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中央空调的全工况水源多联机是什么意思?
日立全工况水源多联机是将多联机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通过高效换热器和中间介质循环水,可更好的利用海洋、土壤、工业废热、城市污水等低品位可再生热源中的热能进行制冷/制热,切实将水源多联机的环保节能优势发挥到极致。
能源种类按照属性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一、可再生资源是什么
可再生资源是指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可以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中国是国际清洁能源的巨头,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风力与环境科技公司的发源地。
二、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及作用
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主要是提供热量和电能。
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掉。通过燃烧和厌氧发酵获得沼气来取得能量。
3、风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因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风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4、水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产生水循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太阳能转化为势能,当在高山上形成降水后,水往低处流,势能转化为动能,就是水能。主要是通过水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5、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主要来自于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潮汐的动能来发电。
6、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可以用于地热发电和供暖。
7、氢能:通过燃烧或者是燃料电池来获得能量。
8、核能:通过核能发电站来取得能量。
上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而且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一次能源。
三、不可再生资源是什么
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四、非可再生能源的种类介绍
1、煤:煤是近代工业最重要燃料之一。煤是由有机物一生长在沼泽或河流三角洲之植物残骸分解而成现今世界各主要地区之煤炭蕴藏量,以非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及北美洲等三个地区所占之比例最高,整体而言,现时煤炭之蕴藏量,估计可供我们使用二百年。
2、石油:石油一般认为是由地层中的有机物质“油母质”,经地温长时间的熬炼,一点一滴地生成而浮游于地层中。由于浮力的关系,石油在水中每年缓慢地沿着地层或断层向上移动,直到受不透油的封闭地层阻挡而停留下来。当此封闭内的石油越聚越多。
3、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多是在矿区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过去因无法越洋运送,所以只能供当地使用,如果有剩馀只好燃烧报废,十分可惜。若以人工建筑设施存放天然气,在遭到外力破坏如地震、火灾等,极易产生危险。若以人工建筑设施存放天然气,在遭到外力破坏如地震、火灾等,极易产生危险。
4、化学能: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称为化学能,除了燃烧煤、木材、石油及其制品产生的燃烧热外,还有电解化发电。电解化发电是将两种不同的金属板隔若干距离,一起浸入电解液中,金属板间会产生电压。两金属对于电解液的离子倾向力或溶解压不相同,发生化学变化,以电解方式放出能量。
电池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制造成的。电池有两类,一种是用完就丢,不能再用的干电池,视为一次电池。另一种是可再充电,反复使用的蓄电池,即镍镉电池等,称为二次电池。
5、核燃料:核能也称原子能,是一种高效率持久的能源。核能发电是利用铀235的核分裂连锁反应释出大量热能,将水变成水蒸气,利用这些蒸气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相对于可能穷尽的化石能源来说,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可再生能源属于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化石燃料和核能。
不可再生:核能 石油 天然气
另外,电能只是能的一种形式,不能算能源,也不能说可不可再生,就像机械能、势能可不可再生?
工程热力学 流体力学 传热学
夏季:将室内的热搬出室外
室内得热(热源)主要构成: 1.围护结构 2.灯光、用电设备及内部热源等 3.人体 4.物料(如食品) 5.渗透进入的空气 6.大面积的散湿(如游泳池水面)
室 外
热量
冬季:向室内补充热,主要弥补室内向室外散发的热
空调机(制冷)原理
空调(供热)原理
热源供热: 1. 煤,天然气、油燃烧 2. 电设备供热 3. 热泵供热(电)
热泵工作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特点
1. 除分体空调外,其余空调形式都可称中
央空调系统
2. 空调主机(常设在机房内或室外,设备
用电功率大且集中)
3. 空调末端(常设在空调房间内或靠近空
调房间的机房中,用电负荷小且分散)
主要中央空调设备种类
主机类
冷源:
水冷冷水机组
直燃(溴化锂)机
热源:主要为锅炉
蒸汽锅炉、热水锅炉 燃煤、燃气、燃油
风冷热泵型冷(热)水机组
主要中央空调设备种类
为主机类配套通用设备
1. 冷却塔(圆形、矩形) 2. 水泵 3. 电动阀门 4. 板式换热器(水-水换热,非用电设备)
冷却塔
主要中央空调设备种类
末端类
组合式空调器
柜式空调器 (新风机组) 立式、卧式、吊装 VAV BOX (变风量末 端装置) 风机盘管
主要中央空调设备种类
近年来,新出现的设备 1.水环热泵机组(分体式、 整体式) 2.制冷剂变流量多联机 水环热泵机组(整体式)
多联机
空调系统的概念
大系统概念
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热交换过程,将多个空调设备构成的一个独立
系统(如空调主机、水泵、冷却塔、空调末端等)
小系统概念
以一个换热器加一台或几台风机组成的一台设备再加风管、风口
串联而成一个末端空调系统,通常有系统编号(如K-n,KX-n)
中央空调系统的几种主要形式
1. 水冷冷水机组+空调末端
1.
电制冷冷水机组形式(包括冰蓄冷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形式)
2.
直燃机机组形式
2.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空调末端 3. 水环热泵系统 4. 多联机系统
空调形式分类
从冷热源布置方式看,
有集中和分散布置两种
集中布置都要求有独立的主机放置部位,主要有两 种形式,
1. 2.
水冷冷水机组+空调末端 风冷热泵形式(包括多联机)+空调末端
分散布置主要有:
1. 2.
水环热泵系统
分体空调
空调形式分类
从冷却方式看,
有水冷和风冷两种
水冷方式包含:
1.
2. 3.
电制冷冷水机组 直燃式燃气机组 水环热泵机组
1. 2. 3.
风冷方式
风冷热泵机组 多联机组
分体空调
空调形式分类
从冷热源输送形式看,
•以水作介质将冷热源输送至空调末端,
•直接将制冷剂输送至空调末端(多联机、分体 空调)
空调形式分类
从能源驱动方式看,
•制冷
•电 •直燃溴化锂机组 •蒸汽(热水)溴化锂机组
•供热
•电(电热、热泵) •燃气锅炉
1. 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电制冷)
这种形式是大型、超大型建筑常用形式
以水作冷热源传输介质,具有冷(热)输送距
离远的特点
如冬季要求有空调供暖,还需设锅炉房提供热
源
电制冷水冷冷水机组系统原理
水冷冷水机组系统
系统构成的主要设备:
机房部分(空调主机等主要设备)
冷源: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 冷水机组提供冷冻水(7/12℃)。 热源:锅炉,热水泵。锅炉提供热水(60/50℃)。
空调区域(空调末端主要设备)
全空气空调处理机组(包括新风机组), 风机盘管
水冷冷水机组系统
主机
低压启动
380V/3/50(150~850KW/台)
高压直接启动
3300V/6600V/10000V3/50 (1000KW/台 以上)
暖通设备选型样本中可查得
启动电流及运转电流值
控制柜
1.机组运行参数的显示、 参数重设定 2.机组故障自我保护功 能
启动柜
供电电缆接于此柜中, 大型机组时,独立设于主机 外
水冷冷水机组系统
水泵:
1. 冷却水泵,用电量由水专业提供。控制要求由暖通专 业确定
2. 空调水循环泵:因冬夏季水量差异,一般分冷水泵和
热水泵。因不同时使用的原因,电量总和统计时仅计 冷水泵。冰蓄冷系统中还增加有乙二醇循环泵
3. 大型系统,有分一次泵、二次泵。一次泵负担机房内
管路水循环;二次泵负担机房至空调末端的水循环。 4. 上述泵一般均布置在机房内
水冷冷水机组系统
冷却塔
冷却塔是空调系统中最终实现将室内热量搬出室
外的关键设备,一般放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地方 工作原理:利用水的蒸发将热带入到大气中。冷 却塔用电设备:风机 风机作用就是强制加速水的蒸发
水冷冷水机组系统
系统特点
1. 机房内主机、水泵(包括室外冷却塔)用电量占整 个空调系统用电负荷的50~70%,而其余的空调 用电却分布在所有空调区域的空调末端设备上 2. 机房内设备起停控制、运行监测,一般都设专人值 守
3. 机房内水管布置众多,管径大,如供电由电缆托盘
引进,需注意工种间配合
水冷冷水机组系统
机房设备开启顺序:
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主机 多数情况下,上述设备与主机台数一一对应,但在近来, 出于节能需要,某些系统形式略有变化(如主机侧变流量
控制),不再要求主机与冷冻水泵的一一对应,但冷却泵、
冷却塔仍要求一一对应。暖通专业在采用这种系统形式时, 会在提电资料时特别说明
关机顺序:
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
如暖通设计者在各设备水路前加装有电动阀,则开机前需先开启
相应阀门,关机后需关闭该阀门
水冷水冷机组系统
机房设备开启顺序:
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主机
一般通用设备与主机台数一一对应,但在近来,出于节能需要,某 些系统形式略有变化(如主机侧变流量控制),不再要求主机与冷 冻水泵的一一对应,但冷却泵、冷却塔仍要求一一对应。暖通专业 在采用这种系统形式时,会在提电资料时特别说明
关机顺序:
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
如暖通设计在各设备水路前加装有电动阀,则开机前
需先开启相应设备前阀门,关机后需关闭该阀门
2. 风冷热泵系统
这类系统中小型各公共建筑、或小型住宅建筑(如别墅、
大户型单元住宅)常用空调形式
特点:
1.
因冷却要求,机组必须放置
通风良好的地方,通常都直
接放在室外,如屋顶等
2. 因采用热泵形式,不需另设热源 3. 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多在0℃以上) 4. 因单台制冷量限制,一般不适宜用在大型、超大型建筑
风冷热泵系统原理图
风冷热泵系统
系统构成的主要设备:
主机端部分(空调主机等主要设备) 冷热源:冷水机组;空调循环水泵。 夏季提供冷冻水(7/12℃) 冬季提供热水(45/40℃)
空调区域(空调末端主要设备)
全空气空调处理机组(包括新风机组), 风机盘管
控制要求:
设备开启顺序:
风冷热泵系统
空调循环水泵----主机 水泵与主机台数一一对应,
关机顺序:
主机----空调循环水泵
机组均自带控制柜,供电直接进控制柜。外部仅设检修断电
开关即可。(电功率:5~150KW/台)
小型机组还自带循环水泵
机组开启后,仅定时有人观察机组运行,无需专人值守
冰蓄冷系统
系统特点:
主要利用夜间23:00~凌晨7:00用电低谷时间电价便宜,主机制冷
蓄冰,储存冷量,以待白天使用。目的是减少主机装机容量,减少
白天高峰高价用电,达到节约电费目的 常规冰蓄冷系统的主机装机容量较正常装机容量减少1/3。特殊场合
可减少一半以上(如体育馆)
适用场合:写字楼、商场、体育场馆等夜间11:00后不需供冷的建 筑;峰谷电价比至少要大于4以上的地方 缺点:蓄冰需较大空间;初投资高;
冰蓄冷系统原理图
冰蓄冷系统
系统构成的主要设备:
机房部分(空调主机等主要设备)
冷源:冷水机组;乙二醇循环泵;板式换热器;蓄冰槽;冷冻
水循环泵,冷却水泵,冷却塔。 乙二醇水温:蓄冰-6~-1.5 ℃;放冷:3~5 ℃
冷冻水温(7/12 ℃ )。
热源:锅炉,热水泵。锅炉提供热水(60/50℃)。 空调区域(空调末端主要设备) 全空气空调处理机组(包括新风机组), 风机盘管
冰蓄冷系统
在供电要求上
1. 本质上与水冷冷水机组系统形式相同 2. 多了乙二醇循环泵
3. 系统对自控要求高,
1. 2. 3.
需精确计算蓄冷量、放冷量,
为适应蓄冷、放冷转换要求,管路上装设有多个电动阀门
系统一天(24小时内)共有五种运行模式,需要根据多个 监测参数,进行运行模式转换
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近年来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名义,在某
些有条件实施的工程中采用。
地源热泵系统基本构成同电制冷水冷冷水机组形式。
冷却塔功能由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源换热器代替。
因采用了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机组可为空调末端设备
提供冷热水。
供电方式基本同水冷冷水机组模式
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系统基本构成同上,取消冷却塔。冷却塔由 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源换热器替换。热源 无锅炉,由地源热泵机组提供冷热水。
地源热泵系统
系统构成的主要设备:
主机端部分(空调主机等主要设备)
冷热源:冷水机组;空调循环水泵,冷却水循环泵(潜水泵)。
夏季提供冷冻水(7/12℃) 冬季提供热水(45/40℃)
空调区域(空调末端主要设备)
全空气空调处理机组(包括新风机组),
风机盘管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直燃式燃气型溴化锂机组
蒸汽(热水)型溴化锂机组
特点是冷水机组用能由电改成了天然气或其它热源
(如蒸汽、热水等)。减少了空调主要用电设备用电。 溴化锂机组也有少量用电设备,如溶液泵、真空泵
系统其它部位设置完全相同
以上几种类型均属于冷热源集中布置形式。整个空调
系统的用电主要集中在主机房,或室外。
在空调区域的空调设备样式、布置方式完全相同,在
暖通专业中,这部分称作空调末端形式
冷热源部位均以水作介质输送至各空调末端使用
空调系统末端形式
1.
1.
全空气系统
柜式空调器(风柜),形式分立式、卧式; 小型的也可吊装(0.5~100KW/台)
2.
特点:空调冷(热)空气均通过风管经风口 送出。
3.
除新风机组外,还有大量回风回到机组, 与新风混合后重新处理送出
4.
除吊装外,均要求设机房放置
5.
优点:单台机组承担空调面积可大可小
最大可达几千平米
空调系统末端形式
2.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1.
直接安装在空调区域,
开关可由用户自己完成。
2. 3. 4.
自带控制设备,就地可控制设备的开启、温度调节 一般单台机组负担空调区域不大于40m2 风机盘管单台电功率不大于200W,单相供电
5.
设备水管接管前装有一电动两通阀,阀开闭由风机盘管自
带温控器控制
6.
本身仅负责室内空气循环处理,需要另设新风供应系统
空调系统末端形式
3. 变风量系统(VAV-BOX)
1. 2.
VAV系统属近年来写字楼空调设计中空调末端应用形式 其实质是属于全空气系统中的一种应用
3.
4.
安装部位在空调送风主管与送风口之间
自带温控装置。根据所负担空调区域设定温度, 自动调节送风量,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目的
5.
6.
一台柜式空调器送风管上可带多个VAV BOX
每个BOX温控器均与柜式空调器控制器联动,以调节总送风量。柜式 空调器由变频控制调节风量
7.
复杂的BOX可自带小风机、加热盘管
水环热泵系统
水环热泵系统近年来在房地产商开发的商业、写字楼、甚至宾馆客房
项目中经常采用。
地源热泵系统基本原理同家用空调形式。差异是用冷却水冷却代替风
冷冷却
冷却水可以是冷却塔、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源换热器代替。因采用
了热泵技术,冬夏季皆可使用。
循环水温15~35℃。如夏季采用冷却塔冷却,冬季需另设热水锅炉补
充热量以维持循环水水温
供电方式冷却塔端同水冷冷水机组模式,末端同家用空调,主要用电
设备在空调房间。根据设备容量大小,供电有220/380V两种方式
水环热泵原理图
多联机系统
多联机系统近年来在中小型商业、写字楼、宾馆客房项目中经
常采用。
多联机系统基本原理同家用空调形式。通俗讲就是一拖多 多联机属风冷形式。因采用了热泵技术,冬夏季皆可使用。 主要特点是制冷剂管道直接送入空调房间末端。管道管径小,
布置较水管灵活。但管道布置长度、主机(室外机)与末端 (室内机)间高差有限制。一台主机所带末端数量有限制
供电方式同风冷冷水机组模式,主要用电设备在主机端,末端
同风机盘管空调形式
多联机末端形式种类多,与水系统末端产品样式有许多近似
多联机原理图
分体空调
分体空调机有家用和商用之分 家用和商用机区别在室外机与室内机间连接管道长度
和两者间安装高差以及单机制冷(热)量的大小
商用机供电方式多为380V,小容量主机也有220V供电 商用机室内机样式与多联机室内机样式一样,种类多 一般均是一台室外机带一台室内机,个别商用机可带
2台室内机
分体空调原理
(一)实现建筑节能专业领域的全覆盖。新规范专业领域涵盖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可再生能源应用,实现了建筑节能专业领域的全覆盖。
(二)建立了典型公共建筑模型及数据库。新规范建立了涵盖八种主要公共建筑类型及系统形式的典型公共建筑模型及数据库,为节能指标的分析计算提供了基础。
(三)以动态基准评价法衡量标准的节能量提升。新规范以2005版的节能水平为基准,结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分布情况,明确了本次修订后我国公共建筑整体节能量的提升水平。这种基于动态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也符合目前国际习惯做法。
(四)采用SIR优选法确定了本次修订的节能目标。"收益比(Saving to Investment Ratio)组合优化筛选法"(简称"SIR优选法")是基于单项节能措施的优劣排序,构建最优建筑节能方案的系统性分析方法。本次修订首次采用SIR优选法对节能目标进行了计算和分解,提高了指标的科学性。
(五)全面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强制性指标要求。和2005年版标准相比,由于围护结构性能提升,供暖、通风及空调能耗将降低4%-6%。对温和地区,增加了围护结构的限值要求。此外,本次修订补充了窗墙面积比大于0.7情况下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减少了因窗墙比超限而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情况。
(六)全面提升冷源设备及系统的能效强制性要求且分气候区进行规定。和2005年版标准相比,由于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等用能设备能效的提升,可带来14%-19%的节能量。新规范首次分气候区规定了冷源设备及系统的能效限值,增强了标准的地区适应性,提高了节能设计的可操作性。
(七)改进冷水机组IPLV计算公式。为更好反映我国冷水机组的实际使用条件,在大量调查和数据分析基础上,新规范对冷水机组IPLV公式进行了更新。
(八)增加建筑分类规定,建筑节能抓大放小。新规范将建筑分为甲、乙两类,简化乙类建筑的设计程序,提高可操作性。
(九)完善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相关规定。新规范明确以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之和作为判断标准并给出简化计算方法;完善了权衡计算所需基础参数,统一了输入输出参数格式,明确了权衡计算的功能要求。增设了权衡判断的"门槛"即规定了各项参数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保证了使用权衡判断的建筑,其热工设计也不会存在太差的"短板"。
(十)采用太阳得热系数(SHGC)替代遮阳系数(SC)。与国际接轨,引入太阳得热系数(SHGC)作为透光围护结构的性能参数,并给出了SHGC的限值,替代遮阳系数(SC)。"太阳得热系数"和"遮阳系数"两个物理量存在线性换算关系,在使用标准时应予以注意。
定义:可再生能源为来自大自然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类型: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简介:
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利用、循环再生的一种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随着世界石油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人类历史进程中长期依赖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如薪柴、秸秆等属于生物质能源,另外还有水力、风力等,这些能源大部分都来自太阳能的转化,是可以再生的能源资源。
人类近代社会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其能量来源实际上也是源自太阳能的转化,但它们是地球在远古时期的演化化过程中形成和储存下来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一旦用完就无法恢复和再生,因此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太阳能
·地热能
·水能
·风能
·生物质能
·潮汐能
所有人类活动的基本能源都来自太阳,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被吸收。
木材
柴是最早使用的能源,透过燃烧成为加热的能源。烧柴在煮食和提供热力很重要,它让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下仍可生存。
动物牵动
传统的农家动物如牛、马和骡除了会运输货物之外,亦可以拉磨、推动一些机械以产生能源。
生物质燃料
此种燃料原为可再生能源,如能产出与消耗平衡则不会增加二氧化碳。但如消耗过量而毁林与耗竭可返还土壤的有机物,就会破坏产耗平衡。用生物质在沼气池中产生沼气供炊事照明用,残渣还是良好的有机肥。用生物质制造乙醇甲醇可用作汽车燃料。
水力
磨坊就是采用水力的好例子。而水力发电更是现代的重要能源,尤其是中国这样满是河流的国家。此外,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也很适合用来作潮汐发电。
风力
人类已经使用了风力几百年了。
太阳能
太阳直接提供了能源给人类已经很久了,但使用机械来将太阳能转成其他能量形式还是近代的事。
潮汐能
潮汐发电利用潮水涨落,世界已有电站容量16GW。
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在水这方面就至少有水能(日前的水电站就是利用水的落差造成的热能差而发电)、潮汐能等。
氢气,核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水是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