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比亚迪与UzAuto成立合资公司 将在乌兹别克斯坦产新能源车

仁爱的便当
健康的棒棒糖
2023-02-10 01:24:43

​比亚迪与UzAuto成立合资公司 将在乌兹别克斯坦产新能源车

最佳答案
潇洒的电源
开朗的抽屉
2025-08-10 01:28:11

易车讯 12月30日,比亚迪与UZAVTOSANOAT JSC(以下简称“UzAuto”)签署合资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零部件。合资公司将设在乌兹别克斯坦,未来主要生产比亚迪多款畅销新能源车型,包括DM-i超级混动车型和相关零部件。

比亚迪(BYD,全称Build Your Dreams)于1995年起步于电池事业,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车核心技术、并能够提供包括电动车以及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拥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并提供一站式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11月,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300万台。秉承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比亚迪不断加强与国际企业在汽车电动化发展方面的合作,致力于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

 

UzAuto成立于1994年,是中亚地区规模最大且唯一具备完整汽车产业布局的汽车制造商,拥有当地及地区间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UzAuto凭借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卓越的业务水平,赢得了乌兹别克斯坦汽车市场95%的份额。2020年,凭借哈萨克斯坦的海外生产,UzAuto实现了连续两年本国市场的销量第一。UzAuto在继续扩大对邻国的出口,并在阿塞拜疆启动了海外生产。

 

比亚迪国际合作事业部兼欧洲分公司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我们很高兴与UzAuto合作,加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乌兹别克斯坦地区的本地化生产。合作是比亚迪战略的核心部分,我们期待通过与UzAuto的合作,为乌兹别克斯坦消费者带来比亚迪领先的技术和一流的产品。”

 

UzAuto董事会主席Urmzakov Shavkat先生表示:“比亚迪先进技术与UzAuto强大生产制造能力的共同配合,将加速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和周边地区的推广。建立合资企业只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开始,我相信未来我们还有更多机会进一步扩大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多样化的可再生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较为完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布局意义重大。通过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比亚迪和UzAuto将共同努力,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推动中亚和其他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最新回答
平常的宝马
长情的白昼
2025-08-10 01:28:11

1.潮汐的知识

潮汐称由来地球上的海水或江水,受到太阳、月球的引力以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在每天早晚 会各有一次水位的涨落,这种现象,早称之为潮,晚称之为汐。应用水位的涨落形成了水的势能和动能,即潮汐能。潮汐能是一种蕴藏量大、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i?ct=503316480&z=1067241702&tn=baiduimagedetail&word=潮汐&in=13

海洋潮汐

ocean tide

引潮力产生的海洋长周期波动现象 。地球 潮汐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水体的潮汐运动(海潮);此外还有海底岩石圈的潮汐(属地潮)和海上大气边界层的潮汐(属气潮),都对海潮产生影响。

中国人称早晨海水上涨为潮,黄昏上涨为汐。合称潮汐或海潮。汉代王充指出它依赖于月球,宋代燕肃指出它“随日而应月”、“盈于朔望”、“虚于上下弦”,宋代余靖指它是波动现象。17世纪英国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从此确认了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潮汐学。

引潮力是其他天体对地球上某点的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与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的向量差。大小与此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此点同此天体质心的距离的3次幂成反比。地球上的引潮力因时因地而异。太阳引潮力只有月球的46%。前者产生太阳潮,后者产生太阴潮。其他天体产生的潮汐远不能同它们相比。

潮位升至最高点称为 *** 或满潮,保持阶段称为平潮,随后降落,至最低点称为低潮或干潮,保持阶段称为停潮,随后又上升,反复波动。 *** 和低潮的潮位差值称为潮差。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使引潮力变化,使潮位和潮时变化而表现为潮汐不等现象。最主要的是半月不等现象;农历每月的朔(初一)和望(十五或十六),月球、太阳、地球处于一条直线上,两种引潮力相互加强,潮差达极大值,称为大潮或朔望潮;上弦(初八或初九)和下弦(廿二或廿三)因3者处于正交三角形的顶点,两种引潮力相互削弱,潮差出现极小植,称为小潮或方照潮。大潮小潮顺次更迭,都是约每半月出现一次,故称半月不等现象。此外还有月不等、赤纬不等、日不等等现象。潮汐可视为许多周期不同振幅各异的分潮所合成,主要分潮有太阴半日分潮、太阳半日分潮、太阴太阳合成日分潮、太阳日分潮等,合成的结果使不同的地点出现不同的潮汐类型,依周期不同可分为半日潮、混合不正规半日潮、混合不正规全日潮和全日潮等。

2.潮汛和潮汐的资料

关于潮汐:

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 *** 叫潮,发生在晚上的 *** 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潮汐涨落现象。

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潮汐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

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

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月球潮汐。

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

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氯化物的含量上,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250毫克/升就不宜饮用。这种水质还会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咸潮上溯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候性自然现象,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咸水上溯意味着位于江河下游的抽水口在咸潮上溯期间抽上来的不是能饮用、灌溉的淡水,而是陆地生命无法赖以生存的海水。我国的咸潮多发生在珠江口。

关于潮汛:

定期上涨的潮水。

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地球上的海水,每昼夜涨落2次。上涨时,就是潮。每逢阴历初一、月半,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引力大,就会涨大潮,称为潮汛。

由于月球以一月为周期绕地球运动,随着月球、太阳和地球三者所处相对位置不同,潮汐除周日变化以外,并以一月为周期形成一月中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在朔(初一)、望(十五)日,由于月球、太阳和地球运行位置处于一直线上,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叠加,此时海面升降最大,形成一月中两次最高的 *** 和最低的低潮,称为大潮。在上弦日(初七或初八)与下弦日(廿二或廿三),由于月球、太阳和地潮汛

球相互运行的位置,接近直角三角形,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相互消减,此时海面升降最小,称为小潮。

事实上,由于自然环境和海水运动的惯性以及海底摩阻力等的影响,大潮通常发生在朔、望日后2d~3d(习惯上称为迟后),小潮通常发生在上弦、下弦后2d~3d。习惯上把大小潮称为大小潮汛。

扩展资料: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明显的喇叭状。出江口的江面有一百千米宽,越往里江面越窄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骤然降到只有3千米宽

钱塘江暴涨潮和深入内陆六百多公里的长江潮。主要是由于潮流沿着入海河流的河道溯流而上形成的。潮水涌入三角形海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增大。

当潮流涌来时,潮端陡立,水花四溅,象一道高速推进的直立水墙,前面的还没有疏通,后面的浪又赶上来,一浪高过一浪,十分壮观,形成"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潮汐

3.求够大量的地理小知识

狭长的岛国--日本:素有"火山地震国"之称.它的象征是富士山,富士山也被日本人称为"圣岳";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千米;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在1815年爆发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与美国对日本那颗原子弹的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已知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与金字塔.泰姬陵同名;语言和人种的博物馆;宗教万花筒--印度;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小印度"孟买;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永久爱情的象征--泰姬陵;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正在消失的湖泊--咸海;白金之国--乌兹别克斯坦;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石油宝库--波斯湾;圣地--麦加;圣城--耶路撒冷!天一个上过初中的人都可能知道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了,而且许多人还可能了解地层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另外近些年来人们对“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这样的词也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些名词是如何来的恐怕很多人只是个较朦胧的印象吧?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

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宙下被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

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迹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目前在5.7亿到6亿年前。

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1838年。

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亿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见附表)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让我们从最古老的一个纪开始吧。

最古老的纪叫震旦纪,由美籍人葛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葛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起于18或19亿年前,止于5.7亿年前。

这个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1936年赛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个时期称为寒武纪。

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学家拉普华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留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他根据一个古代在此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奥陶纪都要早,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称。

莫氏和赛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Devonshire)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最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和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套稳定的含煤炭地层,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时期形成的,因此因煤炭而得名。

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家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命名时是在1841年,由莫企孙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州(俄乌拉尔山乌法高原)将其命名为彼尔姆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明显为上是白云质灰岩下是红色岩层,这也是我国后来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据。

以上为古生代的六个纪。 中生代为三个纪。

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层,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国和瑞士的与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现在肯定不会是侏罗纪这个名称,因为他当时在英国面部研究的菊石正好就是这个时期的。

两年后的1822年,德哈罗乌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含有大量钙质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垩土,于是便以此命名为白垩纪。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区该时期的地层并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国就是多为紫红色的红层。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这样,新生。

4.潮汐的五大意义是什么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利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潮汐能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他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景观抄袭很复杂,但对于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

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利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电站的站址。

发展像潮汐能这样的新能源,可以间接使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速度减慢。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

淡定的小鸽子
迷人的老师
2025-08-10 01:28:11
s-set是电商行业。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是一种处理企业现有数据,将其转化成知识和结论,辅助管理者做出决策的技术,其在商业决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I可视化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各类商业领域,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数据,以便做出关键决策。

对电商企业来说,数据的意义更加重要,尤其是初创型电商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通过数据分析及时验证产品思路往往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商业智能可以揭示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帮助企业迅速定位用户痛点,从而避免在不正确的思路上浪费资源。所以,s-set是电商行业。

寒冷的鞋垫
尊敬的月光
2025-08-10 01:28:11

石油替代资源一般以优质洁净为特征,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从长远发展战略高度来审视,我国必须寻求一条开发利用石油替代资源与其他新能源协调发展的洁净替代资源道路。

5.6.1 加大天然气利用力度

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能源在世界能源市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变能源结构中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从能源结构上看,2007年,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5.0%,而我国仅为3.3%。天然气利用与世界水平相差高达7.6倍,石油差1.7倍,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占70.0%,所占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1.0%)。目前世界人均消费天然气403.00立方米/年,而我国仅为25.00立方米/年。因此确定优先发展天然气是非常正确的。据初步估计,在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若达到25.0%,我国还需50年时间。

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莺琼、东海、琼东南7大盆地为主的气层气资源区和渤海湾、松辽、准噶尔3大盆地气层气与溶解气共存资源区的格局。另外,我国周边国家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丰富,占世界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的27.7%,剩余可采储量49.06万亿立方米。这些国家每年尚有400亿~600亿立方米产能的天然气需寻找新市场。我国已与上述各国进行了多年的有关向我国输送天然气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我国天然气上游勘探的探明储量增长较快,但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迟缓,尚未形成基础网络,极大地限制了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这一产业的发展。要把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勘探开发、运输储存到综合利用,实行统一规划,促进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比例达到10.0%左右。

加强天然气输送管网系统建设,加快“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实施“海气上岸(登陆)”、“俄气南下”工程和引进LNG工程,把沿海及东北地区的天然气管网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规划。制定政策,鼓励多渠道筹集天然气勘探开发、管网及利用项目的建设资金,尽快形成纵贯南北、连接东西、穿越沿海主要经济发达省份和城市的天然气管网系统。为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目前,我国政府鼓励外商参与从天然气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天然气发电站、大中城市燃气等项目的建设与经营,大公司也开始在燃气市场跨地域扩张,对外开放的领域几乎涵盖了整个天然气产业链。同时,“十一五”时期我国石油天然气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未来5年,世界经济有望仍处于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各资源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各方面对油气的需求会更加旺盛,为发展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提供良好机遇。

5.6.2 落实国家煤层气资源和产业政策

地面开发煤层气初期投入高、产出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由于煤层气产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不够,致使资源勘探投入不足,资源评价不适应开发需求;煤层气开发企业在产业发展初期积极性不高;煤矿企业利用瓦斯处于亏损状态,重抽采轻利用,矿井平均瓦斯利用率仅在30%左右。

煤层气和煤炭是同一储层的共生矿产资源。由于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不协调,造成煤层气开采权和煤炭开采权设置重叠,煤层气抽采与煤炭开采不协调,既不利于调动各方面参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煤炭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勘探开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煤层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得到积极的应用;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首次试验成功。煤炭安全生产迫切要求、经济快速发展、大气环境保护、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等,给煤层气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在利用天然气的同时,必须重视煤层气的发展。坚持煤层气上下游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评价与勘探相结合、重点突破与规模开发相结合,由浅至深、由易到难、滚动发展;坚持地面开发与井下抽放并举,以地面规模开发为主,建立“先采气后采煤”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模式;坚持对外合作与自营共同发展的方针,以对外合作为主,坚持培育和拓展多元化煤层气市场。将煤层气开发利用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优先发展,重点鼓励。

5.6.3 加快开发利用油砂资源

油砂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是保证未来油气资源可持续供给的替代资源之一。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为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国具有比较丰富的油砂资源,陆地24个盆地埋深500米以浅油砂油地质资源量60亿吨,可采资源量23亿吨。水洗方法分离油砂油,如果生产规模达到5万吨/年以上,全部分离成本为14~18美元/桶;干馏油的生产成本估计为1000~1200元/吨,相当于18~22美元/桶。因此,在高油价条件下,我国油砂开采具有经济价值。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油砂分离技术,自行设计安装的生产线也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油砂开采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研究油砂开发技术和装备,制定油砂开发政策措施,鼓励油砂油开发利用是目前高油价情况下发展石油替代产品的战略之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在“十一五”期间,建成10万吨油砂油的年产能力。

5.6.4 积极推进油页岩勘探开发进程

全国页岩油资源储量为476.00亿吨,可回收页岩油资源储量为120.00亿吨。油页岩开发经济效益好,综合开发成本低。目前页岩油综合成本约1000~1500元/吨,在当前市场销售价3500元/吨的条件下,油页岩开发利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如果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加强油页岩的开发利用技术方法研究,提高油页岩炼油技术工艺水平,降低成本,就能使油页岩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油页岩综合利用价值高,应当走炼油—发电—提炼多金属—建材一条龙联合生产途径,既解决环保难题,又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勘查投入的增加,油页岩查明资源储量将不断增加,同时还会发现新的油页岩矿点,因此,油页岩开发利用资源潜力巨大。

5.6.5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于正在推进产业化的阶段,今后20年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目标是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用认识程度,以增大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我国今后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标是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量可达到4300万吨标煤,占能源当时消费总量的2%。

我国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方面也具有广阔空间。水电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亿千瓦,而目前已开发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陆地2.5亿千瓦,海上7.50亿千瓦。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加快,替代能源产业开始起步。截至2005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6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7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8000万平方米,居世界第1位。

5.6.6 大力发展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质生物、富油脂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动植物油脂等,加工成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直接作为动力来源;其次是通过生物技术将粮食转化为生物材料,利用玉米等生产石化乙烯、聚乙烯及乙烯转化的系列化工产品。

我国利用生物质能起步较早。抗日战争期间,河南酒精厂生产燃料酒精供给抗战军队车辆。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第2次石油价格上涨阶段,我国就把生物乙烯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后因技术与成本等原因,此厂未能全面生产。目前,我国已在东北三省、河南、安徽等5省全面销售乙醇汽油,涉及人口近3亿,并有明确的技术标准、生产与营销实施办法、发展与管理法规等相对完善的系统化、标准化体系。但生物柴油及其他生物能源在这方面则相当薄弱。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我国正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重点是扶持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项目的实施。

5.6.7 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可能的替代能源,拥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综合资料表明:南海陆坡和陆隆区应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估算其总资源量达643.50亿~772.20亿吨油当量,大约相当于我国陆上和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1/2。近年的调查成果初步展示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前景。

目前,以进行技术和资源储备为主要目的加强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研究,应重点搞好3个结合:一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长远目标包括能源、环境、开发技术等,短期目标为查清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条件,找出几处可供进一步勘查的远景区:如我国南海广阔的陆坡及东海部分陆坡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条件,建议尽快开展这2个海区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还应该加强其他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工作:加强东沙群岛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详查、海底多波束调查、地球化学取样、海底摄像和综合研究,力争发现和确认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直接证据,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战略突破;对西沙海槽和神狐海域进一步开展地质、地球化学取样和海底摄像及海底多波速调查,力争发现新区、新异常;在琼东南海域开展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及水深测量,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证据,扩大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区。二是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与深水油气勘查相结合,提高我国油气综合勘探效率。三是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相关协调机制,使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吸收引进等有机结合起来。日益增多的成果表明:由自然或人为因素所引起温压变化,均可使水合物分解,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和气候变暖等环境灾害。因而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钻采方法已迫在眉睫,建议尽快开展室内外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方法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