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

俊逸的小懒虫
舒服的小蝴蝶
2023-02-10 21:00:58

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

最佳答案
勤恳的棒棒糖
呆萌的牛排
2025-07-29 07:05:07

【答案】A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其营养方式必须是自养,只要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其营养方式就是自养,它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所以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其营养方式为自养,故是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不包括腐生动物,还包括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严格的说是腐生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腐生动物如蚯蚓和蝇的幼虫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产者的营养方式为自养,才能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最新回答
朴实的春天
想人陪的薯片
2025-07-29 07:05:07

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叶绿体,所以光合作用不是在叶绿体,而是在“光合片层薄膜”上,如果是有叶绿体的生物,光合作用也在叶绿体薄膜上,光合作用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将光能转化在ATP活动的化学能上;蓝藻它没有叶绿体,但是它有色素,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蓝藻等的)光合作用一般都是在薄膜上进行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年轻的帆布鞋
闪闪的汽车
2025-07-29 07:05:07
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做功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

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

糟糕的苗条
重要的橘子
2025-07-29 07:05:07
可以,但是产气量会很少,首先要产生沼气必需有大量的产甲烷细菌,例如:甲烷杆菌、甲烷八叠球菌、产甲烷螺菌和瘤胃甲烷杆菌等,这些细菌的生长必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营养物质中很重要的就是C源和N源,而这两者量只有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才能保证产气细菌的快速繁殖生长,这个比例一般是20到30:1,只用秸秆不可能保证这个比例的,再就是细菌生长所需要的一些生长因子在秸秆里也是大量缺乏的,这又进一步限制了产气菌的生长.以只用秸秆发酵产沼气不可以,或者说不划算.

另外只用秸秆发酵的话发酵池启动时间会特别的长,产气量又慢,综合成本算一来还不如添加一定量的畜禽粪便在里面,再说畜禽粪便又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到处都能找的到.

阳光的荔枝
背后的小懒虫
2025-07-29 07:05:07
木质生物能概况与前景展望1能源分类及概况

1.1能源分类

但凡能够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形式能量载能体的自然资源统称为能源。在自然界里有一些自然资源本身就拥有某种形式的能量,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能量形式,这种自然资源就是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一般称为一次能源〕。但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或便于运输和使用,常将一次能源经过一定加工转化,使之成为更符合使用要求的能量形式,如煤气、电力、焦炭、蒸汽、沼气、氢能等〔一般称为二次能源〕。而根据能源是否可以再生,又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能源分类见表1~2。

1.2能源概况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物质根底,也是实现现代化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的不断开展,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它的能源消费量大致成正比。能源是主要动力来源,能源的消费量越大,产品的产量就越多,经济就越开展,整个社会就越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兴旺国家的人口总和约占世界人口的1/5,而能源消费量却占了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70%左右。1990年以来,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重多,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兴旺国家的5%~15%,而且在能源结构中还是以煤炭为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兴旺国家平均煤炭消费量只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5%左右。近二三十年来,虽然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开展很快,但无论是从生产到生活,还是从城市到农村,煤、油、电等能源仍然十分短缺。如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有两条出路可以选择:一是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加大能源开发力度、狠抓节约能源工作。近10余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很快,但人均GDP仍然很低,如果过分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要在本世纪中叶到达中等兴旺国家水平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因此只有加大能源开发力度、提供足够的能源才能使我国经济得以持续开展。根据我国国情,最经济、最丰富的能源资源就是煤炭。因此,我国必须在增加煤炭生产的同时,狠抓节煤工作,提高其利用效率,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决不能走兴旺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石油在我国能源构成比例中占20%,其是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能源,其中汽车是石油的最大用户。汽车发动机排放的气体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狠抓节煤工作、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必须狠抓节油工作,提高其燃烧效率,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排放量。根据世界能源开展新战略的规划,兴旺国家的人均能耗从1980年的6.78t标煤下降到2021年的3.44t标煤,到2021年能源总消费量将为120亿t标煤,只增加10%,而经济增长仍可到达50%~100%。我国是低收入国家,但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为世界之首,为兴旺国家的4~6倍;产品能耗平均为兴旺国家的2倍,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要低10%~40%。因此,要使经济持续增长,在增加能源生产的同时,还必须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及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2木质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开展

2.1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它的转换利用技术有热化学转化技术、生物化学转换技术、生物质压块成型技术及化学转换技术。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学科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开展不平衡;

〔2〕技术研发、设备制造能力有待提高;

〔3〕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4〕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

〔5〕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开展的要求;

〔6〕没有形成支撑产业开展的技术效劳体系。工业大革命以后,煤、石油和天然气一直是人类能源的主角,然而对地球上现有矿物质能源的乐观估计也只能再用100年。根据世界能源权威机构1999年底的分析,世界已探明的主要矿物燃料储量和开采量不容乐观:石油剩余可采年限仅有40年,其年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40.5%;天然气剩余可采年限为61.9年,其年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24.1%;煤炭剩余可采年限为230年,其年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25.2%;铀剩余可采年限为73年,其年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7.6%。

按目前的消耗估算,本世纪下半叶,人类不但将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而且还将面临过度使用矿物质能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与矿物质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源具有以下特点:①可再生性,且产量大;②可储藏性和可替代性;③资源丰富;④二氧化碳零排放,生物质能源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大体上相当于其生长时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所以应用生物质能源时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认为是零。我国是最大的开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能源短缺及利用水平低是阻碍国家经济和社会开展的瓶颈之一。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缺乏,如果继续增加煤炭用量将加剧环境污染,21世纪将面临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从能源长远开展战略高度来审视,寻求一条可持续开展的能源道路、大力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新〕能源以减少对环境污染,加快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新旧更替,已成为我国近期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陆地林木生物质资源总量在180亿t以上,可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是薪炭林、林业废弃物和平茬灌木等。林业生物质能资源在我国农村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农村消耗的林业生物质能资源约占农村能源总消费量的20%。在山区和林区,农民50%以上的生活用能依靠林业资源。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利用率很低,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仅为16%,薪柴超伐量达54%,秸秆直接燃烧用量占60%。生物质能源的不合理消耗,加剧了农业生态平衡的失调。木材是生物能源的主体,是最古老的能源物质,与化石能源相比,其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与秸秆相比,其能量密度高,种类丰富,一次栽种多年受益,是实现大规模能源化的理想生物质资源。但长期以来我国对木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一直是以直接燃烧为主,只是近年来才开始采用新技术加以利用,但规模小,普及程度较低,在农村乃至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只占有极小的比例。

2.2生物质能源应用技术

人类对木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多是以直接燃烧的方式来利用它的能量,直到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木质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才有了快速的开展。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木质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燃烧木质燃料:通过直接燃烧木质生物质而获得热能是目前木质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最主要方式,木质燃料主要包括薪材和木质压缩成型燃料。木质压缩成型燃料是以木屑、树皮等林业剩余物为原料,在加压〔49~196MPa〕、加热条件下,压缩成棒状、颗粒状且质地坚实的成型物体,可作为工业锅炉、民用灶炉以及工厂和家庭取暖的燃料,也可以进一步加工成木炭和活性炭。

〔2〕气化:气化是指木质生物质在高温条件下,与气化剂〔空气、氧气和水蒸气〕反应后得到的小分子可燃气体的过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以空气为气化剂,产生的气体主要作为燃料用于锅炉、民用炉灶发电等场合,也可以作为合成甲醇的化工原料。

〔3〕液化:液化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将木质生物质转换成液体产品的过程。液化技术主要分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种。间接液化就是把木质生物质气化成气体后,再进一步合成为液体产品;或者采用水解法,把木质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转化为多糖,然后通过生物技术将其发酵成乙醇。直接液化是把木质生物质放在高压设备中,添加适宜的催化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反应制成液化油,作为汽车用燃料或进一步别离加工成化工产品。

〔4〕热解:木质生物质在隔绝或少量供给氧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的过程称为热解。热解过程所得产物主要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其比例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而不同。

3我国木质生物质能源的开展及应用

〔1〕薪炭林:薪炭林是以生产木材燃料〔薪材〕为主要目的的树种,在我国有悠久的经营利用历史。我国从1981年开始实施薪炭林工程,截至到2000年,已营造551.3万m2,生物质获得量达2000万t/a,相当于1143.2万t标准煤。长期以来,我国的广阔农村一直以木质燃料作为廉价燃料,营造薪炭林已成为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2〕木质压缩成型燃料:我国木质压缩成型燃料研发工作起步较晚,但现在已达工业化生产规模。1990年中国林科院林化所与东海粮食机械厂合作,完成了国家“七五〞攻关工程———木质棒状成型机的研发工作,并建立了1000t级的棒状成型燃料生产线,而且还出口到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1998年林化所又与江苏正昌粮机集团公司合作,研发了内压滚筒式颗粒成型机,其生产能力为250~300kg/h,生产的颗粒成型燃料特别适用于家庭或暖房取暖使用。南京市平亚取暖器材从美国引进了适用于家庭使用的取暖炉技术,通过消化吸收,现已形成了工业化生产。此外,还从美国引进了一套生产能力为1.5t/h的颗粒成型燃料生产线,1999年开始正式生产,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3〕气化发电: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试验、示范,生物质气化技术已根本成熟。木质生物质气化主要分为两种工艺类型,一是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研究开发的以林业生产剩余物为原料的上吸式气化炉,其气化效率达70%以上,最大生产能力达6.3×106kJ/h〔消耗木片量为300kg/h〕,产生的水煤气用于集中供热和居民家庭使用;二是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其气化效率达75%,最大输出功率约2900MW,该系统主要是处理木材加工的废弃物〔如木粉等〕为工厂内燃机发电提供燃料。

〔4〕林业生物乙醇:生物乙醇是近年最受关注的石油替代燃料之一。目前粮食淀粉的生物乙醇已根本实现规模化生产,但本钱较高。纤维素生物质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丰富而廉价,利用木质纤维制取燃料乙醇是解决原料来源和降低本钱的主要途径。“八五〞期间,我国开始利用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燃料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主要研究纤维素废弃物的稀酸水解及其发酵技术,并在“九五〞期间进入中间试验阶段;“十五〞期间又开展了用木屑为原料稀盐酸水解制备酒精、水解木质素制备高吸收能活性炭的研究。南京林业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植物纤维生物转化制取乙醇的根底理论和应用开发进行了系统研究。随后,我国开展了生物质原料的高压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纤维素酶制备技术、大规模酶降解技术、戊糖己糖同步发酵技术、微生物细胞固定技术、在线杂菌防治技术以及副产品木质素的深加工利用技术等项研究工作,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

〔5〕热解:我国从20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进行木材热解技术的研究工作。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在北京光华木材厂建立了一套生产能力为500kg/h的木屑热解工业化生产装置,在安徽芜湖木材厂建立了年处理能力达万吨以上的木材固定床热解系统。黑龙江铁力木材干馏厂曾从前苏联引进了一套年处理木材10万t的大型木材热解设备。但以木材为原料来制取化工产品的生产本钱高,难以与石化产品竞争,因此研究工作转向以热解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如活性炭、木醋液等应用研究领域。国内在快速热解制取液化油的研究开发方面尚未见报道。总之,我国在生物质能源转换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兴旺国家相比仍然差距甚远。

4前景与展望

我国生物质能源消耗的比例一直比较大〔约15%〕,特别是在农村〔约30%以上〕,而生物质利用技术水平较低,开发新型能源的本钱较高,因此限制了该项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未来我国木质生物质利用技术主要应在能源树种开发、木质生物质气化、液化和直接燃烧技术上实现突破。2021-2021年为我国木质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开展阶段,局部技术已进入到商业应用阶段。2021-2050年,随着生物质能源技术的成熟和生

细心的咖啡
等待的毛巾
2025-07-29 07:05:07
你想说的是哪些植物可以作为生物质能资源是吧,水生植物中,蓝藻及很多藻类都可以作为生物质能资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都可以作为生物质能资源。

生物质能资源依据来源的不同,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及畜禽粪便等五大类。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各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城镇居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的转化形式。

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