。
3、严禁用火烘烤甲醇汽油车油箱或油管。
4、车辆改装后尽量更换甲醇汽车用专用机油
5、车辆改装后尽量采用甲醇汽车专用耐醇转子泵
6、如车辆为低档车,尽量更换全车输油管,更换为氟胶高压油管
7、在加注甲醇时加注符合国标《车用甲醇燃料》标准规定的甲醇
8、车辆行驶5000公里后清洗喷油器、转子泵滤网,更换汽油滤杯。
9、严禁将任何液体洒到智能甲醇/汽油控制器上面。请勿自行拆卸智能甲醇/汽油控制器及智能甲醇调节器。
10、车辆的其他使用注意事项,请参照相关的汽车保养及维修事项。
周凤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施鹏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石定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
李俊峰——国际风能理事会副主席
秦海岩——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
Anil Kane——世界风能协会主席
ZERVOS,Arthouros——全球风能理事会理事长
SAWYER, Steve——全球风能协会秘书长
赵振宙——河海大学风能动力工程专业副教授、博士
王同光——风力机空气动力学专业教授、博导
吕剑虹——东南大学风力发电等过程的自动控制专业教授、博导
邬培超——风力发电叶片研究设计专家
………………
………………
想了解更多的,我建议你到风电领域的专业网站上去了解一下,一般都会有这些专家的详细介绍,好像有个 中国风电产业网 上面还是比较丰富全面的,具体网址不记得了,你自己去找吧
赵振宇,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所所长,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学术负责人。毕业于湖南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士)、北京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1992至2000年在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现更名为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水电工程部担任工程师、项目经理, 从事国际水电工程承包。2000年至今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学系访问学者。
一、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经济运行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牵头责任,按照消纳责任权重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动本行政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推动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积极落实消纳责任,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任务。各地要在2021年2月底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报送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
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切实承担组织责任,密切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消纳责任权重组织调度运行部门和交易机构等,认真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消纳、跨省跨区域输送和各类市场交易。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省级电网企业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在2021年1月底前向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能源派出监管机构报送2020年本经营区及各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完成情况。
三、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要切实承担监管责任,密切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消纳责任权重积极协调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消纳和跨省跨区交易,对监管区域内各承担消纳责任市场主体的消纳量完成情况、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情况等开展监管。各派出机构要在2020年12月底前,向国家能源局报送监管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部门将加强跟踪监测,计划2020年9月组织开展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执行情况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督促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各电网企业、各派出机构进一步落实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研究提出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初步安排。
2025年预计总装机达到50000万千瓦以上
根据《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其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在“十二五”基础上每年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年利用量达到1.4亿吨标准煤以上。由此可见,光伏发电仍将是我国电力生产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在2020年7月2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陶冶副主任针对国内光伏重点政策和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展望,并预测在“十四五”时期将达到累计装机500-530GW的目标。
综合来看,光伏发电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但仍然避免不了整体增速的下跌。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