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国家电网如何推动能源转型解决“三弃”问题

冷艳的唇彩
犹豫的小海豚
2023-02-10 21:52:56

国家电网如何推动能源转型解决“三弃”问题?

最佳答案
含蓄的饼干
热心的冷风
2025-07-27 17:38:28

当前,向清洁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也不断加大发展清洁能源的力度。作为能源领域的标志性央企,国家电网坚持在改革中引领清洁转型步伐。

2017年6月17至23日,青海电网开展了连续7天全清洁能源供电测试,实现了168小时100%依靠太阳能发电、风电和水电供电,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用实践验证了国家电网公司消纳清洁能源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随着我国清洁能源的高速发展,弃风、弃光、弃水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成为清洁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王延芳表示,为促进清洁能源消纳,解决“三弃”问题,发挥电网企业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平台作用,国家电网先后制定了消纳新能源20条措施,开展可再生能源跨区现货交易,启动东北辅助服务市场,探索通过市场化机制挖掘电网调峰潜力,促进新能源大范围配置和消纳。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共消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20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弃风电量同比减少65亿千瓦时,弃风率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实现“双降”;弃光电量实现“零增长”,弃光率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国家电网还不断加大跨区域送电力度,大力促进新能源外送消纳。2017年1至8月,累计向京津冀、长三角等负荷中心输送清洁能源1449亿千瓦时,减少当地标煤燃烧4636万吨,减少当地二氧化碳排放1.16亿吨,为大气污染防治和雾霾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新回答
追寻的犀牛
怡然的爆米花
2025-07-27 17:38:28

改革,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想方设法增加收入。但有一家大型央企,却在改革中不断向自身收益“开刀”。用其负责人的话说,这样做是为了向社会“多让利”,同时倒逼企业“瘦身健体”、优化经营。

这家企业,就是世界500强排名第二的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电网通过一系列举措,释放改革“红”利,增强能源“绿”意,拓展增长“蓝”海,勾勒出发展新图景。

 降低电费,释放改革“红”利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一家高科技企业,过去一直是当地供电公司的用电大户。今年7月起,该公司改由电力交易平台向发电企业直接买电,每千瓦时电的价格较此前降低了5分5,不到两个月就省了54万元。

“电网企业的收入肯定是减少了,但给企业带来大实惠,能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电网公司专职新闻发言人王延芳坦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重点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使电力能像普通商品一样自由买卖。对此,国家电网责无旁贷。

仅一年多时间,国家电网就建成首个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和27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目前注册各类市场主体近4.5万家,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大幅提升。今年1至8月,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85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

“多买多卖的市场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越来越多执行‘政府定价’的计划交易,转向了双方‘协商定价’的市场化交易。仅直购电一项,今年预计就将为企业降低用能成本超过180亿元。”国网公司体改办副主任魏玢表示。

事实上,国家电网让出的“红利”远不止于此。王延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仅今年一年,取消电价中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可降低企业电费280亿元;取消电铁还贷电价,让利52亿元;按照7月末各省份批复的输配电价新标准,还将减少企业成本178亿元。

“企业电费降了,意味着我们直接和间接少收了约700亿元。这确实带来了很大压力,过去电网靠统购统销‘吃差价’行不通了,必须主动调整盈利模式,进一步提高自身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断压缩成本,以在市场上持续站稳脚跟。”王延芳说。

解决“三弃”,增强能源“绿”意

仅0.008秒,来自甘肃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就瞬间送至湖南湘潭换流站,点亮了2000多公里外的千家万户。由国家电网投建的“甘肃直供湖南”特高压线路,有效缓解了西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难题。

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加大发展清洁能源的力度。作为能源领域的标志性央企,国家电网坚持在改革中引领清洁转型步伐,多措并举消纳清洁能源,解决弃风、弃光、弃水“三弃”问题成效明显。

据国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介绍,该公司通过开展可再生能源跨区现货交易、启动东北辅助服务市场等,促进了新能源大范围配置和消纳。

今年6月,青海电网在全国首次测试“绿电七日”,实现了168小时全部依靠太阳能、风和水力供电,引发了全球能源行业的广泛关注。

“未来将继续加快外送通道建设,为新能源在全国范围消纳创造条件。”张正陵表示。

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为0.4元、0.7元/千瓦时左右,按照特高压的网络规模效应,未来成网后,清洁电力供应成本可降至0.3元/千瓦时左右。

创新共享,拓展增长“蓝”海

在新电改中主动作为、让利社会的同时,国家电网也积极开拓新业务,不断寻求新的增长“蓝海”。

“2015年以来充换电设施爆发式增长。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国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说,其最大的亮点是建成了目前全球覆盖范围最广、接入设备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智慧车联网平台。

据介绍,该平台已实现与17家充电运营商互联互通,接入的充电桩总数超过16.7万个,日充电量超过100万千瓦时。不仅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用户找桩难、充电难问题,还能促进资源共享和分享经济发展。

家住北京丰台的肖勇,就将自家充电桩接入了车联网平台。“车主可以在APP上找到我的桩进行充电,方便了大家也给自己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去年12月份到现在,净赚了2000多元。”肖勇说。

此外,国家电网还建成光伏云网,构建“线上平台+线下服务”,用手机便可实现电量查询、交易、结算等“一键操作”,大幅提升了光伏运营效率。目前,该云网已接入52万户、装机容量2430万千瓦。

“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压力很大,但动力更足。”舒印彪表示,原有板块稳定增长,新业务快速发展,海外市场不断开拓,今年1至8月,国家电网经营发展指标普遍好于预期,电网投资、售电量、营业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利润总额同比增加了29亿元。

国企有国家支撑,减少也是为了减少人们的生活成本。

灵巧的香烟
无限的太阳
2025-07-27 17:38:28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节约能源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第三条 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技术进步、政策激励、依法管理和全社会参与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将节能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第五条 本省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鼓励、支持研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六条 本省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上一级人民政府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省、州级人民政府向下一级人民政府和用能单位分解落实节能目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第七条 省经济委员会是全省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全省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全省工业、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州、县级人民政府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级节能主管部门的指导。第八条 省节能主管部门所属的节能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省节能监察机构)负责全省节能日常监察工作,行使省节能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的行政处罚。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鼓励单位、个人采用节能技术和使用节能产品。第二章 节能管理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应当包括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用能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用能状况、节能目标、重点环节、实施主体等内容,并提出节能对策和落实措施。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第十二条 省节能监察机构负责下列节能监督和检查工作:

(一)监督检查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和用能单位、设计单位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节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情况,依法查处和纠正能源利用违法行为;

(二)监督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

(三)监督检查能源检验、测试、设计、评估等中介机构开展节能服务的情况;

(四)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行为的举报、投诉;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监督和检查工作。第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配合节能主管部门或者省节能监察机构依法开展节能监督检查,不得阻碍或者拒绝接受节能监督检查。第十四条 省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节能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对尚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用能产品和节能技术,制定地方节能标准,并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企业应当依法执行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企业应当限期更新、改造。第十五条 省节能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本省高耗能设备及生产工艺淘汰目录和实施计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指导、监督生产单位实施淘汰。

国家和本省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淘汰。用能单位不得将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转让或者租借给他人使用。

伶俐的枕头
洁净的菠萝
2025-07-27 17:38:28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以及相关的管理与服务,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循环经济发展应当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做好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科技、林业草原、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循环经济发展的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

公民应当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采取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公布举报和投诉电话、网站等,方便公众举报和投诉。政府有关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查处,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投诉人。第二章 管理制度第九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当包括规划目标、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并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第十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应当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管控要求、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将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及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下达到下级人民政府。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指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法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地方标准,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二条 对列入国家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生产企业或者其委托的销售者及其他组织应当依法回收、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第三章 减量化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优化能源开发利用布局,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外送和存储能力,建设具有市场优势的清洁能源产业链,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水能、光热发电、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供给,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第十四条 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制造,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优先选用绿色设计方案和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低毒低害的材料,简化包装结构,推行绿色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和包装废物的产生量。

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过度包装的监督管理。

阳光的白猫
饱满的蜡烛
2025-07-27 17:38:28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及相关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地区的节能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进行相关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省节能技术中心负责全省节能日常监察工作。第四条 节能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优化结构、多能互补、技术进步、降耗增效、治污达标、持续发展的原则。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改善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和供应,积极培育节能产业,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合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和支持节能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节能技术市场。第七条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重视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节能科技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节能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节能管理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节能资金。州、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节能资金。

节能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条 禁止新建国家明令禁止的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的工业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必须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在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技术改造综合性工程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有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内容,并经节能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审查。未经审查通过的项目,不得批准设计;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不得投入使用。第十一条 节能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对用能单位执行节能技术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达不到要求的,应当限期治理。第十二条 省节能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对生产过程中耗能较高的产品,制定、公布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并对实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企业定期检查考核。第十三条 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节能管理,制定节能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开展节能教育和培训,未经节能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在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上工作。第十四条 节能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可以委托具有检验测试技术条件的单位依法进行节能的检验测试。

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省重点用能单位。州、市、县节能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确定重点用能单位。第十五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能源消耗成本管理、计量检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等制度,加强节能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能源管理人员,负责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每半年应当向节能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第十六条 能源生产经营者和用能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用能单位应当执行能源计量规定,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技术工艺及本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纳入年度考核。第十七条 节能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锅炉节能的监督管理。

新建、扩建二蒸吨以上的锅炉,由锅炉建设审批行政管理部门报节能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十八条 生产、销售用能产品和使用用能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停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并不得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第十九条 生产用能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伪造的节能质量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质量认证标志。用能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必须如实注明能耗指标。

耍酷的战斗机
怕黑的麦片
2025-07-27 17:38:28

青海发电主要是靠风力以及太阳能发电,同时也有水力发电。

据介绍,今年2月,青海省内总发电量65.54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23.12亿千瓦时,占比达35.27%,新能源发电量26.27亿千瓦时,占比达40.09%,同比增长43.99%, 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省内第一大发电电源。

截至2020年底,青海清洁能源装机总规模3638万千瓦,青海海南、海西地区清洁能源装机分别达到1841万千瓦和1043万千瓦,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面建成,青海正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

聪慧的小懒虫
文静的花生
2025-07-27 17:38:28
青海鸿源新能源有限公司--雪域高原可再生能源事业的青春使者

青海鸿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前身为西宁水晶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服务部。我公司主要立足于青南地区(包括玉树州和果洛州)可再生资源(水力发电及风力发电)工程以及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市场,主要从事水力发电工程、风力发电工程、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业务,我们团队主体由10位30岁以下的青年技术人员组成,且具备1~5年的工作经历,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3人,大专生6人,都有长期在青南地区工程勘测的经历,与各地方业主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另外我们聘请了电气、水工结构、水电站各专业的资深专家3人,均有高级技术职称,为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部成立一年以来,与其他有资质设计单位合作,先后完成了甘肃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囊谦觉拉水电站等数项工程的技施设计,还完成了平安县、刚察县、囊谦县、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的数项人畜饮水安全工程、防洪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均得到了良好的信誉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