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及微电网的内容有哪些?
分布式发电技术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理想发生,它具有投资小、清洁环保、供电可靠和发电方式灵活等优点,可以对未来大电网提供有力补充和有效支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 。 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 。 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001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1数字化与网络制造技术
02先进制造技术
03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02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03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4动力机械设计与控制技术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02风力发电技术与设备
03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
04电力装备结构设计与安全
05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
080502材料学
01高温材料性能与寿命评估
02亚微米、纳米表面工程
03电厂金属材料的劣化、磨损、腐蚀与防护
04先进陶瓷材料
05先进金属材料
080701工程热物理
01先进能量系统集成与优化
02强化传热与电力节能
03能量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04热力系统和设备的建模、仿真与控制
05分布式能量系统
06可再生能源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080702热能工程
01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02节能理论与技术
03能源规划与管理
04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技术
05电站锅炉技术
06热电联产海水淡化
07环境污染控制
08发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9发电设备失效预防与绿色再制造技术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
01动力机械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技术
02动力机械状态检测、控制与优化维修
03动力机械运行优化与诊断技术
04风力机及风电场空气动力学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
01泵、风机节能的理论与技术
02流体工程中的噪声、振动机理及控制
03电厂叶轮机械分析及优化设计
04旋转机械CFD技术及应用
05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与结构力学
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01高效制冷空调系统理论与技术
02制冷与低温系统热物理过程
★080721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01风力机叶片气动力分析和优化设计
02风电场优化设计和数值分析
03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04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空调系统和建筑节能
083002环境工程
0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02不确定性能源与环境系统模拟与优化
03环境化学
04恢复生态学与基础生态学
002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80801电机与电器
01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
0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3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0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03电力经济分析
04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08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09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
10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1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2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1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02电气绝缘技术
03放电理论及应用新技术
04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1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
02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03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微电网技术
04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02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3现代电磁测量技术
04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05电力信息分析与处理
06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
07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080821电力经济
0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
02电力经济分析
03电力市场
080902电路与系统
01智能控制及应用
02功率电子学及应用
03系统芯片设计及应用
04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05非线性系统及混沌应用技术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1光纤传感技术
02电磁兼容
03计算电磁学
04强辐射电磁场与微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1通信网络管理
02传输网技术
03无线通信
04电力系统通信
05语音与图像处理
06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07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1语音与图像处理
0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03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04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05现代电子系统
06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003可再生能源学院
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
01水(能)资源系统规划与管理
02水电能源经济
03水、火电调度自动化系统
04水安全与风险管理理论及应用
05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监测和评估
06水工结构分析及流体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07水电厂和泵站优化运行及复杂水力过渡过程研究
004计算机系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1计算机体系结构
02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0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04网络信息安全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1软件构件/架构技术
02电力智能软件技术
03图形、图像及信息可视化技术
04网络信息安全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02智能机器人技术
03人工智能及应用
04计算机测控技术
05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06网络信息安全
005自动化系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电力企业信息化与节能优化技术
02大机组智能优化控制
03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
04复杂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
05智能控制与综合自动化
06网络控制系统
07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1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2现代测控新技术
03数据挖掘与信息融合
04智能仪器与智能监控系统
05先进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
081103系统工程
01系统综合评价与决策支持
02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
03系统建模与仿真
04最优化理论与应用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1智能系统
02分散控制系统
03现场总线装置与系统
04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网络化系统与控制
06语音处理技术与嵌入式系统
006英语系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含翻译)
02英美文学及文化
007工商管理学院
020205 产业经济学
产业管制理论与政策
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能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贸易经济与产业发展
投融资理论与应用
020209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
电力市场经济分析
贸易与金融风险分析
保险与金融资产定价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
工程建设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
信息管理及决策支持
数量模型分析与决策
120201会计学
会计理论与实务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
纳税筹划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
120202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应用
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
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电力经济管理
工程经济与管理
008数理系
070104应用数学
01信息处理理论与计算技术
02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
03数学物理反问题的数值方法与应用
04金融数学中的数值方法与数值预报
05应用概率统计
06优化理论及其应用
07逼近论及其应用
070201理论物理
01计算流体力学
02计算凝聚态物理
03生物物理学
009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030106 诉讼法学
01民事诉讼法学
02 刑事诉讼法学
03国际能源法学
04国际经济法学
0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2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03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120401行政管理
01政府管理
02公共政策分析
03非政府组织与行业管理
(1)在常规能源方面,主要开展常规电源网厂协调关键技术(参数实测、常规机组快速调节技术以及常规电源调峰技术等)研究及应用;研制大型能源基地机组群接入电网的协调控制系统及设备,水电、火电、核电机组优化控制系统,机组和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 (2)在清洁能源方面,主要开展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建模、系统仿真、功率预测和并网运行控制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研制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综合控制及可靠性评估系统、可再生能源功率预测系统、风光储互补发电及接入系统等。 (3)在储能应用方面,需要研制大容量储能设备。结合各种储能技术的特点, 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智能调度运行控制系统、化学电池储能装置(如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方面实现突破。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75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5
01数字化与网络制造技术
02先进制造技术
03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11机械设计基础或812材料力学 复试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工程测试技术
② CAD技术基础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6
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02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03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4动力机械设计与控制技术 同上 同上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6
0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02风力发电技术与设备
03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
04电力装备结构设计与安全
05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 同上 同上
080502材料学 14
01高温材料性能与寿命评估
02亚微米、纳米表面工程
03电厂金属材料的劣化、磨损、腐蚀与防护
04先进陶瓷材料
05先进金属材料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④ 813材料科学基础 复试科目: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② 无损检测基础
080701工程热物理 14
01先进能量系统集成与优化
02强化传热与电力节能
03能量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04热力系统和设备的建模、仿真与控制
05分布式能量系统
06可再生能源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14传热学或815工程热力学 复试科目:
锅炉原理或汽轮机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热力发电厂
② 热工基础
080702热能工程 62
01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安全、经济运行与延寿技术
02节能理论与技术
03能源规划与管理
04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技术
05电站锅炉技术
06热电联产海水淡化
07环境污染控制
08发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9发电设备失效预防与绿色再制造技术 同上
同上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 14
01动力机械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技术
02动力机械状态检测、控制与优化维修
03动力机械运行优化与诊断技术
04风力机及风电场空气动力学
同上
同上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 6
01泵、风机节能的理论与技术
02流体工程中的噪声、振动机理及控制
03电厂叶轮机械分析及优化设计
04旋转机械CFD技术及应用
05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与结构力学 同上 同上
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4
01高效制冷空调系统理论与技术
02制冷与低温系统热物理过程 同上 复试科目:
制冷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暖通空调
② 工程流体力学
★080721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20
01风力机叶片气动力分析和优化设计
02风电场优化设计和数值分析
03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04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15工程热力学或817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
锅炉原理或汽轮机原理或机械设计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热力发电厂
② 热工基础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4
01空调系统和建筑节能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14传热学或815工程热力学 复试科目:
制冷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暖通空调
② 工程流体力学
083002环境工程 20
0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02不确定性能源与环境系统模拟与优化
03环境化学
04恢复生态学与基础生态学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 数学二
④ 816环境保护概论 复试科目:
环境数学或环境化学或热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化工原理
② 物理化学
002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05
080801电机与电器 18
01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
0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3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或202俄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1电路理论 复试科目:
电机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② 自动控制理论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40
0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0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03电力经济分析
04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08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09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
10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1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2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复试科目:
电力系统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发电厂电气部分
② 自动控制理论
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26
01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02电气绝缘技术
03放电理论及应用新技术
04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复试科目:
高电压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电机学
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26
01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
02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03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微电网技术
04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复试科目:
电力电子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电机学
② 自动控制理论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18
0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02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3现代电磁测量技术
04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05电力信息分析与处理
06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
07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1电路理论 复试科目:
电磁场或信号分析与处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电机学
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080821电力经济 17
0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
02电力经济分析
03电力市场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复试科目:
电力经济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电路理论
② 微观经济学
080902电路与系统 15
01智能控制及应用
02功率电子学及应用
03系统芯片设计及应用
04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05非线性系统及混沌应用技术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3电路分析基础 复试科目:
电子技术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5
01光纤传感技术
02电磁兼容
03计算电磁学
04强辐射电磁场与微波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3电路分析基础 复试科目:
电磁场或信号与系统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②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23
01通信网络管理
02传输网技术
03无线通信
04电力系统通信
05语音与图像处理
06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07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4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通信原理及现代交换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光纤通信
② 单片机原理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17
01语音与图像处理
0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03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04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05现代电子系统
06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4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电子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C语言程序设计
② 单片机原理
003可再生能源学院 20
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 20
01水(能)资源系统规划与管理
02水电能源经济
03水、火电调度自动化系统
04水安全与风险管理理论及应用
05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监测和评估
06水工结构分析及流体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07水电厂和泵站优化运行及复杂水力过渡过程研究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31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 复试科目:
水力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水利工程经济学
② 水资源开发利用
004计算机系 70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10
01计算机体系结构
02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0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04网络信息安全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
数据库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② 离散数学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5
01软件构件/架构技术
02电力智能软件技术
03图形、图像及信息可视化技术
04网络信息安全 同上 同上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45
01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02智能机器人技术
03人工智能及应用
04计算机测控技术
05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06网络信息安全 同上 同上
005自动化系 80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31
01电力企业信息化与节能优化技术
02大机组智能优化控制
03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
04复杂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
05智能控制与综合自动化
06网络控制系统
07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5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任选二门):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热工测量及仪表、微机原理及应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信号与系统
② 电子技术基础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1
01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2现代测控新技术
03数据挖掘与信息融合
04智能仪器与智能监控系统
05先进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 同上 同上
081103系统工程 8
01系统综合评价与决策支持
02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
03系统建模与仿真
04最优化理论与应用 同上 同上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
01智能系统
02分散控制系统
03现场总线装置与系统
04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网络化系统与控制
06语音处理技术与嵌入式系统 同上 同上
006英语系 20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20
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含翻译)
02英美文学及文化 ① 101政治
② 210二外(日语)或211二外(法语)或212二外(俄语)
③ 661基础英语
④ 861语言学及文学 不接收非英语专业考生报考
复试科目:翻译与写作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汉语
② 英语阅读
007工商管理学院 220
020205 产业经济学 9
01 产业管制理论与政策
02 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03 能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04 贸易经济与产业发展
05 投融资理论与应用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871微观经济学 复试科目:
统计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宏观经济学
② 产业经济学
020209数量经济学 8
01 数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02 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
03 电力市场经济分析
04 贸易与金融风险分析
05 保险与金融资产定价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871微观经济学 复试科目:
统计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宏观经济学
② 产业经济学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20
01 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
02 工程建设管理
03 现代项目管理
04 信息管理及决策支持
05 数量模型分析与决策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3数学三
④ 872运筹学 复试科目:
管理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企业战略
② 项目管理
120201会计学 25
01 会计理论与实务
02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03 审计理论与实务
04 纳税筹划
05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3数学三
④ 873会计学 复试科目:
财务管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审计学
② 管理会计
120202企业管理 20
01 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
02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
03 企业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04 市场营销
05 人力资源管理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或202俄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874管理原理 复试科目:
企业战略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人力资源管理
② 市场营销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43
01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应用
02 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
03 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04 电力经济管理
05 工程经济与管理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874管理原理 复试科目:
技术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宏观经济学
② 微观经济学
120280工商管理硕士 95
01电力企业管理
02人力资源管理
03财务管理与金融
04项目管理 ① 199MBA联考综合能力
② 299MBA联考英语
008数理系 22
070104应用数学 17
01信息处理理论与计算技术
02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
03数学物理反问题的数值方法与应用
04金融数学中的数值方法与数值预报
05应用概率统计
06优化理论及其应用
07逼近论及其应用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60 数学分析
④ 881 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
数值分析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常微分方程
② 泛函分析
070201理论物理 5
01计算流体力学
02计算凝聚态物理
03生物物理学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61普通物理学
④ 882量子力学 复试科目:
理论力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固体物理
② 高等数学
009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2
030106 诉讼法学 11
01民事诉讼法学
02 刑事诉讼法学
03国际能源法学
04国际经济法学
0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91民法学
④ 891法理学和刑法学 复试科目:
01诉讼法综合
02 同上
03国际法学
04同上
05 同上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国际私法
② 中国法制史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4
0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2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03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9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④ 89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中国哲学史
② 西方现代教育学
120401行政管理 7
01政府管理
02公共政策分析
03非政府组织与行业管理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93公共行政学
④ 893行政管理综合 复试科目:
行政改革与发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西方行政思想史
② 中国政府与政治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很大兴趣的一个领域:它的研究目标是用机器,通常为电子仪器、电脑等,尽可能地模拟人的精神活动,并且争取在这些方面最终改善并超出人的能力;其研究领域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自动定理证明、推理、模式识别、专家知识系统、智能机器人、学习、博彩、自然语言理解等等。模式识别可能是人工智能这门学科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简单来说,模式识别就是让电脑能够认识它周围的事物,使我们与电脑的交流更加自然与方便。它包括文字识别(读)、语音识别(听)、语音合成(说)、自然语言理解与电脑图形识别。现在的电脑可以说是又耸又哑,而且还是个瞎子,如果模式识别技术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并应用于电脑,那我们就能够很自然地与电脑进行交流,开也不需要记那些英文的命令就可以立接向电脑下命令。这也为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它能使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交流。
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当中最有趣的应该就是机器人了其实机器人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各种外型的智能机器人,还包括一些用于工业生产的、用于代替人类劳动的机器人、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在制造只有某一种功能的机器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研制一种多功能、人性化的智能机器人,还需要不少时间。到了那时,我们在科幻片中看到的人类与机器人的矛盾不知会不会成为现实。专家系统具有一定的商业特性、它先把某一种行业(譬如医学、法律等等)的主要知识都输入到电脑的系统知识库里,再由设计者根据这些知识之间的特有关系和职业人员的经验,设计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这个行业知识的查询、建议等服务,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具有自动推理、学习的能力。专家系统经常应用于各种商业用途,例如企业内部的客户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我们在世面上可以看见的医学顾问、法津顾问等软件。除此之外,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能找到人工智能的影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绿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金风科技(002202)、三峡能源(600905)、晶科科技(601778)、长江电力(600900)和中国中车(601766)等。
本文核心内容:新能源行业市场规模、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新能源行业竞争格局、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概况
1、定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可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含了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则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行业被归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国统局代码D44)中的电力生产(D441),包含的统计4级代码有D4413(水力发电)、D4415(风力发电)、D4416(太阳能发电)、D4417(生物质能发电)、D4418(其他电力生产)。
2、产业链剖析
新能源行业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商,以及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组件及零部件制造商。其中: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机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等,目前这一领域领先的上市企业有特变电工(600089)、迈为股份(300751)和中国中车(601766)等组件及零部件制造主要包括电力和光伏组件、太阳电池芯片、太阳电池组件、太阳能供电电源、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目前这一领域领先的上市企业有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能(688599)和通威股份(600438)等。
新能源行业中游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含氢能、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能源供应商该领域目前的代表上市企业有隆基绿能(601012)、金风科技(002202)、三峡能源(600905)和长江电力(600900)等
新能源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加氢站、充电桩和输变电等公共及个人应用领域。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比亚迪(002594)、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东风汽车(600006)和北汽蓝谷(600773)等加氢站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蓝科高新(601798)、上海电气(601727)和美锦能源(000723)等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特锐德(300001)、国电南瑞(600406)和万马股份(002276)等输变电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长缆科技(002897)、金杯电工(002553)和平高电气(600312)等。
我国新能源行业具体产业链布局如下图: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新能源行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十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到“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再到“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的变化。
“十五”计划(2001-2005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从“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开始,规划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小型水电和农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宜村镇、农户使用的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至“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合理把握新能源发展节奏,着力消化存量,优化发展增量,新建大型基地或项目应提前落实市场空间到“十四五”时期,根据《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指引。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技术路线、产地建设规范、安全运行规范、能源发展机制和标杆上网电价等内容,2014-2022年6月,我国新能源行业重点政策及政策解读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截至2022年6月20日,下同。
行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
2017-2021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7.10%。其中,水电装机3.9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亿千瓦)、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核能发电装机0.5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38亿千瓦。
2、新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
2017-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11.63%,其中,水电1340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风电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光伏发电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生物质发电1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
3、新能源消费量分析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6年的16.2艾焦增长到2020年的23.18艾焦,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37%。前瞻根据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得到,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消费量约为25艾焦。
4、新能源行业消纳情况分析
2022年1月,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1年12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其中风电利用率达到100%的省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广东、广西和海南光伏利用率达到100%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庆、四川、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和湖南。
5、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逐年递增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为34.9%,比2017年增长了5.3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达到35.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行业竞争格局
因目前新能源行业可量化指标较多,故行业竞争格局中的区域竞争部分仅以:各省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进行比较企业竞争格局以:2021年各光伏企业光伏组件出货量2021年各风力发电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进行对比2020年各水力发电企业水电装机总量及水电发电量进行对比。
1、区域竞争:青海、四川和云南位列新能源行业第一竞争梯队
根据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30个省(区、市)中,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超过80%以上的3个,分别为青海、四川和云南40-80%的6个,分别为甘肃、重庆、湖南、广西、湖北和贵州20-40%的10个,分别为上海、广东、吉林、宁夏、江西、陕西、黑龙江、新疆、河南和内蒙古小于20%的11个,分别为浙江、福建、山西、安徽、辽宁、江苏、北京、海南、天津、河北和山东。
注:截至2022年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尚未发布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2、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1)光伏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PV-Tech发布的《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以光伏组件出货量来看,2021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名厂商中,中国企业包揽八席,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依次位居2021年组件出货量全球排名前三,光伏组件出货量分别为38.52GW、24.80GW和24.069GW。据PV-Tech介绍,2021年全球光伏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光伏行业整体产能和出货量均超过190GW前十大组件供应商出货量超过160吉瓦,市场份额超过90%。
(2)风力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数据显示,新增装机容量方面,2021年中国风电市场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17家,新增装机容量5592万千瓦,排名前5家市场份额合计为69.3%,排名前10家市场份额合计为95.1%累计装机容量方面,2021年前5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达为57.3%,前10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1.8%其中,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超过8000万千瓦,占国内市场的23.4%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累计装机容量均超过3000万千瓦,占比分别为11.1%和9.6%。
(3)水力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因存在严格的行政准入门槛、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等,目前,我国水电行业运营企业的数量不多,主要大型集团包括:长江电力、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和国家能源等。根据企业的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20年按在水电装机总容量分析,长江电力的市场份额达12.32%,其余五大集团的市占率均在5-7.5%之间。按照水电发电量分析,长江电力的市场份额达16.75%,其余五大集团的市占率均在5.5-8.5%之间。
注:截至2022年6月22日,除大唐集团外的其他五大能源集团均为公布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故此处仅以2020年数据为例,对我国水电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时期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2022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全面指引:
《实施方案》坚持统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突出模式和制度创新,在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推动全民参与和共享发展:
传统电力系统是以化石能源为主来打造规划设计理念和调度运行规则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适应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的要求,在规划理念革新、硬件设施配置、运行方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上做系统性安排:
鉴于新能源项目点多面广、单体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等,《实施方案》立足新能源项目建设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需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在简化管理程序、提升服务水平上: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必须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实施方案》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较低,占地面积大。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大,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保障,通过明确用地管理政策、规范税费征收、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等措施,推动解决制约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用地困境:
“十四五”风光等主要新能源已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模式需要与时俱进,金融支持政策力度需要加大,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实施方案》提出三方面政策举措:
2、“十四五”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显著提高,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作为绿色低碳能源,新能源是我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还将有大幅度的提升,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据此,前瞻初步预测至2025年末,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可达到17亿千瓦,至2027年末,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或将达到21亿千瓦。
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稳步增长,预计至2027年我国光伏、风能、水能、火电等新能源发电量也将随之进一步高增,前瞻根据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量以及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初步预测至2025年末,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可达到4.28万亿千瓦时,至2027年末,新能源发电量或将突破5.20万亿千瓦时。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姓名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田建设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常鲜戎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刘观起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张新国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刘力丰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杨淑英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梁志瑞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宋玮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焦彦军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徐玉琴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赵书强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盛四清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赵洪山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栗然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李鹏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杨明玉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张建成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特点与优势
增强型压气机提高了可靠性和可用性,并降低了定期检查和维护成本。
干式低 NOx(DLN) 2.6+ 燃烧系统提供低 NOx排放、增强符合排放要求的调节能力和更长的燃烧检查间隔。
叶片健康监测系统提供关键静态和动态偏转特性的实时测量,以帮助确定叶片老化。
冷却优化通过更好地管理涡轮截面间隙和冷却空气流来提供改进的 9FA 燃气轮机功率输出和基本负载效率。
快速启动减少了燃气轮机在整个启动序列中的启动时间。对于简单循环,此产品可在 15 分钟内启动至满载。对于联合循环发电厂,可将发电厂的启动时间减少多达 20 分钟。
Mark* VIe 控制系统使用基于物理的实时建模来控制燃气轮机,从而提高燃气轮机的整体性能、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控制系统可扩展为电站控制通用平台。
应用行业
GE 为 9FA 燃气轮机提供的广泛灵活发电应用包括简单循环、联合循环以及在循环和基本负荷运行中使用各种燃料的热电联产。
联合循环应用在当今的发电厂中很常见。燃气轮机发电机发电并捕获废热以产生蒸汽,通过蒸汽轮机产生额外的电力。今天,95% 的 9FA 燃气轮机机组以联合循环模式运行。
热电联产是从一个共同的燃料来源同时生产电力和有用的热能。工业过程产生的废热可用于为发电机供电。来自发电机的余热可用于工业过程或加热目的。
综合气化联合循环(GCC)是利用煤或其他化石燃料气化产生的合成气(合成气)运行的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发电厂发电。在这种情况下,9FA 燃气轮机配置为 9F 合成气轮机,配备 GE 的多喷嘴静音燃烧器(MNQC),用于合成气或高氢燃料运行,实现碳捕获和封存(CCS)或使用二氧化碳来提高石油采收率(EOR)。
综合水和发电厂(IWPP)是在一个工厂中联合生产电力和水。饮用水是利用燃气轮机排气中的热能驱动海水淡化产生的。
区域考虑
GE 的 9FA 燃气轮机通常在传统市场运行,例如西欧(英格兰、意大利、西班牙等)。过去几年,9FA 燃气轮机的客户群已扩展到东欧(拉脱维亚、立陶宛)、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中东、南美(智利、阿根廷)和中国等市场。
设计
9FA 重型燃气轮机是从 7FA 燃气轮机按空气动力学比例缩小的,它在设计中使用了先进的飞机发动机技术。9FA 燃气轮机的主要优势包括其燃料灵活的燃烧系统和高输出性能。
干式低 NOx(DLN)2.6+ 燃烧器具有五个外部燃料喷嘴和一个中心燃料喷嘴,可确保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稳定燃烧。DLN 2.6 架构还具有一个先进的燃料喷嘴,称为 swizzle,它将燃料喷射气体端口结合到燃料喷嘴体内的旋流器叶片中,以提供更好的混合、更稳定的燃烧区。DLN 2.6+ 能够保持低 NOx和 CO 排放水平,同时扩展可运行的负载范围。
十八级轴流式压气机设计 ISO 基础压力比为 17:1,气流为 203 kg/秒。前八级采用高强度、耐腐蚀不锈钢叶型材料,其余叶型由钢合金制成。
高级控制 - 基于模型的控制(MBC)- GE 开发了行业领先的、经过航空验证的技术,用于使用燃气轮机及其子系统的详细热力学模型对燃气轮机进行高级控制。通过使用基于物理的实时模型控制燃气轮机,燃气轮机的整体性能、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GE 的 MBC 方法已在 7FA 燃气轮机产品上使用了数年,并于 2009 年在 9FA 燃气轮机上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