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Statkraft将增加更多风能能源战略
路透社报道称,由于两种可再生能源都具有成本竞争力,挪威国有公用事业公司Statkraft将产生更多的陆上风能和太阳能,作为其长期能源战略的一部分。
Statkraft主要从水力发电大坝发电,也将致力于探索使用电解产氢作为航运,运输和工业可再生燃料解决方案的选择。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陆上风能项目够实现盈利,再加上太阳能,它们是非常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我们正在更新战略,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他表示,该公司的氢气目标处于研发阶段,但它选择的电解生产方法比天然气替代品更环保。他补充说:“尽管从天然气生产氢气可能更便宜,但我们是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注入二氧化碳将使其成为更昂贵的选择。”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Statkraft还正在与特定公司进行谈判,以在挪威南部的泰勒马克和桑德峡湾地区建立大型数据中心。
近日,五大国禁售燃油车似乎成了一个新能源汽车即将爆发的信号,但事实上,电动车销量依旧惨淡,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不足2%。
不过有一个国家却像一个另类:挪威6月电动汽车销量占比高达42%,位居全球第一。
挪威作为世界第三大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却宣布2025年禁售燃油车,这让人不得不好奇,挪威新能源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
事实上,挪威一直号称新能源汽车的天堂。从2009年挪威政府调整电动车发展策略,开始大规模进口国外车型以来,该国的电动车市场便开始迅速膨胀。短短几年间,挪威的电动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它国不敢想象的高度。
2014 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销量比重约为 12.5%;2015 年,这一数值提升至22.3%;2016年,该比例继续提升至 29.28%,而今年6月已飙至42%。
走在挪威街道上,各种电动车型随处可见,仿佛传说中的电动时代已经到来。其中保有量最多的是日产Leaf(参数|图片)和特斯拉Model S(参数|图片),另外三菱i-MiEV、标致iOn(参数|图片)、雪铁龙C-Zero(参数|图片)、大众e-up以及宝马i3(参数|图片)这些国内罕见的车型也都占据一定份额。
1、从地理环境上看,水力资源发达,人口相对集中。
2、从配套设施上看,密集的充电设施解决了里程焦虑。
3、从政策上看,挪威早在1990年就开始布局零排放。
绿色可再生能源可以让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为此,世界各国都在想办法开发新的绿色能源。现在,在陆地上利用的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这些已经成为大家比较熟悉的绿色能源。其实,海洋也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在利用的有潮汐能和波浪能,而渗透能是一种新颖的海洋能源。
不少读者在中学课本中都学过渗透原理:如果有两种盐溶液,一种溶液中盐的浓度高,一种溶液的浓度低,那么把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种渗透膜隔离后,会产生渗透压,水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江河里流动的是淡水,而海洋中存在的是咸水,两者也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在江河的入海口,淡水的水压比海水的水压高,如果在入海口放置一个涡轮发电机,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渗透压就可以推动涡轮机来发电。
海洋渗透能是一种十分环保的绿色能源,它既不产生垃圾,也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不依赖天气的状况,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在盐分浓度更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厂的发电效能会更好,比如地中海、死海、我国盐城市的大盐湖、美国的大盐湖。当然发电厂附近必须有淡水的供给。据挪威能源集团的负责人巴德·米克尔森估计,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全球范围内年度发电量可以达到16000亿度。
挪威是一个沿海国家,它拥有众多的岛屿,加上海岸又被海峡和海湾分割得很厉害,这使得挪威拥有曲折而漫长的海岸线,总长度近2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使得挪威具有利用渗透能的天然优势。经过10年技术研发后,挪威国家能源集团决定投资1亿克朗,在布斯克吕德郡建设世界首个试验型海洋渗透能发电厂,预计将于2008年底完工。至2015年,发电厂将成熟到可以将其电力正常入网的状态。
欧盟对海洋渗透能的研究也十分热心。几年来,欧盟一直在进行隔膜材料的研究,因为隔膜是渗透发电的关键。它必须具有结实、耐用、透水性能好和阻止盐分 通过的性能。目前每平方米隔膜的发电功率是3瓦。而专家认为,必须超过5瓦以上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目前挪威的材料专家正在加紧对隔膜材料的研究。
江河入海口也是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区域,因此海洋渗透能发电能有效供给入海口的居民使用。据估计,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海洋渗透能发电区域可以为15000个家庭提供电力。挪威能源集团公司的工程师菲雅尔丁斯塔特认为,海洋渗透能的前景很远大。他说:“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项目,挪威的沿海地区蕴藏着每年12亿度电的潜力,而这将提供挪威三分之一的家庭用电。”
我国也像挪威一样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国家,海岸线的总长度达到3.2万公里。因此,我认为中国也可以在一些沿海地区(比如上海)试验海洋渗透能这种绿色能源,让我国的绿色能源家族也能添一新丁。
在大会上达成了《博鳌共识》:到 203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要占汽车总销量的一半或以上。按照 2018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
汽车总销量 2.1% 的基数换算,从现在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在份额上要保持每年接近 22% 的增长率。
作为占据 2018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一半份额的最大市场,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乃至电动汽车的规划和目标,自然在大会上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今年 1-5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均超过 40%,势头依然凶猛。
但一个事实是,中国并不是汽车电动化最深入的市场。
尽管截至 2018 年,中国已连续四年居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位,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依然没有突破 5%,而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已经在上个月达成了 58% 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份额。
这个国家叫挪威,同时也是将禁售燃油车时限提得最早的国家—— 2025 年。
挪威的电动车充电站
今年 5 月,挪威一共售出了 8867 辆新能源汽车,占 6 月挪威汽车总销量的 57.8%。2018 年全年,挪威境内一共卖出去 72638 辆新能源车,占 2018 年挪威汽车总销量的 49.1%。
如果说我们希望在 2035 年的新能源车销量能够达到一半,那么挪威已经提前一大截实现了我们的野望——那么,为什么挪威人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领先我们 17 年的时光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会来详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天时,地利,还是人和?
首先,挪威并不是一个石油稀缺国——恰好相反,万岛之国的原油出口量一直高居全球前十。按照 2016 年的数据,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带来的收益占挪威 GDP 总量的 20%,占政府收入的 30%。除此以外,挪威还供应着欧盟 25% 的天然气。
自从 1965 年 4 月 13 日挪威发出第一张原油开发许可证以来,原油开采业一直支撑着这个全球幸福度最高国家的高福利社会运行。甚至于 2006 年 1 月成立的挪威政府养老基金 CPFG,也是改组自 1990 年成立的挪威政府石油基金。
而之所以挪威的汽油价格如此高昂,是因为挪威对国内的石油使用征收了高额的惩罚性税收——把石油玩的最溜的挪威人,自然最清楚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而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更应该依靠清洁廉价的可再生能源。
正好,挪威在可再生能源上同样是天择之子。
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2014 年挪威发电量有 95% 来自成本极低的水力发电,与之相比,我国 2018 年水电占比为 18.32%,成本更高的火电占比为 71.79%。
需要注意的是,挪威的居民用电价格是比非居民用电价格高很多的。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2017 年的这个数字是 0.161 欧元 / 千瓦时,约合 1.26 元 / 千瓦时——但这个数字是欧洲各国中最低的。与挪威隔海相望的丹麦, 2017 年居民电价高达 0.301 欧元 / 千瓦时,约合 2.35 元 / 千瓦时。
也就是说,在挪威,无论是在充电站充电,还是在家里充电,都要比使用汽油划算得多。
电动汽车在挪威的火热,另一个原因是挪威对电动汽车推出了各种优待政策——而这同样也是支持可再生能源思想的衍生。
如果你在挪威购买一辆电动车,那么你可以减免挪威的 25% 增值税;进口电动车在挪威无需缴纳进口关税和购置税;在挪威每年缴纳的道路税也要比汽油车型更低;挪威的公司用车税对电动汽车减收 50%;电动汽车随时有权使用公交专用道以及 HOV 车道。
电动星球注:HOV 车道,全称 High-OccupancyVehicle Lane,中文名为共乘车道或者多乘员车道,只允许公交车或实载 2 人以上的小轿车 / 货车通行。HOV 车道的概念由维尔博 · 史密斯联合咨询公司提出,从 1996 年开始由美国圣迭戈和加州交通局于 15 号公路上试行,后推广至全国,乃至加拿大和欧洲。我国从 2016 年底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 HOV 车道。
即使没有巨大的电费 / 油费差距,在如此优惠的政策面前,已经足以让不少消费者动心——但一个更深层次,或者说从更高角度提出的设问是,为什么挪威要对电动汽车定下如此优惠的政策,又怎么会成为欧洲电价最低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