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的具体位置?要具体!
华北电力大学的具体位置是在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
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华电(NCEPU),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
中国电力高校联盟、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发起单位,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扩展资料:
一、学院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
1969年,学校迁至邯郸,1970年迁至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
1978年,国务院确定学校为全国重点院校,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保定,分设北京校区。
2003年3月,华北电力大学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正式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并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七家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
2005年9月,学校正式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高等学校行列。同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两地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
二、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学校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共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十一大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设有59个本科专业,涵盖7个学科门类。
参考资料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官网-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电力大学
一、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哪里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该校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
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介绍
华北电力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六十年来,学校承载着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推进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十一大学院,59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00行列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数理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可再生能源学院
有两个校区。2005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截至2018年3月,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北京校区是主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保定校区。
华北电力大学,简称华电(NCEPU),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扩展资料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961人,有专职教师1801 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1%,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6门、省部级精品课程43门、 国家双语课程4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是一本院校。是“211工程”院校,属于重点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简称华电(NCEPU),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组成的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学校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共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0大教学学院,设有59个本科专业,涵盖7个学科门类。
扩展资料:历史沿革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
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邯郸。
1970年学校由邯郸迁到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
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含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
2005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华北电力大学校部由保定变更为北京。
2017年9月,入围“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北电力大学
是。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
扩展资料: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办学特色:
“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面对以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学校抓住机 遇,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使学校在能源电力领域始终保持优势。
学校在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发展环境、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学科,发展经济、管理、法学、数学、物理等文理学科;
注重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信息以及文理学科与能源电力学科的结合,通过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使各学科的内涵形成自身的特色,共同构建起凸现“大电力”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参考资料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官网-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