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温泉 树林 草地 潮汐能 藏羚

优美的芒果
等待的棒球
2023-02-09 08:46:06

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温泉 树林 草地 潮汐能 藏羚

最佳答案
温柔的方盒
阳光的小蝴蝶
2025-08-14 19:28:41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故答案为:温泉、树林、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核能、天然气、花岗岩;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最新回答
阔达的鸵鸟
狂野的睫毛
2025-08-14 19:28:41

森林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来自大自然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力、潮汐能、地热能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森林也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机制,具有循环再生的特性。

生物质能是什么

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目前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估计,地球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总量就达1440~1800亿吨,其能量约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每年总能耗的3~8倍。

大胆的帆布鞋
爱撒娇的可乐
2025-08-14 19:28:41
理论上都是可再生的,但是,石油,煤炭,金属矿这些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地质时期才能生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再生的过程远比人类历史长很多!所以一般对人来说,水

是绝对的可再生能源,而森林和土地在开发利用的同时需要人类进行再生培育,否则就非再生!

石油,煤炭,金属矿是非再生资源!

无限的芹菜
不安的野狼
2025-08-14 19:28:41
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

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之时的能源称为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空气资源,森林资源等等,那些可以再造的资源就是可再生资源

俊秀的铃铛
安详的康乃馨
2025-08-14 19:28:41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覆盖在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贵的“绿色财富”。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有38.6亿公顷。其中针叶林占总面积的1/3,阔叶林占总面积的2/3。现在世界森林面积随着人口增加正日益减少,每年约减少1130万公顷。 森林资源得数量多寡,直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林业生产的条件、森林拥有量情况及森林生产力等。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指标主要有:林地、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森林生长量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1985年资料,全世界森林面积约为40.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0%,木材蓄积量为3100亿米3。中国森林面积为1.1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12.0%,木材蓄积量为102.6亿米3,人均森林面积为0.12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1米3,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一个少林国家。为此,应尽快扩大森林资源,改变林业落后面貌。

美丽的冬天
单身的小丸子
2025-08-14 19:28:41
树丛能源再生角度上,确实是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在自然条件下,树木的死亡和枯萎,会有新的树木发芽生长,在地球过去的几亿年的时间,一直都是这样。但是直到近代,社会的发展对树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比如说:纸张,钞票,家具......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大量砍伐树木对其维持几亿年的平衡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所以说,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讲,不能滥伐树木。但是绝对的禁止是不可能,社会要发展,必须得用到自然资源。

幸福的发带
故意的人生
2025-08-14 19:28:41
AB、柴草和树木可通过植物的生长,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可循环利用,属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

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

D、地热能是地壳内的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

故选C.

自信的煎蛋
动听的篮球
2025-08-14 19:28:41
分类: 生活 >>交通出行

问题描述:

花草树木

解析:

一、森林环境的特性

森林环境是人类自然环境中生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分,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是由其组成成分枣生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地被植物及多种多样动物和微生物等)与它周围环境(包括土壤、大气、气候、水分、岩石、阳光、温度等各种非生物环境条件)枣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因此,森林是一个占据一定地域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生态系统。

作为人类环境的森林或森林生态系统,从环境学的角度,我们把它也称为森林环境。森林或森林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又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森林环境是以森林生物为主体与一定地理条件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性和发挥独特作用的地域空间。森林环境除了具有环境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一)森林环境的整体性

组成森林环境的各要素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规律,但它们作为森林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整体中,一种要素的改变都必将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甚至导致从一种生态环境过渡到另一种生态环境。

森林环境是一个多资源的整体系统,每种资源都与系统整体密切相关,它通过能量流动、养分和水分循环、信息传递影响系统内的其他构成。因此,对森林环境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都必须从其整体性出发。忽视森林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就会造成森林环境的破坏。

(二)森林环境的多样性

森林环境具有多种生物(包括各种乔、灌、草本植物,多种动物,多种昆虫和微生物)。这些生物生长在不同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综合体。它蕴育着多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和多种功能。不仅为林业,而且为农业、工业、医药卫生、旅游、交通、邮电等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服务,范围极为广泛。

森林环境具有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环境多样性、人文多样性和生产利用多样性。森林环境结构复杂、层次繁多,生态、社会、经济功能强大,从多方面多角度显示了它的多宜性。人类活动只有掌握这种特性,通过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分析,进行最佳的保护和利用选择,才可高效地发挥森林环境的潜力。

(三)森林环境的时空性

森林环境是特定的时空产物。不同时间和空间结合形成不同功能、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森林环境。森林环境的时空变化极为明显。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条件会形成不同的森林环境;同一地理位置的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立地条件也会形成不同的森林环境。在森林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森林环境也会有差异。因此,必须根据森林环境的时空性特点对其保护和利用,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四)森林环境的有限性

森林环境是在一定的光、热、水、气条件下形成的。在地球上它的分布地区是有限制的,例如南北两极、高山和雪原、干旱和荒漠地区以及一切不具备森林生长的地区都不可能有森林。因此,在地球上森林环境是有限的。从古至今,由于人类的破坏,使现存于地球上的森林已经很少了。森林资源既是可再生资源,也是可耗竭资源,其负荷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超过了它所能负荷的极限,必然会破坏它原有系统的平衡,甚至可能导致资源因消耗过度而枯竭,造成森林环境的破坏和消失。

森林环境的有限性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森林环境破坏和耗竭的条件,掌握它的负荷极限,只有这样,才能对其有效地保护和持续利用。

(五)森林环境的可塑性

森林环境受到有利因素影响时,它的发展及其效益性能都会改善;反之则否。森林环境有一定可塑性,它像其他生态系统一样,有一定弹性,有一定阈值,有一系列反馈作用,对外部干扰能进行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我们把森林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称之为森林环境的可塑性。森林环境的可塑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它的阈值,可塑性就失去了,就会导致森林环境的破坏。人类利用森林环境的可塑性,就是要对森林环境进行定向改造和培育,使其系统结构的功能更佳,更有利于人类。

(六)森林环境的公益性

森林环境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物库、能源库、基因库、二氧化碳储存库、氧气生成库、绿色水库、天然抗污染的净化器,对自然环境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良好作用。因此,著名的德国学者盖格尔(R.Geiger)把森林对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良好作用称为森林的福利作用,它造福人类,具有公益性特点。森林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人类更加美好生存环境中最积极、最可塑、最活跃的公益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