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哪些是厨余垃圾

超级的自行车
悲凉的超短裙
2023-02-09 12:45:24

哪些是厨余垃圾

最佳答案
长情的冬瓜
妩媚的猎豹
2025-08-10 23:29:07

1、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2、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扩展资料: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6月,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

最新回答
美好的身影
苹果过客
2025-08-10 23:29:07

不完全相同,但湿垃圾和厨余垃圾大部分基本一致,有一些比较坚硬的厨余垃圾,在垃圾干湿分类时要归为干垃圾里面。湿垃圾与厨余垃圾有区别,厨余垃圾指的是易腐食物垃圾,主要包括根茎叶、剩饭剩菜、瓜皮果核,废弃食物等;湿垃圾指的是易腐的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厨余,还有花卉绿植。

单身的路人
冷艳的水壶
2025-08-10 23:29:07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扩展资料

厨余垃圾应当提供给专业化处理单位进行处理,严禁将废弃食用油脂(包括地沟油)加工后作为食用油使用,严禁直接使用厨余垃圾饲养畜禽及鱼类,严禁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厨余垃圾生产肥料。

厨余垃圾非法收集和回收利用会对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威胁。对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可以减少进入填埋场的有机物的量,减少臭气和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也可以避免水分过多对垃圾焚烧处理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对设备的腐蚀。

醉熏的丝袜
欢喜的钢笔
2025-08-10 23:29:07

1、湿垃圾是厨余垃圾,又称为有机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是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动物内脏、鱼鳞、树叶、杂草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2、干垃圾是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干垃圾是对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后剩余下来的一种垃圾。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扩展资料:

湿垃圾收集要求:

1、园林垃圾 :树枝的收集呈松散状;树叶、杂草和植物放板条箱内。

2、厨余垃圾:放塑料袋里或放饭带盖的桶里,2~3L的桶。有机垃圾,尤其是厨余垃圾,要求比其他混合垃圾收集频次高。

每个家庭将有机垃圾单独分类出来以后,由社区或其他组织收集起 来,进行堆肥或者制成发酵饲料,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垃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湿垃圾

孤独的纸鹤
干净的音响
2025-08-10 23:29:07
厨余垃扱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在机关单位中主要指食堂在食品加工、供餐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肥料和废弃食用油脂。

1、米面油类:残余的米饭、面条、馒头、麦片、豆制品鸡鸭鱼肉、动物内脏、肉干、蛋壳、蟹壳、虾壳、废弃调味品、废弃食用油等

2.蔬菜水果类:根茎叶类蔬菜、未食用水果及食用后果皮果核等

3.食品类:各类饼干、糖果、巧克力、罐头等食品、过期食品等

4.其他类:茶叶渣、甘蔗渣、咖啡渣、中药渣、室内盆景植物少量残枝落叶等。

有食堂或集中供餐的单位应设置专用的容器单独存放厨余垃圾,如有单独收纳的废弃食用油脂要与其他的厨余垃扱分类存放。明确专人清理,避免混入废餐具、饮料瓶罐、废纸等不利于后续处理的杂物。在办公区域的卫生间或茶水间配量“厨余垃圾”分类桶,收集茶渣、果皮等厨余垃圾。

勤奋的红牛
舒心的画笔
2025-08-10 23:29:07
1、厨余垃圾具体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2、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敏感的唇彩
典雅的乐曲
2025-08-10 23:29:07

很多人都说氢能是21世纪的终极能源,氢能源车是汽车的尽头。

在这样的基调下,2021年吹过的氢能热潮一直延续到2022年。但你可知道截至2021年,在中国马路上行驶的氢燃料电池车仅有9000多辆(央视财经数据)。

我们这些普通人几乎见不着,摸不着氢能源车。

氢能源车真的是人间理想之车吗?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个“新能源汽车的尽头“?

氢能源车之所以被视作“汽车的尽头”,最重要的原因是能源可再生、来源丰富、质量密度高、无碳排放。

而氢能源汽车又分为两种发展路线:氢燃料电池、氢燃料发动机。由于前者在环保性、舒适性、动力性更具明显优势,因此成为绝大多数车企选择的技术方案。

无论是哪种技术路线,都能让汽车完全避免碳排放。但是否真正环保,还得从源头的制氢途径说起。

制氢途径一般可分为三种:

绿氢:由光、风、水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后电解水制备出氢气,但技术有待提升,成本高;

蓝氢:由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天然气等燃烧发电,并集中处理产生的二氧化碳,此类电能制备;

灰氢:由化石能源制氨,最后分解成氢气,技术成熟,成本低。

三种制氢技术对比

简言之,只有绿氢才能做到真正的低碳、环保。那现在中国是什么情况呢?

根据万联证券研究所2020年报告显示,中国的氢能源结构中煤制氢比例为62%,天然气制氢为19%,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仅占1%。

所以,氢能源车真的是人间理想吗?只能说是,但又不完全是。只有要等到绿氢技术成熟,氢燃料电池车才能算得上完全的脱碳环保。

根据国家监管平台2020年数据显示,在当时全国的6002辆氢燃料电池车中,99.95%都属于商用车,分别是物流车、公交客车、公路客车等。

为什么现在的氢燃料电池车都应用在商用车?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加氢站太少。

现阶段,建设一座加氢站至少需要上千万元,每年运营成本也高达200多万元。全国的加氢站都在亏钱,回报周期长,加氢站数量增长缓慢。

而乘用车的分布、使用范围广,以目前少有的加氢站根本没办法负荷。

相反商用车线路相对固定,作为配套服务的加氢站只需建在沿线周边,对加氢站数量要求不高。

二是成本太高,车太贵。

上汽大通2020年推出过一款名为EUNIQ 7的氢燃料电池车,补贴后售价约为29.98-39.98万元,也不算很贵,但这是在扣除国家和地方补贴共40万元前提下的售价。

技术更加成熟的丰田Mirai第一、二代版本补贴前售价45万左右,以第一代为例,售价720万日元(约合46万元人民币),政府补贴300万日元(约合20万人民币),加上税收等其他费用,补贴后售价约为30万元人民币。

因为加氢不便,Mirai无论在日本,还是美国都叫好不叫座。有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20年底,丰田在美国才卖出6487辆Mirai。

反过来看,让氢能进入我们普罗大众的生活,就先要满足两大前提条件:

一是加氢跟加油一样的便利、省钱,加氢站的建设要与氢能车同步发展。

二是卖的价格跟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差不多。

从目前中国重金押注氢能来看,这个节点离我们并不是太远。根据汽车工程学会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显示:

到2025年,氢燃料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万辆左右,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以上。

至2035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要到100万辆。

届时,氢燃料电池车对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越来越多作为配套的加氢站也会陆续拔地而起。

如果说中国的氢能源车才开始起步,那么日本就已经在奋力狂奔,领先一圈了。

2021年5月,丰田章男驾驶着一台特殊的卡罗拉,以每小时140英里的速度,疾驰在富士国际赛车场的24小时耐力比赛上。

丰田章男最终获得了第49名的成绩,但他的内心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激动。它的出现,它每跑一公里,都是丰田历史上的重要注脚。

因为这台卡罗拉特别之处就在于搭载氢燃料发动机,跟大家都很熟悉的燃料电池汽车Mirai不同,前者是在活塞发动机中燃烧压缩氢气,跟传统油车烧油类似。

如果这项技术落地商用化,有可能就是丰田交给全球碳中和的又一份答卷。

在去年,丰田还与川崎重工、雅马哈、斯巴鲁、马自达组成“脱碳兄弟联盟”,平时一起研究以氢为代表的清洁性燃料,应用对象包括四轮的汽车,还有两轮的摩托。

实际上在日本,氢能的用武之地可不止汽车、摩托以及船舶、铁道等交通领域。

它还可以用于社区。东京奥运会选手村是全球第一个氢能源社区,其所有的商业设施、巴士、路灯等设备的用电都由氢能供应。

它还可以用于酒店。日本的川崎市金东东京酒店是世界首家使用废弃物生产氢能的酒店,即用废塑料、厨余垃圾制成氢气,最后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日本川崎金东东京

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比日本更热衷于氢能。早在2017年,日本政府发布了基本氢战略,在过去三十年间累计投入了数千亿日元,几乎是赌上了国运。

日本街头上的丰田Mirai(图片来源:BBC)

一海相隔的韩国同样也在狂追氢经济。

韩国计划到2040年生产620万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并在全国建立1200座加氢站,此外还将支持氢能在工业、家庭中的供电,并研发由氢能驱动的船舶、火车和建筑机械。

日韩两国之所以重仓氢能,重要原因之一都是本土资源匮乏,重度依赖石油进口。氢能特别是绿氢贵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制氢可以自给自足,自然会成为日韩乃至全球的新宠。

无论是发展氢能源车,还是纯电动车,其实背后都是大国之间的一场关于能源的军事备赛。

回想19世纪下半叶,美国依靠原油建立了支撑大国崛起的“原油体系”:

首先在生产端,洛克菲勒创办了标准石油公司,通过改良设备、以及高效的冶炼技术,提高了炼化效益,一度控制了全球85%的市场;

再者在运输端,洛克菲勒建起了庞大的输油管道,使得石油成本得以大幅下降;

最后在消费端,亨利·福特流水线生产T型车,让汽车变成平民化,不断增加石油消化量。

如今石油资源告急,再加上全球暖化两大问题日益加剧,新能源的开拓必然成为各国头等大事,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新能源体系”。

作为“21世纪理想能源”的氢能领域,就必须在生产端建立低成本高效益的绿氢,在运输端就需要打造完全的储氢、运氢、加氢体系,在生产端就需要让车企生产更多成熟、更低价的氢能源车。

关于氢能的这场军事备赛无疑将在这个金三角闭环中弥漫出浓浓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