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广东省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举措和成就

大方的吐司
简单的小笼包
2023-02-10 21:55:32

广东省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举措和成就?

最佳答案
从容的口红
怡然的发箍
2025-07-27 17:42:49

广东省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备优势,省内主要研发机构承担的新能源领域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同类项目总数的25%左右,大型生物质气化发电产业化关键技术、大型太阳能空调示范系统、地热能高温热泵技术等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有些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了技术以外,广东省还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

①、风力资源:陆地可开发风能约600万千瓦,加上近海的风电场,风电可开发容量达2000万千瓦,相当于2020年预计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左右。我国正在积极开发第三代风力发电机组。特点是重量轻,单位面积获能大、可靠性高、装机费用低,发电成本将大幅下降。

②、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能作为一项低碳能源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及原苏联等国家早在50年代就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市和工厂污水,既治理了污染,又获得了能源。广东每年产生稻草、甘蔗渣在1000万~1500万吨之间,还有大量的城市和工业可燃废弃物及稻壳、蔗渣、木薯、速生林等能源作物,直接发电或通过热解气化供热发电,估计目前广东省的生物质能资源达到1000万吨标准煤。利用液化技术将生物质转换成液体燃烧替代石油是科学家的长期愿望,80年代在巴西、美国等国家已经实现。我国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改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提高利用效率,还开展了把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转换为优质气体、液化燃料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上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有机垃圾,均可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转换为电力,还可以直接、间接地转换为液体燃料,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③、太阳能资源:广东属于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而且濒临南海,广东省年均日照在2000小时左右,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节能、环保的太阳能,每年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的广东地区,广东日照时间长、辐射总量大,而且每年阴天只有60到80天;即使在阴天,太阳能热水器也能吸热,如果阴天的时间长了,还可以配合电能及煤气使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也非常省钱。以三口之家为例,初装费两三千元,但装好后每天至少省电八九度,一年就可省电费1000多元,两三年即可收回成本。国产太阳能热水器平均每平方米每年可节约100—150公斤标准煤,被动式太阳房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在暖期可节约20—40公斤标煤,太阳灶每台每年可节约柴草500—700公斤,节能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当前广东太阳能利用有了一定数量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在缓解当前常规能源短缺和减轻生态和环境恶化等方面收到实效。

④、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由于农村燃料短缺,造成森林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以广东农村沼气的推广使用,可以直接引发农民的厨房革命,带动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大缓解了农村能源紧张问题,发展农村沼气对解决农民生活用能,促进农村地区脱贫致富,使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薪柴消耗,实现造林绿化,充分发挥山区和农村环境的生态屏障功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密结合,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⑤、海洋能资源:广东的海洋能资源也较丰富。海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主要作为制盐原料和海洋能资源。广东省沿海有27个县市产盐,盐田总面积1.6万多公顷。海洋能资源有潮汐能、潮流能和波浪能等。可开发的潮汐能资源坝址,在大陆沿岸有23处,理论总装机容量为16.29兆瓦,年总发电量为32.24×106千瓦小时;上述这些条件是广东具备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基础。

最新回答
典雅的钢笔
殷勤的台灯
2025-07-27 17:42:49

编辑本段概况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省政府早在1995年开始就通过省长专项基金支持实验室基础建设工作,并在1999年11月正式立项建设,2002年10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验收。2003年初开始进行学科调整,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线设置3个研究方向:生物质能、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战略。2003年9月立项进行二期建设,并搬迁到五山创新园区,根据研究方向布局建立相应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管理。拥有热能工程硕士点,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1]

编辑本段研究方向1.生物质能研究:资源及能源作物、生物质热化学利用、燃料合成、固体废弃物能

2.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理论与开发

3.能源战略研究:微能源系统、能源与环境、能源政策分析与战略研究)

编辑本段研究内容能源植物选育,利用过程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估,分布及特性,生长与生物质能利用过程碳、氢、氧、氮循环模拟;生物质气化与燃烧,气化发电,热解液化,高能转化;化学合成液体燃料,生物质柴油改性提质及利用,气化制氢;RDF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特种垃圾的热解焚烧,固体废弃物处理成套技术设备及系统集成。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制和分布特征研究;探测技术、资源评价和综合判识系统的研究;热力学、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学理论研究;开采理论与技术;能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能源战略:能源战略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能源资源、结构分析;能源政策分析与战略研究,能源利用过程的经济、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微能源系统,微流体MEMS,生物传热理论与技术;

编辑本段实验室主任简介陈勇,1993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1996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任教,1996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998至今任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所长、博士生导师,2001至今任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洁净煤技术,固体废物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共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国家专利8项。2001年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2001年首届广东杰出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2002获全国环保先进工作者称号。担任广东省科学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环保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转化》杂志编委,国家清洁煤燃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热物理学会能源专业委员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委员,国家后续能源战略规划编写组成员,国家“十五”863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

编辑本段开放课题简介根据拟定的重点实验室各学科方向研究目标与近期工作重点,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科学基金,对实验室内外本领域研究人员开放,以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促进本领域学科自身的成长。如华南理工大学、湛江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得到了重点实验开放基金的支持,与实验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编辑本段研究目标实验室根据“整体规划,明确目标;坚持标准,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创新体制;精干队伍,转变机制;改善环境,建设制度;扩大开放,促进联合”的原则,在前期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精神,实行科研——产业——行政——流动四大模块的整体布局,各模块在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的基础上采取不同运行机制,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对人员实行动态定位,其主要内容是全所实行“按需设岗,逐级聘任,竞争上岗,强化考核,侧重绩效,优胜劣汰,动态更新,签约管理”的合同聘任机制;实行相对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建立与实际贡献直接挂钩的绩效工资制度和考核制度,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以实现目标管理、高酬严考、滚动发展。

实验室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基础研究出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了一支团结、创新、富有活力、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队伍,已形成了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队的中坚力量,实验室已经成为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寂寞的人生
狂野的睫毛膏
2025-07-27 17:42:49
广东的可再生能源有:

1、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温水器、太阳能热水系统。

2、水力发电:大型水电站、小水电站、河流水力发电、潮汐发电。

3、风能:风力发电、小型风力发电。

4、生物质能:生物质锅炉、生物质发电机、生物质燃料。

害羞的鸡翅
昏睡的期待
2025-07-27 17:42:49
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之一。

应对当前全球金融海啸、经济振兴、产业调整的有利时机,以及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的巨大压力,广东要进一步制定出分阶段实施目标的重大措施,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形成一个具有国家意志的可操作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公众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广东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从源头减少碳排放。比如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减少能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在保证GDP稳步增长的同时可以提高第三产业比例,减少第二产业的比例,尤其是像冶金、电力、水泥生产、建材、纺织印染、造纸等这种能源消费密集型产业。

广东的产业升级转型,可以理解为发展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的先进制造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

在产业发展方面,如,新能源汽车、数码产品和节能建筑等,以及现代服务业,比如旅游、金融、物流、信息、文化创意产业等,对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重化工业要通过循环再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按市场化原则淘汰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产业。

可尝试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碳排放交易所,是途径之一,可以尝试建立适合广东省省情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污染排放权交易市场。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将有利于促进CDM在中国的实施,减少国内企业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还将强化国内企业的交易意识,增强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广东省最大的碳释放源是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但是目前能源消费又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其中尤其以煤炭的消费量最高。反而单位热量中释碳量最少的天然气消费不高。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所以要想减少其释碳量,必须合理改善其能源结构,尤其是要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应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合理调整水电、核电、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计划地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各种低碳或无碳的绿色能源。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改善广东的环境质量。

风中的薯片
温柔的石头
2025-07-27 17:42:49

据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1月份-6月份,广州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771.8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1%。其中煤炭消费量498.51万吨,同比下降18.11个百分点;工业天然气消费量14.10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汽油消费量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柴油消费量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广州的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也均有所下降,在2022年1月份-6月份期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

耗能下降原因

耗能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广州市发改委指出,近几年,广州着力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减少。

再者就是,受2022年初政治地缘冲突,导致能源供应问题,再加上夏季的来临,用电需求达到高峰期,今年以来煤炭和天然气的价格又居高不下,国内多个地区也开始“拉闸限电”来缓解需求,广州的发电供热用煤、用气量有明显减少。

广州市的地位

广州市作为交通枢纽,在地理位置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州是最主要的商贸、物流、交通集散中心。在2015年的时候,广州已经成为了公认的亚太地区物流中心,随着近几年我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广州也成为了我国对东盟贸易最主要的窗口。

同时,广州也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坐拥华南地区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是提升广东省制造业核心竞争整理、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的中坚力量。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现代轻工纺织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布局在广州均有布局

寻找制造业发展新机遇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规划》明确指出,广东省将实施强链工程,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立柱工程需要做大做强制造业企业群,包括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上半年,广州不断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地区企业做大做强,对一些企业的研发费用减免或准许扣除,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刺激更多的制造业进行创新。

在2022年1月25日,广州市召开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上指出,要在未来5年工作中,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要用“制造业立市”。同时也要推进制造转型升级,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以服装业和美妆日化产业为例,服装业目前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量身定做;通过网络营销,可以统计出人们对日化美妆的消费偏好、需求量,然后把这些数据传输给相应的企业,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连接。并且广州具有供应链基础,如果能使用好网络数字化,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随着广东省积极推进“制造”向“智能”转变,广州市未来的发展必定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