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可替代的吗?
目前石油无法被替代,原因如下:
1.可再生能源造价高昂
2.社会的能源转换是一项长期进程,可再生能源若真能做到比碳氢化合物便宜很多,那或许我们还可以对它将来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保持乐观。但即便如此,我们的能源结构发生整体变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3.碳氢化合物的强大优势,若要论能量密度、使用方便,适用场合、运输容易,成本低廉、储量丰富,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石油。电动汽车可谓时下话题的焦点,不过现在的电池也就是比爱迪生做出来的强一点儿。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也只有汽油的 1 / 80 。
注:虽然目前石油无法被替代,但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剧了温室效应,对气候造成了严重影响,我们需要积极开发新能源。
几百年前,人类走入了智能科技的路面,而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趋势实际上也是能源的持续耗费全过程。只有充裕能源的供给才可以适用人类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如今,能源已经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化学物质,没了能源,不但科技的发展会终止,并且人类的日常生活也会遭受很大的影响。
地球是一个能源网络资源比较丰富的星体,除开很多的各类金属材料网络资源以外,对人类的高新科技起着关键的作用便是石油。针对石油坚信我们不容易生疏,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都是在跟它相处。很有可能有些人会讲了,我又并没有应用汽油车,只有骑个电瓶车,跟石油都不相处上。
客观事实确实如此吗?自然并不是,实际上石油的用处十分普遍,车辆,柴油机等仅仅它的一个主要用途。石油称为“工业生产的血夜”和“经济发展的气血”,它除开用于生产制造汽柴油和车用汽油外,很多的化工商品如塑胶制品、化肥、肥料等都是以石油的附设商品中生产加工和提取出来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不应用车辆和柴油机,可是石油的其他副产物大家也是要采用的。因此石油在工业生产,农牧业,国防等方面有着普遍的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不了解到石油的副产物,不难看出,石油针对人类科技的发展有那么关键,针对全部人类文明行为有那么的关键。
如此关键的石油网络资源并不是无尽的能源,现代科学技术针对石油的由来有2种观点,一种觉得它是微生物尸体通过难熬的演变而产生的。另一种说规律谇为是由板块构造内部结构自身的是碳元素存活的,假如石油的由来是第一种,那麼它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可假如它的由来是第二种,尽管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是要想产生也必须长久的时长。因此无论石油的由来是微生物尸体产生的或是地球内部结构的是碳元素产生的,它一旦用完后,要想再产生那么就必须十分难熬的时长。针对人类的未来发展而言,如今地球存储的石油一旦耗光了,人类也就并没有石油可以用。
那麼地球如今存储的石油还可以供人类应用多少年呢?依据生物学家的调查报告数据信息发觉,人类每一年大概得用掉50亿多吨石油,以目前的石油储藏量,大概也只能保持不上近百年。实际上石油可以再用近百年上下,已经是生物学家作出的一个较为理想的状况。
假如在未来,人类对石油的市场需求持续不断提升得话,那麼石油很有可能只可以供人类保持半世纪上下。假如石油没了,那麼人类的工业生产,农牧业,日常生活等都可能遭受重要危害,那个时候大家就必须一种新的能源来替代石油,那麼有哪些能源可以替代石油呢?
我们要搞清楚,能源并不是唯一的,宇宙空间中的能源比石油强劲的有很多,例如反物质能源,行星能源,暗能量能源等。但是这种离咱们还太漫长,而可以在石油耗光以后迅速替代它的,也许仅有可燃冰。
可燃冰坚信大家都了解过,它是一种天燃气化学物质,遍布于海底堆积物或陆哉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燃气与水在髙压超低温情况下产生的类冰状的结晶体化学物质。可燃冰相对性于石油而言,是一种十分清理的能源,它点燃后几乎不造成一切沉渣,环境污染比煤、石油、天燃气都需要小得多。1立方可燃冰可转换为164立方的天燃气和0.8立方的水。开采时只需将液体的“天然气水合物”提温缓解压力就可释放出来很多的甲烷气体。
可燃冰的运用也比较简单,并不像石油开采以后还要历经一道道的提炼出才能应用。更主要的是可燃冰的在地球的储藏量十分巨大,有可能要远远超过石油的成分。生物学家基本的检测结论发觉,地球的可燃冰储藏量可以供人类应用上千年上下。
因此,当石油网络资源遭遇匮乏以后,可燃冰有可能会结力回来,达到人类针对能源的要求。自然,开采可燃冰的困难要比开采石油难多了,开采石油大家只要根据打深水井,用管路将石油提取发生开展提炼出生产加工,在这个环节中不可能有很大的风险性。
但是可燃冰却不一样,它基本上都是在深海之下。可燃冰往往开采难度系数非常高,主要是它更非常容易点燃,假如在开采的历程中并没有很好的保障措施,就会有很有可能导致泄漏,进而引起走红。设想一下,深海的可燃冰根据管路点燃下去,那灾祸就十分恐怖了。
可燃冰的点燃依然会释放出来温室气体,假如它在海平面上点燃控制不了,那麼便会释放出来很多的温室气体,进而导致全球变暖的加重。因此,开采可燃冰对新技术的规定十分高,以人类现阶段的高新科技只有到小规模纳税人开采用于试验,要想开展现代化的规模性开采还要持续的探究科学研究。
自然,以人类智能科技的速率,在石油资源枯竭的问题以前,我们都是可以保证规模性开采可燃冰的。那个时候大家就拥有更洁净的新能源来替代石油。大家也根本不用为并没有能源而忧虑,假如可燃冰彻底替代了石油,那麼针对人类文明行为的总体转型或是非常大的。
以往许多应用石油的机器设备等都必须开展升级换低。实际上可燃冰针对人类文明行为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就是一个转折期,它尽管比石油好些一些,可是依然属于化石能源的范围,依然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全球变暖,更主要的是化石能源的动能等级是有局限的。
伴随着人类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趋势,我们要持续向宇宙深处开展探寻,这个时候大家就必须快速的宇宙飞船速率。而化石能源可以给予的能源是十分不足的,没法让宇宙飞船的效率获得普遍性的提高。这个时候大家就必须一种根本有别于化石能源的更强劲能源,而这类能源便是大家了解的可控核聚变。
自然,可控核聚变要完成那难度系数就更变大,在它并没有完成以前,大家依然仅有借助化石能源。但是,以地球可燃冰的储藏量可以供人类应用上千年上下,也充足坚持不懈到可控核聚变的完成。一旦可控核聚变实现了,那麼人类将进到核反应时期,化石能源将被完全替代,人类文明行为也未来新篇章。
名声在外的清洁能源就不说了,这里介绍下不太为人所知的非常规石油资源。
1.加拿大油砂
“油砂”,又称“焦油砂”“重油砂”或“沥青砂”,外观似黑色蜜糖,其开采方法与传统石油开采截然不同。
简单地说,油砂开采是“挖掘”石油,而不是“抽取”石油。已露出或近地表的重质残余石油浸染的砂岩,系沥青基原油在运移过程中失掉轻质组分后的产物。
2.美国页岩油
一般说的“美国页岩油(Shale Oil)”的更准确的说法是致密油(Tight Oil),美国是目前全球致密油勘探开发最成功的地区。致密油指的是储藏在页岩、砂岩等致密储层中的石油资源。
国际能源署从工程学的角度对致密油的界定为:利用水平钻井和多段水力压裂从页岩或其他低渗透性储层中开采出的石油。
3.深水油气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南大西洋两岸的巴西与西非沿海三大海域,这三大海域被称为深水油气勘探的“金三角”,集中了当前大约84%的深水油气钻探活动。其中墨西哥湾最多,占32%;其次为巴西,占30%;第三为西非。
目前水深400~500米以下海域的勘探技术早已成熟,因此常将400~500米作为深、浅水的界限。
可燃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我们开发,石油的产量越来越少,在如今这个石油资源缺少的时代,人们纷纷寻找新的资源来代替石油。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我们主要是采用一些新能源来代替石油,有以下这几种能源是可以代替石油的。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的存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太阳没有消失,那么太阳能一直都存在着。人们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太阳能最大的优点是无害,开发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在我们这个环境污染越来越重的今天,这一点是非常宝贵的。但是虽然太阳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总量非常的多,但是他的能流密度是很低的,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天天气晴朗的正午时刻,太阳的辐射最大。
第二种代替石油的能源是风能,风能是利用空气做功,从而给人提供一种可用的能源,它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当空气中的流速越快,所产生的动能越多。因此产生的电能越大,在一些沿海的地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竖立着的风车,这就是风力机,人们主要靠这种东西来收集风能。
随着人们对海洋的开发,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可燃冰的外形像冰,而且遇到火即可点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但是可燃冰目前运用在我们生活上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开发,可燃冰是固体,当我们将它一块块的搬离海面,可燃冰中的甲烷就会挥发,从而对大气造成巨大危害。各国的科学家正在努力钻研中,一旦突破这些难关,可燃冰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主要能源将不是梦想。
1,自然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优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保无污染;缺点:投资较大,能源采集比较难,供应不稳定
2,和原油类似的一些矿物能源、地藏能源,比如,煤、天然气等,优点:能源利用率高,能量大,采集成本相对较低;缺点:一般利用不完全,有污染,且是不可再生资源
3,化学能源,比如铀、核能源,优点:能量巨大,取之不尽;缺点:投资大,对科技要求高,不慎外泄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和危害。
4、生物油、再生油,比如动物油、大豆油、生物柴油等。优点:取之不尽,同单位能量大,可用作燃油、润滑油等;缺点:以现有的技术对生物油这一块的利用转换还非常有限,且无论科技要求和投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
石油资源和天然气、煤等地藏资源会越来越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能源的不断要求,相信能源3和能源4会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新能源完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不会,除非氢能利用-人工制备化石燃料(比如甲烷等)等技术(在这里要不定义为可再生燃料)彻底成熟,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有了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要完全取代旧能源,不仅仅是发电环节的问题,还要把所有用能终端的用能全部用电以及可再生燃料来做代替(说白了,还有好多终端,比如交通运输等,得烧油气)。 而其实不管是做到100%发电由新能源提供,还是终端用能全部来自可再生燃料这两个目标都不容易,个人谨慎猜测认为后面这个还要难一些. 但是个人认为可再生能源占比高到超过传统能源,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主要取决于各种能源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果技术都如现在一样,电池用用就没电,光伏风电老得弃,氢燃料电解储存转一圈回来效率20%多,那估计让可再生能源占比很高也够呛。本文先不讨论体制与既有利益集团影响,只谈技术先。总体来说他们的阻碍作用可能会大于促进作用。
国际油价出现史诗般的暴跌:俄罗斯拒绝了欧佩克进一步减产的提议,而沙特阿拉伯迅速降价增产,引发全球油价暴跌。
人类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天然化石燃料,也称为化石油,包括煤、狭义的石油和天然气,约占所有能源的80%。化石油是大自然亿万年的生物循环形成的。理论上讲可以无限供给。
石油短缺是由人们愚蠢的政治和金融私利造成的,当然,他们不遗余力地破坏地球。其实人类对地球的宠溺,不会对地球本身造成伤害,主要是对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伤害。我们人类必须生活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因为人需要一个温暖的环境,需要吃饭,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而地球根本不在乎,它不在乎有没有大气的温度,这对地球的存在来说并不重要。
因为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地球的要求越来越高。原始人可以烧柴,但现在,我们的汽车、飞机、潜艇等设备需要不同的燃料,消耗量巨大。如前所述,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主要的能源,这些化石燃料是地球给我们的能源,我们也可以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可以从地球上获得更多的自然能量。我们需要大约50年才能达到对氘、氚、氦等聚变核能高效利用的下一阶段。如果这一步能够实现,人类几千年的能源需求就能得到解决。
目前人类唯一能控制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一般由生物形成。最重要的成分是植物,比如玉米。我们可以把它做成酒精和玉米油,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成为燃料,甚至可以带动汽车行驶。
此外,还有水电、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但是对于这些可再生能源来说,效率和利用程度还是比较低的,所以目前人类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石油,因为相比之下它的价格还是太便宜了。
而地球上的石油什么时候会用光?这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池,现在的技术可以从油页岩中提取石油,几乎给了人类几百年的能源。人类能从地球上挤出多少石油,与我们的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是日用的话,目前来讲已经开始出现替代品,现在很多国内的城市公交系统都把发动机改装成为使用天然气或LNG(油气)或煤气的发动机,这是目前就可以直接应用的,而且技术也成熟,也并不会受到类似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的局限性(天气,地理位置等等)。
就工业用来说,目前我国主力发展核电和风电,我过的主要风能资源在海上。其他的能源,比如用玉米做的乙醇,目前在我国已被禁止,因为其制造过程是高污染高耗能。其他的如海底燃冰等等,目前技术还不成熟或是技术成熟但是在那些能源巨头手中(现在知道为什么还不用石油替代品了吧)。
如今每天的原油交易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是马上进行取代将损害到不少人和集团的利益,而往往目前最好最实用的能源技术就握在这些人和集团的手中,要想真正大量使用新能源,等到石油真用完的那一天吧
可替代石油的能源以后能源还是要依靠太阳能
目前最有希望替代石油的能源?洒精
煤是石油的替代能源么煤不可能是石油的永久替代能源,但是在我国有可能在一段时间里,煤还是石油的替代能源。因为我国石油蕴藏量少,而煤蕴藏量大。所以当石油价格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有一些煤化工企业就开始做煤炼油的工艺了。但是这绝对不是长久的,因为我国的煤也有采完的那一天。所以只有清洁能源是石油的永久替代能源。而清洁能源替代石油的关键问题在于研究出大容量长时序电池,而大容量电池的开发又取决于新材料的研究。
替代石油的会是什么你好
目前来讲已经开始出现替代品,现在很多国内的城市公交系统都把发动机改装成为使用天然气或LNG(油气)或煤气的发动机,这是目前就可以直接应用的,而且技术也成熟,也并不会受到类似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的局限性(天气,地理位置等等)。
就工业用来说,目前我国主力发展核电和风电,我过的主要风能资源在海上。其他的能源,比如用玉米做的乙醇,目前在我国已被禁止,因为其制造过程是高污染高耗能。其他的如海底燃冰等等,目前技术还不成熟或是技术成熟但是在那些能源巨头手中(现在知道为什么还不用石油替代品了吧)。
如今每天的原油交易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是马上进行取代将损害到不少人和集团的利益,而往往目前最好最实用的能源技术就握在这些人和集团的手中,要想真正大量使用新能源,等到石油真用完的那一天吧
如果找不到替代石油的能源世界会?
陷入危机
石油的绿色替代能源??GQ—MAS燃料是以甲醇喂主要原料又称甲基醇燃料。
GQ-EAS燃料是以乙醇为主要原料又成乙基醇燃料。
其优势和特点:(通过实车试验)
1、节能、替代汽油30%左右,节约石油资源消耗。
2、提高汽油率烷值,10%提高3.9,20%提高8.1,30%提高11.6。
3、启动性能好,低温启动容易。
4、加速性能明显比普通汽油好。
5、增加发动机功率,促使燃料充分燃烧,动力明显增加。
6、减少尾气污染排放。
7、克服了甲醇和乙醇对金属的腐蚀作用,检测报告显示腐蚀喂12最好。
8、同时降苯降硫,不含芳烃和苯等有害物质。
9、经济效益好,特别是甲基醇燃料(MAS燃料)克服了乙醇汽油不具备的价格优势,乙醇价格接近汽油价格
GQ—MAS燃料和EAS燃料是通过不同比例不同的化学配方来到上述目的,它是集石油化工和汽车发动机燃料二者融合为一体的知识体现而发明和研制成功的新型替代燃料,是甲醇汽油和乙醇汽油燃料又一突破科技成果。
未来真正能代替石油的是什么呢?人类能源的新希望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
重大战略意义下的联手勘测
2004年6月2日,26名中德科学家从香港登上德国科学考察船“太阳号”,开始了对南海42天的综合地质考察。通过海底电视观测和海底电视监测抓斗取样,首次发现了面积约430平方公里的巨型碳酸盐岩。
中德科学家一致建议,将该自生碳酸盐岩区中最典型的一个构造体命名为“九龙甲烷礁”。其中“龙”字代表了中国,“九”代表了多个研究团体的合作。同位素测年分析表明,“九龙甲烷礁”区域的碳酸盐结壳最早形成于大约4.5万年前,至今仍在释放甲烷气体。
中方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黄永样对此极为兴奋,他说,探测证据表明: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
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纯石油进口国,预计到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将增至约1亿吨,2020年将增至2亿吨左右。因此,查清可燃冰家底及开发可燃冰资源,对我国的后续能源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黄永样介绍,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8.1亿元对这项新能源的资源量进行勘测,有望到2008年前后摸清可燃冰家底,2015年进行可燃冰试开采。
战略性与危险性共同打造的“双刃剑”
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采气14年,总采气50.17亿立方米。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日本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钻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块矿集区,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但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 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
由此可见,可燃冰在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什么语言最有可能替代php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优势,谁也代替不了谁。
什么样的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石油?可再生能源是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还得再等等
目前的国际市场行情,每桶石油68.97美元。而传统液化石油气作为石油的加工产品,也随着石油价格的增长不断攀升,目前国内液化石油气的市场价格为¥3-3.8元/公斤。尽管我国的原油储量世界排名第10位、产量第8位,但由于石油消费增长强劲,目前消费量已位居全球第2位。近年来,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传统液化石燃气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需要,仅2002年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就近亿吨,2010年石油缺口预计为1.2亿吨。我国今后对能源的需求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急剧增加,对国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如何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后续能源供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而目前,民用燃气主要来源于石油液化气,在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和大幅波动的今天,石油液化气将因短缺而随时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据专家预测,目前我国的石油液化气可满足需求在大中城市占50——60、在城镇占30——40、在农村仅占10左右。我国开展的西气东输工程,将对沿线大、中城市,人Τ集中区用气需求形成良好的补充,但对广大县乡城镇和农村的用气需求仍然不能满足。地球上矿燃料资源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人类生活对能源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解决能源危机状况是摆在当今世人面前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课题。因此,开发生产新型液化气将是民用燃料开发的一次革命,是对石油液化气能源短缺的有效补充,必将成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产业,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 项目的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有农村居户2亿多户,有1亿多户生活用燃料使用桔杆或木柴,随着生活方式的升级变革,对燃气的年需求量达8亿标准罐以上。周边省市如湖北省、山西省、河北省、陕西省等均以农业人口为主,农村居民户在5000万户以上,对燃气的需求量在3亿标准罐以上。作为本项目的所在地云南省(共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共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云南省的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为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为990公里, 总人口4375.6万人。燃气用户近约1093万户,年需燃气约4500万罐。云南地理优越,交通发达,另外在再加上众多人口与企业的云南省的工业,运输方面的使用量是可想而知的,如充分利用云南省的地理优势,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市场容量更为广大。本项目之新型液化气是在总结了国内各型兑制燃料气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505次试验,以工业废液、废醇、废碳、废烃、废油为主料,以特种有机可燃的低沸点化学物质为配料,经过一定理化反应过程,转化为性能优于石油液化气的可燃气产品,从而筛选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全新液化气生产新工艺。该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安全,原料来源充足低廉,燃气产品热值高、无烟、无结炭,质量优于石油液化气。本项目所开发的新型液化气,是当今民用石油液化气的最佳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该项目经过近三年的实验型小规模生产,经上千户试,用户反应良好——应用该技术生产的燃气,同等条件下较使用石油液化气节约30%以上,用户易于接受,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开发新型液化石油气并进行大规模生产,既是兴国利民的举措,又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潜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 项目资源与技术
1、 项目资源
该项目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化工生产中的废液、废烃.废醇,也可用化工副产品作原料.原料来源广泛丰富,价格低廉。经过多年的网上查询和实地考察,适合本技术产品的原料遍及全国各省、市、县。例如,云南某市甲醛厂,月产量2000吨,吨价900元;贵州某化工总厂,月产甲醇油和甲醇2000吨,吨价900元;河北某市精细化工厂,月储存杂醇1 500吨,吨价800元;某市甲醇厂,月产量2500吨,吨价1200元。原料丰富.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云南交通便利组织原料供应——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化工副产品及“三废”料近20多万吨,其中有10多万吨白白流失,如果用该项技术将其流失部分转化为新型液化气,年可产新型液化气600万罐,为社会增加效益3亿元。即可解决大批居民的生活用燃料,又可大大减少化工副产品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2、 项目技术
新型液化气技术由工程技术人员肖耿忠历时7年研究成功,并通过国家、省、市质量监督部门和国家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测试,分别获得了相关的合格认证书。其燃气以含丁烯等有机成份的化工废液和溶剂配制而成,技术路线科学,工艺合理,燃烧完全,热值稳定,无残留物,填补了我国新型液化气的空白,被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项目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该技术根据所选化工废液或化工产品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经科学配制而成。成本低于石油液化气30一5 0%,而燃烧值不低于石油液化气,降低了用户的用气成本。
2、溶质和溶剂配制比适当,沸点低、燃烧充分、无残留物、无有毒害气体产生,是环保型产品。
3、储运设备和燃烧用灶罐与石油液化气所用完全一样,使用安全可靠, 且不需新置灶具,用户易于接受。
4、技术成熟可靠,生产工艺简便,投资小,见效快,易于就地工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