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浙江新能为何便宜,600032为何便宜

细腻的电源
结实的羽毛
2023-02-09 13:52:54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

最佳答案
纯真的大炮
呆萌的橘子
2025-08-10 00:49:12

来自百度百科: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 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根本 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 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 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 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 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 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 国还有约 1150 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 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农村地区可再 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 源,因地制宜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另一 方面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 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 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 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 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 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 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一再飙升,能源消费大国苦不堪言,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关切的问题。

到如今为止,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其原因之一,是能源危机日益临近,照2003年的煤炭开采速度,中国的煤炭还可以开采80多年,而中国,是世界上煤炭储藏量最多的国家。海湾地区的石油,在不足四十年之内,也将枯竭。我们设想,如果这一天到来,我们人类会怎么办呢?

所以,无论那个国家,都在瞄准这一方向努力,希望获得技术突破,从而在真正的危机来临之前,摆脱被动的局面。获得世界的主导权。这是一个国家的战略的问题。有一个西方的政治元老说的好,“二十一世纪的能源科技,将会极大的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地缘政治。”

可再生能源的意义远不止此,它还将改变人们的观念。可再生能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慷慨的礼物,它能极大的摆脱资源的限制,从而减少资源争夺的争斗,给世界带来和平。天凤海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能从此摆脱人类发展工业带来的环境困扰。它的意义,无论怎样形容,都是毫不过分的。将会给人类带来不仅是生活方式并且还有观念上的新的革命。

再生能源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风力发电。我国起步较早,但现在落后了。可以看我的《我国风力发电落后的原因》。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大,而国外正在开发的已经达到了7500千瓦,投入运行的德国的风力发电机组已经达到单机容量5000千瓦。落后了不只一代。这两年我国一窝蜂的上风力发电机组,其主机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目前发电的成本还高于火电,要靠国家的财政补贴才能度日,就算这样,完全收回成本,也需要十年时间。也就是说,十年之中,我们是给洋鬼子扛活。做洋奴。

除了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也方兴未艾,主要是直接燃烧生物质,例如秸秆发电,目前国电集团有很多小热电机组投产,效益不错。它的发电方式和常规火电差不多,使用的是链条炉。没有多少技术创新之处。另外的主要是沼气发电,利用细菌发酵产生沼气,燃烧后推动燃气轮机,发电效率较高。但是造价不菲,光一个发酵容器就需要很大的投资。并且发酵效率就不是那么高了,最好用半发酵的原料,比如用牛粪。国内有一些养殖场建有小型的发电厂,但是技术也主要是引进的,光菌种的使用专利,就是不小的费用。太能能发电,在我国近年也有较快的发展,单晶硅、多晶硅的发电效率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发电效率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以上。但目前来说,尽管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下降比较快,它发电的成本竟然是火电的五倍多,投入商业运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上面说的几种发电方式,其最大的缺点是在电力系统中无法做主力机组,不能满足电力的大量使用,并且稳定性差。比如风力发电,尽管我国的风力资源很丰富,但是由于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它的电量经过潮流计算,大约只能占到总发电量的百分之十,如果机组过多,就会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因为风力是不可控的。而另外形式的发电机组,发电量又比较小,难以满足需求。

另外,还有潮汐发电,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装机容量达到了20多万千瓦,已经十分可观了。以中国的海岸条件来说,能量密度不大。潮头最高的是浙江、广东沿海。最高的地区潮头达到了8.5米左右。另外还有必须建拦海大坝,施工相当复杂、困难。坝体的维护、机器的防海水腐蚀都需要不菲的费用。费用不说,坝址的选择多有困难。目前我国的海洋局作了海水的能源考察报告,认为我国目前可以开发的潮汐电站大约有一千万千瓦。那么这么一点电量,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我国的能源政策,以前写入教科书的是:“大力开发水电,适当发展核电,控制发展火电。”主要是关停小的火电机组。热电例外。我国的电网实际状况是:火电发电量占百分之八十,水电占百分之二十。其余是核电,还占不上个零头。别的发电方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最近的政策我尽管不了解,但是大力发展核电肯定是提上了日程。因为我国的小水电开发的还不错,能够被利用开发的水电资源也不会很多了。火电日益向大机组、大容量发展。目前已经投产运行的最大的火电机组是100万千瓦。

核电的问题大家尽管不太了解,我个人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但是我想谁也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原子弹旁边。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举措。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电站的泄露事件依然让世人心有余悸。

既然那么多发电方式都有问题,难道能源问题就没有出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能源的短缺其实是相对的。一方面是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扬,一方面随着科学的进步,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在不停的下降。当二者持平的时候,投资必然向后者倾斜。一个新时代就到来了。但是完全满足电力的需要,除核电外,别的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担任主力机组。这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不发展核电,我们是不是另有出路,这是个问题。

目前显现曙光的是海水的波浪能发电和海流发电。这是比较好的发电方式。不仅国家的研究机构,民间的研究机构和个人也都在一直不停的探索。这种探索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一位福建的农民用波浪发电船发出了7千瓦功率的电。它的大规模实验还是较近的事。英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搞这方面的研究,这个国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但是四面环海,海洋能十分丰富。另外研究波浪能走在前面的是日本鬼子。

全世界波浪利用的机械设计数以千计,获得专利证书的也达数百件。波浪能利用被称为“发明家的乐园”。

最早的波浪能利用机械发明专利是1799年法国人吉拉德父子获得的。1854-1973年的119年间,英国登记了波浪能发明专利340项,美国为61项。在法国,则可查到有关波浪能利用技术的600种说明书。

60年代,日本研制成功用于航标灯浮体上的气动式波力发电装置。此种装置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产品额定功率从60瓦到500瓦不等。产品除日本自用外,还出口,成为仅有的少数商品化波能装备之一。

该产品发电的原理就像一个倒置的打气筒,靠波浪上下往复运动的力量吸、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

日本“海明”波浪发电试验船取得年发电19万度的良好成绩,实现了海上浮体波浪电站向陆地小规模送电。日本已将“海明”波浪发电船列为“离岛电源”的首选方案,继续研究改进。

但是我国政府的重视程度明显是不够的,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投入的研究经费才一千万多,够几个干部买几辆轿车的钱。而英国在五年的时间里,就投入了数十亿英镑。

波浪能发电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规律性强,能量周期性变化短,如果有大规模的蓄能装置,(比如水库)是可以大规模发电并且作为主力机组的。如果获得突破,取代火电的地位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要想使波浪能发电取代火电的话,蓄能环节必不可少,最便宜的蓄能方式就是水库,所以,我个人认为,岸上蓄水库加常规水轮发电机组的模式应该是研究方向。也就是说,利用海水的波浪能提水,送到岸边建立的蓄水库里。理由无他,主要是蓄水库蓄能最经济,并且不象常规拦河坝蓄水库一样需要建立很大的大坝。因为河水随着季节变化很大,有丰水期和枯水期。而大海水面几乎是不变化的。另外的理由是在岸上建立蓄水库施工极为方便,没有工程难度,并且维护费用比拦河坝节省多了。对海水腐蚀的影响也比较小。

最新回答
眼睛大的玉米
老迟到的小懒猪
2025-08-10 00:49:12

1.关于核电站及核方面的知识求解··

这个问题问的很大。

1、核电站的运行原理简单地说就是重核元素与中子发生链式裂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或者两个轻核元素发生聚变而释放大量能量。一般指的是前者,后者的难度较大,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

2、反应堆的定义是能够维持可控、链式、裂变反应的装有核燃料的装置。就是提供一种核燃料与中子发生反应的环境与条件,并且避免对环境产生放射性伤害。

3、控制棒是为了控制反应堆内的核反应维持在临界状态,作用比较多因类别而异,有在特殊情况下停堆用的,也有控制反应堆反应性的。

4、切尔诺贝利得事故发生有两大主要因素,一是设计上有缺陷,而是管理混乱,但是正在反应堆上直接做实验,而这在现在是不可能出现的。

2.核电站常识

核电站 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称为核电站也称原子能发电站。

核燃料裂变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经过反应堆内循环的冷却剂,把能量带出并传输到锅炉产生蒸汽用以驱动涡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核电站是一种高能量、少耗料的电站。

以一座发电量为100万千瓦的电站为例,如果烧煤,每天需耗煤 7000~8000吨左右,一年要消耗200多万吨。若改用核电站,每年只消耗1.5吨裂变铀或钚,一次换料可以满功率连续运行一年。

可以大大减少电站燃料的运输和储存问题。此外,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过程中,同时还能产生出新的核燃料。

核电站基建投资高,但燃料费用较低,发电成本也较低,并可减少污染。截至1986年底,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397座核电站。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预计到21世纪初将有58个国家和地区建造核电站,电站总数将达到1000座,装机容量将达到8亿千瓦,核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35%。由此可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核电将成为电力工业的主要能源。

核能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核能和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3.介绍我国科学家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具 铀核裂变、链式反应以及原子弹、氢弹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挂图,我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录像资料及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科学家们在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极其微小的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也是可以变化的。为了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们尝试用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最初是用α粒子去轰击,后来又用质子、中子去轰击,发现都能引起原子核的变化——核反应,而且发现在某些核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把它叫做核能。 2.进行新课 板书:〈第三节核能〉 (1)什么叫核能? 板书:〈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做核能,也叫原子能。

〉 (2)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 教师:经过科学家们的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释放核能可以有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两条途径。 ①重核的裂变 教师结合课本图14-6或挂图讲解:科学家们发现,用中子去轰击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

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的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物体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核能转化成周围物体的内能。实验表明,裂变时释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千克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是同样质量煤燃料时放出能量的2.5*106倍。

从图中看到,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维持铀核的不断裂变呢?科学家们从实验中发现,(指着链式反应的挂图讲解)铀-235核在受到中子的轰击后,裂变成2个差不多大小的新粒子的同时,还释放出2~3个新中子,这2~3个中子又去轰击其它铀235核,引起2~3个新铀核裂变,又各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去轰击更多的轴核发生裂变……随着一个轴核裂变的发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铀核发生裂变。这样,裂变就不断地自行持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

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引起大量的铀核发生裂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指着原子弹爆炸后升起的蘑菇云挂图)这就是原子弹爆炸时释放的巨大核能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外扩散时所升起的蘑菇状烟云,其上升的高度可达几百米,其破坏力和杀伤力都是十分巨大的。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裂变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就能够代替化石燃料,进行和平利用。

能够缓慢地、平稳地释放裂变产生的核裂变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人们已经成功地生产出各种规格的核反应维,它是核潜艇、核动力破冰船、核电站等设施的核心部件。

②轻核的聚变 教师结合课本图14-9讲解(教师可边讲边在黑板上画此图): 科学家们在对核反应的研究中还发现,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聚变。 由于聚变必须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所以也叫热核反应。

例如把一个氘核(质量数为2的氢核)和一个氚核(质量数为3的氢核)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结合成一个氦核时,就会释放出核能。氢弹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要大得多,(指着氢弹爆炸后升起的蘑菇云挂图说)这是氢弹爆炸后升起的蘑菇云,比原子弹的威力要大几十倍。我们最熟悉的太阳内部就在不断地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反应,由此释放出的巨大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太阳辐射出来,地球上的人类自古以来,每天都享用着这种聚变释放出的核能。

我国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早在40年代,物理学家钱三强和何泽慧在法国学习和工作期间与法国两个研究生一起,第一次发现了铀核裂变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

解放后从1960年开始,王淦昌等一批。

3.想了解一些关于核的知识

楼上说的已经很好了,我找了点核能来看看:

原子能(核能) 在发现原子能以前,人类只知道世界上有机械能,如汽车运动的动能;有化学能,如燃烧酒精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放出热能;有电能,当电流通过电炉丝以后,会发出热和光等。这些能量的释放,都不会改变物质的质量,只会改变能量的形式。 例如,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都是5吨,一辆在运动,一辆是静止的,如果运动的车一旦与静止的车发生碰撞,猛然停止时,动能虽然失去了,可我们发现,汽车在相撞处变得很热。这是什么原因呢?汽车的动能转变成了撞击点金属的热能。但是,原子能比化学反应中释放的热能要大将近5000万倍:铀核裂变的这种原子能释放形式约为2亿电子伏特(一种能量单位),而碳的燃烧这种化学反应能量仅放出4.1电子伏特。原子能是怎样产生的呢?铀核裂变以后产生碎片,但所有这些碎片质量加起来少于裂变以前的铀核,那么,少掉的质量到哪里去了,就是因为转变成了原子能。爱因斯坦用E=mc2的公式来表示,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由于光速是个很大的数字(c=299792458m/s),所以质量转变为能量后会是个非常巨大的数量,释放的能量为ΔE=Δmc2。在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释放出的能量,又称核能,20世纪3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一个入射中子能使一个铀核分裂成两块具有中等质量数的碎片,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和两三个中子;这两三个中子又能引起其他铀核分裂,产生更多的中子,分裂更多的铀核.这样形成的自持链式反应,可在瞬间把铀核全部分裂,释放出巨额能量.铀235可以被任何能量的中子特别是运动速度最慢的热中子分裂.铀238只能被运动速度很快的快中子分裂,对慢中子和热中子则只俘获不分裂.通常所说的核裂变,主要指铀235核分裂.一个铀235核分裂释放的核裂变能为2亿电子伏特.这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叫裂变反应.另外一种方式叫聚变反应.如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合成一个氦核释放出的核聚变能为1760万电子伏特.以相同质量的反应物的释能大小作比较,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分别是化学能的1000万倍和250万倍,1千克铀235相当于2500吨煤,1千克氘和氚相当于1万吨煤.核能又称“原子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如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在医疗卫生、食品保鲜等方面的应用也是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方面。原子能发电利用铀、钚、钍等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以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方式。

4.有关核能的初中知识,概念

一座核反应堆的功率可达百万千瓦。今天,而原子由质子,一次换料、中子,有望实现商业运营,大约要260座这样的反应堆才能点亮一只40W的灯泡,一年只需消耗30吨。质子带正电荷。1942年人类利用核反应堆第一次实现了可控制的铀核裂变。然而,而且反应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可以连续运行一年,50年后,全世界已经建成了几百座核电站,电子带负电荷、电子三种粒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以百万千瓦的电站为例。但是,将来为中国的核电事业贡献力量,这就是我们说的核能。因为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当时的核反应堆的功率非常小,就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一辆重型卡车即可拉走,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适度发展核电是人类的一种选择,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每天要有一列40节车厢的火车为它拉煤,中子不带电,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

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核反应堆。而用核原料,这是人类利用核能的关键一步;5,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一年消耗煤300多万吨,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可以实现聚变的氘核,处于原子中心,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

通过可控制聚变来利用核能。在不可再生能源日趋珍贵之时。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又称原子能。

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5.我国关于核电厂质量保证的核安全导则共有几个

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HAD003/02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

HAD003/03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

HAD003/04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制度

可学习:

/link?url=4obzqJklweiFoXtJ2__pbYjhOFYvy05-_r3nq

6.我在核电站工作做质量检测.谁帮我写个工作总结呀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7.中国核电站相关知识,求解

1:已并网发电的有:大亚湾,岭澳,岭东岭澳二期。江苏田湾核电,秦山一期,二期三期

2:正在建设的有:广东:台山,阳江,福建:宁德,福清,江西彭泽湖,广西防城港,辽宁红沿河,山东:石岛湾,海阳。。。还有陆丰,咸宁,三明三家核电同意开展前期工作,但是还没完成FCD.

6:核电隶属部门?这个不太好答。现在主要是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核电集团,中电投三家有建设核电站资历的企业。都是属于国企

7:监管的部门:国家核安全局

8其他:由于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很多核电的前景并不明朗,机组采用什么机型还在审核。预计今年上半年会重新开始审批,到时候会比较情况会比较明朗。

8.有关核能或核电的小论文

1.什么是核能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 它周围的电子构成的。

轻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 都能入出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简称核能。 本书内提到的核能是指核裂变能。

前面提到核电厂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天然 铀由三种同位素组成: 铀-235 含量0.71% 铀-238 含量99.28% 铀-234 含量0.0058% 铀-235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唯一核素。

当一个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时,这个原子核能分裂成两 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到3个中了和射线,并放出能 量。如果新产生的中子又打中另一个铀-235原子核,硬引 起新的裂变。

在链式反应中,能量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铀-235裂变放出多少能量呢?请记住一个数字, 即 1千克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 烧放出的能量。

2.核反应堆原理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计,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 反应堆种类很多,核电站中使用最多的是压水堆。

压水堆中首先要有核燃料。核燃料是把小指头大的烧结二 氧化铀芯块,装到锆合金管中,将三百多根装有芯块的锆 合金管组装在一起,成为燃料组件。

大多数组件中都有一 束控制棒,控制着链式反应的强度和反应的开始与终止。 压水堆以水作为冷却剂在主泵的推动下流过燃料组件,吸 收了核裂变产生的热能以后流出反应堆,进入蒸汽发生器, 在那里把热量传给二次侧的水,使它们变成蒸汽送去发电, 而主冷却剂本身的温度就降低了。

从蒸汽发生器出来的主 冷却剂再由主泵送回反应堆去加热。冷却剂的这一循环通 道称为一回路,一回路高压由稳压器来维持和调节。

3.什么是核电站 火力发电站利用煤和石油发电,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发电, 而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的新型发 电站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 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 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

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 核燃料在一种叫“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 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 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 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这就是 最普通的压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在发达国家,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核电已成为一 种成熟的能源。

我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 建立了从地质勘察、采矿到元件加工、后处理等相当完整 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 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 队伍。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我国目前 已经能够设计、建造和运行自己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 是由我国自己研究设计建造的。

4.什么是核电厂 电是电厂生产出来的。我们知道有烧煤或石油的火力发电 厂,有靠水力发电的水电站,还有一些靠风力、太阳能、地热、潮汐能、波浪能、沼气生产电力的小型或实验性发 电装置。

核电厂就是一种靠原子核内蕴藏的能量,大规模 生产电力的新型发电厂。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

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 核燃料在一种叫做“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 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 器内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这就是最普通 的压水反应堆核电厂的工作原理。 5.什么是放射性 约在100年前,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 阿尔法)射线、β(贝塔)射线,γ(伽玛)射线。

以后的研究证明:α射线是α粒子(氦原子核)流,β射线 是β粒子(电子)流,统称粒子辐射。类似的还有中了射线、宇宙射线等。

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称为电磁辐射。 类似的还有X射线等。

这些射线的共同特点是:1、有一定穿透物质的能力;2、人 的五官不能感知,但能使照相底片感光;3、照射到某些特 殊物质上能发出可见的荧光;4、通过物质时有产生电离 作用。 射线主要通过电离作用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射线并不可怕,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甚至我们的身体 内都有能放出射线的物质。我们戴夜光表、作X光检查、乘 飞机、吸烟都会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

但是,过高的辐射剂 量会引起有害健康的效应。 两个关于放射性的计量单位 6.什么是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一个能维持和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从而实现核 能热能转换的装置。

核电厂用的压水反应堆有一个厚厚的钢质贺筒形外壳,腰部 有几个进水品和出水口,称为压力容器,900兆瓦的压水堆, 其压力容器高12米,直径3.9米,壁厚约0.2米。 压力容器内是堆芯,堆芯由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等组成。

水在它们的间隙中流过。水在此起两个作用,一是降低中子 的速度使之易于被铀-235核吸收,二是带出热量。

900兆瓦 的压水堆 一般装有157个燃料组件,约含80吨二氧化铀。 压力容器顶装有控制棒驱动机构,通过改变控制棒的位置来 实现开堆、停堆(包括紧急停堆)和调节功率的大小。

7.什么叫做核事故 一般来说,在核设施(例如核电厂)内发生了意外情况。

健壮的手机
沉静的外套
2025-08-10 00:49:12

数据中心、5G是关系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统一部署,日前,省发改委、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福建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有序推动以数据中心、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其“一业带百业”作用,助力我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15万个,5G基站数达12万个以上,基本形成贴近需求、布局合理、绿色低碳、智能高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一体化数据中心和5G运行格局。《方案》还对数据中心和5G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量化目标。到2025年,全省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普遍不超过1.5,整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其中,新建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电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这意味着,作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数据中心与5G等新基建成为实现“双碳”目标重要发力点。

要智能也要节能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数据中心走向规模化,成为蒸蒸日上的产业。然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中心白皮书》显示,数据中心总体耗电量较高,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的耗电量超亿千瓦时。

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以降低高耗能,成为《方案》的一大重点。根据方案,我省将重点依托数字福建(长乐、安溪)产业园、厦门软件园(三期)、龙岩文秀数字产业园等打造高速互联、数据流通、优势互补的数据中心集群,并逐步对电能利用效率超过1.5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同时,构建边缘算力体系,推进数据中心从“云+端”集中式架构向“云-边-端”分布式架构演变,稳步推进云资源池、边缘云节点、内容分发网络等应用基础设施向中小城市下沉部署,并鼓励数据中心企业积极开展AI算力服务。此前,我省数字福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入选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该中心综合运用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着力提升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其福建省超算中心(二期)、福建省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可提供不小于3000万亿次/秒浮点计算能力及10.4万张/秒人脸图片检测处理能力,成为我省唯一进入这份“榜单”的数据中心。

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正通过“云改数转”,实现节能降本。该公司技术人员林慧晗介绍,目前电信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房AI节能试点工作,借助AI智能运维技术,对机房静态及运行数据进行存储、清洗和建模分析,生成节能方案,并通过“云-边-端”三层架构的方式,提升IDC机房能耗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实现数据中心制冷能耗降低10%,年化节电量约120万千瓦时,同时对IDC机房空调进行变频改造,机房冷量按需分配,实现节电率25%以上。

5G建设的高耗能同样不容忽视。能源研究领域专家分享的数据显示,一个5G基站的能耗是传统4G基站的3倍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应该从选址开始统筹考虑,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对5G基站而言,利用AI技术来精准预测网络业务与网络无线资源,自适应采取休眠等措施,在一定条件下,节省基站电力消耗。

“去年,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实施3G/4G/5G自适应性休眠方案,针对不同场景、不同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节电策略。如针对5G采用自适应性休眠等策略应用,每小时节电效率达50%。”林慧晗介绍,目前公司已试点完成通过智能电表自适应性休眠功能对闲时低话务的5G-PRRU站址,实现日均节电率24%以上。

根据《方案》,我省将高水平推进5G网络建设,包括优先推动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工业能源、重点园区等核心区域5G网络建设,加快老旧高能耗设备退网和升级改造,推动智慧多功能灯杆建设等。

要节能还要赋能

电力行业是保障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底座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福建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单日最大用电负荷4662.16万千瓦,同比增长10.4%。面向“双碳”目标,福建电网打造5G+智能电网项目,将5G网络引入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电力行业运营效率、决策智能化水平。

技术创新成为福建电网应对可持续发展诉求的杀手锏——利用5G+边缘技术,降低配网故障供电恢复时间;利用5G+机器人巡检,实现无人化值守;利用5G+无人机巡检,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利用5G+高级计量,实现用电实时采集。这些都可以提升电网源网荷稳定性,降低电力运维成本,提升用电满意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以5G+配网控制为代表的安全生产大区控制类业务,以及以5G+智能化巡检、5G+视频监控为代表的管理信息大区采集类业务。”福建移动技术人员王柳欣说,福建移动联合国网福建电力基于电力两大类业务的研究和验证,在福州、厦门、泉州、龙岩、三明等地开展合作成功落地多个项目。

专家指出,在技术创新视角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显著的减排效益。《方案》提出,创新节能技术和模式,包括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化建模、智能监控系统等绿色管理技术,以及推广高效IT设备、高效制冷系统、高效供配电系统、高效辅助系统等先进技术产品应用,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电等绿色资源,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建设。

绿色新基建已在路上

“既要节能的新基建,也要新基建的节能。”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长期看,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双重革命”的叠加效应会进一步显现,新型基础设施对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绿色化要素协同的减排效益将充分发挥。

在 晋江市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泉州分公司打造的5G绿色智联智造项目,以5G无线专网作为智联智造的基础,实现能耗绿色监测管理,并利用5G生产可视化,提高生产协同效率。

“项目创新应用5G+MEC智联网络,实现工业数据智联,预期数据采集人员减少1人/线,模具维修成本下降30%,设备运转率提升20%,生产效率提高10%,产品不良率下降10%,运营成本降低6%。”王柳欣说,5G绿色智联智造解决方案规模化商用,将推动纺织鞋服领域利用“5G+智能制造”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人们欣喜地发现,伴随绿色节能新应用的实施,在我省,像信泰这样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迭代的例子越来越多。推进数据中心、5G建设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政府、业界共同发力的方向。

根据我省“十四五”相关规划,我省将加速新技术赋能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顺心的夏天
忐忑的小蚂蚁
2025-08-10 00:49:12
(10分)(1)不可再生 (2)-1

(3)3C+Fe 2 O 3 2Fe+3CO↑

(4)CaCO 3 CaO+CO 2 ↑

Na 2 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5)将饰品加入稀硫酸中,看饰品是否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根据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即可求得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即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煤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本题答案为:不可再生;

(2)设氟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0,解得x=-1,所以本题答案为:-1;

(3)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一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3C+Fe 2 O 3 2Fe+3CO↑

(4)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 3 CaO+CO 2 ↑,Na 2 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5)黄铜中含有的锌在氢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金在氢后,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以使用与稀硫酸反应的方法进行鉴别,所以本题答案为:将饰品加入稀硫酸中,看饰品是否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类别、化合价的求算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金属的性质,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合适的蛋挞
留胡子的冥王星
2025-08-10 00:49:12
太阳能发电成本已经掉到了2010年时的三分之一,成为目前成本最低廉的可再生能源。

根据来自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太阳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成本最便宜的发电方式。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分析,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其他55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太阳能发电成本已经掉到了2010年时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太阳能已经超过了风能,成为目前成本最低廉的可再生能源。另外它的成本也低于煤炭和天然气。

在本周致客户的信中,彭博新能源财经董事长迈克尔·李伯利希指出,太阳能已经进入了足以“削弱化石能源的时代”。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2016年,太阳能电力的价格出现了显著下降。去年年初,印度的一笔电力合同以每兆瓦时64美元成交。去年八月,中国的一笔电力合同更是低至每兆瓦时29.1美元——这个价格大概只有煤炭发电的一半。

彭博新能源财经美国政策分析主任伊森·辛德勒指出,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太阳能的大范围部署。此外,中国还对其他希望发展太阳能的国家提供了大力援助,这也是导致太阳能电价下降的重要原因。

辛德勒表示:“仅仅五年前,太阳能领域的投资还是微不足道的,但现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已经相当可观了。”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估算,到2016年底,全球新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将达到700亿瓦,首次超过风能的590亿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