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国际能源署预测多少年碳排放目标为零排放

高兴的小土豆
清爽的哈密瓜
2023-02-10 20:11:43

国际能源署预测多少年碳排放目标为零排放

最佳答案
有魅力的硬币
陶醉的汽车
2025-07-27 21:56:04

国际能源署(IEA)在京发布《2020能源技术展望》报告(以下简称《展望》)。该报告经过对800余个减排技术的深度分析,并基于设施转型以及消费者行为转变两方面,形成了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路线图。其中,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展望》预计全球能源系统将在2070年全面实现净零排放;而在低碳发电技术部署加速的情况下,全球将驶入“更快创新情景”,将在2050年全面实现净零排放。

《展望》指出,全球约1/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行业,因此,能源行业面临的减排任务艰巨,也是各国一直以来最为重视的减排领域。为了不断推进能源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可再生能源应该成为全球的优先选择。

最新回答
暴躁的小松鼠
如意的小松鼠
2025-07-27 21:56:04

来源:经济日报

7月29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指导、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协鑫集团)主办的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协鑫氢能战略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表示,能源行业排放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3,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能源。能源低碳发展有两大路径:化石能源低碳利用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当前,G20集团中已经有9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还有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前期研究。氢能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科技 进步日新月异、应用场景层出不穷,未来氢能将在钢铁、能源、交通和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2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表示,通过新能源与氢能的耦合,可助力高比例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解决长时间清洁能源处理和负荷需求的平衡问题,帮助难以减排领域深度脱碳。在他看来,“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碳达峰“窗口期”、氢能产业发展的发力期,也是氢能市场的培育期和氢能技术的追赶期。

随着减碳行动的开展和各项政策的加持,氢能发展势不可挡。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河南、山西、湖北、安徽等超过30个省市对氢能产业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有的还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可再生能源制氢、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城市群、加氢站建设等项目成行业投资热点。

氢从何处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回答好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根据不同的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氢能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2020年我国氢气来源中,62%为煤制氢,19%天然气制氢,仅有1%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来源亟待“绿化”。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强调,氢能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准则是从源头做到可持续,将波动性、间歇性的风能、太阳能转换为氢能,有利于储能和传输,具有零排放、零污染和可持续优势。

高成本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难题。“降低氢能使用成本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新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思明看来,我国氢能产业急需模式创新,依托海外优质天然气资源,转化为氢气具有成本竞争力,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氢能产业率先发展,用氢也应避免长距离陆运。他认为,未来国内氢能市场将以“工业副产氢+短距离运输”模式为主,海外将以“优质资源转化蓝氢+长距离化学品载体运输”模式为主。

会议现场,协鑫集团旗下协鑫新能源正式对外发布公司氢能战略。根据规划,协鑫新能源氢能战略由蓝氢和绿氢两部分构成。具体而言,蓝氢目标――首期建成年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绿氢目标――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从空间结构上讲,在东部、南部等负荷中心发展蓝氢,在中西部地区等新能源大基地发展绿氢,一蓝一绿,协同发展。“协鑫新能源将打造不依赖补贴,完全市场化的零碳 科技 先锋企业,做全球综合实力领先的绿氢与蓝氢综合运营服务商。”

冷酷的巨人
和谐的小蚂蚁
2025-07-27 21:56:04

我国碳中和目标将分为三个阶段,2021-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2031-2045年,快速降低碳排放;2046-2060年,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年达到了最大值,之后进入下降阶段;碳中和则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组织或整个社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实现人类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虽然发展可再生能源取得一定成绩,但要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还需要时间。目前,可再生能源存在能量密度低、时空分布不均衡、不稳定、成本较高等特点,成为其规模化应用的瓶颈。未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仍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

魁梧的故事
震动的雪碧
2025-07-27 21:56:04
生物质燃料在燃烧的时候照样排出二氧化碳气体,所谓二氧化碳零排放,应当是将植物生长时生成的氧气一统计算在内,才来一个零排放吧。

生物质燃料从理论上说确实是新型燃烧,但是在我国实施非常困难。由于生物质燃料的收集或者购买涉及千家万户的农家,需要当地政府的协调。各地政府在建设生物质电厂时都会一口答应,但是电厂建起来后,政府就隐然退出,而且鼓动农民提高生物质燃料价格。所以很多地方建设的生物质电厂建成后几年就停运了。

瘦瘦的项链
个性的心情
2025-07-27 21:56:04
麦秆燃烧释放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这是因为麦秆本身是可再生的.这是一级能源.当然,沼气和生物质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顾名思义是可以再生,秸秆燃烧时虽然释放出二氧化碳,但是,秸秆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两者是平衡的,而且,秸秆的生长是周而复始的、可再生的,因此,秸秆是一种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

虚心的泥猴桃
无聊的柠檬
2025-07-27 21:56:04

开发新能源的优点

开发新能源的优点,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是需要环保的,现在国家也是不断的在开发新能源的,新能源的优点是有很多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开发新能源的优点的相关资料。

开发新能源的优点1

1、促进我们共和国的能源独立。

关于能源独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我们认为再一次强调也不为过,当前我国社会还处在高速发展之中,对能源的需求很大,要怎么样才能做到独立自主、自给自足,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所有的领导,现在新能源的出现或许会是一个机会。

旧的能源格局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但是我国的储备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因此不得不向外寻求能源合作,而如果新能源产业能有所突破的话,我们可以减小对外国的依赖,大大促进能源独立,保证国家安全。

2、使未来能量来源多样化。

在生物界十分强调生态多样化,因为只有那样才能保证整个环境的活力,类似于此,能源利用方面也需要多样化,如果单纯地依靠一两种能源,那么不久以后这些能源就会枯竭,就像单一的生物无法存活一样,

新能源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利用自种不同的能量资源,这样能量来源多样化就得到了加强,我们就再也不用害怕能源的“生物大灭绝”了。

3、使用能源利用更方便。

事实上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可利用的能量来源,只要有合适的方法与设备我们就能利用它们,从身边获取能量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带来多大的便利性啊,新能源产业所要研究的不单单是某几种能源,还要研究怎么获取能源,怎么更方便更快速地转化能源,它的发展一定会让我们的能源利用的便利性大增加。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定会在无形之中改变当前的能源格局,让国家能源更独立,让能量利用范围更广泛,让能量提取更方便,我们期待着它的不断发展壮大。

未来的几种新能源:

1、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据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104TW。在各国的新能源开发计划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进展已表明了这种新能源潜在的商业价值。

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发电厂已运行8年,电厂的发电成本虽高于其它发电方式,但对于边远岛屿来说,可节省电力传输等投资费用。美、英、印度等国家已建成几十座波能发电站,且均运行良好。

2、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改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

减轻了大气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氢气,以开辟能源的新途径。

3、第四代核能源:正反物质的原子在相遇的瞬间湮灭,此时,会产生高当量的冲击波以及光辐射能。这种强大的光辐射能可转化为热能,如果能够控制正反物质的核反应强度,来作为人类的新型能源,那将是人类能源史上的一场伟大的'能源革命。

开发新能源的优点2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开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开发新能源的好处:

1、风能无论是总装机容量还是新增装机容量,全球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风能将迎来发展高峰。风电上网电价高于火电,期待价格理顺促进发展。

2、生物质能有望在农业资源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普及,主要问题是降低制造成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以及二甲醚燃料应用值得期待。

3、太阳能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

4、汽车新能源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与汽车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国家大力推广混合动力汽车,汽车新能源战略开始进入加速实施阶段,开源节流齐头并进。

开发新能源的市场现状:

2015年3月1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23个部委召开了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际联席会议。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已成为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

2014年在新兴产业领域的18个重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9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近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7.6%。2013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3.3%,利润额增长1.6%,明显低于新兴产业。

在全社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额占比接近1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接近15%。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开发新能源的优点3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

1、新能源汽车环保。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采用清洁能源,比如:电力、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省钱。燃油车每公里油费大概0.6-0.8元,但是使用电只需要0.2元。另外,电机结构非常简单不易坏,不需要频繁保养。

3、新能源汽车不用限号出行。因为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减轻环境压力,很多城市都采用汽车限号的方式,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也就不在限号范围内,更方便出行。

4、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新能源汽车的缺点有:

1、充电难、充电慢。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暂未普及,因此很多城市或地区都缺少供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所以给汽车充电不太方便。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系统并不是很成熟,充电比较慢,一般需要数小时,这就不太方便。

2、续航里程较短。对于采用电力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汽车电池的蓄电量有限,所以汽车持续行驶的里程也会受限,一般不能进行较长距离的行驶。

3、售后服务还不成熟。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星”,各方面都还在摸索、改善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尚没有很多熟练的维修人员,不能及时维修,这就给车主带来很大不便。

4、成本较高。电动车为了能反复充电和续航,必然需要锂电池这个额外成本。目前动力锂电池成本大概在2000 元/千瓦时。一辆汽车如果续航500公里需要90度以上的电池。这个成本就是18万了。即使日后可以大规模减轻成本,能达到铅酸电池的成本,也需要8万~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