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面临哪些问题?
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及接入会面临问题。究其原因,分析如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受其本身能源特性的影响比较明显,可控性相对较差。比如太阳能要受晴天和阴天的影响,正午与黄昏的发电量就会有所不同,风力发电受风速影响波动性更强。分布式电源的不稳定性、间歇性和随机性导致了输出的电能质量较差,难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为了提高电能质量,需要加设很多储能设备,这一部分设备控制复杂,需要专业的公司来进行建设(乐驾科技分享)。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特点是:
1)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
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
4)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5)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
6)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
特点是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
共性:优于不可再生能源
据国家能源局信息披露,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7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8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曾毓群表示,可再生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大,规模化并网影响电网稳定运行,新能源+储能模式将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并网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储能系统作为能源存储转换的关键,可以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调性。
曾毓群同时指出,现阶段储能政策和市场环境存在部分问题:一是缺乏顶层设计,部门规划协调性不足;二是储能市场不成熟,投资经济收益差;三是准入门槛较低,劣币驱逐良币。
针对上述问题,曾毓群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电化学储能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规划;二是建立市场机制,让储能既要“有效”(有效果有价值),也要“有利”(有价格有收益);三是推进新能源发电+储能,同步制定储能电站性能和安全标准,防止低水平竞争;四是建设储能云平台,用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模式创新储能运营机制,提高储能收益。
我只接触过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风电机组的出力是一个与风速有关的随机变量,因此,风速的预测是风电出力预测最主要的方面。但是由于风能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国内还没有研制出很精确风电厂出力短期预测系统,通常目前风电场风速预测的误差在25%~40%左右,因此给你提供一个简单、精度不高的:
假设风电厂出力与风速关系如图1所示,其切入风速、切出风速、额定风速分别为3、25、14m/s。取风电场模型中风速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7.5,方差为2。如此可建立起24h内风电场的出力预测模型。根据这个我基于MATLAB简单建立模拟风电场24小时出力模型如图2所示,希望对您有帮助。
这种方法简答易行,但是不够精确,可以令风电机组的备用容量为其额定容量的30%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