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有超过各大洲的可再生能源是什么?
南极洲的风能充沛,因地而异。一般而言,海岸附近的风势最强,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东南极洲的恩德比地沿海到阿黛利地沿岸一带的风力最强,风速可达40~50米/秒。据澳大利亚莫森站20年的统计资料,每年八级以上大风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的迪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其风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的地区环境很恶劣,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环境,仍然有很多的煤炭资源,这个煤炭资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显然是与历史上所发生的大的地壳活动便签有关系的,因为南极洲大陆曾经他是一个生物繁茂的地方,并不是现在这样冰天雪地。
煤炭资源,石油资源都是远古时期动物的遗体,经过自然的变迁埋入了地下的深层,在高压以及特殊的环境之下形成了煤炭,这是缓慢形成的,我们之所以说煤炭天然气石油这些类的东西是不可再生资源,就是因为它的重生周期非常久,但是这也应征着这个地方它有煤炭和石油,就证明曾经这个地方是很多动物的栖息地,不是说荒无人烟很少有动物的这种情况,现在的南极洲大陆基本就是这种情况。
人类很多的文明记载资料,无论是西方的圣经还是中国古代的山海经,这些人们认为是神话传说,话本也好还是认为一些远古时期大致的猜测的精力也好,都无一不印证着历史上的地球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青藏高原可能是海洋的底部,曾经的南极洲,可能是一个向亚洲,非洲这样繁茂的大陆有很多的生物,因为在青藏高原的永久冻土层里面已经发现了一些海洋远古生物的化石,就证明这个地方他曾经是海洋,真的是沧海变桑田的。
尽管南极洲大陆有着这么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他的画风却成了一个问题,开展的技术难度我们先不提,就是说南极洲大陆上的资源应该归谁?原来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地领海,在你领地范围内的资源呢,当然就是你的在你领海范围内的资源也是你的,这都好解决,但是南极洲大陆没有国家隶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说南极洲大陆是我们的,你们不能去,它是一个公共的科考的地方,所以这些资源怎么分配是很多大国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
这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储量是有限的,哪怕说现在随着人类的资源开采技术勘探能力的不断提高,发现的储量供人的延长,使用的时间越来越久了,但仍然会有一天的耗尽,所以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不能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柱,我们未来必然要进行能源转型的。
一般情况下,每个考察站都会有自己的发电站,发电站是考察站的心脏。有了电才能保障科考人员正常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柴油发电,目前大多数考察站的发电站采用耐用、发电容量适宜的柴油发电机组。每个考察站都配备多台发电机,轮流发电和检修,保障考察站全年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电力供应。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长城站和中山站每年至少需要补给高标柴油350吨,还需要少量的汽油、液化气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南极号称地球“风极”,为了尽可能多地利用风能,部分科考站采用了风力发电为科考站提供电能,如比利时建造的新伊丽莎白公主站。她是世界上第一座仅靠风能和太阳能就可以维持运行的南极科考站。新伊丽莎白公主站具有一套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利用52kW太阳能发电机组和54kW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即使在极夜,虽然太阳能发电机组停止发电,但是9座9米高的风车仍能产生54kW的电力,并全部用作科考站内的电力应用。强风成为新伊丽莎白公主站主要的稳定能源来源。此外,澳大利亚的Mawson站也已建有了300kW的风力发电机,每年可节约常规燃料消耗量的40%;我国科考队也对南极的风电及太阳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中山站建立起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目前,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中山站以柴油发电为主,同时也有风力发电机组,至于排名第一答案的太阳能发电,则仅仅为科研设备供电;昆仑站目前刚刚安装柴油发电机组;泰山站目前安装有风力发电机组。长城站没有实地到过,不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