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利霹雳娇娃什么意思
一个名称。《霹雳娇娃》是一部由伊丽莎白·班克斯执导,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娜奥米·斯科特、埃拉·巴林斯卡主演的动作电影,博斯利是剧中的一个名称。该片故事根据ABC电视台70年代的同名电视剧《霹雳娇娃》改编,讲述了天才科学家艾琳娜研发了一款能够改变全球能源产业的黑科技产品,被各方势力所觊觎,并打算将其改造成具有极大杀伤力和破坏性的武器,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雷诺从东风雷诺抽身是战略转变
4月14日,东风集团股份在港交所公告称,雷诺拟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份转让给东风集团,东风雷诺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雷诺集团表示,未来在华将重心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领域。
雷诺表示,轻型商用车业务将通过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展开,充分利用金杯品牌。电动车业务将通过另外两家合资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开展。
雷诺退出东风雷诺这个举措其实并不突然。2019年11月20日,路透社报道,雷诺临时首席执行官科罗蒂尔德?德尔博斯表示,不排除退出部分市场或产品,作为对中期目标评估的一部分。
德尔博斯说:“我们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还能保持同样的策略吗?我认为不行,因为市场在变化,我们必须适应。”
德尔博斯称,战略评估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投资者希望这能使雷诺掀开数月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篇章。
现年52岁的德尔博斯原来是雷诺汽车首席财务官,2012年加入雷诺,4年后出任首席财务官。她是雷诺“橙色集团”的成员之一,该集团在董事长让·多米尼克·塞纳德的带领下曾推动雷诺与日产更紧密的关系,甚至两者的全面合并。但日产在4月拒绝了雷诺重启合并谈判的想法。
德尔博斯
去年11月中旬,德尔博斯被提拔为临时首席执行官,接替了当时的首席执行官蒂埃里?博洛雷,希望恢复雷诺的业绩并恢复与日产的联盟关系。
在上任仅一周后,德尔博斯就表示,雷诺将重新审视前董事长戈恩制定的“六年战略发展规划”,因为自两年前推出以来,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
戈恩的宏伟蓝图已经成为泡影
2017年10月,戈恩公布了为期6年的“推动未来”(“Drive the Future”)发展战略,承诺扩大雷诺的全球影响力,深化与联盟伙伴日产汽车的业务关系,提高盈利能力,同时发展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
按照这一规划,到2022年,雷诺要实现年营业额700亿欧元以上,集团营业毛利率超过7%,计划实施期内毛利率不低于5%。
雷诺集团计划实现40%的销售增长,即销量从2016年的347万辆提升至2022年的500万辆,其中亚太市场则要从2016年的167万辆增长到700万辆以上。该计划还将依托雷诺-日产-三菱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联盟的研发实力和覆盖全球的规模经济,同时保持良好的财务制度和成本效益。
然而,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低迷,联盟内部矛盾重重,“六年战略发展规划”举步维艰。
根据财报,2019年雷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5.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204亿元),相比2018年的574.19亿欧元下滑3.3%,扣除汇率影响,收入下降2.7%。
营业利润为26.6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2亿元),比2018年减少8.82亿欧元,下滑幅度为29.5%;营业利润率为4.8%,低于上年的6.3%。
日产由于2019年业绩表现不佳,其对雷诺利润的贡献由2018年的15.1亿欧元降至2.42亿欧元,同比锐减84%。
销量方面,2019年,雷诺集团全球累计销售汽车(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375.4万辆,同比下滑3.4%;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累计销量达62447辆,同比增长23.5%。
2019年,雷诺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7.96万辆,同比下降17.2%。
2017年,雷诺在中国发布了"东风雷诺2022愿景",东风雷诺计划到2022年销量达到40万辆。但是2019年东风雷诺在中国市场仅销售了18607台,同比下滑63%。
联盟前景不明朗
2月1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宣布达成全新框架协议,进一步强化商业模式与组织架构。雷诺集团、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三家公司重申了联盟在各自战略及竞争力加强上的重要性,将采取措施促进资源共享,帮助三家公司实现竞争力和业绩的有效提高,三家成员公司的中期战略计划将于2020年5月公布。
3月11日,路透社援引两位日产内部消息人士称,日产汽车为削减成本和节约公司现金流,或将退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共同运营的风险投资基金。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2018年1月9日宣布成立风投基金公司-- Alliance Ventures,基金初始注资资本为2亿美元。该新公司计划在2023年前投资10亿美元,支持开放式创新,将在汽车电气化、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未来交通领域投资高达2亿美元,并且参与初创企业,与技术型企业家进行开放式创新合作。
戈恩当时也表示:“开放式创新,使我们可以与初创企业和技术型企业家进行投资合作,让他们受益于联盟的全球化。新风投公司的成立反映了合作精神和进取精神,这也正是联盟的核心价值所在。”然而一切随着戈恩被捕而搁置。
消息人士称,日产退出风投基金AllianceVentures的决定几乎已成定局,并补充称:“我们当然要退出,自家房子都已经着火了。”
财报显示,日产汽车2019财年前三个财季营收仅为75073亿日元,同比下滑12.5%;营业利润为543亿日元,同比暴跌82.7%;净利润仅为393亿日元,同比暴跌87.6%。第三财季(2019年10-12月)营业利润为负230亿日元,与上一财年同期盈利704亿日元相比,差额近1000亿日元;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2.5万亿日元,下降18%,净亏损达到260.9亿日元(约合2.38亿美元)。2019财年第三季度也成为自日产汽车2009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亏损的季度报表。
日产现任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如不能扭转日产汽车的颓势,愿意接受被解雇的命运。”他承诺将在5月份前制定更为详细的中期业务重组计划,最重要是帮助公司重回利润轨道。
另外,受疫情影响,日产今年1-2月在华销量仅为13.32万台,同比下滑超三成。花旗银行则表示,如果日产汽车在华四大工厂无法在两个月恢复既定生产规模,预测日产汽车2020-2021财年的净利润将减少35%,进一步增加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面临的财务压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只有一个地球》小学课本原文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9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材说明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可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至少读上两遍,使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可提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从以下几方面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地球的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整个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一个数字,一个比喻,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3)地球的资源有限而又遭受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毁坏。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因此,“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就可能面临“枯竭”的危险。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各种可以再生的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再生”,还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
(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课文引用科学家研究成果说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即使“实现”,也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2.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象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从“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等方面去思考。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强调“同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
3.本课在表达方面十分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对这类句子在用词方面的思考。指导学生做这个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读一读句子,再读一读原句,比较一下,用不用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可让学生从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并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4.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但人类可以开发新的活动领域,如海洋。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可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核能。因此,在强调“只有一个地球”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层意思,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在保护好地球的同时,大力开发新领域和新能源。
5.本课是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读这段话,“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6.对小学生来说,本课的生词较多。大多数词语,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比如“生态灾难”,只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现象,就能基本理解。下列词语解释,仅供教师理解教材参考。
遨游:漫游;游历。
璀璨:本指珠玉等光彩夺目。这里指各种星球光亮耀眼。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慷慨:不吝惜。
枯竭:用尽。
目睹:亲眼看到。
地质: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滥用:过度使用,没有节制。
四、参考资料
1.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7%。
沙化迅速发展。沙化土地已达到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
水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2.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
土地面积110位以后
耕地面积126位以后
草地面积76位以后
森林面积107位以后
3.森林资源的危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保存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07位之后。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当中。1981年与1976年相比,全国林地面积减少了309万公顷。据调查,全国有23个省、区、市的森林面积是减少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西双版纳是我国一片比较完整的热带雨林区,生长着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和珍稀动物。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平均每年毁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69�4%下降到1980年的26%。
4.北京地下水的污染。北京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地下水资源正面临被严重污染的危险。污染源主要来自人本身和自然界两个方面。从自然界来说,每一场西北风都要给北京带来大量的泥沙尘土,落到地面后被雨水夹带渗透地表,污染了地下水。人本身对地下水的污染,比自然界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现在,北京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几乎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就排进河流。被污染的河水渗透河床及沿岸地表,造成了地下水污染。人为污染还来自超采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地下水中所含各种有害物质高度浓缩。为了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要实行南水北调。但如果不注意解决地下水污染,即使将来每年十几亿立方米南水调进了北京,也可能抵不了地下水的被污染。何况那时北京的用水量将远远超过今天,北京水资源形势将因此更为严峻。
5.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人多地少。1978—1994年,全国耕地净减6880万亩,人口增加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减至1�19亩。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目前人均耕地已下降到不足0�6亩,以至人们把可耕地称为“保命田”。但近年来土葬成风,不但埋葬死人,还为早已去世的祖先造坟立碑,甚至为活人圈地垒空坟,导致良田抛荒。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1.课文简说。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2.词句理解。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③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④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⑤“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2)对词语的理解。
晶莹: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矿物: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大部分是固态的(如,铁矿石),有的是液态的(如,自然汞)或气态的(如,氦)。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化学品。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有条件的地方可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地球知识的资料,同时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数据等。教师也可准备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适时加以运用。
2.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可采取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围绕“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自读、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通过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两方面深入感悟“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1)从“自然资源有限”感悟“只有一个地球”。文章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与“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两方面入手,描写了地球资源面临的危机:首先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因此,“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就可能面临“枯竭”的危险。另外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各种本来可以再生的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再生”,还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人类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2)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引用科学家研究成果说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这里需重点引导学生理解“40万亿千米”的概念,如,可以通过举例,以目前一般飞机的飞行速度来估计,40万亿千米大约需要600万年时间才能到达,同时要强调对“至少”这个词语的理解,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从而使学生明白:就算有适合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也无法到达,因此,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而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种种设想,即使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况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最后,联系实际,提升情感,使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比如,可以设计小练笔:你想对地球、对人类或对自己说些什么?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3.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可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来理解,首先联系课文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象,以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及无私奉献自然资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从“不加节制”地开采矿物资源,“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而使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等方面去思考;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本课在表达方面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地加以体会,课后第二题的编排就体现了这一意图。教学时,可以这两个句子为范例,先让学生把加点的词语去掉,与原句作比较,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可让学生从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句子,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以增强学生的语感。除此,本文还大量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可结合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方法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学习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5.朗读科学小品文,除了同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感情以外,还要注意体现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一句,“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对后面内容的重视,“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使人们认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是极少的人。
6.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教学中要重视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体会资源的有限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补充有关自然资源的具体数据和资料,也可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的积累,补充有关事实;在感悟生态灾难对人类的威胁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事例来理解;在理解移民基地的设想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月球、火星的有关资料,懂得这种设想要实现是遥远而不可能的事情;教育学生要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时,可从平时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小事说起,引发思考,并转化为行动。
7.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资”和“赐”都是平舌音;“滥”的韵母是“an”,注意与“ai、ang”的区别;“蔼”和“竭”有一部分相同,可强化不同部分,以区别字形。
4月14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鉴于中国汽车市场下滑及东风雷诺的经营状况,股东双方拟对东风雷诺进行重组。经本公司和雷诺双方友好协商,签署不具有约束力的备忘录,达成初步意向,雷诺拟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给本公司,东风雷诺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
公告还提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对东风雷诺实施转型升级,根据整体战略布局,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另外,雷诺也计划通过雷诺经销商网络以及联盟的协同持续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对于雷诺而言,这次东风雷诺退市,并不代表退出中国市场,雷诺接下来将把重心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车业务上面。
东风雷诺退市并非突然
回头来看,东风雷诺的退市其实并非突然。
雷诺临时首席执行官克洛蒂尔德·德尔博斯(clotilde·delbos)曾在去年表示,为推进降成本计划,雷诺不排除退出部分市场或产品,作为对中期目标评估的一部分。
今年2月,克洛蒂尔德·德尔博斯又公开对外表示,公司将在三年内削减至少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4亿元)的结构性成本,还特别提到将对中国合资公司的资产进行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成本控制。
退市的决策虽然令人可惜,但回顾东风雷诺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实际并不令人意外。雷诺在2013年和东风汽车集团合资组建东风雷诺,但直到2016年才开始投产。真正销售的这四年时间里,东风雷诺也仅推出了科雷嘉、科雷傲、雷诺e诺、科雷缤4款车型。
在此之中,仅有定位主流市场的前两款车型上市后曾出现过销量小高峰,在2016年、2017年曾帮助东风雷诺实现3.6万、7.2万的成绩,但随后由于中国车市寒冬和同平台日产车型更具性价比、竞品不断换代等多重因素冲击,销量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2019年销量仅为18607辆,同比下降63%。
在中国市场,东风雷诺已经变成了雷诺的边缘业务。2019年,雷诺在华销量179571辆,同比下滑17%。东风雷诺仅贡献了18607辆,仅占比10.4%。
反观国际市场表现,雷诺2019年全球销量达到375.4万辆,同比下降3.4%,东风雷诺占比仅约0.5%。而作为主要市场的欧洲销量则达到了194.6万辆,并取得同比增长1.3%的成绩。
还需提及的是,2017年东风雷诺在“东风雷诺2022愿景纲要”发布会上,提出全新愿景:东风雷诺到2022年将实现乘用车年销量40万台;以SUV为中心,累计导入9款国产车型,包括3款电动车型;经销商店将增至400家;品牌将具备最佳的产品品质和最高的客户满意度。
2017年7.2万辆,到2022年40万辆,5年内要增长约5.6倍,但实际是不增返降。仅过了两年,东风雷诺2019年销量仅有2017年的25.8%,下降了约四分之三。
对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言,东风雷诺如今也变成了负担,2019年东风雷诺和神龙汽车成为集团总销量与营业收入微降的元凶。引述官方消息,于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财务年度,东风雷诺的资产、收入和税前利润占本集团总资产、收入和税前利润的比例为1.5%、1.8%和0.7%。于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财务年度,东风雷诺的资产、收入和税前利润占本集团总资产、收入和税前利润的比例为1.3%、1.4%和0.02%;于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财务年度,东风雷诺的资产、收入占本集团总资产、收入的比例为1.0%、0.5%,2019年东风雷诺的税前利润为负值。
专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车业务
东风雷诺的退市,不意味着雷诺将推出中国市场。
雷诺表示,未来在华重心将把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领域,轻型商用车业务将通过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展开,充分利用金杯品牌资产和雷诺先进技术。电动车业务将通过另外两家合资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开展。
从雷诺的规划来看,新能源将成为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第一重心。
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雷诺与与东风、日产合资的新能源公司,东风持有50股份,雷诺、日产各持有25%。三家股东负责研发,易捷特只负责生产,目前推出的车型有雷诺e诺、东风风神EX1和东风启辰e30,实际为基于CMF-A平台的同源车型。
其中,雷诺e诺上市仅两个月,销量已经达到2658辆。
这个成绩在纯电小型SUV里算得上可观,但能否延续下去还有待验证。虽然做小车是雷诺最擅长的事,但是这个级别的车型在中国市场普遍难以被消费者接受,而且即便在该级别市场,也有比亚迪元、奇瑞瑞虎3xe、长安CS15 EV等车型盘踞。再往上看,就是比亚迪、吉利、广汽新能源、威马、小鹏等传统和造车新势力的主要竞争市场。
2019年7月,雷诺投资10亿元人民币,占股50%,成为江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根据规划,江铃新能源将在2022年之前推出4款核心车型,并开拓汽车共享服务和网约车服务。
江铃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主推车型定位在微型和小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现阶段的易捷特类似。而且,江铃新能源还缺乏品牌效应,难以在消费者中形成号召力。
2017年12月,雷诺与华晨合资成立华晨雷诺公司,规划金杯、华颂、雷诺三大品牌协同发展,发力轻型商用车市场。华晨雷诺旗下车型均采用金杯Logo,2019年销量为4.02万辆,同比下降6.5%,主要销量均来自华晨原有车型。雷诺与华晨合资后仅推出观境一款车型,在去年4月上市,售价7.59万-10.29万元,是一款基于商用车平台开发的中型SUV,2019年累计销量2720辆。
写在最后:
东风雷诺的退市,对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雷诺都算得上是好消息,双方都可以更好的保持良好的财务制度和成本效益。而且,这一举措并不会影响到东风集团股份、雷诺、日产三方关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接下来将和雷诺共同加强与日产的合作,包括与日产在新一代发动机方面进行合作,继续给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柴油发动机许可。未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将和雷诺在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合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油气资源基地落后
虽然近年来国际油价的快速增长为普京实现俄罗斯能源帝国的设想提供了历史机遇,但是,由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资源基地的滞后发展,地质勘探工作量的下降,新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油气探明储量增长速度缓慢所造成的储采比例失衡,正在成为俄罗斯油气产量增长的障碍。目前俄罗斯98%的油气田都正处于开采时期,如果在今后的10年里原油后备储量继续呈缓慢增长态势,原油产量的增长将难以持续。据俄罗斯能源专家预测,2015年俄罗斯的原油经济储量将会枯竭,凝析油气田的储量到2025年也将耗尽。要想消除矿产开采和矿产资源基地再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度,俄罗斯每年在地质勘探方面的投资大约需要1200亿卢布。
俄罗斯天然气原料基地的状况略好一些,其原因在于天然气资源储量高度集中在西西伯利亚的几个大型气田,为开采和管输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满足俄罗斯国内和国外市场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根据一定的经济效益,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前景看好的天然气田进行投资开发,如额毕河和塔兹湾水域、亚马尔半岛和北极海陆架地区。不过,由于这些油气田与现有的天然气管道主干线距离很远,需要大量的投资来解决诸如油井的建筑设施、天然气产业工程项目,以及在多年封冻的土壤上和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下铺设天然气管线,采用新工艺保护自然环境等问题,因此造成开发天然气田的费用大幅度增加。
此外,由于俄罗斯各大石油公司和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缺少对新油气区和海上大陆架进行的地质勘探工程,已经探明的油气储量结构也正在日趋衰弱,截至2010年,高产油气储量在国家平衡表总储量中所占的份额可能会降低到30%,从而直接威胁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因此,寻找、勘探、开发新的储量巨大的油气田已成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当务之急。
2.采油设备和原油加工设备严重老化
目前,俄罗斯国内炼油厂的原料加工配套能力偏低,有2/3的加工设备出现灾难性老化,设备的磨损程度达到了80%俄罗斯大型油田中70%的钻井设备和30%的修理机组也已经老化,采油业中有一半设备的磨损程度已超过50%。此外,石油企业依靠现代化采油、炼油,提高油品产量和质量的手段不够先进,非常规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低。因此,俄罗斯炼油企业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更新采油设备,对现有炼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生产新型燃料的需要。
3.运输基础设施薄弱
俄罗斯有开发前景的矿产资源多集中在偏远的人烟稀少或未开发的极北地区,缺少基础的交通运输设施,这使资源使用价值极大下降,开发和运输成本提高。如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前景看好的油田居多,可由于该地区的输油管线不发达,不仅制约着新油田的开发,还成为影响俄罗斯石油产量增长的最大瓶颈。俄罗斯输油管线运力不足导致原油实际出口能力下降,每年带给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亏损就达40亿~110亿美元。运输基础设施的薄弱也直接影响到油气资源的开采速度和外商对俄油气产业的投资规模。
4.投资资金不足
2004年10月,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审议了《在平衡矿物原料再生产与需求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地下资源和矿物原料再生产进行研究的国家长期规划(2005~2010和2020年前)(草案)》,其重点就是提高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问题。然而,要达到俄罗斯能源部所拟订的原油开采水平,仅靠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和石油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当大的投资。事实上,从1991年起,俄罗斯政府用于地质勘探的拨款就开始逐渐减少,至今已经减少了几十倍。例如,1992年政府曾拨款1340亿卢布用于地质勘探,而2004年仅拨款60亿卢布。然而向矿产资源使用者的拨款却达到了460亿~470亿卢布。尽管2005年俄罗斯的各大石油公司开始重视对新油田勘探开发领域的投资,但由于资金不足,收效并不明显。
据俄罗斯专家估算,2020年之前,仅俄罗斯石油工业所需要的最低投资就达2000亿~2100亿美元,其中采油部门所需投资1550亿~1600亿美元炼油部门所需投资190亿~210亿美元石油运输部门所需投资270亿美元。目前主要的投资渠道是各公司的自有资金,因为只有在开发新的采油区时,才可能在拨款条件下有计划地吸收贷款资金,今后借款和股本只能占投资总额的25%~30%以下。
5.缺少激励油气公司进行新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措施
油价飙升给俄罗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额利润,然而,俄罗斯各大石油公司原油产量的增幅却正是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降低了,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不仅仅是原油产量增幅降低,而是产油量逐渐下降的问题。
俄罗斯专家认为,产油量下降仅仅是病兆,其真正原因是目前俄罗斯政府缺少可以激励油气公司进行地质勘探和钻探新油井的措施,因为这种现象是发生在各大石油公司的实际钻探工程量缩减,勘探新油气田速度下降的背景下。此外,俄罗斯政府在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税收调节政策上存在缺陷,直到现在还没有采用对不同的油气田进行分别征税的办法,这也是当前俄罗斯原油开采速度降低的因素之一。俄联邦自然资源部部长尤里·特鲁特涅夫最近指出,目前俄罗斯的原油资源储量正在发生着变化。2007年俄罗斯的原油储量增长了5.5亿吨,超过原油产量(4.9亿吨)6000万吨,这种情况是俄罗斯近15年来从未有过的。不过,新发现的油田大多是储量为500万~1500万吨的中小油田,储量大的油田主要属于大型石油公司的计划内。虽然中小公司对开发这些油田非常感兴趣,可是如今开发这些油田受到了许多限制。例如,2007年俄罗斯矿产资源监察部曾多次指控中小石油公司不具备许可证协议中的条件,而且工业能源部也并没有就改善中小石油公司目前状况的法律条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俄罗斯政府制定了2020年前矿产资源基地再生产规划,并计划为地质勘探拨款3.5万亿卢布,加强地质勘探工程俄罗斯新版矿产资源法也鼓励矿产资源的使用者为地质勘探进行投资,并使其投资以许可证的形式得到补偿。此外,俄罗斯政府还将对矿产资源的使用费和矿产资源的开采税率进行调整,降低寻找和勘探矿产资源工作的增值税率,由自然资源部、财政部和经济发展部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正准备对石油天然气工业领域的税法进行修改。
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前景
从总体上看,当前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状况良好,发展前景乐观,全国各大油气公司的生产量将呈稳定增长态势,还将保持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地位。为了保持石油天然气工业在俄罗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俄罗斯政府在《2020年俄罗斯能源战略》中明确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工业近期与未来的系列发展方案,即保障石油原料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扩大再生产合理使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增加石油出口,取消对石油出口的技术和其他限制支持发展油气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
1.加大对石油天然气资源基地的勘探力度
为了确保在2012年前使油气储量与产量的增长速度趋于平衡,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制定了俄联邦2020年前勘探与开发油气资源的战略规划,明确了一些具有勘探前景的、国家将要重点投资的地区,并计划增加对地质勘探工程费用的支出。
(1)东西伯利亚地区: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泰梅尔和埃文基自治区,伊尔库茨克州聚集了大量的油气资源。根据俄罗斯自然资源部近年来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石油、天然气、凝析油的原始资源量预测,该边疆区所探明的可供开采的原油为82亿吨,游离天然气23.6万亿立方米,石油气6380亿立方米,占整个东西伯利亚碳氢化合物资源的50%,约占全俄油气储量的10%,仅次于秋明州。由于缺少资金,东西伯利亚地区所蕴藏的丰富的油气资源大部分还没有被开发利用。为了满足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对原油的需求量,使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的诸多油田的采油初始期恰好与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的使用期相吻合,俄罗斯政府正在制定规划,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开发力度,使其成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未来最可靠的资源基地。
(2)北极大陆架:该地区的油气储量非常可观,蒂曼-伯朝拉省和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北部有许多油气资源丰富的油气田,目前那里正在进行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3)远东地区:该地区的油气储量主要集中于萨哈共和国和鄂霍茨克海大陆架。目前俄罗斯正在积极对萨哈林大陆架和堪察加地段的石油天然气矿层进行大规模的地质勘探,“萨哈林2号”计划是俄联邦远东地区最有发展活力的油气计划。
俄罗斯矿产部2008年伊始宣布,为了尽快实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开发计划,并使计划达到预期的结果,俄罗斯国家财政2008年将把地质勘探工程的拨款从2006年的198亿卢布提高到220亿卢布,增幅为11%,其中对石油天然气基地的勘探费用为101.33亿卢布。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部长特鲁特涅夫指出,俄罗斯政府计划修改矿产法中自然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款,要解除对外国投资者开发中小自然资源产地的限制,对已经发放的产地许可证,不论储量大小都不会收回。
2.提高石油天然气产量
(1)石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是按计划逐步增加油气开采量,以保持其产量的稳定性。目前,俄罗斯的主要原油生产基地仍然是西西伯利亚,不过,随着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油气田的不断开发,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石油开采量将达到1亿吨,西北地区采油区的产量也将达到4500万吨,萨哈共和国将成为新的原油开采中心。2008年大部分石油公司都把其原油产量的增长幅度初步预订为1%。例如,秋明-ВР石油公司把2008年的原油产量初步定为7000万吨(2007年原油产量为6937万吨)天然气工业石油股份公司把2008年的原油产量定为3350万吨(2007年的原油产量为3270万吨)鞑靼石油的原油产量维持2007年的水平,为2570万吨而苏尔古特油气公司、斯拉夫石油公司和巴士石油公司则拒绝说出自己的预测产量,因为据俄罗斯能源动力综合体调度中心统计,2007年这些石油公司的原油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均呈下降态势:苏尔古特油气公司的原油产量6460万吨,同比下降了1.5%巴士石油公司的原油产量为1150万吨,同比下降了2%而斯拉夫石油公司的原油产量则下降了10.3%,仅为2090万吨。只有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对2008年的原油产量增长幅度充满信心,前者2007年的原油产量为1.009亿吨预测2008年的原油产量将增长11%,为1.119亿吨而后者预测2008年的原油产量将比 2007 年增长 5. 5%,达到 1. 01 亿 ~1. 02 亿吨。
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预测,截至 2015 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有可能提高到 5. 3 亿吨,2020 年达到 5. 5 亿 ~ 5. 9 亿吨。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原油加工量也将提高,2010 年,俄罗斯的原油加工量将达到 2 亿吨,2020 年再提高到 2. 15 亿吨。
( 2) 天然气: 亚马尔 - 涅涅茨自治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区,到 2020 年以前,俄罗斯 90% ~92%的天然气产量都将产自亚马尔 - 涅涅茨自治区。2010 年前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天然气年产量将增长到 5000 亿立方米。此外,为了维系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安全,俄罗斯政府还计划依靠像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雅库特和萨哈林这样的资源基地,发展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综合体,建立大规模的天然气出口生产加工体系。
2006 年 3 月,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向政府提交了俄联邦 2020 年前勘探与开发大陆架油气潜力的战略规划。按照该项规划,到 2020 年俄罗斯大陆架的碳氢化合物资源的产量将占到俄罗斯碳氢化合物资源总平衡表的 20%,可采碳氢化合物资源的总储量将达到 230 亿 ~260亿吨,天然气达到 90 亿 ~100 万亿立方米。其中包括原油储量 100 亿 ~ 130 亿吨,煤气 10亿 ~20 万亿立方米。如果实施该项战略规划,截至 2010 年,俄罗斯大陆架地下资源区块的原油产量预计将达到 1000 万吨,天然气产量为 300 亿立方米到 2020 年,原油产量再提高到 9500 万吨,天然气产量提高到 1500 亿立方米。
3. 建设新的炼油厂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认为,为了解决国内炼油厂不够、原油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应该建设新的炼油厂。伊万诺夫指出,要解决原料出口的问题,就必须多建造炼油厂,自己生产石油产品。目前,一些大的石油公司已经意识到国内炼油厂不足所面临的问题,正在着手制定建造炼油厂的规划。
4. 开拓石油天然气出口市场,增加油气出口量
欧洲是俄罗斯原油及其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其市场份额约占俄罗斯原油出口量的90% ,在未来的 20 ~ 25 年里,西欧和中欧国家仍旧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出口市场,这是因为俄罗斯业已形成的国家级运输基础设施都集中在欧洲地区,对满足这一地区的石油需求提供了充分的物流保障。随着萨哈林石油天然气出口量的提高和东西伯利亚与雅库特新油气田的开发,截至 2020 年,俄罗斯对亚太国家的原油出口份额将从目前占出口总量的 3% 提高到 30%,天然气出口量也将从目前的 5%提高到 25%。
不过,由于俄罗斯的油气运输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加之传统上的国外用户对原油的需求量将呈适度增长态势,以及出口利润的降低和出口能力的相对不足,今后俄罗斯的原油出口增幅将会逐步降低。
为了实施向中国和亚太地区国家出口石油天然气的远景规划,俄罗斯计划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建设天然气开采、运输和供应统一系统,组建石油天然气综合体,积极对萨哈林大陆架和堪察加地段的石油天然气矿层进行大规模的地质勘探,挖掘向亚太地区国家供应油气资源的潜力。此外,俄罗斯石油工业正在寻找新的石油销售市场,制定新的石油出口战略,建设新的运输基础设施。
5. 建设新的输油气管线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上对原油需求量的不断提高,俄罗斯对国外市场的原油供应量几乎增长了20%。然而,由于俄罗斯的油气运输基础设施薄弱,输油气管道运力不足,已经成为实施能源战略长期发展目标的严重障碍。因此,俄罗斯政府计划实施一系列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为俄罗斯油气在欧洲、远东和亚太国家开辟新的销售途径。预计2010年俄罗斯出口输油管道干线的输油能力将增长1.2倍,2015年将增长1.4倍。
俄罗斯输油气管道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是:
(1)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据俄罗斯专家预测,截至2010年,亚太地区国家对石油及其产品的需求量将提高到15.10亿吨,2020年将提高到19.70亿吨,而到了2030年将提高到22.05亿吨。为了开辟亚太地区这个新的原油销售市场,俄罗斯政府作出了修建从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纳霍德卡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的战略性决策。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的年输油量为8000万吨,其中向中国方面输油3000万吨。第一阶段将建设从泰舍特到斯科沃罗季诺总长为2000千米的管线,然后再建设通往纳霍德卡的管线在通往纳霍德卡的管线建成之前,将首先修建一条通往中国的输油支线。东部输油线的原料供应基地是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雅库特,其中西西伯利亚的油田将为该东部管线输油2400万吨,东西伯利亚和雅库特的油田将为该条管线输油5600万吨。东部输油管线由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承包修建,预计2008年底建成,这条输油管线的投资回收期初步定为5~7年。
修建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对俄罗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管线建设计划不仅会带动整个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俄罗斯经济振兴提供动力,更重要的是该条输油管线投入使用后所形成的出口潜力将促进东部地区油气田的开发,加快建立东西伯利亚和雅库特新的石油开采中心,并通过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能源合作而搭上亚太地区的经济快车。
(2)波罗的海北部线:进一步发展波罗的海管道运输系统,使其年原油输送量达到6500万吨,是考虑到波罗的海海域运输路线的输油能力和国际公约对安全运输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要求。此外,为了扩大对美国和欧洲市场原油出口量,俄罗斯还计划在巴伦支海修建年原油出口量为1.20亿吨的新输油管道系统,目前前期计划论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3)里海-黑海-地中海方面:俄罗斯计划通过提高从阿特拉乌—萨马拉输油管道的输油量,使对该地区的年输油量提高到2500万~3000万吨。另外,扩大里海管道运输财团股份公司的管道输油能力计划也正在审议之中,扩大后的输油量将达到年6700万吨。
(4)中欧方面:由于受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输油能力的限制,俄罗斯正在进行友谊和亚得里亚管道系统一体化工程,以便使俄罗斯的原油经过黑海湾,通过输油转运终端运达克罗地亚的奥米沙里港口,进而分阶段地(以每年500万吨、1000万吨、1500万吨递增)提高俄罗斯向独联体国家的原油出口量。
为了加大俄罗斯国内天然气的输送能力,保证国内的天然气供应,促进天然气出口输送干线的发展,俄罗斯政府计划在对现有天然气管线进行改建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天然气运输系统,修建新的天然气管线,以提高天然气运输、加工和储存的能力。
1)北欧天然气管线。北欧天然气管线是一条通过波罗的海水域,绕过过境国家,直接向欧洲出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新路线。建设这条天然气管线将提高对欧洲市场输送天然气的可靠性,扩大对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供应量。北欧天然气管线的年生产能力规定为190亿~300亿立方米,计划2010年开始通过该管线供应天然气。
2)秋明州北区—托尔若克天然气管线。秋明州北区—托尔若克天然气管线是指从位于秋明州北区的乌连戈伊天然气田到托尔若克市的路线,该条天然气管线将成为目前正在使用的乌连戈伊—纳德姆—佩列格列布诺耶—乌赫塔—托尔若克多条天然气运输系统的重要部分。这条天然气管线将会提高对俄罗斯西北部地区工业和居民日常消费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同时也可以保障通过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线的天然气出口。
3)扩大中亚—中央天然气运输系统。中亚—中央天然气运输系统是指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出口天然气的主要运输干线,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担负着对过境的中亚天然气向俄罗斯和欧洲市场输送的保障作用。
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经决定在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铺设两条天然气管线:东部管线是指从萨哈林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通往中国的支线输气管线,西部管线是指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新库兹涅茨克通过戈尔诺—阿尔泰斯克到达中国的支线输气管线。预计从2011年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截至2020年这两条输气管线将分别向中国输送天然气300亿立方米和38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