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再现大骗局? 南京金龙被爆曾骗补6400万元
自新能源汽车兴起以来,新能源车企骗补的现象是数不胜数。
有编造虚假材料的,有上传虚假机动车驾驶证的,甚至还有靠成立出行公司“左兜掏右兜进”的,骗补的手段可谓是花样百出。
近日,有媒体报道,知情人士举报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金龙”)在2016年向广东中山小榄公共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小榄”)交付的一批车辆中,涉嫌利用电池“套牌”、伪造整车公告并开票,骗取中央及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6400万元。
据了解,2015年,南京金龙中标中山小榄纯电动客车三期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商须在2016年3月25日前把所有车辆全部送达采购人指定的地点,并验收合格交付采购人使用。
据一份《南京金龙配置要求响应表》及南京金龙的一份合同订单评审表(排产单)中显示,此批采购车型为NJL6859BEV6,电池生产商为微宏电池,交付日期为2016年3月25日,定金为1476万元,定金到账日期为2016年1月13日。
知情人士透露,南京金龙为交付车辆,擅自将微宏电池标签更改为北京科易电池标签,出具NJL6859BEV15整车公告并开票。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标和生产的车型NJL6859BEV6彼时该车型还未纳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而真正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申报和发布日期是2016年4月28日,这个日期已经比交付日期,即2016年3月25日晚了一个多月。
根据上述报道内容,根据按照彼时(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地方财政补贴的金额与国补的补贴比率(大多数)是1﹕1,即地方补贴的金额可能也为3200万元。
如果按此计算,金龙客车此笔交车后,可获得的国补和地补加起来的总金额达6400万元。
其中,另外一个有趣的点是:2016年5月份,南京金龙正式更换LOGO,并被开沃汽车收购重组。而此时,正是财政部等相关部委联合核准调查车企骗补期间。
写在最后
虽说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但不得不说,我们的汽车工业水平尚且落后,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实质上是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但如今看来,这个好的初衷却成为一些居心不良的车企谋利的筹码,令人作呕。
而从另一角度来说,这种恶劣的骗补行为,也同样会给行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打消那些真正想要造车企业的积极性。
由此看来,当下国家调整补贴政策,转换补贴思路,提高技术准入的门槛,很有必要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投资界的大佬,这一次巴菲特成为了受害者。根据美国加州当地法院的一个判决来看的话,巴菲特此前投资了美国太阳能公司,但是这个公司最近却因为涉嫌经济欺诈被判除了30年的经济。而在这一次的判决当中,其中涉及的基金公司就有三十多家。而巴菲特的公司很明显就在其中,并且投资的资金非常多,足足有22亿。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巴菲特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第一,进行了虚假的宣传。说句实在话,在当时美国太阳能公司的确富有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所以在当时他们就找到了很多的投资人,表示将可以通过利用他们这相机因素。然后见到一个新型的太阳能发电基础,这个发电机组的转化效率还是非常高的,因此公司通过这样的营销在当时就已经拉拢了很多的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但实际他们的表演效果都是伪造出来的,并不能够真正的落地实行。
第二,骗局最终败露出来。我们都知道现在新能源整个行业是非常火的的,这个吸引了很多的投资者,但是正因为大量的资金涌入到新能源行业当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办法拿出成绩的话,自然会被发现的,所以在当时公司的很多产品一直没有办法推出来,就引起了投资人的猜测,因此就将公司告上了法庭,结果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诈骗犯。
第三,如何看待巴菲特被骗?首先我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八岁的病不可能操纵自己公司内部的每一笔交易,这个交易实际并不是由她来签订的,只不过是由他的基金公司出面进行签订,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投资,毕竟22亿人民币的损失,对于巴菲特的基金组织来说,并不算是太大的尝试。
巴菲特这一次踩雷新能源骗局,被骗取了3.4亿美金,说实话,这笔钱想要再拿回来时非常困难的,主要就是因为此前的公司负责人,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把这些钱给套现,所以现在他面临30年的刑期。而且从目前的判决来看的话,作为负责人,根本就不想把自己吃下去的钱再吐出来,所以巴菲特基本上是不会把这笔钱给追回来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一次的骗局。
第一,巴菲特为什么会受骗?新能源现在的确是一个非常火的的话题,在当时巴菲特之所以会选择投资这个公司,主要就是因为她的确拿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且已经进行过试验,所以在当时才会选择投资这家公司,但是我也没有想到,这家公司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其实掺了一些水分。所以取得的实验结果跟真实的实验效果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才导致他们上当受骗。
第二,公司的负责人不会拿出钱来。人家成立这个公司,本身就是在市场上圈钱的,所以现在就算他们背后的主谋已经被控制起来,并且要被判处30年的有期徒刑,但是人家丝毫不害怕。所以巴菲特想要拿出钱来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毕竟对于巴菲特而言,在漫长的投资生涯当中,已经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
第三,如何看到这样的骗局?就算是巴菲特这样的人也会被骗,所以在这里还是要付钱,大家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当中,都是有可能受骗的,内行人想要骗外行人是非常轻易的,所以如果有人向你推荐东西的话,在这里还是要劝诫大家,要握好自己手中的资金。
石油的形成周期较为的漫长,需要上亿多年,原则上来讲,石油确实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文明的尺度之上,它确实是越用越少,只不过地球上到底还有多少未被探明的石油田,这个没有具体的数字,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一处新的油田。有人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骗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谓的石油不可再生指的是石油的形成速度太慢了,石油的形成过程可能比人类的整个文明时间还要长,并且如果没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就没有石油“原料”的积累。关于石油的形成一直都有两个理论:一是生物化油由美国人提出;二是非生物化油由苏联科学家提出。
目前普遍认可的石油形成理论是生物化油,远古的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体的有机质经过不断的压缩和加热和淤泥混合经过漫长时间,最终被压在沉积岩下在持续的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蜡状的油页岩。这些碳氢化合物比周围的岩石要轻得多,逐渐向上渗透聚集在一起形成油田。
石油的这种形成方法需要的周期至少200万年,目前地球上的石油最早可能形成于5亿多年前,恐龙时代之前就存在。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石油是地球内部的岩石会自然的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最终形成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及石油,石油逐渐向上渗透形成人类发现的油田。
这种石油的形成方法被认为是可再生的,不需要生物的尸体就可以形成。如果按照这种理论那么石油不应该是地球上的特有产物,有可能在月球或者其他行星上也会存在。随着人类探测和开采技术的进步探明的石油储量会越来越多,在几十年前就有人呼吁过石油可供人类再用二三十年,但是随着发展石油的发现越来越多,这个时间也一推在推。按照目前已知的全球石油储量,如果石油没有再继续被探测到那么百年内石油就会被耗光了。
生物化油才会导致全球的石油分布不均,如果是岩石化油全球的石油分布应该是十分均匀的,同时在石油中发现的生物标志物也是生物化油的一个证据。当然不排除这种理论也有诸多疑点问题。
8月中旬,美国加州经历了19年来首次滚动停电。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发出警告, 由于电网吃紧,需要采取分区滚动式停电模式来防止电网崩溃。 消息一出,引发关注。正值美国大选之际,这一话题瞬间被政治化。据媒体报道,停电事件中,超过100万人失去了电力供应。
目前的初步原因汇总显示:停电是多种概率事件同时发生造成的,其中包括天然气机组的宕机;高温天气跨区联络线过热限流,部分老化线路容量不足;风电场宕机等等。系统调度与监管机构对于系统是否购置了足够充足的备用仍旧存在认定上的争论。
上一次加州下令滚动停电是在2001年能源危机期间。 从1月到5月,发生多次停电,其中一次影响150多万客户,其原因是能源短缺和能源批发商操纵市场合力发挥作用的结果。
加州州长纽森(Gavin Newsom)强调,加州电力短缺是“不可接受的”。他将电力短缺归因于加州从污染性的天然气过渡到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结果,因为太阳下山之后或无风时,无法发电。他承诺释出更多能源,也将对电力短缺进行全面调查。纽森表示, 由于过去几天创纪录的高温,用电需求大增, 曝露 出可再生能源的不足。
光伏发电出力特性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影响。截至2019年年底,美国加州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为2740万千瓦,占美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比例约36%,居全美第一。光伏发电量通常情况下占加州总发电量的比例约为20%。
在高比例光伏发电接入的情况下,加州净负荷曲线为“鸭型”曲线,即负荷曲线在中午前后到达低点,在15时之后开始上升,负荷曲线峰谷差大,这为加州电力调度带来困难。
为此, 加州一直非常重视需求响应发展,通过相关激励手段调动负荷侧灵活资源积极性,以解决电力供需矛盾。 然而,此次罕见热浪袭击加州,加之疫情影响,居民大多居家,空调负荷等温度调节负荷激增,大大激化了原有的电力供需矛盾。
本次加州轮流停电事件一方面说明, 光伏发电、风电等电源出力具有波动性、反调峰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威胁不可忽视 。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接入的情形下,亟须开展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性基础分析、电力电子化电源的宽频带振荡特性等基础理论研究,完善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标准体系,突破海量超电磁暂态仿真技术瓶颈,提高电网仿真分析能力,支撑深度认知电网特性。
另一方面,本次加州轮流停电事件中,高比例光伏发电接入、罕见高温、疫情居家等多因素交织,充分表明在电网安全运行中,考虑单一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种情景叠加则进一步考验电网供电能力。 电网企业需在规划、运行、营销乃至应急等环节充分考虑综合因素,确保供电可靠。
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新能源 汽车 等领域相关技术不断发展, 负荷侧灵活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我国经过多年摸索,在负荷侧灵活资源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相关研究,我国负荷侧灵活资源超过2亿千瓦,通过相关政策、机制挖掘这些资源价值,意义重大。
电力服务具有普惠特点,涉及民生问题。本次加州轮流停电事件中,电力供需紧张在电力及上游能源市场上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影响。 电价快速上涨加重了防疫期间居民、企业的经济负担,对经济 社会 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反观国内,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网企业主动担当,坚决执行国家降低电价政策,有力支撑“六稳”“六保”目标实现,充分体现出我国的制度优势。可见,我国电网 健康 发展需要坚持制度自信,发挥“六个力量”,为经济 社会 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近期,老家一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向我咨询了一个投资问题。在这个县城里,有人开始兜售以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技术为旗号的“投资”。其模式比较简单,也是缴纳入会费成为会员,同时发展其他会员获取提成。这种模式让我立即想到了“传销”,在对这家注册在广州的企业进行了仔细的摸底之后,几乎可以确认这就是一个“传销”的升级版。但令我吃惊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竟然成为了新骗局的旗号。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新能源汽车最终还是没能成为一方净土,在这个长长的产业链条上,已经出现“各式各样”的骗局,并且还见诸于公开报道上。如果我们把骗局的概念放的比较宽泛,那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前几年震惊全国的企业骗补——在长达几年的时间中,动辄几亿元、几十亿元的资金被“窃国者”装进私囊,但好在国家通过及时地调查挽救了损失。而在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上涌动着的投资机会和可憧憬的前景,也成为了一些骗子设计新局的“最好的土壤”,它打着实业的旗号,变换出了多种防不胜防的“陷阱”。
在最近一年的公开报道中,这样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比如“中领航科”新能源汽车原始股骗局,这个号称实现了“充电6小时能跑500公里”技术突破的公司,在全国各地售卖“ 一美元一股”的原始股,但最后被证明是一家骗子公司。这样的骗局其实远不止一个,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也成为骗子们盯上的“温床”。
与此类似的还有“国宏汽车骗局”,这是一个传统传销的“升级版”。与传统限制人身自由的传销不同,该传销组织以投资新能源汽车、镍碳电池为名,打着私募、众筹的旗号,发展下线会员,而私募、众筹均是当下投资新模式,极具迷惑性。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公司成立数量多,投资频繁,掩盖了自身“骗局”的本质,让不少人血本无归。
打着原始股的旗号,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幌子,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骗局。在山东、河南、四川、广州等地都出现过。一些公司甚至连产品都没有,拿着正规汽车企业生产的产品换掉车标等,就做成“诱饵”进行欺骗。在搜索引擎中随意以“新能源汽车、原始股”等作为关键词,就能看到不少案例。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些骗局有着很多共性。
比如,骗子们深知没有实体的骗局已经很难骗到新人,其往往以伪科学作为幌子,宣传其在核心技术上超前的突破,甚至往往大幅超越当下的最先进水平。他们会塑造一个崭新的概念,并围绕着这个概念进行深加工,吸引不知情的人投资,一些高级的手段甚至能吸引到外行的专业投资人。
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案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以及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骗局也在概念的包装下诞生。在浙江宁波,一家名为“米粒投资”的公司,就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欺骗了颇多人士,这家曾经玩转P2P借贷的企业,在国家大力管控该业务之后,“转战”新能源汽车租赁,以完全低于市场价的“超值实惠”方案吸引了不少用户,骗取押金,但最终人去楼空,被宁波公安机关以“非法集资”通缉。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手段都是已经被揭穿的骗局,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长长的链条上,还有不少待揭穿的“局中局”,他们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比较让人感慨的是,近期看到一家曾被称之为“PPT造车始祖”的公司,居然获得了百亿元的投资,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没有任何技术,甚至只有一个模型的团队,怎么能获得这么多投资呢?一些有着政府背景的资金甚至也加入其中。
原油期货投资今年日益火爆,但是原油期货是骗局这一说法也在投资市场中存在,原油期货投资时骗人的吗?然而根据小编的了解,有的投资者不明事实或者对原油期货投资行业不熟悉的投资者出现了严重亏损,再者被钻了法律空子的不法分子给骗了。为了防止更多人承受损失,笔者给大家做分析下常见的原油期货三大骗局。
原油期货骗局之一:收益高,风险小,承诺月收益,年收益
“高收益,低风险”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风险与收益共存,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尽管原油期货投资有众多的优势。比如:双向交易、无庄家操控、T+0交易即买即卖等等,但是零风险的高收益投资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正规原油投资都会给客户说明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部分的平台还会通过电话回访,告知客户投资风险。所以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碰到“高收益,零风险”,那你一定要小心了,切勿被高收益蒙蔽了双眼,失去了判断能力。
一般的投资黑平台,出现保本保收益,并且都是亲朋好友推荐。最后资金拿不出来的时候,所谓的朋友还告知别担心,一定会解决。一些黑平台就是利用一些小恩小惠给散户,让其发展下线赚取提成分红,而你正在被你的亲朋好友所利用。运气好,赚取一部分蝇头小利。运气不好,别说赚钱了,就连本金都出不来。在刀尖上舔血的事你能坚持多久?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要走捷径,高收益的背后隐藏着你不知道的风险。
原油期货骗局误信之二:跟着老师一定赚钱
承诺收益,一定赚钱,这点笔者还是不信,投资当然是为了赚钱,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赚钱,投资道路一平二赚七亏损。我们在投资原油的时候,在一些交易群里总是能看到一些晒盈利图,看别人赚钱,隔壁老王赚了多少,就这样你莫名其妙的加入了原油期货投资行列。
事后想想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你知道原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吗?你看的懂K线吗?你是怎么分析行情的?如果都不懂,怎么能奢望自己能成为赚钱的那一个。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在不了解市场的时候,切勿盲目投资,投资永远是自己的事,不能把命运交给他人。
原油期货误信之三:平台正规,优资质
互联网时代,我们被动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们可能傻傻分不清,目前国内的原油投资平台很多,怎么识别投资正规平台,笔者在这里为你支招:
第一:必须有正规的监管机构。主要的三大监管机构是美国全国期货协会(NFA),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委员会等等。这些监管机构我们是可以在网上直接查询到的。
第二:套牌、白标平台不要做。有些国际平台在中国并没有开展业务,但是有部分国人会利用这个平台的名称行骗,这种套牌的平台一定要不要做。查看他们的官网一般都会有英文网址和中文网址,如果一个平台连英文网址都没有那你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就是专门针对中国人开设的投资骗局。
第三:滑点,卡盘严重的平台不要做。交易的环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每一波行情都必须要实时的在MT4盘面中得到显示,如果某一个平台经常出现卡盘,行情不动的情况,那么就会经常无法建仓和平仓,无法建仓可能会错失能够拿住的利润,无法平仓可能会让你的亏损无限放大,所以卡盘的绝对不能做。
滑点方面,分为正滑点和负滑点,对我们有利的是正滑点,对我们不利的是负滑点。因为交易流通商不同,每个平台都会有滑点的情况出现,如果有些平台滑点情况特别严重会让亏损比较大,止损不能有效的执行,这样的平台一定不能做。
第四:寻找点差相对来说低的平台。目前市面上外汇平台交易成本主要是点差,香港平台除了点差之外还会有额外的手续费,那么一首100美金的交易成本对于我们做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遇到这样的高手续费高成本的交易平台一定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