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不可再生能源有哪些初中

满意的鞋垫
故意的大碗
2023-02-08 04:53:33

(初中人教)|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归纳总结!

最佳答案
轻松的大地
开朗的蜜粉
2025-08-21 23:50:25

可再生能源有: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格来说,是人类历史时期内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不可再生能源:

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一次能源:

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核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指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均来自太阳,可以重复产生;后者用一点少一点,主要是各类化石燃料、核燃料。

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包括电能、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氢能等。二次能源又可以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合能体能源”,电能就是应用最广的过程性能源,而汽油和柴油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合能体能源。二次能源亦可解释为自一次能源中,所再被使用的能源,例如将煤燃烧产生蒸气能推动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即可称为二次能源。或者电能被利用后,经由电风扇,再转化成风能,这时风能亦可称为二次能源,二次能源与一次能源间必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

最新回答
体贴的老鼠
大气的大神
2025-08-21 23:50:25

(1)再生能源:风、流水、海洋热能、地热、地震、太阳辐射、潮汐等。

(2)非再生能源:化工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核燃料《铀、钍、钚、重氢等》。

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朴素的信封
独特的蜜蜂
2025-08-21 23:50:25
煤和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燃料也是一些矿物质分解提炼得到的,矿物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燃料也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能是靠生物生产或提供能源的,生物可以通过种植或生产得到,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

故选:b.

美丽的大地
笑点低的豆芽
2025-08-21 23:50:25
所谓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

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而非再生能源包括:的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耍酷的冬瓜
美满的帆布鞋
2025-08-21 23:50:25

建议各位热爱化学科目的初中同学们,化学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一定要要耐心仔细。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开心的羊
清爽的雪糕
2025-08-21 23:50:25
煤。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一是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二是农业废弃物;三是水生植物,叫“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资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核能源于核矿石内的能量,核矿石属于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也是由生物质能转变而来的,而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四是油料植物;五是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所以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

危机的鱼
虚心的小懒虫
2025-08-21 23:50:25
二次能源(secondary energy )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 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能,如高温烟气、高温物料热,排放的可燃气和有压流体等,亦属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统称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又可以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合能体能源”,电能就是应用最广的过程性能源,而汽油和柴油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合能体能源。二次能源亦可解释为自一次能源中,所再被使用的能源,例如将煤燃烧产生蒸气能推动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即可称为二次能源。或者电能被利用后,经由电风扇,再转化成风能,这时风能亦可称为二次能源,二次能源与一次能源间必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 所谓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 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而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正直的蜗牛
勤奋的热狗
2025-08-21 23:50:25
所谓的核能种类不少,根据反应原理可分为核聚变,核裂变。核聚变一般我们采用铀,裂变后生成另外一种物质再次裂变。核聚变可采用重水;

根据其反应类型,核能属不可再生能源,但是因核能含量太大了,足够我们人类用几十万年了。

机智的芒果
刻苦的鲜花
2025-08-21 23:50:25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沼气属于生物质能的一种,是可再生能源。

水蒸气不是能源,更不是可再生能源,只能视为做功的一种介质。

《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能源的定义: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

炙热的航空
丰富的雨
2025-08-21 23:50:25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11章.多采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的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有分子组成的: 分子---原子( 原子的直径大约为 m)

3.固态,液体.气体的微观模型:

(1).固态: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分子比较自由, 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分子间距很大, 分子向四面八方运动,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及其结构:物质---分子----原子(1)原子核:(质子.中子)

(2) 电子:

二.质量: 1.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属性)

m (2).单位:千克(kg)

2.质量的测量:(固体.液体)

3.天平的使用:(方法:两个放.调母看针.左物右砝)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特性)

(2).公式: =m/V.

(3).单位:千克/立方米(kg/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以凹形底部为准)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天平---质量. 量筒---体积.

(2) 液体---先总后剩.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的应用: (1)已知. m. 求v.

(2)已知. V. 求m.

(3)已知. V. m求 .鉴别物质

第12章. 运动和力

一.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概念:(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 (1).概念:(常选地面)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概念:(运动的快慢)

(2).公式: v=s/t

(3).单位: m/s

2.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运动快慢不变.

3.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运动快慢变化.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国际单位制: (1).单位换算:km m dm cm mm(10进位)

2.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

(2).测量方法:(认.看.记)

3.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钟表

(2)单位换算:1h=3600s

4.误差: (1).原因:(方法不当)

(2).减少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

四.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不需要)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3.惯性: (1).定义:(属性----只跟质量有关)

(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六.二力平衡:(1). 二力平衡的条件:(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条直线)

第13章. 力和机械

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力:(1).概念:

(接触力) 2.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二. 重力: 1.重力的由来: (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

(非接触力) 2.重力的大小:(1).公式:G=mg(g=9.8N/kg)

3.重力的方向: (1).竖直向下.

4.重心: (1).概念.(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三.摩擦力: 1.概念: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接触力) 2.实验:(F=f)

3.方向: (1).静摩擦---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滚动摩擦---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四.杠杆: 1.杠杆:(支点.动力.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的杠杆: L1>L2

(2).费力的杠杆:L1<L2

(3).等臂的杠杆: L1= L2

五.其他简单机械: 1.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省力, 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 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1.压强: (1):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p=F/S(s物体共同接触的面积)

(3):单位:帕斯卡(pa)(4).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 增大压强的方法: F不变,减少S. S不变, 增大F.

(2). 减小压强的方法: F不变,增大S. S不变, 减小F.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底,壁, 深度,同一深度,液体密度.)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液体压强的大小:(1).公式:p= gh(h---液体自由面到研究点的距离)

4.连通器: (1).概念: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规律:放同一种液体,液面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3).应用:船闸,水壶,水位计,水塔,涵洞,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1).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现象:吸盘,吸管,抽水机(活塞式,离心式.)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气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4.大气压的测量:(1).实验:托里拆力实验.粗细,管长,水银多少,倾斜,拔,压

进入气体,外界气压,打孔.

5.大气压的大小(标准大气压):p=1.013X105 pa=76cm汞柱=760mm汞柱

6.大气压的变化:高度(高---气压低,低---气压高.)天气.

7.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低, 沸点低. 气压高, 沸点高.)

8.大气压的测量仪器: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高度计,水银气压计)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流速大, 气体压强小.

2.飞机的升力:(硬币.两张纸)

五.浮力: 1.浮力的原因:上下压力差.

2. 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3. 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六. 浮力的应用: 1.轮船:大小(排水量m水)由诃到海---浮起一些. 由海到诃---沉下一些.)

2.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 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

3.气球和飞艇: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浮沉.

4.密度计:测液体密度.刻度上小下大,露出的体积越多, 测液体密度越大.

第15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力学中的功: (1).概念: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3).单位: 焦耳(J) 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W=FS

3. 功的原理:W手=W机

二.机械效率: 1.有用功和额外功:W总=W有+W外

2. 机械效率: (1).概念:

(2).公式: = W有/ W外 <1

三.功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W/t

3.单位:瓦特

四.动能和势能: 1. 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大,大,大)

2. 势能: (1)重力势能: 概念: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大,大,大)

(2)弹性势能: 概念: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大,大)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1. 机械能: (1). 动能 重力势能(滚摆.单摆)

(机械能=动能+势能)

(2). 弹性势能 动能

(3).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第16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说明分子在运动.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固体不易被压缩.

二.内能: 1.概念: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物体的质量有关.

3.物体内能的改变: (1).做功: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有温差)----由高温向低温.

三.比热容: 1. 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热量的计算:Q=cm t

3.单位: 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1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四.热机: 1.内燃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燃料的热值: (1).概念: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公式:Q=qm

(3).单位:J/kg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能的转化: (1).机械能 内能 (摩擦生热---搓手—钻木取火)

(2).内能 机械能(热机)

(3).机械能电能(发电机)

(4).电能 机械能(电动机)

2.能量守恒定律:

第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家族: 1. 产生的方式: (1). 一次能源: 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木材、草类、肉类).核能.

(2).二次能源: 指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

电能, 煤气、沼气

2. 再利用的角度: (1). 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2).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 核能.

3.化石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二.核能: 1.原子. 原子核: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核能: 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3.裂变: 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

4.聚变: 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三.太阳能: 1.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2.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3.太阳能的利用: (1).把水加热用于供暖(直接利用)

(2).利用太阳能发电(间接利用)

4. 太阳能的特点: 经济、丰富、清洁

四. 能源革命: 1.人类进步的阶梯: 太阳能,草.兔子,人,能量进行各种运动。

2.能源的转移和能量的转化的方向性: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21世纪的能源趋势: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3.未来的理想能源:

物理量 工具 物理量 工具

质量 天平 长度 刻度尺

密度 密度计 时间 钟表

速度 速度计 力 弹簧秤

压强(液体) 压强计 压强(气体) 气压计

体积(液体) 量筒

水的密度 =1.0×103kg/m3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g= 9.8N/kg ( g= 10N/kg)

大气压的值

水的比热 C=4.2×103 J/(kg•℃)

物理量 字母 单位 字母 物理量 字母 单位 字母

质量 m 千克 kg 重力 G 牛顿 N

体积 V 立方米 m3 压强 p 帕斯卡 Pa

密度 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功 w 焦耳 J

速度 v 米每秒 m/s 功率 P 瓦特 w

力 F 牛顿 N 热量 Q 焦耳 J

比热 C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长度 面积 体积 质量 其他

(10进位) (100进位) (1000进位) (1000进位) 密度

1km=1000m 1m2=100dm2 1m3=1000dm3 1t=1000kg 1g/cm3=1000kg/m3

1m=10dm 1dm2=100cm2 1dm3=1000cm3 1kg=1000g 速度

1dm=10cm 时间 1L=1dm3 1g=1000mg 1km/h=3.6m/s

1cm=10mm1t=60min 1mL=1cm3 1千克=1公斤 大气压

1mm=1000m 1min=60s 1L=1000mL 1公斤=2斤 76cm汞柱=1.013×105 Pa

1斤=10两 1k Pa=1000 Pa

电学知识总结

一, 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 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 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四, 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五,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

六, 电功和电功率

1. 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

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

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U0时,则P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U0时,则P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17.P热公式:P=I2Rt ,(式中单位P→瓦(W)I→安(A)R→欧(Ω)t→秒.)

18.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热功率=电功率,可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热功率.(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七,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八,电和磁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进.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7.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换向器: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互换.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电路图如右图)注意: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一)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S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处于阻值最大的地方(即最右端);

(二)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为U,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1,将I1、U、R1记入表格;

(三)断开开关S,将R2接在ab两点之间替换原有的R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2,并将I2、R2记入表格;

(四)仿照步骤(三),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3~I6,并将I3~I6 、R3~R6记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原理:P=UI

(一)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S处于断开状态;

(二)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U1,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1,并将I1、 U1 、R1记入表格;

(三)断开开关S,将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2,电压表示数为U2,并将I2、 U2 、R2记入表格;

(四)仿照步骤(三)将测得的U3~U6, I3~I6, R3~R6,记入表格;

(五)依据P=UI测得R1~R6消耗的功率为P1~P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探究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情况一:

(一)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S处于断开状态;

(二)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U,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1,并将I1、 R1 、 U数值记入表格;

(三)断开开关S,将电流表与R2串联,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2,电压表示数为U,并将I2、R 2 、U记入表格;

(四)仿照步骤(三)将测得的I3~I6, R3~R6以及U记入表格;

(五)依据P=UI测得R1~R6消耗的功率为P1~P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摘表法)

情况二:

(一)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S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处于阻值最大的地方(即最右端);

(二)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为U,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1,将I1、U、R1记入表格;

(三)断开开关S,将R2接在ab两点之间替换原有的R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观察电流表示数为I2,并将I2、R2记入表格;

(四)仿照步骤(三)将测得的I3~I6, R3~R6以及U记入表格;

(五)依据P=UI测得R1~R6消耗的功率为P1~P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灯,电阻短路就相当于一根导线了,断路就是两根线断了电路中无电流 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其他条件一定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细,电阻越大;与材料有关,这个书上有.

电阻也与温度有关,但无特别说明一般忽略不计,大多数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