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大力投资美国太阳能和风能?
中国对美国清洁能源投资面临的障碍 上周论坛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国对美国太阳能和风能产业投资的前景。如上述促进因素仍然存在,未来投资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仍要看到,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如企业文化差异、中国投资者不熟悉美国法律和政策等等。 其他障碍还包括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中国投资项目的审查和否决,这经常让中国投资者头疼不已。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中国企业与美方提早进行接触,并积极遵守美国相关政策,近期几个重要投资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中美省州合作也是促进投资流动的平台。美国加州和中国江苏省已就可再生能源合作达成协议。 此外,目前美国能源需求几乎为零增长。因此,必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从而加快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美中两国的清洁能源前景 美中两国在发展清洁能源领域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来自两国国内,也来自两国的合作。美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多变,未能创造出理想的有利环境。而在太平洋彼岸,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如目前电网系统难以同时消纳所有的风电装机容量。另一个重大挑战是两国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比如两国的太阳能光伏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在争论,两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案对产业竞争力及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将会产生何种潜在影响 美中两国最近发表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联合声明,承诺“将为全世界树立有力榜样”。美中两国有望通过更多的战略合作和相互学习解决现有问题,并促进两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1 2
以腾飞的思维遨游四大洲,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五大洋。按照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国水电十局先后承建了老挝南累克、南梦3、色塞2、南立1-2、南俄5水电站工程和115KV输变电线路工程、欣合-琅勃拉邦230KV输变电线路工程,以及沙湾那克市政工程,马其顿科佳电站,格鲁吉亚卡杜里电站,伊朗塔里干水利枢纽工程,卡塔尔路塞尔场地工程和CP1工程项目,印度尼西亚佳蒂格德大坝工程,尼日尔阿泽里克矿冶和依姆矿冶项目,斐济南德瑞瓦图可再生能源项目,哈萨克斯坦玛依纳电站,厄瓜多尔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等国际工程。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了业务领域,承担了老挝万象120kt/a钾盐项目和缅甸蒙育瓦莱比塘铜矿等非水电项目。公司已在16个国家完成了12个项目,在建项目19个。南美洲的厄瓜多尔项目是目前中国水电在海外投资最大的水电站,缅甸莱比塘铜矿是亚洲最大铜矿,尼日尔伊姆铀矿是世界第一大铀矿。公司的国际业务是国家商务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国际商务合作、劳务外派重点企业。水电十局正以自己的发展特色,逐渐脱胎为施工领域多元化、质量效益型全面国际化的跨国企业。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军者,我国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措施,制定了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专门设置了环境保护机构,重视环保志愿者的组织以及开展环保知识全国性宣传教育活动,也因为有完善的体系,在环境保护的领域中得到国际的肯定。
一: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强化环境管理,落实到每位公民,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采取谁污染谁负责制度,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整治污染、噪音、污水排放等问题。目前我国有完整的保护环境体系,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关部门要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二:宣传环境保护除了要有完整体系之外,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是不可少的,我们必须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宣传环境保护。开展公益环境保护讲座,把保护环境的知识带进社区,普及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真正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加强环保意识,倡导使用环保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还要把环保知识传送到每个学校,让孩子从小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只要人们的意识提高了,才能构建干净整洁的家园。
三:空气污染的防空城市的环境空气污染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必须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完善周边交通工作,重视机动车污染问题,尽量选择绿色出行,对特别突出的地方要强化管理检查,采取有效的措施, 严格管控渣土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根据存在的问题改善空气质量方案,通过不断调整制定最符合当地区的措施,从而减少空气环境的污染。
2.中国综合资源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与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合作,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支持与资助下,对我国部分地区的风力资源进行了详细测算。根据该测算结果推测,我国陆地可以安装14亿千瓦的风力发电装备,如果考虑海上,总资源量将达到 20 亿千瓦以上。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7亿多千瓦。海上风速高,很少有静风期,可以有效利用风电机组发电容量。
一般估计海上风速比平原沿岸高20%,发电量增加70%。在陆上设计寿命20年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达25年到30年,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海上风电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3.国内外资金近年来流入中国矿业的资金或已达千亿元,甚至几千亿元。2007年1月~9月,全国采矿业共投资3162亿元,同比增长 23.2%;矿产加工冶炼压延业投资6533.49亿元,同比增长33.8%。中国矿业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
目前,外商、港澳台商设立的矿业企业达到594家;有100多家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矿 产勘查,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涉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铜、铅、锌、金矿等400多个勘查开采项目。
4.沙特阿美公司在福建和青岛建造两个炼油厂项目;在大连地区投资52亿美元兴建一家炼油一体化基地;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也正在就收购天津炼油项目进行新一轮谈判,估计涉资将达11.7亿美元。 “中国对能源和电力需求持续增加,国内资源却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
5.国际金融公司非常看好中国新能源的投资与发展。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接洽的能源项目基本都是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参考资料:江苏海国节能审计事务有限公司
第一是率先促进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努力。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而且中国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就从两方面使得中国对全球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一旦中国经济复苏,2010年—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保持在8%—9%,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会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第一火车头。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由于保持高增长,总体经济实力显著上升,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是办好自己的事情,成为应对和处理世界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中最大的“稳定器”。我们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计算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001年-2008年期间,中国在20国集团国家中不仅经济增长率最高,而且经济波动系数最低。在2009年只有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小。
第三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理性地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负责任地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稳定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中国第一次与世界大国合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较快复苏,同时理性地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了全球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第四是带头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2009年新增投资的14.6%用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推进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预计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2.1%和2.7%;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7.7%上升至2008年的8.9%,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能源发展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能源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发展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国内能源的稳定增长,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促进世界能源的共同发展。我国能源的发展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将给国际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世界能源安全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1、中国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格局,自1993年起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使得中国接入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
由于中国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的相对不足,未来中国能源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
2、国际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价格有可能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趋于稳定,但也有可能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而波动。
3、今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波动都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石油供给,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4、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对减少中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中国能源、经济安全。
5、此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环境污染少。
在5月10日的一次采访中,印度电力、煤炭、可再生能源和矿产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印度不会允许别国尤其是禁止印度公司投资的国家在印投资。
印度电气与电子制造商协会(IEEMA)总干事苏尼尔.米斯拉(Sunil Misra)则表示,这一举措将在很多方面帮助印度,包括保护印度网络免受网络攻击等,因为电力行业正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技术和控制系统进行驱动。
米斯拉还声称:“我们若要购买关键基础设施的商品和服务,只应该从一个与我们没有严重分歧的国家中购买。我们不会从中国购买战机或航母,与此类似,考虑到电网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容易遭受网络攻击,我们也不应该从他们那里购买智能传输和配电设备。”
印度一位电力部门的高级官员称,根据下月预计将会出台的一份正式办公备忘录,对于那些不允许印度实体进入其电力传输部门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企业也将不能进入印度的电力传输部门。未来,这一限制还将逐渐扩展到发电和配电领域。
印度官员们声称,这种新的以“互惠”为基础的做法将会影响到在印度电力输送部门寻求投资的中国企业。中国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海外投资涉入其电网,但印度允许外商在其电力领域开展直接投资(F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