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是可再生能源么
不是.
可再生资源包括水能、电能、风能、波动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等.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以铁矿为例,铁元素聚集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它们多形成于距今26~30亿年的太古时代.远古时代时期,成矿期均以亿年计算.与此相反,人类开采、消耗矿物却十分快速,一个矿区开采期仅为百年、数十年,以至几年,因此,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另外,如果不注意保护、任意取用,可再生资源也有可能变成不可再生资源.比如对某种野生动物来说,一旦它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其物种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它就不可能再维持自身的繁衍,只能灭绝,恐龙就是这样从地球上消失的.据统计,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严重.所以,不管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我们都应该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
可再生资源 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又称可更新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后三者是可以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资源.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自然界存在的、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例如太阳能和由太阳能转换而成的水能、风能、海洋波浪能、生物质能等称作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能够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形式的能的资源。可再生能源能源按其来源与生成,分成五大类: 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以热能形式储藏在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各种生物质能;风能;月亮、太阳等天体与地球的相互吸引所引起的潮汐能等。
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下面列举几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太阳能是以电磁辐射形式从太阳向外传播的一种能量。
风能是流动空气具有的一种动能。在地球表面一定的范围(全球,全国或某一地区)内,经过长期测量调查与统计得出的平均风能密度的概况。它是该范围内风能利用的依据。
地热能是一种由地球内部蕴藏的热,通常指地下热水或地下蒸汽以及用人工方法从干热岩体中获得的热水与蒸汽所携带的能量。
生物质能是生物质通过生物转化法、热分解法和气化法转化而成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所具有的能量。
潮汐能是一种从海水面昼夜间上涨和降落中获得的能量;波浪能又称海浪能,海水在波动中,水质点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故具有动能。水质点的垂直位置相对于它的轨迹中心不断地发生变化,故具有势能。
地球资源指的是:地球能提供给人类衣、食、住、行、医所需要的物质原料,也称为"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种类、5)矿山、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矿产资源
地球是人类栖身之所,衣食之源。地球上的矿物已知有3300多种,并构成多样的矿产资源。人类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是来自于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一般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
地球资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对矿产资源的过度掘取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必将带来资源的枯竭和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矿产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脉。矿产资源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全球经济的产业基础。
不仅在经济领域,矿产资源同样在政治领域显示着其重要的价值。纵观上个世纪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抑或是海湾战争,除了对领土的争夺外,各种矿产资源的占有权更是常常成为引发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而为了保证国家在非常时期的安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很早就着手进行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
人口资源环境
环境问题的三种主要类型是资源利用、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
资源利用:人们所利用的环境中的任何东西都是自然资源。一些自然资源能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阳光、风和树木等。一些自然资源是不能被恢复或再生的, 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和其它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当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时,最终必将会枯竭。
人口增长:随着医学、农业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得到延长,死亡率开始下降,全球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资源均需求也同步增长。因此,人口与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矛盾。
环境污染:环境对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变化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经常是伴随着有益于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例如煤来发电带来了大气污染,用杀虫剂杀死农作物的害虫带来了土壤环境污染等。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的侵害。
能源
能源是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煤炭:煤是由远古的植物因埋在地下而形成的一种固态化石燃料。
虽然煤炭的燃烧造成环境污染,但在未来的100年里,煤炭仍然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洁净煤燃烧技术成为当前能源领域开发的热点,许多国家都在开发保持空气清洁的煤炭燃烧技术。
石油:石油又叫原油,它是一种浓稠的黑色液体,由几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和较浅的内海中的小动物、海藻、原生生物形成的。大多数的石油储藏在地下砂岩层或石灰岩层的小孔中。石油的形成需要几亿年的时间,从这一点上讲,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把地下石油开采出来后,通过加热蒸馏,从原油中可以分离出燃料和其他产品。石油占全世界能源消费的1/3以上,它是大多数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许多家庭也用石油取暖。塑料、油漆、药品和化妆品等都是从原油中提取的。
天然气:天然气是储存于地下多孔岩石或石油中的可燃气体,它的成因与石油的成因相似。由于它比石油轻,所以常位于石油上部。 国西部也有单独成矿的天然气矿藏。
天然气具有清洁、价格低廉和供应安全等特点,它的缺点是极易燃烧,气体泄露会引起爆炸,并发生火灾。
开发清洁能源:像其他活动一样,自然资源的生成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大规模的用水、土地的恢复、地貌的改造等都离不开大量的能源消耗。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而造成的环境恶化危害着地球。人类惟一的出路就是寻求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能、风能、波动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等。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大类。
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指的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可以不断自己再生的物质。最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有植物、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
特点是:
1)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
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
4)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5)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
6)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
特点是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
共性:优于不可再生能源
地球是人类栖身之所,衣食之源。地球上的矿物已知有3300多种,并构成多样的矿产资源。人类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是来自于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一般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
地球资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对矿产资源的过度掘取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必将带来资源的枯竭和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矿产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脉。矿产资源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全球经济的产业基础。
不仅在经济领域,矿产资源同样在政治领域显示着其重要的价值。纵观上个世纪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抑或是海湾战争,除了对领土的争夺外,各种矿产资源的占有权更是常常成为引发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而为了保证国家在非常时期的安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很早就着手进行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
人口资源环境
环境问题的三种主要类型是资源利用、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
资源利用:人们所利用的环境中的任何东西都是自然资源。一些自然资源能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阳光、风和树木等。一些自然资源是不能被恢复或再生的,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和其它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当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时,最终必将会枯竭。
人口增长:随着医学、农业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得到延长,死亡率开始下降,全球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资源均需求也同步增长。因此,人口与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矛盾。
环境污染:环境对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变化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经常是伴随着有益于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例如煤来发电带来了大气污染,用杀虫剂杀死农作物的害虫带来了土壤环境污染等。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的侵害。
能源
能源是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煤炭:煤是由远古的植物因埋在地下而形成的一种固态化石燃料。
虽然煤炭的燃烧造成环境污染,但在未来的100年里,煤炭仍然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洁净煤燃烧技术成为当前能源领域开发的热点,许多国家都在开发保持空气清洁的煤炭燃烧技术。
石油:石油又叫原油,它是一种浓稠的黑色液体,由几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和较浅的内海中的小动物、海藻、原生生物形成的。大多数的石油储藏在地下砂岩层或石灰岩层的小孔中。石油的形成需要几亿年的时间,从这一点上讲,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把地下石油开采出来后,通过加热蒸馏,从原油中可以分离出燃料和其他产品。石油占全世界能源消费的1/3以上,它是大多数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许多家庭也用石油取暖。塑料、油漆、药品和化妆品等都是从原油中提取的。
天然气:天然气是储存于地下多孔岩石或石油中的可燃气体,它的成因与石油的成因相似。由于它比石油轻,所以常位于石油上部。我国西部也有单独成矿的天然气矿藏。
天然气具有清洁、价格低廉和供应安全等特点,它的缺点是极易燃烧,气体泄露会引起爆炸,并发生火灾。
开发清洁能源:像其他活动一样,自然资源的生成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大规模的用水、土地的恢复、地貌的改造等都离不开大量的能源消耗。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而造成的环境恶化危害着地球。人类惟一的出路就是寻求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能、风能、波动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等。
燃油:私车过多,每辆车的乘客数量比起燃油耗费量来说显得过于奢侈。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社会普遍没有侧重公交事业的建设,结果导致燃油耗费严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术含量及高浪费的消费方式,是当前我国石油消费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我国西部地区产油丰富,但石油行业炼油技术含量低,且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供油管道,不但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还不能自供己需,加大了对进口的依赖。因此,要解决能源的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提高石油加工业的技术含量。
煤:很多用煤企业生产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15%,从1980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矿资源被浪费。
电力:室内能见度很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开着;商场里冷气大开,但门也大开,冷气都可以跑到几十米的远处;形象工程的亮灯工程彻夜不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关机后仍处于待机状态,多数家庭从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关闭电脑主机后不关显示器、不关打印机电源开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国所有的办公电脑下班后都如此“关闭”,每年浪费的电将在12亿度以上……这种浪费,让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人士感到异常不解,责备我们在“奢侈地使用能源”。
从中国发电量增长率来看,中国电力供应短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供应不足,而是由于电力利用的粗放和浪费。中国绝大多数钢铁公司每吨钢的耗电量远高于美国、日本同行。即使是水电厂、火电厂等电力供应单位,其自身浪费的电能也很多,其中水力发电厂有10%的电力是被电厂内部消耗掉的。
土地:各地胡乱圈地规划开发区、工业园、住宅用地,而大量规划出来的土地却又闲置不用。楼层普遍太低,对本来就稀缺的土地资源没有加以合理利用,可耕地和自然景观地急速减少,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建筑: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高标准,楼层和室内设计不合理,每户的居住面积过于宽大奢侈,建筑材料的节能性不好等等,每多一处建筑就多一份土地、水、电等方面的资源浪费。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尤其是中国各地许多形象工程的利用率低下,闲置期过长,造成土地、建筑成本等方面的浪费。
生态资源:一棵树成长成材要花50年时间,但把它砍下来只需几分钟。据统计,中国一次性筷子每年浪费的木材数量惊人,达到166万立方米。
一些活动讲究排场,大吃大喝。酒店、食堂吃剩的粮食、鱼肉类、蔬菜、瓜果、酒、饮料等方面的浪费不计其数。
水资源:每家每户大手大脚用水,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目前,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全国约有7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地下水。20年来,全国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4.0%增长到2000年的19 .8%。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地下水占30%。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水质下降,还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已诱发46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国还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
废物利用:由于没有形成废物利用的资源回收机制,造成了大量浪费。据统计,全国每年有500万吨废钢铁、 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据专家介绍,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0.8 吨好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如果全国每年1400万吨废纸能够回收利用,就可以生产1120万吨好纸,少砍2.38亿棵大树,节省420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如果全国每年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都能够回收利用,那又将可以节省多少资源,减少多少污染!
稀土元素资源:地质专家提出,在地质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稀土元素在全国都属短缺资源。近海砂矿资源是海洋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部分海砂含有稀土元素如氡、锡、金等,含有富集金属元素的海砂可用在航天航空工业上。在广东阳江、电白等沿海岸线的海砂就含有这种珍贵的富集金属元素。但这种在广东乃至全国都紧缺的矿产资源却被当地居民用来盖房、修路,造成水体污染,破坏了养殖业。
此外,中国对太阳能、风能的利用率也很低,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被白白浪费。
其他资源:由于管理上的漏洞,许多不良放贷造成了死帐、呆帐、坏帐的结果,许多贪官的贪污挪用造成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一、可再生资源是什么
可再生资源是指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可以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中国是国际清洁能源的巨头,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风力与环境科技公司的发源地。
二、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及作用
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主要是提供热量和电能。
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掉。通过燃烧和厌氧发酵获得沼气来取得能量。
3、风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因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风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4、水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产生水循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太阳能转化为势能,当在高山上形成降水后,水往低处流,势能转化为动能,就是水能。主要是通过水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5、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主要来自于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潮汐的动能来发电。
6、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可以用于地热发电和供暖。
7、氢能:通过燃烧或者是燃料电池来获得能量。
8、核能:通过核能发电站来取得能量。
上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而且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一次能源。
三、不可再生资源是什么
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四、非可再生能源的种类介绍
1、煤:煤是近代工业最重要燃料之一。煤是由有机物一生长在沼泽或河流三角洲之植物残骸分解而成现今世界各主要地区之煤炭蕴藏量,以非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及北美洲等三个地区所占之比例最高,整体而言,现时煤炭之蕴藏量,估计可供我们使用二百年。
2、石油:石油一般认为是由地层中的有机物质“油母质”,经地温长时间的熬炼,一点一滴地生成而浮游于地层中。由于浮力的关系,石油在水中每年缓慢地沿着地层或断层向上移动,直到受不透油的封闭地层阻挡而停留下来。当此封闭内的石油越聚越多。
3、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多是在矿区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过去因无法越洋运送,所以只能供当地使用,如果有剩馀只好燃烧报废,十分可惜。若以人工建筑设施存放天然气,在遭到外力破坏如地震、火灾等,极易产生危险。若以人工建筑设施存放天然气,在遭到外力破坏如地震、火灾等,极易产生危险。
4、化学能: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称为化学能,除了燃烧煤、木材、石油及其制品产生的燃烧热外,还有电解化发电。电解化发电是将两种不同的金属板隔若干距离,一起浸入电解液中,金属板间会产生电压。两金属对于电解液的离子倾向力或溶解压不相同,发生化学变化,以电解方式放出能量。
电池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制造成的。电池有两类,一种是用完就丢,不能再用的干电池,视为一次电池。另一种是可再充电,反复使用的蓄电池,即镍镉电池等,称为二次电池。
5、核燃料:核能也称原子能,是一种高效率持久的能源。核能发电是利用铀235的核分裂连锁反应释出大量热能,将水变成水蒸气,利用这些蒸气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
A、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故A正确;B、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不正确;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不正确;D、水的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不正确。
可再生能源(英语:Renewable Energy)是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是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等。这些能源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清洁、绿色、低碳的能源。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如薪柴用于炊事、取暖、风力用于提水、磨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