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发电是清洁能源吗?
水电不是清洁能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库水体流速减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等水污染事件。水库淹没的大片土地也可能成为水体污染源。
2、大坝将河流拦腰截断,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一些洄游鱼类产卵受到影响。
3、近年研究表明水库水体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水电并不是低碳能源。
4、其他:水库诱发地质灾害、移民搬迁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
高中说水电是清洁能源,我想应该是出于相对于火电等来说的。另一方面,常说的应该是“水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极少会绝对的说水电是完全清洁的能源,毕竟话不能说死,许多东西都要留一线,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需要改动,观念要变,我想高中教材老师不会这么蠢的。再说所谓水电不是清洁能源的问题吧。首先,水力发电从田纳西工程开始,就体现出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作为清洁能源,甚至带动地区经济巨大发展,这点,应该是有目共睹的。
从最直接的能源本身来说,水电确实是清洁能源。我们的先祖创立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易学与道学,都是指导人们从系统全面与关联性来看问题。然而我们恰恰不善于根据自己祖先创立的哲道看问题。水电就是典型例子。水电的直接态阈是清洁能源,但是建立水电站需要建筑拦水坝就要淹没一定的土地;最为关键的是水电站建设后,水库的储水量和大坝的拦水力都是有限的,因而库区周边就必须控制天然降水量,这就造成水库周边降水大大降低,严重破坏气候生态系统,直接给周边造成长期的气候生态危害,进而造成地下水补给失衡造成地质问题。西方通过水电站建设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西方不再追求水电站建设。我们有易学与道学,不需要牺牲投资与生态就可以明白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还是没有阻止这个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反而继续大量逐渐水电站。这是非常可悲的!
只有一次能源才有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之分是对的。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没错,但是自然再生数量和速度有限,而中国人口众多,所以要节约用水。
电能是二次能源。中国的很多电力是煤电厂生产的,环境成本很高。其实水电厂也破坏生态,核电厂技术要求高,若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废料处理也不理想。
水电作为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廉,运行调度灵活,在电网中承担调峰任务,同时具有防洪、灌溉、供水、旅游、养殖等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各发达国家都曾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径流丰沛,地势起伏变化大,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水电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据上世纪90年代全国水电资源普查(不包括台湾省),全国水电资源理论储量6.76亿kW,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装机容量为3.78亿kW。不论是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我国在世界上均居第一位。
我国水电资源虽总量十分丰富.但人均资源量不高,时空分布不均衡。全国水电资源总量的3/4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其中云、川、藏三省(自治区)就占60%;中南和西北地区,分别占15.5%和9.9%;而经济发达、用电负荷集中的我国东部的华东、华北、东北三大地区,仅占7%左右,且开发程度较高。
从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格局来看,今后能源及电力供给输出方主要是西部地区的煤电和水电基地,需求方则是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造成能源流向“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的总趋势。因此,水电东送是我国水电资源分布特性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共同要求。
从社会发展来谈: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近期供水目标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优先满足地级及地级以上重点城市需水要求,重点考虑经济较为发达而缺水又较严重的县级城市及县城区用水。通过城市使用长江水,逐步对城市挤占的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进行返还,且有效地控制地下水超采和保护水资源,建立节水防污城市,基本遏制因缺水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缓解城乡用水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知道这么多了!
煤、柴油、汽油发电产生的电能不属于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