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大学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种怎样的体验?应该怎么对待这个专业?
在中南大学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种比较均衡的体验,对待这个专业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中南大学作为一所985双一流学校,目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不错,来招聘的企业也非常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在内陆城市的大学与很多同级别沿海大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本科的同学考的上海大学感觉以后的发展也不比我们差。
中南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是冶金工程,工作相当艰苦,实习一段时间坚定决心考研,考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比冶金工作环境好多了。冶金和新能源在我们学校都非常强。值得潜行学术的学子报考。
培养拥有扎实的以化学电源与太阳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相关的研发、生产、设计、教学、咨询、管理和贸易的高级人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前景
1、考研方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生毕业生后,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他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2、就业方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生毕业生后,可以在新能源、新材料、光伏发电、储能器件、电动汽车、光电照明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企业事业单位的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工艺与器件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或在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以上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选取无定形硅铝(ASA)作为生物质热裂解气齐聚反应催化剂,分析了齐聚反应前后ASA的织构性质、酸性和积碳行为的变化规律,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ASA在不同反应条件(100~ 320℃,2.0~4.0MPa)下的齐聚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齐聚反应条件下ASA均有不同程度的酸性损失和积碳,L酸位量损失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280℃达到最低压力的升高则有利于降低L酸位量的损失.催化剂积碳量变化与L酸位量变化趋势一致.在反应过程中,低碳烯烃转化率和汽油段产物收率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逐渐增大,在4.0 MPa,280℃反应条件下达到最优,其乙烯、丙烯和丁烯的反应转化率分别为19.2%,37.3%和58.7%,汽油段产物收率(摩尔分数)为22.9%,C5的烯烃类选择性可达73.5%.
作者&机构
张浅
归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定明月
归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张玉兰
归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李宇萍
归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王晨光
归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王铁军
归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马隆龙
归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近几年就业比较好的专业,培养具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与核能等新能源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知识的跨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清洁能源生产、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能力。毕业生能在能源、建筑、交通、材料、电子、环保等行业从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研发与生产、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12年将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工 具体内容涉及风能
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等。
各开设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设_和专业特点不同,导致在具体的学科方向上不同。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
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广州能源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178
广州地热能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2
广州海洋能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3
广州生物质能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11
广州清洁能源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41
广州能源工程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10
广州可再生能源公司人气排名 排名第 18
广州研究院/研究所人气排名 排名第 31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1973年成立的广东省地热研究室。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并入广州能源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定位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主要从事清洁能源工程科学领域的高技术研究,并以后续能源中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发展节能与能源环境技术,发挥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
截至2014年9月,研究所有在职职工408人,其中科技人员301人,高级职称141人。有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研究中心1个。有在学研究生169人(其中硕士生106人、博士生63人)。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衡东作为全省唯一、全国39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农村示范县之一,从2006年7月起,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太阳能、光电技术和水源热泵等新能源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全县居住建筑节能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85%,累计一体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0多万平方米。
截止到目前,全县已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79万平方米,另有3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2009年该县共获国家扶持资金900万,目前,该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县城新建工程、宾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小学校以及乡镇卫生院进行试点。
为加快该县资源整合、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该县的推广应用,省建设厅领导表示,4月初,将派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专家组,对该县城关中学太阳能光热利用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并确定以县人民医院为试点,总投资500万元用于水源热泵建设,以此逐步推进该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
2011年07月,该县太阳能集热热水工程正式动工安装。2011年09月17日,国家财政部.国家建设部专家组及省县相关领导考察由长沙市九匹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承接的该县43个地方的太阳能集热热水工程,受到领导们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