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美国务卿布林肯呼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追赶中国:「我们落后了」,意味着什么

孝顺的铅笔
缥缈的烤鸡
2023-02-08 06:52:32

美国务卿布林肯呼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追赶中国:「我们落后了」,意味着什么?

最佳答案
还单身的蜡烛
简单的蜻蜓
2025-08-21 14:56:30

当地时间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马里兰州发表了关于气候问题的首次演讲。布林肯声称,应对气候变化的“乏力”将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他发出警告说,美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落后中国,美国必须在气候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并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资源。

“如果美国不能领导世界解决气候危机,我们的世界将所剩无几。”布林肯说。

布林肯呼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追赶中国:我们已经落后

布林肯19日在马里兰州讲话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发表此番讲话正值美国主办全球气候峰会前夕,就在几天前,拜登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也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今日美国”形容,拜登政府已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作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最大机遇。美媒分析称,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碳排放国家,中美保持沟通非常重要,而双方的合作也不会削弱美国在其他关键事项上的立场。

“如果成功了,我们将为几代人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综合美媒报道,在19日的讲话中,布林肯先是描绘了一番世界气候面临的严峻态势,摆出一副美国要身先士卒引领世界解决气候问题的姿态。布林肯表示,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但贡献了15%的全球碳排放量,美国可以在这场危机中作出“重大贡献”。

布林肯不断强调发展新能源为美国带来的机遇,“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2.15万亿美元,太阳能和风能技术会成为美国工作岗位增长最快的领域。”布林肯称,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必须做两件事——减少排放和为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到2040年,世界在这一领域将面临4.6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缺口。

最新回答
飘逸的方盒
丰富的美女
2025-08-21 14:56:30

经过长达两周的紧张谈判,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在12日晚迎来收获硕果的时刻。当晚,负责主持会议的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对与会国代表宣布:“我环顾四周,看到各方反应积极,没有反对意见……我宣布《巴黎协定》正式通过。”他举起一把小木槌,打趣似地说:“槌子虽小,却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随着木槌落定,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难以抑制激动情绪的与会代表欢呼、拥抱,一些人甚至喜极而泣。热烈的场面持续了长达数分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历史将会铭记这一天……《巴黎协定》标志着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功,无论是对地球、还是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

《巴黎协定》涵盖长期目标、减排目标、资金援助、透明度审查、损失评估等多项内容。根据协定,各缔约国要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在此基础上再做出升幅小于1.5摄氏度的努力。各缔约国同意“尽可能快地”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期在21世纪下半叶,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能自然地被森林和海洋所吸收。各缔约国所取得的相关进展,每5年要得到一次审查。此外,协定敦促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继续为欠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到2020年,这些国家每年要提供总额为1000亿美元的援助款,协助后者减排或适应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的达成,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欢迎。《今日美国报》13日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盛赞该协定是“世界的转折点”,为削减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设定了“宏伟目标”。他说:“该协定代表我们拯救地球的最好机会。”美国媒体认为,《巴黎协定》的促成也是奥巴马在总统任期内所取得的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该协定“为全球的未来迈进了一大步”。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该协定是国际社会在历史上首次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3日表示,《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重申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平衡反映了各方关切,是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定。

不过,欢腾的庆祝活动过后,一个疑问仍然留在人们脑海中——新协定对地球到底真正意味着什么?美国《纽约时报》称,密切关注巴黎气候会议的科学家不怎么乐观地表示:仅通过协定“根本无法拯救这颗星球”,极地的冰盖仍然面临融化的危险,海平面仍在不断升高,部分区域的人类生存环境也仍然面临危机。英国“现在就要全球正义”组织负责人尼克·迪尔登也表示,这样的协定被标榜为“巨大的成功”是相当离谱的事情。在该组织看来,该协定“几乎不具备任何约束力”,全球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弱势群体的权利,根本谈不上得到保障。

当然,令学界认同的是,巴黎会议是全球变暖问题被提出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政治体系首次对环境威胁做出了“合乎比例”的应对方式,让政界和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站在了同一个认知高度。美国知名环境科学家克里斯托弗·菲尔德说:“我认为会议成果将会改变世界。我们没有解决问题,但至少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媒体分析认为,《巴黎协定》虽然不是环境问题的“解药”,但它起码意味着“进入了疗程”。

此外,《纽约时报》还认为,《巴黎协定》将间接影响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可能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比如,该协定将大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帮助节能企业或新兴能源企业扩大市场、促进能源技术革新为致力于该类技术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相对贫穷的国家虽然技术存在不足,但并不缺乏阳光和风力等再生能源资源,这些国家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明星国”能源技术更新缓慢的发展中国家,将陷入竞争劣势。世界一些主要石油输出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唐新华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巴黎协定》,各方将努力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这意味着2050年全球将实现“碳中和”,即相对碳排放实现零增长。同时,这也意味着全球能源消费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消费模式将逐渐成形。

唐新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到2030年国内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60%至65%,这意味着中国势必将加速推进能源结构的转变,压缩煤炭和其他化石能源的使用,转而使用其他绿色能源,同时推进煤电清洁化和各类低碳技术的应用。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低碳”二字也将贯穿始终,绿色交通工具和用电模式将得到大力提倡,而这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减弱雾霾对社会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眯眯眼的狗
落寞的自行车
2025-08-21 14:56:30
一.联合国的作用:首先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合作机这就决定了其在世界事务中的巨大领导作用,面对新形势下的世界性气候危机联合国依照自身的宗旨积极推动国家间的合作,解决属于经济、气候、等属于国际的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联合国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对气候的严峻形势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对于促进世界各国的国际合作凝聚了各国的力量,共同解决气候问题。 二。中国的作用:(1)首先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由其国家性质和其国家利益决定的全球变暖不仅关系到世界的未来与否同时也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利益关系,所以中国必须要加强与世界的共同合作,解决气候危机。 (2)新时期中国时刻本着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积极参与关于国际性的问题。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一切都是基于公平与互利的原则制定减排规划,因此中国在促进世界保护环境,经济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光亮的毛衣
舒服的舞蹈
2025-08-21 14:56:30
一、中国的一贯主张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核心框架和最有效的机制,其所确立的原则和模式应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为此,一方面要推动关于长期合作行动的公约对话取得进展,另一方面京都议定书下关于2012年后发达国家进一步减排指标的谈判最迟要在2009年达成协议;(二)应对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两者目标一致、实现手段相同,应相互协调、两相促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为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也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技术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不可或缺,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各国在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大现有技术的推广和利用,特别是要尽早落实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技术转让的规定,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制;(四)统筹把握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系,两者要同举并重,一手抓减缓一手抓适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优先的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应互利共赢,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双赢合作的成功典范,应根据需要对这一机制加以必要的简化和完善,使其继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二、中国对待全球气候问题的措施 中国在对待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频发的问题上,中国本着负责任态度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虽然《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的义务,但中国还是认真负责地采取了包括增加科技运用、增加森林覆盖率等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等14部委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中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承担在气候变化问题中的责任与义务。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详细描述了我国政府的策略: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在全球治理中融合各国利益的契机,同时,气候变化问题解决策略中的复杂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然中国在此中必然要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处理得当,这一过程与经验将成为中国现代国家重构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无疑考验着我们的远识和智慧。当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中国一国之力可以解决,应对全球变化问题是世界各国的责任,各国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面对问题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