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如下:
1、清华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A+。
2、西安交通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A+。
3、上海交通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A。
4、浙江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A。
5、天津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A-。
6、华北电力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A-。
7、哈尔滨工业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A-。
8、华中科技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A-。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0、北京理工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1、大连理工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2、哈尔滨工程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3、华东理工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4、上海理工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5、东南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6、江苏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8、北京科技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19、同济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1、南京工业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2、山东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3、重庆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4、中国石油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5、海军工程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6、北京工业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7、北京化工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8、东北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29、吉林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30、东北电力大学,该专业的评级为B-。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 1、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简介
能源化学工程,英文名称: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本专业为2011年新增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代码081304T)属于工学大类,化工与制药类。主要研究方向:能源清洁转化、煤化工、环境催化、绿色合成、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环境化工。
2、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及实验、有机化工工艺、石油炼制工程概论、能源工程概论、合成燃料化学、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价、合成燃料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合成燃料工程、煤化工工艺学,天然气化工工艺学,能源经济学,能源化工设计,专业英语。
3、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具备在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生物质转化利用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培养要求
通过学习,将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掌握能源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及工程技术,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
2. 掌握清洁能源的制备、存储及其转化的基本技能
3. 掌握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能
4. 掌握通过现代技术获得最新科技信息的手段,了解能源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强调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为特色,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使毕业学生能够适应涉及化学、化工、传统和新能源加工等领域的广泛需求。毕业生工作领域包括:煤化工行业、天然气化工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生物能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行业、石油加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天然气行业、城市燃气、分析检测、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可以在这些行业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深造。
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1. 北京化工大学 A++
2. 华南理工大学 A++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
4. 合肥学院 A+
5. 东北电力大学 A+
6. 华北电力大学 (保定) A+
7.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A
1公办本科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华中科技大学 5星级 湖北 1
1 西安交通大学 5星级 陕西 1
3 河海大学 4星级 江苏 1
4 华北电力大学 4星级 北京 1
4 北京科技大学 4星级 北京 1
4 中南大学 4星级 湖南 1
4 东北大学 4星级 辽宁 1
4 南京理工大学 4星级 江苏 2
4 浙江大学 4星级 浙江 1
4 重庆大学 4星级 重庆 1
4 上海交通大学 4星级 上海 1
4 南京大学 4星级 江苏 2
13 沈阳工程学院 3星级 辽宁 2
13 吉林农业大学 3星级 吉林 1
1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3星级 辽宁 2
13 济南大学 3星级 山东 1
13 福建农林大学 3星级 福建 1
13 河北工业大学 3星级 河北 1
13 内蒙古工业大学 3星级 内蒙古 1
13 东北电力大学 3星级 吉林 1
13 长春工程学院 3星级 吉林 1
13 沈阳工业大学 3星级 辽宁 2
13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3星级 河北 1
13 河南农业大学 3星级 河南 1
13 淮海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4
13 内蒙古农业大学 3星级 内蒙古 1
13 西安理工大学 3星级 陕西 2
13 新疆大学 3星级 新疆 1
13 盐城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4
1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3星级 北京 3
13 东北农业大学 3星级 黑龙江 1
13 兰州交通大学 3星级 甘肃 1
13 常熟理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4
13 常州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4
13 河北工程大学 3星级 河北 1
13 青岛大学 3星级 山东 1
13 盐城师范学院 3星级 江苏 4
13 贵州大学 3星级 贵州 1
13 上海理工大学 3星级 上海 2
13 北京工业大学 3星级 北京 3
2民办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南昌理工学院 3星级 江西 1
3独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3星级 广东 1
2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3星级 安徽 1
4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3星级 广东 1
5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立足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等工作。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排名是:第一名天津大学、第二名华东理工大学、第三名清华大学、第四名北京化工大学、第五名大连理工大学等。
1、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坚持“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现有74个本科专业,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现有徐汇、奉贤和金山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532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5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351万册。设有17个专业学院,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
3、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和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4、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
5、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育人体系。
全国共有16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化工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石油大学,以下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列表
以上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是根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热门省市(北京、湖北、广东等)的录取分数线综合排名,供大家参考。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属于一个全新的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能源清洁转化、煤化工、环境催化、绿色合成、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环境化工。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在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生物质转化利用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6 天津大学 A+
2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6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A-
1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A-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2 10610 四川大学 A-
1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A-
14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1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86 东南大学 B+
19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0 10295 江南大学 B+
21 10384 厦门大学 B+
22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23 10459 郑州大学 B+
24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B+
25 10533 中南大学 B+
26 10611 重庆大学 B+
27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31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B
32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B
33 10216 燕山大学 B
34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B
35 10285 苏州大学 B
36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7 10386 福州大学 B
38 10427 济南大学 B
39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0 10530 湘潭大学 B
41 10532 湖南大学 B
42 10593 广西大学 B
43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44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45 10108 山西大学 B-
46 10110 中北大学 B-
47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B-
4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B-
49 10183 吉林大学 B-
50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5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52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B-
53 10292 常州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03 南昌大学 B-
56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57 10755 新疆大学 B-
58 10759 石河子大学 B-
5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60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61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63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64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C+
65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66 10280 上海大学 C+
67 10299 江苏大学 C+
68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69 10422 山东大学 C+
70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71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72 10589 海南大学 C+
73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7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75 10255 东华大学 C
76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7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8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79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80 10558 中山大学 C
81 10657 贵州大学 C
8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83 10705 西安石油大学 C
84 10730 兰州大学 C
85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86 11072 江汉大学 C
8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88 10145 东北大学 C-
89 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C-
9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91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92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3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9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95 10475 河南大学 C-
96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97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C-
98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99 10622 四川理工学院 C-
100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01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C-
102 11065 青岛大学 C-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化工系统工程、催化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环境工程、煤化工工艺学、天然气综合利用、燃气输配、炼焦工艺学、化产工艺学、碳素化学、化工技术经济、化工安全工程等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大学英语、电工学、机械制图、CAD、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C语言)、工程力学、工程机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哲学、管理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与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