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能源的使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正直的吐司
大胆的裙子
2023-02-10 23:42:26

能源的使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最佳答案
慈祥的小天鹅
敏感的电源
2025-07-26 22:57:58

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1、煤炭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和汞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 威胁生物栖息环境。主要包括对地表的破坏、引起岩层的移动、矿井酸性排水、煤矸石堆积、煤层甲烷排放等。

2、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的井喷事故、采油废水、钻井废水、洗井废水、处理人工注水产生的污水的排放;气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水,含有硫、卤素以及锂、钾、溴、铯等元素,其主要危害是使土壤盐渍化;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硫化氢排放;炼油废水、废气(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烃类、一氧化碳和颗粒物)、废渣(催化剂、吸附剂反应后产物)排放;海上采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石油因井喷、漏油、海上采油平台倾覆、油轮事故和战争破坏等原因泄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在交通运输业,机动车尾气等造成大气污染,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铅等污染物;等等。

3、水电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电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其对生态环境仍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截流造成污染物质扩散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受影响;淹没土地、地面设施和古迹,影响自然景观,尤其是风景区;泥沙淤积会使上游河道截面缩小,河床抬高,下游河岸被冲刷,引起河道变化;改变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甚至形成沼泽,导致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而引起疾病流行;建设过程采挖石料和填土,破坏自然环境;泄洪道变流装置的安装造成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破坏,截流阻断鱼类洄游等;会改变河流水深、水温、流速及库区小气候,对库区水生和陆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诱发地震;小水电站还会向生物圈排放一些温室气体(特别是由于水库中生物质的腐烂而产生的甲烷);等等。

4、核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核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阶段:核燃料生产和辐射后燃料的处理。由于人类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各种来源的天然放射性辐射之中,通常燃料生产过程的放射性污染较轻,一般不构成严重危害。但它毕竟对人体有害,故仍须予以充分注意。

5、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的不利影响。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整体上较传统化石能源来说,更加清洁安全,但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仍然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风能开发中,风机会产生噪声和电磁干扰,并对景观和鸟类产生负面影响等。太阳能开发也会产生不利环境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影响景观等。此外,制造光伏电池需要高纯度硅,属能源密集产品,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含镉光伏电池(CdTe, CIGS)的有毒物质排放虽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公众仍担心对健康的危害。生物质能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占用大量土地,可能导致土壤养分损失和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用水量增加。用汽车运输生物质会排放污染物。另外,农村居民使用薪柴和秸杆等生物质能作炊事和供热燃料的传统利用方式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地热水直接排放造成地表水热污染;含有害元素或盐分较高的地热水污染水源和土壤;地热水中的CO2 和H2 S等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地热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等。海洋能是洁净的能源,对环境不会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但潮汐电站会对海岸线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波浪能发电装置能起到使海洋平静的消波作用,有利于船舶安全抛锚和减缓海岸受海浪冲刷,但波浪能发电装置给许多水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促使其繁殖生长,可能会堵塞发电装置;海洋温差发电装置的热交换器采用氨作工质,氨可能会污染海洋环境;建在河口的盐差能发电装置,还要解决河水中的沉淀物和保护海洋生物的问题。

最新回答
务实的山水
紧张的中心
2025-07-26 22:57:58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农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国还有约1150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 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坚定的玉米
难过的豌豆
2025-07-26 22:57:58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大家都知道所谓可再生能源就是指可以二次利用的能源中国新能源产业规模上升到新的台阶中国新能源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可再生能源的优点。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1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方向。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 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 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国还有约 1150 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 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 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 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2

1、可再生能源的.资源量大于常规能源, 常规能源一般指化石能源煤炭、石油、 天然气等)其储量是有限的。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它的资源对有限的人类发展阶 段可以说是无限的,地球上一年中接收到 的太阳能高达8*10↑18kWh,可见其量的 巨大。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其他可 再生能源都是太阳能的副产物,所以说“ 万物生长靠太阳”是非常好的比如。

2、清洁,非常低的污染,不能说无污染 的原因在于,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后 ,对环境的影响有些还未表现出来,如盐 城地区,大规模风电场的出现,对于候鸟 就可能产生影响。但是,总的来说目前没 有发现明显的污染加大的现实。

3、可循环使用,这是确定的,这是由于 可再生能源本身的定义所确定的

4、目前的开发成本仍然较高,这主要是 因为,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大多数比较 低,例如,太阳能每平方米的理论功率只 有1kW左右,生物质能的单位重量的发热 量只有煤的一半不到秸秆的发热值约为 3000大卡/公斤)等,对于低的能量密度 ,要形成规模化效应,只有规模化应用, 即遍地开花的应用才能达到。由于可再生 能源的能量密度低,它们的开发成本低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3

可再生资源的优点

一、太阳能优点:

1、普遍:到处都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

4、长久: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二、风能优点:

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风力发电机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发电机。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

三、生物质能优点:

1、提供低硫燃料;

2、提供连接能源;

3、讲有机物转化成燃料可减少环境公害;

4、与其他非传统性能源相比较,技术上的难题较少。

野性的刺猬
如意的刺猬
2025-07-26 22:57:58
新能源可以改善环境。新能源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等。这些新能源产生的污染气体少,对环境危害很小。而火力发电石油燃烧等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等垃圾。严重影响了环境。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新能源对环境作用很大。影响广泛。是一种清洁的好能源。

勤劳的红酒
轻松的巨人
2025-07-26 22:57:58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按照人类开发利用能源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将环境污染问题分为以下三大类。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大气环境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空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能源开发利用过程排出的CO2、SO2、CO、NOx(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可改变原有空气组成,并引起污染,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加剧“温室效应”,同时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破坏森林植被,造成土壤酸化、农业减产。燃煤造成的粉尘、烟雾等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自然景物都有不利的影响。

1)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2、NOx(氮氧化物)和烟尘等。

(1)SO2:

我国SO2污染物85%来自燃煤,其余的来自炼油厂、冶金工业和自然界。在大气中的SO2会转化为SO3,成为硫酸气溶胶或硫酸根,并再化合为硫酸盐。这些污染物弥散在大气中,可减少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并使植物产生病变;形成酸雨,导致河水酸度增加、土地酸化;SO2和粉尘在冬季早晨还会形成烟雾,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同时,SO2对金属,特别是对钢结构的腐蚀,每年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

(2)CO2:

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可使CO2和O2的循环达到平衡,但由于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烧去了大量含碳矿物燃料并生成CO2,再加上滥伐森林,结果使全球大气中的CO2含量正以每年0.4%的速率增加。按此速率增长,预计会出现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世界降雨分布量变化,使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3)NOx(氮氧化物):

NOx是高温燃烧过程中的产物,如排烟中产生的NOx。NOx会形成光化学烟雾,这种污染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4)烟尘:

燃烧煤炭时,烟尘的排放量最大,分别是燃油和燃气的6.15倍和9.76倍。当烟尘的颗粒直径在5~10μm(PM10)时会直达人的支气管区,而直径小于5μm的微粒可以到达人的肺泡区,导致人的心血管疾病和哮喘病增加。

2)温室效应

由于大气中的CO2容易吸收长波辐射,所以太阳的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层射入地面,而地面温度增高所放出的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中逐年增加的CO2气体吸收,无法逸散出高空,地球就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处于“温室”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如图1.5所示。

图1.5 温室效应示意图

由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首先,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地球两极部分冰雪消融(图1.6),造成海平面上升,沿海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大陆低地地区将会被淹没,一些海滨城市如上海、纽约、东京等将不复存在,部分岛屿将成为暗礁。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被迫迁入内地,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化或沼泽化(图1.7和图1.8),不适于粮食生产。同时,海平面的上升也将会给江河中下游地区带来灾害,造成江水水位抬高、泥沙淤积加速、洪水威胁加剧,使江河下游的环境急剧恶化。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使某些地区出现干旱,某些地区降雨量增加,海洋风暴增多,飓风力量增强,风源向北扩展,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再者,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的流行,使以前的致命病毒复活,威胁人类健康。

图1.6 冰雪消融

图1.7 盐化

图1.8 沼泽化

3)酸雨

酸雨是大气受到污染的一种表现,其成分极其复杂,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但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物理现象。能源在燃烧时,首先产生酸性气体,酸性气体经化学反应后形成酸性物质。酸雨的形成如图1.9所示。

图1.9 酸雨形成示意图

酸雨可溶解地面中的矿物质,供植物吸收。但如果酸度过高,pH值降到5.6以下时,就会产生严重危害。它可以使大片森林直接死亡(图1.10),农作物枯萎(图1.11);也会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而且还可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进而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图1.12);危及人体健康。

图1.10 酸雨危害森林

图1.11 酸雨危害农作物

图1.12 酸雨危害文物古迹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能源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能源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具体包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地、矿物、海洋、河流等天然物质要素以及地面、地下的各种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等人工物质要素的负面影响。滥伐森林烧柴、过度采集薪草、乱采滥挖矿产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等都属于能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化石能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煤炭开采会引发矿区土体坍塌、地表沉陷(图1.13)、地质灾害、洗煤水污染(图1.14)等;煤矿大量抽排地下水,会引发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居民和牲畜发生水荒,进而造成土地贫瘠和植被破坏。陆地石油生产时,产油区地面上的油井、集输站等生产设施如果发生原油泄漏,这些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会造成污染。水利资源开发不当也会造成库区淹没、农田毁坏。开矿产生的重金属被植物叶面、土壤和水产品吸收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核能则会产生放射性污染(图1.15)。生物质能的过度采集和砍伐会导致森林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化,土地肥力减退,农作物减产等,最终陷入能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

图1.13 地表沉陷

图1.14 水污染

图1.15 核能产生的放射性污染

3.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人居环境主要指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人居环境问题是指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干扰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场所,造成居住环境偏离人们理想中的居住环境。破坏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最终都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感性的绿草
优雅的乌冬面
2025-07-26 22:57:58

可再生能源是指非化石能源,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等。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污染无危害或者危害小,资源分布广泛,受到各国青睐。目前,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如我国一直在探索在燃用汽油中添加酒精,通过试点看有着很高的推广价值,一方面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开发,另外一方面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高粱、玉米、红薯等酿制。

相对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是指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等。一般来说,新能源具有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新体现在非常规上面,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就是传统能源,不属于新能源,同时三大化石燃料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用了就没有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发达国家太阳能、风能等启用早,在国家能够结构占据了主要能源,在这部分国家太阳能、风能等已经不算新能源了。在比如地热能对我们来说很少开发算新能源,但是在肯尼亚地热能使用占了一大半,对他们来说就算不上新能源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大多是可再生能源,但是不能说可再生能源就是新能源。如核能是原子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来的能源,属于新能源范畴,但是核能用到的核矿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那么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人类延续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大量的化石燃料的开采,人类面临的能源枯竭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何开发新能源、可替代能源是全世界科学界为之不断努力和探索的课题,随着陆地资源的越来越少,人类将能源开发的未来寄希望予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如可燃冰、海洋石油资源等。

从容的墨镜
雪白的保温杯
2025-07-26 22:57:58

现在有各种不同种类的氢能源,主要是以天然气制造氢的基准去归类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不同氢能源有以下分类。

1.“蓝色氢气”通常是工业副产氢,是天然气制造氢。

2.“灰色氢气”一般是煤制造氢,是指比天然气制造氢的碳排放量更高的产物。

3.“绿色氢气”是我们所说的利用风能,太阳能这类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氢,这类产物一般碳的排放量是很少的,也更加绿色环保。

现在生态下,“蓝色氢气”跟“绿色氢气”都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着重方向。绿色氢气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可以从他的原料开始分析。

一、跟传统的制氢方式相比较,绿色氢气的原材料是绿色的,无论是用水,风能,太阳能这类可再生能源,都是对环境十分友好的。在制造过程中,电解水制氢只会产生氢气和氧气,也不会产生碳氢化合物,基本上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水这种原料,对比其他原料是“无穷无尽”的,而风能,太阳能也是比较环保清洁的。

二、从碳排放量来说,之前的灰色氢气,蓝色氢气或多或少都会制造碳,影响环境,所以大范围的使用绿色氢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所以开展绿色氢气的的探索,既是从生产源头方面开始环保节能,也是从生产后的处理也覆盖了环保节能。但是目前绿色氢气也是面临巨大挑战的,他的供应链还不是特别完善,可以提供电解槽膜这类相关工具企业实在太少了,因此我们要建立大规模的电解系统和完善的供应链条,对于氢气的运输,制造绿色氢气各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大量的验证。这样才能大范围的投入生产,让绿色氢气真正普及。

超帅的大雁
搞怪的西装
2025-07-26 22:57:58

全世界都在发展可再生资源的原因是:

首先,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目前依赖的很多能源,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只能再使用不到一百年,有些甚至几十年后即将耗尽!

其次,可再生能源采取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环境的破坏要比传统能源减少很多,有利于维护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和谐发展。

最后,可再生能源要从研发到全面推广还需一段时间,当普罗大众都可以使用可再生资源时,价格也会下降很多,性价比高的能源会是大众的首选。

暴躁的小丸子
执着的溪流
2025-07-26 22:57:58
一是空气污染。中国除少数沿海城市外,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在中国开展环境统计的333座城市中,仅有118座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占统计城市数的35.4%;有101座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占统计城市数的30.3%;有114座城市空气质量劣于三级,占统计城市数的34.2%。1999年,据对97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TSP浓度大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占60.8%,二氧化硫浓度大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32%,氮氧化物浓度大于二级标准的占33%。特别是北方城市的TSP浓度,1999年年均浓度达到339微克/立方米,远远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浓度值(200微克/立方米)。

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农村,其中以特大型和大型城市表现最为突出。同等规模城市的空气质量又因工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所处地区气候特征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大城市重于小城市,中西部重于东部,部分沿海城市的空气质量保持了较好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空气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空气污染物主要以TSP、二氧化硫为主,氮氧化物因近几年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在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中的污染分担率迅速攀升,在个别城市的一定时期已经上升为首要污染物。

二是水污染。中国城市河段的水质污染普遍严重,据1998年对176条城市河段监测表明,52%的河段污染严重,其中16%的河段为V类水质,有36%的河段超过V类水质。城市河流的污染程度表现为北方重于南方,工业较发达的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明显加重,污染型缺水的城市数目不断上升。城市河段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氨氮、挥发酚、石油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随着中国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却呈上升之势,已和工业废水污染平分秋色,在有些大型和特大型城市中,生活污水已上升为主要矛盾。而中国目前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水平还不高,全国仅为31.9%,因而导致城市河段的污染程度加重。近年来,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愈发突出,农药、化肥的低效使用,导致氮、磷大量流失于湖泊和土壤,使得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重。

三是生活垃圾污染。近年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1979年以来,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1999年全国城市垃圾产生总量为1.4亿吨,其中垃圾清运量为1.14亿吨,处理率为61.8%。大中城市人均日产生垃圾量约为1公斤,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大体相当。

中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几百座城市处于垃圾围城的尴尬境地。就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而言,填埋占80%,堆肥占19%,焚烧仅占1%。但由于城市垃圾实际处理率较低,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到10%。随意堆放的垃圾,对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和地下水已构成严重的威胁。

上世纪50年代广泛建设的汽车加油站,不仅使世界各地加油站林立,也使地下储油罐、输油管彼彼皆是。据有关专家介绍,石油的基本成分是烷烃、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具有这些烃类化合物的毒性。

赵章元指出,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油气挥发污染大气环境,表现为油气挥发物与其它有害气体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二是地下油罐和输油管线腐蚀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仅造成土壤盐碱化、毒化,导致土壤破坏和废毁,而且其有毒物能通过农作物尤其是地下水进入食物链系统,最终直接危害人类。

研究表明,汽油、柴油、煤油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的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都有危害。国外研究发现,生活在加油站或者汽车修理厂附近的孩子患急性白血病的风险要高出平均水平4倍,这些孩子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几率比住在同一地区但不在加油站附近的孩子高7倍。

有关统计表明,全国每年新生儿出生缺陷高达80万-120万人;全国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超过11万人,占世界每年肝癌死亡患者的比例高达42.5%。环境生物学研究和国际科研成果表明,上述某些病态的发生,与环境中有毒物的增加量直接相关,尤其与加油站和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的污染日益加重相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加油站与垃圾填埋场看成是地球上的两颗"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