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为什么村里改气加上太阳能

无奈的蜡烛
重要的大白
2023-02-08 12:48:56

为什么村里改气加上太阳能?

最佳答案
健康的大碗
老实的手套
2025-08-18 05:45:30

为什么村里改气加上太阳能

受限于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大面积使用天然气取暖,不仅会导致全球天然气价格上涨,更会造成“无气可用”的局面,无法保证居民取暖质量。而且使用天然气还有一个隐患就是安全问题,另外使用天然气取暖并不能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冬季取暖方式多种多样,不管用“煤”还是用“气”,究其根源都离不开化石能源的污染,不如“煤改电”+“光伏电站”,这个冬天取暖既省钱又环保!

目前,河北、北京等地为鼓励老百姓对采暖方式进行改造,纷纷推出了“煤改电”居民优惠电价和补贴政策:对居民房屋保温、户内线改造以及采暖设备购置给予补贴,并给予采暖期居民用电0.2元/度补贴,执行峰谷电价,不再采用阶梯电价。

一篇《煤改电丨村民对电采暖赞不绝口:“随时都暖烘烘的”》中介绍了河北廊坊某用户采暖设备“煤改电”后,采暖费用明显下降。

而光伏发电是以光伏效应为原理,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既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是清洁能源,无污染能治雾霾;最重要的是免费!(当然了,采购和安装光伏电站设备以及后期运维是需要费用的。)

下面为您算算光伏电站能为您省多少钱、赚多少钱:

太阳能光伏设备由哪些部件组成?

整套设备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系统、逆变器、电气配电系统等组成,1到3天可以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无需对家庭原有线路做任何的改动,即可正常使用25年左右。

安装一套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需要投入多少?

根据安装功率,基本型目前每千瓦安装费用为一万元左右,一般别墅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功率在5至8千瓦范围,全部投入在6到10万元。一般农村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功率在3至5千瓦范围,全部投入在3到5万元。(实际价格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以河北省廊坊地区为例,如果家里有100平米屋顶,以1kW占地10平米计,可以在屋顶装10kW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为10*4*365*80%=11680度。

以市场价8-10元/瓦,10kW光伏电站费用为8-10万,您可以自行选择装机容量。

1kW日均发电量为4-6度,此处取值4度/天。

国家明确规定光伏组件衰减率20年内不能超过20%,而正规厂家对组件衰减率都有20年的质保,此处直接取最低值80%。

一、赚钱

一年光伏发电补贴:11680*0.42≈4905元

(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0.42元/度,河北省对于2017年年底前建设并网的家用光伏电站补贴0.2元/度,持续补贴三年,此项补贴收益为11680*0.2*3=7008元,此处忽略不计)

卖电收益为:(11680/2)*0.3644元≈2128元

(此处仍以廊坊为例,属于冀南地区,2017年7月1日后,余电上网电价为0.3644元/度)

二、省钱

省下来的电费收益:(11680/2)*0.52≈3036元

(居民用电以0.52元/度计算)

一年收益为:4905+2128+3036=10068元。

以上数据都是保守取值,国家补贴和电量收购持续20年,而光伏电站使用寿命在25年以上。

三、环保能治雾霾

每用光伏发出来的一度电,就相应节约了0.36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O2)、0.03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

美国国家实验室数据显示,当前造成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加,各种污染物进入大气中,通过微物理和化学作用,包括吸湿增长,形成了气溶胶,最终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从能见度理论和我国大气能见度与气溶胶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以东部能见度显着变差为特征的区域霾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气溶胶的显着增加导致的。影响霾的气溶胶组成复杂,其中细粒子对能见度和霾的影响较大,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较大。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动性增强。

最新回答
老实的仙人掌
风中的乌龟
2025-08-18 05:45:30

个人观点:目前太阳能都具备辅助电加热功能。只要有光,真空管就可以集热供热水器,只是水温升高不同而已,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详细说明一下了:

1、只要有足够的光照,质量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在下雨天或阴天都可以使用。

2、所有的太阳能热水器都有水箱保温层,所以当前温度不仅仅取决于当天的天气状况,而是要看前几天是否有足够的光照,前提是保温层的厚度要在80mm,密度达35—40kg/m3。

3、大部分太阳能热水器有电热辅助功能,像连续阴雨天,光照不好,水温达不到洗澡的温度,但是也有基础水温,可以启动电加热加热到使用温度。

4、如果想使用更加方便更省电,建议你选择皇明太阳能,可以安装太阳伴侣,伴侣的加热功率为2000W,由于伴侣具有自动上水功能(温控补水),正常情况下水箱中的温度都高于洗浴温度,很少启动电加热,消耗的电能主要用来提供控制仪表工作、显示水温水位以及电磁阀启动上水等,耗电量很低,同时 60升的伴侣每小时加热水温升33℃,升温很快。

可爱的身影
孤独的白猫
2025-08-18 05:45:30

1. 雾霾治理的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量

控制重点行业污染和扬尘治理。强化各类烟粉尘污染物治理,推进未淘汰设备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确保颗粒物排放达到新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

发展绿色交通,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和城际间轨道交通系统,鼓励绿色出行,积极推广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大力发展电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鼓励燃油车辆加装压缩天然气,促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动力燃料,为汽车安装净化装置,实现汽车尾气催化净化。

2. 雾霾治理的措施:制定相关国家法律

将雾霾的治理提升到国家意志层面上来,表现出国家对雾霾治理的决心以及体现出雾霾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和完善雾霾防治工作的立法、执法是治理雾霾问题的关键。继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细化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加大环保机构的立法、执法和处罚权力,赋予环保机构执法手段,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等,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方式开展工作。可参考美国模式,建立区域环境管理机制,对区域内的环境问题进行全盘整合式管理。同时,设立举报平台,通过民间组织和民众力量监督环境执法行为。

3. 雾霾治理的措施:积极发展生态公益

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坚决淘汰国家确定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大力淘汰钢铁、建材和纺织等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政府要发挥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的清洁能源,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节约能源,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建筑发展,推广使用太阳能光热、光电建筑一体化和地源热泵等技术。

4. 雾霾治理的措施: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加大典型示范活动的建立,增强示范效应,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大大提高,倡导全社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环保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建立政务微博新媒体沟通渠道,健全环境信访舆情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实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督促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和其他社会团体作用,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带动各行各业关注、支持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扩展资料:

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尘、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雾霾灾害,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

雾霾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其根源还在化石能源,一个是烧煤,一个是燃油,另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具体原因如下: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些年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污染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雾霾治理

谨慎的夕阳
笨笨的凉面
2025-08-18 05:45:30
减少家庭煤锅炉的取暖,或者使用优质煤。重工业工厂和火力发电厂可迁至郊区通风的位置,将烟囱加高,使污染物进入更高的大气层,利于消散,或者在废气排放烟囱上加装过滤装置,尽量过滤其中的粉尘物质。

从个人而言,出行时可减少使用私家车,尽量选用公用的交通工具或者拼车,生活中请注意节约用电。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你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少用一个塑料袋,就为环境保护做出了一份力。

雾霾天气需要注意自身的防护,雾霾对呼吸道的伤害极大,出行时请尽量配戴正规厂家的3M口罩,家里可以安装新风系统,我家装的就是五度五恒中央新风冷暖系统,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能采暖制冷,比空调省电很多

善良的书本
寒冷的超短裙
2025-08-18 05:45:30
使用清洁能源对防治雾霾有很好的效果,我们现今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有已经比较多了,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这些能源都属于清洁能源。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在我国能源使用中占有的比例还很大,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工厂生产废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城市雾霾严重的主要原因,还需要付出很大的能力来治理雾霾问题。

单薄的火龙果
成就的酸奶
2025-08-18 05:45:30

引言:霾自然是雾霾危害的根本原因,这就像传染病,病毒和细菌是根本原因!但如果没有传播途径(载体雾),人类也一样不会得病(感觉到霾的危害)!所以在消灭细菌病毒(霾)的同时,是不是也洗洗手,注意卫生(植树)消除传播途径(消除和减少这种由冷空气造成的雾)?

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如何治理京津冀等多省雾霾

周强

雾和霾的区别以及雾霾的产生

雾和霾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都是当流动力接近重力而漂浮在空中的微颗粒!

只不过雾是处于水汽饱和但流动力接近和略大于重力而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而霾是由流动力接近重力而漂浮在空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粒子。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雾呢?

我在《水分子是如何结合的》和《物体的流动力在气象上的应用》已经讲过,水分子的结合只有当流动力小于水分子重力的时候就会降落,从流动力公式F= k Tρg / P我们知道当温度降低,流动力就降低,从而就容易出现流动力接近重力,这时大量水汽开始出现凝结现象,也就是出现饱和现象,只要有足够的水汽和温度降低或有大量凝结核,这时就会降雨!如果没有足够的凝结核和大量水汽,这时空气的水汽虽然达到饱和,也只能出现我们所见的雾!这时的雾的水汽结合的流动力接近或略大于重力而悬浮在空中!

秋冬季容易温度降低,因此这种雾在秋冬季比较容易出现。雾本身是一种正常水汽凝结现象,对人体没有多大危害。

霾产生比较复杂,工业排放,取暖和家庭以及饭店煮饭排放,建筑和汽车的扬尘、浮尘、烟雾,汽车尾气甚至沙尘暴的扬沙等等都会引起霾的产生。正因为霾形成的复杂,对人体是有危害的!

但霾物质排放后随着霾物质的温度的降低,流动力跟着降低,霾自身的重力就会超过流动力而沉降于地面,或者随着大风而扩散在别处沉降。所以平时没有雾的时候,霾的沉降让我们会觉得霾没有那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只有在秋冬季产生雾的时候,雾霾才会让人觉得“危险”的程度!

那为什么有雾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霾的危害?

因为这种雾是流动力等于和略大于重力的水汽饱和凝结,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是悬浮于空中,又因为流动力和重力处于平衡状态,就很少产生“风”,也就没有多少流动,这也是雾天很少有大风的情况的原因!大量本身要沉降的霾物质,因为雾的原因,大量的霾物质附着在雾上或混合于雾而没有办法沉降,再加上没有流动的“风”,局部地区的霾不能扩散,特别是一些时时刻刻不断产生霾物质的地区(比如企业周边和马路周边),就会越积越多而造成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雾霾天!霾和雾霾的危害,我这里就不多论述,已经有很多文章做过介绍。

小结:

 雾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危害的是霾!但没有雾,一般霾就会沉降下来,这也是在夏季或没有的雾的天气不会觉得霾的危害的原因!而雾是一种流动力接近重力的水汽凝结现象,一旦有雾出现,霾就会附在雾上而不能沉降,对人体危害就增大!所以报道一般是雾霾危害,而不是单独说霾!

一旦霾附在雾上形成雾霾就不容易散掉,一者雾霾反射太阳能更多,雾没有足够的太阳能量不容易打散水分子凝结(其实一般的雾只要阳光一照就会消失),二者雾即使在太阳能照射下变小,但由于附在的霾,整个雾霾就不容易散掉!三者这个雾是流动力接近重力,就很难形成流动(风),也不容易扩散!

2.京津冀等多省雾霾产生的根本的原因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要根本消除雾霾的危害,首先要杜绝霾的产生,但这个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几乎是很难做到没有霾的产生!短期来说只能在雾到来时,尽量减少霾的产生,局部地区甚至应该禁止霾的产生!长期来说必须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及公共设施配套齐全来满足生活和经济的需要!

那么我们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根治雾霾?雾霾雾霾,除了霾,我们自然要想到雾!从上面分析我们知道,雾霾的危害,霾是根源,雾是霾的载体!如果减少这种载体雾的出现,自然霾就没有载体雾而沉降于地面!

那么京津冀地区为什么秋冬季会多雾呢?

 根本原因就是森林的破坏,而且三个局部地区(沿海地区山东,水汽输送沿途的京津冀地区,水汽输送的末端区西北)的森林破坏导致了京津冀地区多雾的原因!

1) 沿海地区(特别是山东)森林的破坏是导致京津冀地区多雾的根本原因

我在《山东的山上为什么不种树》已经做过论述:山东半岛的森林直接影响整个渤海湾的水汽,包括影响河北,北京,天津,辽宁西部,内蒙中部以及河南北部,山西和陕西北部,而且山东是直接影响中国首都北京的水汽输送的上风处,同时山东是最容易恢复森林的沿海!

只要沿海地区山东森林恢复,整个渤海地区水汽就会得到解决,特别对北京水资源,治理干旱和沙尘以及雾霾起到根本的作用!

图1:整个山东半岛没有什么森林

从图上看,整个山东半岛几乎没有什么绿色的森林,他和朝鲜半岛(朝鲜半岛森林也不行)几乎锁住了大量经黄海的太平洋水汽,无法输送进内陆京津冀地区来降雨,特别在秋冬季,因为山东没有森林,大量海洋水汽无法进入京津冀地区而让此地区达不到降雨的条件只能形成雾,同时西北冷空气迅速进入黄海而经常引起黄海大雾!

所以要根本解决京津冀地区雾的问题(干旱问题也是这个原因),必须恢复山东的森林达到50%以上,把大量经黄海的沿海的太平洋水汽输送进京津冀地区,只要有大量的水汽输送进京津冀地区,一旦冷空气来临就会形成降雨或降雪,而不是形成雾!

2)  京津冀地区自身森林破坏也是重要原因

从图1上看整个京津冀地区也是缺少森林的地区,自身没有森林,就没有办法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即使达到了饱和也很难形成降雨的条件。

图2:即使湿度达到将近90也很难降雨

如果有足够的凝结核,湿度达到50以上都很容易降雨,阿联酋做过湿度达到30以上而达到降雨的目的,为什么湿度达到30以上就可以降雨?因为水分子有凝结核可以达到正常凝结的几倍甚至最大达6倍!而正常2倍就能轻易达到降雨的条件,所以6/2=3,也就是满足三分之一或者湿度30以上就可能降雨!详情可以看我的《水分子是如何结合的》

图3:阿联酋实现在晴朗干燥沙漠地区人工降雨

所以自身恢复森林也是非常重要,尽量不要让当地的湿度达到饱和时不能形成降雨而形成了雾!

3)  西北地区没有森林是导致冷空气快速到达京津冀地区重要原因之一

有森林的地方,因为湿度比较大,从西北的冷空气的就会被森林的湿度中和一部分,冷空气就没有那么快流动!如图:

图4:京津冀地区冷热气流的流动

如果A区,B区,C区都是裸露的地表(没有森林),一到晚上这些地区因为没有水汽调节,温度迅速降低,也成为了冷空气产生之源,一旦西北冷空气过来推动A区冷空气,A区冷空气推动B区冷气,B区冷空气又推动C区冷空气,西北冷空气通过这骨牌效应迅速就到达京津冀地区而形成雾,同时加上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没有森林,冷空气也迅速到达黄海,更阻碍海洋气流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来中和冷空气而形成降雨,在缺少足够的暖湿气流,冷空气的到来只能凝结成雾!

所以京津冀地区在秋冬季多雾的根本原因是三线地区(沿海地区,输送地区,西北地区)森林的大量被破坏,特别是沿海森林地区的破坏最关键!

小结:

 随着冷空气南下的步伐,雾霾危害逐渐由北到南,先西北地区,再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再到现在的华东地区,很快西南地区也会赶上雾霾的步伐!

森林破坏的越厉害,雾霾的步伐就会越快,因为森林的破坏,冷空气能快速南下,到达的冷空气迅速阻断海洋气流输送进内陆的同时,也造成沿海地区大雾,有了大雾,任何工业地区将不可避免将遭受雾霾危害!

即使象上海和海南这样的处在海洋水汽输送的前端地方也不可避免遭受雾霾的危害!北上广都会遭受雾霾的危害,只不过广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冷空气到达要慢一点而已!

3. 如何解决京津冀等多省雾霾

3.1 消除霾是根本

短期来说,在雾到来时,尽量消除霾的产生,比如关停企业,汽车限行,禁止烧烤等措施,但长期必须改造这些企业的污染源,达到零排放的目的或者升级产业结构以及建设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和绿化城市等等措施!

 a..工业排放

这是工业城市最大的污染源,特别是水泥,钢铁以及炼油等企业,在雾来临的时候,必须停产!长期来说必须通过改造这些企业的污染源,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b.汽车污染

这是任何一个城市常见最大的污染源之一,特别是汽车在行驶过程造成的马路街道的扬尘和浮尘以及汽车尾气等!在大雾来临时,除了必要的公共交通车辆,大量的汽车必须禁止行驶!同时必须通过马路二边的植树绿化,底下草地绿化相结合的立体绿化吸收粉尘,以及改变马路结构,尽量让泥水污水排入二边草地或下水道,以免汽车造成扬尘污染!对入城汽车一律做去尘处理,尾气不达标不能入城等强制措施!其次公共配套设施要齐全,满足人民出行的方便!

其实地铁加上免费公共自行车就能满足人民基本出行需要!长途通过地铁(对于远长途可以建立几条快速干道地铁(比如南北,东西,环城干道),只停地铁交汇站和重要几个站点),短途(生活工作区和地铁站点)通过免费公共自行车(为了快速建起免费自行车站点,可以全民一卡捐一车,市民凭卡可以在市内任何一个免费点获得自行车骑走,一卡只能骑一车,骑完车必须还回任何免费点)这样市内大部分街道可以成为自行车道!市内大部分街道除了短途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全部采用电动),其他任何车严禁驶入。市内街道除主要车道外,其他全改成公共车道和自行车车道,剩下的变成绿化带!

城市完全可以建立“空中地下走交通,森林草地骑车中”环保式的出行方式,地下建地铁,空中建立交桥式汽车道(可以半封闭或封闭隔离),地上全为森林草地绿化带和自行车道!

c.城市取暖烧煤

这是北方城市取暖的一个很大的污染源,特别是烧煤的!在大雾来临时的那几天,最好能尽量改用其他方式取暖!长远最好使用太阳能来取暖!

d.老百姓和餐饮企业的煮饭

这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数量特别大的庞大的行为!大雾来临时,最好用电和少吃炒菜,烧烤等之类产生烟雾等餐饮习惯!国家应该花大力气研究太阳能的建筑设计,尽量让全民使用太阳能的!

e..城市建设施工

这是城市尘土的一个污染来源源,建设施工必须有合理的防尘措施!特别有雾来时,应停止作业!

f.焚烧垃圾以及农村焚烧农作物废料

这是农村和城市周边很大一个污染源之一,应该必须禁止!

 g.裸露地表的扬沙和扬尘

大量的裸露的地表(没有森林的地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特别平时的扬尘随气流进入市内所污染的公路,一旦雾来临,汽车跑动的气流所带起的扬尘也是一个汽车污染之一!短期通过洒水来解决一些马路扬尘,但大部分裸露地表和长期的解决必须采用绿化森林来解决,只有森林才能立体防控,森林植被能覆盖裸露地表!

h.其他污染源

如庆祝时燃放爆竹烟花,楼盘装修等,应该制定城市的污染源排放规则!

 同时 城市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反射的能量构成“热岛效应”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领域!

3.2 减少这种由冷空气产生的载体“雾”

消除雾的办法短期也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来消除雾的产生,但成本代价比较高,而且只是暂时短暂的局部的!长期或者切底解决,必须在消除霾的同时,必须通过恢复沿海,水汽输送的沿途以及内陆恢复森林来解决! 比如京津冀地区必须恢复以下地区的森林:

1)沿海地区山东的森林,最好江苏也一起恢复

沿海地区的森林恢复,将大量的沿海水汽输送到内陆,那么京津冀地区以及西北地区就会有大量的水汽来降雨,同时因为沿海水汽的到达,也减缓了冷空气的南下,自然雾的产生就会北移,京津冀地区雾就会减少!

2)京津冀地区自身森林的恢复

京津冀地区森林的恢复减缓冷空气南下的速度,同时有了森林,降雨就会多发生!同时有了城市森林绿化,裸露的地表就会减少,扬尘也跟着减少!

 3)西北地区森林的恢复

西北裸露的地表是是扬沙和扬尘的污染源之一,其次裸露地表也是冷空气快速南下造成大雾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必须在恢复沿海(特别是山东)和水汽输送沿途(如京津冀地区)的森林的同时,加大力度恢复西北的森林和草地(同时可以采用飞播),具体可以参考我的《沙漠里到底适宜种树还是种草》。

小结:

 消除霾的同时必须恢复森林,因为森林对治理雾霾有以下好处:

 1)大部分裸露地表的解决必须采用绿化森林来解决,只有森林才能立体防控,森林植被才能覆盖裸露地表!

 2)森林能阻住冷空气快速南下而产生大雾(没有这种由冷空气产生且不能降落地表的水汽凝结的“雾”就不容易形成雾霾)!

3)而且森林能释放大量生物凝结核,在湿度没达到成雾的条件就会形成降水,从而不容易出现“雾”天,而且因为降水,霾物质就会降到地表!

 4)一旦降水,当地水汽就会减少,就不会达到饱和,雾就不会形成,同时别的地方水汽就会来补充,流动的“风”就形成,霾也容易扩散总结:

 恢复沿海地区森林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大量水汽的输送,特别是山东!以及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苏和辽宁都需要恢复乔木以上达到50%。沿海有森林就不一样,一者森林上空湿度接近海洋湿度,海洋水汽容易通过森林上空而进入内陆,二者雨水来临,整个沿海森林系统会把大量多余的水汽蒸腾出去,让大量的海洋水汽重新回到天上输入内陆,而不是象现在在沿海地区白白流回大海!

恢复水汽输送的沿途省份的森林是刻不容缓,特别是云南,以及湖南,江西,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吉林,山西等必须30%-50%以上的乔木才能满足沿海大量水汽的输送。只有恢复了这些地区,让这些地区成为真正的空中的“南水北调”利国利民的可持续的非常环保的空中“调水”森林工程。

同时恢复内陆地区干旱(包括西北)和沙漠地区当地的森林是当务之急!

让沿海地区,水汽输送的沿途,内陆干旱区的森林恢复,全国的水汽输送就会顺畅,那么所有的自然灾害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因为大量的沿海水汽通过森林输送到内陆降雨,那么内陆就不会干旱,自然就没有了沙尘和沙尘暴(有水草也能长)!沿海地区大量水汽被输送走,沿海就不会积聚大量的水汽而形成台风和暴雨以及洪水泥石流!

只有这些森林都恢复了,中国的土地就能全面利用起来,各种灾害(包括雾霾)也才能切底解决,而且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

恢复森林也是一项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国家战略提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子孙后代创造财富的伟大工程!

附:中央气象台发布的10月6日8时至7日8时,橙色四级“较差”气象条件的范围遍布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7省市。

大家应该发现:沿着海洋气流输送的东南方向的沿海山东,江苏(冷空气没到达,波及少),水汽输送沿途的京津冀,河南,一直到西北的山西,陕西都是波及范围!大家思考过为什么吗?   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森林破坏了,谁也跑不了雾霾的侵害!只不过京津冀地区刚好在中间,西北冷空气和沿海暖湿气流在秋冬季容易经常交汇形成雾,受雾霾危害是首当其冲!   当然霾是根源,雾只是载体!首先必须治霾,同时恢复森林!    如果从治理干旱和沙尘的角度,恢复三线森林是根本!特别是恢复的沿海森林是根本的根本!

所以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霾的产生,重要原因是森林的破坏(特别是沿海的),冷空气快速到达产生大雾的原因!因此要解决雾霾首先治理霾的产生,同时恢复三线森林(特别是沿海森林)来减少这种由冷空气产生的“雾”!

工业和经济排放的霾是雾霾危害的根本原因,由森林破坏导致冷空气产生的雾是雾霾的重要原因!

消除雾霾二种办法:一种消霾,一种消雾

短期来说治理雾霾:

1.在雾霾来临时,所有工业关停,除公共交通,所有车辆停驶!

2.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来消雾,同时达到消除雾霾!

长期来说治理雾霾:

1.改造工业结构,提升产业结构!

2.提高公共交通,改变人民出行方式,限制私家车,这个可以跟香港学习

3,恢复森林,特别是海洋水汽输送沿海省份的森林,水汽输送沿途省份的森林和水汽输送末端西北的森林,特别是沿海的,如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辽宁,河北等,而山东森林直接关系到北京地区的雾霾治理!

跳跃的爆米花
无私的香菇
2025-08-18 05:45:30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 100%或者接近 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常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而随着空气质量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有很大区别。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湿度相对在 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有效能见度见低的空气浑浊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的时间较长,有时可达数十天之久。

“雾霾”一词已从陌生快速走入普通人民的视野,并伴随我国近几年雾霾天气的加重,越来越多受到国家、媒体和民众的关注。霾是空气污染的一种,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时霾又可以又发多种疾病,像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雾霾天气导致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量减少,严重会引起儿童佝偻病和儿童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雾霾天气对老年人的钙吸收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一些患有风湿病的人来说,更会加剧其病痛。

2012 年初,北京市持续处在雾霾的笼罩之下,并发布了黄色预警。2013 年 10 月 20~23 日,长春、沈阳和哈尔滨连续告急,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无一幸免地被雾霾天气所笼罩,这给当地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从 21 日晚至 22 日晨,黑龙江省气象部门连续两次发布大雾红色预警信号。大庆、佳木斯、七台河、伊春、哈尔滨等地能见度小于 50 米,哈尔滨、大庆等地同时有霾天气发生。

由于雾霾严重,黑龙江省境内的所有高速公路全部关闭,黑龙江省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启动应急预案。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一直处于持续关闭中。长春多处污染指数爆表,空气刺鼻,大雾锁城持续加重。

22 日 5 时,长春市 10 处 PM2.5 监测点中,有 4 处一小时浓度值超过 500 微克/立方米,指数“爆表”,空气严重污染。由于雾霾导致空气气味刺鼻,许多市民都戴着口罩。

21 日 18 时以来,由于访问量过大,长春市环保局官方网站依旧无法登录。辽宁发布今年首个霾橙色预警信号,受此影响,辽宁境内多半高速公路陷入瘫痪状态。

首先,雾霾形成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 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第二,城市有毒颗粒物也是雾霾的主要成分,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第三,工业排放出的废气也是一大要素。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在 2012 年全世界燃烧的 70 亿吨标准煤中,中国就烧了 36 亿吨,占了 51%,排放出的废气可想而知。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任何一项环境的治理,都需要全国各层团体和民众的普遍参与。治理雾霾应从以下几方面大力推进:

1 着力打造低碳生态社会

要实现从“雾霾”向“生态”的转变,必须促使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

(1)政府应鼓励绿色经济产业成为当前经济增长领域的主流,实现绿色行业创造工作岗位。产生雾霾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的能源使用现状决定的,我国目前的能源 70%左右是煤炭和石油。这就要求国家必须调增计划,努力探索,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的比例加大,比如加大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供应,减少对煤和石油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2)更好地建设生态社会,我国的环境污染不仅在城市,现在的农村也呈现越来越多的污染。为此政府要在全社会节能补贴政策,如补贴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在沿海和戈壁沙漠地区引导风能的使用,建立风力发电站。除此之外政府应试点零售业率先建设一些“零碳”超市,通过自备生物质发电机、建筑节能、循环利用雨水等方式打造低碳购物环境。

2 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来防治雾霾天气

从以下几方面来减少 PM 2.5 的产生:(1)要控制源头,不能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2)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做到少排废气。(3)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4)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呼吁民众节能减排,使用节能家电、多搭乘公共交通以及骑车出行等。(5)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排放,例如给汽车安装微粒过滤装置,并对未安装过滤装置的车辆征收附加费。

同时设立“环保区域”,只允许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驶入,对尾气不达标的车辆严禁驶入,违者重罚。(6)要控制生活污染,餐饮油烟机要定时清洗,干洗机要封闭操作,通过洒水等作业方式防治建筑和道路扬尘。(7)要注意农业农村污染,不能露天烧秸秆和垃圾,少用农药和化肥,多种树。

3 出台必要的雾霾天气应急预案

各地方市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印发了相应的雾霾天气应急预案,以及时有效应对和防范雾霾天气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建立健全对雾霾天气的监测、预报和应急处置机制。

雾霾天气应急预案由雾霾天气简介、雾霾天气污染日分级、监测与预报、雾霾天气污染日应急措施、组织机构和职责等五部分组成。

雾霾天气应急预案应将雾霾天气分为重度污染日、严重污染日、极重污染日三个级别,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将分别启动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分级采取相应的污染应急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等。

按照雾霾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当出现雾霾重污染天气时,市气象局要向市应急办及相关部门提供气象监测预报信息,与市环保局共同进行空气污染预报会商。市环保局将联合市气象局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短信等方式对雾霾污染级别信息进行发布,以便市民及时了解自身生产生活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加强自我防护。同时,各相关部门应相互协调,立即采取快速、具体的行动以应对。(1)对部分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2)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3)限制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运作。

4 着眼长远,完善长效机制,提高空气质量

几年来,已备受重视的雾霾天气,似乎并没有在人们的各种讨论和采取的各种措施中有所退却,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然对于雾霾成因的分析各色各样,有将之归咎于人为的各种错误政策和观念导致的畸形发展,也有将之归咎于客观的天气变化的原因。

在各地发展尚未走出唯经济论怪圈的时候,地方政府不免常常会在经济数据和抑制环境污染中摇摆不定,甚至难以对高污染企业忍痛割爱。其实两者对 GDP 豆油拉动作用,但后者与前者相比,暂时难成比例,发展的倾向性也就不言而喻。

这时候就必须要中央财政出手,必须要从产生雾霾天气的源头上根治。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改革将政府伸得过长的手缩回来,成为没有没有利益相关的监管者,提升监管成效;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的税收调节和鼓励企业合并将外部影响内部化,让各种主体能自觉的处理自己因污染环境承担的成本。

所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实时发布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建立应对雾霾天气的长效机制。重点做好“调结构、促管理、搞绿化”。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城市环境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增加环境承载力,对绿化率达不到一定要求的城市规划,在规划环评时予以否决。为此,政府也要相应制定一些举措:

(1)政府部门要倡导绿色行政,摒弃唯 GDP 马首是瞻的传统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消除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产业,多引进绿色环保产业。

(2)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尽量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建设以避免破坏城市或者农村原有的生态平衡。

(3)政府部门要以身作则,尽量减少公车使用,凡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解决出行问题的尽量不用公车。

(4)对所有机动车设定排放标准。如对小汽车、轻型或重型卡车、大巴、摩托车等各类车辆都设定排放上限。

(5)严格大型锅炉和工业设施排放标准。指令对于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制定更严格的监管标准。燃煤电厂的运营商必须出示“可行的最佳技术”证明对环境影响的减少,以此获得继续经营的许可,否则将被关停。但是,在强化燃煤电厂排放监管的同时,我国还要有一定灵活性。

(6)规定机械设备排放标准。国家明确指定相应的排放标准,设定限值,促使如柴油发动机等一些机械设备必须配备微粒过滤器。

(7)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考核,较之于对地方经济发展政绩的考核,生态文静的政绩考核对保障和发展民生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积极意义。

(8)要加强环保责任相关制度建设,建立环保地方政府“一把手”负责制。

(9)进一步完善与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市场准入标准,加大对企业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4 提升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

要增强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日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想要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光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的强制性措施是不行的。环境是由大家维护的,只有当每一个都自发的保护环境,雾霾的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成效。而提高全名环保意识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措施。

提升人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日本在这方面是做得比较出色的,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环保教育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学校环保教育,一个是家庭环保教育,一个是社会环保教育。学校环保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而且是必修课,教育内容详实,既有理论的,又有实践的。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教室里学习,还从当地的实际环境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怎样去保护环境。譬如,每年组织学生去参观垃圾处理厂,让学生知道日常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家庭环保教育则是家长联席会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配合学校做好环保教育。每一天都让学生和家长把家里的旧纸、旧报纸、旧杂志、塑料罐、易拉罐等废弃物带来回收,再有联席会把废弃物送到回收站,所得款项给孩子购买玩具和学习用品。社会教育是日本整个社会,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为此,日本在社会各公共场所,无论是商店还是公园、停车场、街头、广场,垃圾分类回收箱到处可见,安放有序,生活垃圾的回收由专人负责。

正是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的高强度环保宣传教育,保证了日本环境的日益优化。而我国的环保教育收效甚微,原因大概包括以下两点:

(1)在应试教育的大流中,多数学校只是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只是浅显地开展以下环保课程或活动,学校本省都不重视环保的姿态,当然就不能很好的把环保思想传递给学生。当然,还有一方面是学校不知道如何实施环保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

(2)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各地政府对环保教育不够重视有客观原因,一是我国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膨胀,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够等严重制约其经济的发展,必然是政府工作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核心。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地区政府往往会选择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环保教育问题自然收到了冷落;二是由于环境问题具有渐进性、隐蔽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不易引起政府决策者的警惕和重视,由此导致对环保教育的忽视。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以课本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讲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养成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德。学校要鼓励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能有意引导,及时渗透,通过探讨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学生了解是由于大气层二氧化碳的浓度逐年上升,导致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层而使地表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学校还应通过考试发挥导向作用和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推动中学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对环保意识的重视。

政府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宣传重大的环境保护活动和重要法律法规出台的意义。其次,要进一步推动环境宣传教育的社会化。公民环保意识的形成,需要综合运用宣传、教育、法律、行政和舆论等手段。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争取各级新闻、出版、科技、文化、艺术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通过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逐步规范公众行为,逐步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和节约各种资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