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布局新基建,精准发力“双碳”目标
数据中心、5G是关系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统一部署,日前,省发改委、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福建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有序推动以数据中心、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其“一业带百业”作用,助力我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15万个,5G基站数达12万个以上,基本形成贴近需求、布局合理、绿色低碳、智能高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一体化数据中心和5G运行格局。《方案》还对数据中心和5G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量化目标。到2025年,全省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普遍不超过1.5,整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其中,新建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电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这意味着,作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数据中心与5G等新基建成为实现“双碳”目标重要发力点。
要智能也要节能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数据中心走向规模化,成为蒸蒸日上的产业。然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中心白皮书》显示,数据中心总体耗电量较高,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的耗电量超亿千瓦时。
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以降低高耗能,成为《方案》的一大重点。根据方案,我省将重点依托数字福建(长乐、安溪)产业园、厦门软件园(三期)、龙岩文秀数字产业园等打造高速互联、数据流通、优势互补的数据中心集群,并逐步对电能利用效率超过1.5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同时,构建边缘算力体系,推进数据中心从“云+端”集中式架构向“云-边-端”分布式架构演变,稳步推进云资源池、边缘云节点、内容分发网络等应用基础设施向中小城市下沉部署,并鼓励数据中心企业积极开展AI算力服务。此前,我省数字福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入选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该中心综合运用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着力提升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其福建省超算中心(二期)、福建省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可提供不小于3000万亿次/秒浮点计算能力及10.4万张/秒人脸图片检测处理能力,成为我省唯一进入这份“榜单”的数据中心。
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正通过“云改数转”,实现节能降本。该公司技术人员林慧晗介绍,目前电信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房AI节能试点工作,借助AI智能运维技术,对机房静态及运行数据进行存储、清洗和建模分析,生成节能方案,并通过“云-边-端”三层架构的方式,提升IDC机房能耗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实现数据中心制冷能耗降低10%,年化节电量约120万千瓦时,同时对IDC机房空调进行变频改造,机房冷量按需分配,实现节电率25%以上。
5G建设的高耗能同样不容忽视。能源研究领域专家分享的数据显示,一个5G基站的能耗是传统4G基站的3倍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应该从选址开始统筹考虑,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对5G基站而言,利用AI技术来精准预测网络业务与网络无线资源,自适应采取休眠等措施,在一定条件下,节省基站电力消耗。
“去年,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实施3G/4G/5G自适应性休眠方案,针对不同场景、不同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节电策略。如针对5G采用自适应性休眠等策略应用,每小时节电效率达50%。”林慧晗介绍,目前公司已试点完成通过智能电表自适应性休眠功能对闲时低话务的5G-PRRU站址,实现日均节电率24%以上。
根据《方案》,我省将高水平推进5G网络建设,包括优先推动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工业能源、重点园区等核心区域5G网络建设,加快老旧高能耗设备退网和升级改造,推动智慧多功能灯杆建设等。
要节能还要赋能
电力行业是保障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底座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福建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单日最大用电负荷4662.16万千瓦,同比增长10.4%。面向“双碳”目标,福建电网打造5G+智能电网项目,将5G网络引入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电力行业运营效率、决策智能化水平。
技术创新成为福建电网应对可持续发展诉求的杀手锏——利用5G+边缘技术,降低配网故障供电恢复时间;利用5G+机器人巡检,实现无人化值守;利用5G+无人机巡检,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利用5G+高级计量,实现用电实时采集。这些都可以提升电网源网荷稳定性,降低电力运维成本,提升用电满意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以5G+配网控制为代表的安全生产大区控制类业务,以及以5G+智能化巡检、5G+视频监控为代表的管理信息大区采集类业务。”福建移动技术人员王柳欣说,福建移动联合国网福建电力基于电力两大类业务的研究和验证,在福州、厦门、泉州、龙岩、三明等地开展合作成功落地多个项目。
专家指出,在技术创新视角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显著的减排效益。《方案》提出,创新节能技术和模式,包括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化建模、智能监控系统等绿色管理技术,以及推广高效IT设备、高效制冷系统、高效供配电系统、高效辅助系统等先进技术产品应用,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电等绿色资源,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建设。
绿色新基建已在路上
“既要节能的新基建,也要新基建的节能。”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长期看,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双重革命”的叠加效应会进一步显现,新型基础设施对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绿色化要素协同的减排效益将充分发挥。
在 晋江市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泉州分公司打造的5G绿色智联智造项目,以5G无线专网作为智联智造的基础,实现能耗绿色监测管理,并利用5G生产可视化,提高生产协同效率。
“项目创新应用5G+MEC智联网络,实现工业数据智联,预期数据采集人员减少1人/线,模具维修成本下降30%,设备运转率提升20%,生产效率提高10%,产品不良率下降10%,运营成本降低6%。”王柳欣说,5G绿色智联智造解决方案规模化商用,将推动纺织鞋服领域利用“5G+智能制造”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人们欣喜地发现,伴随绿色节能新应用的实施,在我省,像信泰这样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迭代的例子越来越多。推进数据中心、5G建设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政府、业界共同发力的方向。
根据我省“十四五”相关规划,我省将加速新技术赋能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10分)(1)不可再生 (2)-1 (3)3C+Fe 2 O 3 2Fe+3CO↑ (4)CaCO 3 CaO+CO 2 ↑ Na 2 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5)将饰品加入稀硫酸中,看饰品是否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根据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即可求得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即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煤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本题答案为:不可再生; (2)设氟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0,解得x=-1,所以本题答案为:-1; (3)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一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3C+Fe 2 O 3 2Fe+3CO↑ (4)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 3 CaO+CO 2 ↑,Na 2 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5)黄铜中含有的锌在氢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金在氢后,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以使用与稀硫酸反应的方法进行鉴别,所以本题答案为:将饰品加入稀硫酸中,看饰品是否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类别、化合价的求算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金属的性质,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