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美国务卿布林肯呼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追赶中国:「我们落后了」,意味着什么

欣喜的丝袜
忐忑的高山
2023-02-06 23:19:56

美国务卿布林肯呼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追赶中国:「我们落后了」,意味着什么?

最佳答案
欢呼的火
传统的枫叶
2025-09-07 08:54:45

当地时间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马里兰州发表了关于气候问题的首次演讲。布林肯声称,应对气候变化的“乏力”将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他发出警告说,美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落后中国,美国必须在气候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并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资源。

“如果美国不能领导世界解决气候危机,我们的世界将所剩无几。”布林肯说。

布林肯呼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追赶中国:我们已经落后

布林肯19日在马里兰州讲话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发表此番讲话正值美国主办全球气候峰会前夕,就在几天前,拜登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也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今日美国”形容,拜登政府已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作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最大机遇。美媒分析称,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碳排放国家,中美保持沟通非常重要,而双方的合作也不会削弱美国在其他关键事项上的立场。

“如果成功了,我们将为几代人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综合美媒报道,在19日的讲话中,布林肯先是描绘了一番世界气候面临的严峻态势,摆出一副美国要身先士卒引领世界解决气候问题的姿态。布林肯表示,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但贡献了15%的全球碳排放量,美国可以在这场危机中作出“重大贡献”。

布林肯不断强调发展新能源为美国带来的机遇,“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2.15万亿美元,太阳能和风能技术会成为美国工作岗位增长最快的领域。”布林肯称,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必须做两件事——减少排放和为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到2040年,世界在这一领域将面临4.6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缺口。

最新回答
乐观的棒棒糖
懵懂的网络
2025-09-07 08:54:45

原因很简单一中国光伏产业崛起动摇美国对中国的能源控制

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我国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产量从2008年起就异军突起,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从2005年德国开始对光伏进行度电补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年产量几乎从零起步,到2014年,中国光伏产量已经达到30GW,保持着在全球遥遥领先的地位。在2005年到2012年间,美国和欧洲政府对于光伏发电的补贴,通过采购中国的光伏组件,至少有一半进入了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口袋。

在这段时间,美国和欧洲的光伏制造企业被中国的光伏企业挤压得毫无生存空间,数百家光伏企业接连倒闭。风电企业的情况也类似。

但是,这还不是美国和欧洲宣布对中国光伏企业和风电企业进行“双反”的真正理由。

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除了清洁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随处可得。这种能源不像石油那样70%集中在中东,美国只要控制了中东就控制了世界。

而光伏和风力发电具有地域分布的平均性。虽然不同地方的风力大小有区别,日照强度有区别,但理论上,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光伏作为能源。即便是在北极,只要是白天,光伏一样可以采用。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光伏的应用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比例,比如占到了现有能源消耗量的20~30%之间,中国对于能源的进口依存度将大大下降。而如果可再生能源站到了能源总消耗量的50%的话,中国几乎可以完全摆脱石油进口的局面。那样,美国所谓的“亚太在平衡”战略,美国在中东的布局,对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将完全彻底地失去意义。

虽然现在中国的风力、光伏和生物质能的装机容量才 100GW,也就是一亿千瓦,占中国能源总消费的8%左右,但是,中国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却十分迅速。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的总装机将超过250GW,即2.5亿千瓦,预计将超过届时中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20%。要知道,那仅仅是五年之后就将发生的。届时,中国的石油需求将比现在减少30%以上,也就意味着中国进口石油的需求将减少60%。这样的话,仅俄罗斯和里海的石油就可以完全满足中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届时,美国对于中国的能源控制,将彻底失去意义。这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二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将影响美国自身的能源安全

让美国更为担心的是,中国的光伏企业在这不到十年的短短时间内,就已经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除了成本低廉外,中国光伏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并不逊色于美国本土的产品。而且,中国的大型光伏企业,在鼎盛时期,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而不少企业虽然投入的研发资金比美国的同行少很多,但获得的成果却丝毫不逊色,不少技术都处于领先的势头。

这样的情形如果发展下去,不仅中国自己将实现能源自给,也就是所谓“能源独立”,而且,会倒过来造成美国的能源会对中国企业产生依赖效应。目前,美国对中国光伏的“双反”就遭到了美国包括众多太阳能用户的“低价太阳能联盟”的反对,这意味着,美国光伏用户对于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依赖已经产生,如果美国政府不立刻断然采取措施阻止中国产品的进入的话,这种依赖将越来越严重。如果美国大部分的新能源都依赖中国的产品的话,那么,到时候才采取贸易禁运措施的话,伤害的就将不仅仅是美国的新能源用户,而是整个美国经济。

此外,目前世界上除了中东、非洲和俄罗斯外,其它地区基本都是能源净进口地区,例如欧洲、南美、东南亚、东北亚等。目前,中国的光伏企业对于这些地区的市场渗透也十分深入。而这些地区的能源,现在基本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因此,中国的光伏企业如果这么长期发展下去,必将形成在这些地区从美国的“虎口”里夺食。虽然现在光伏等新能源的发电规模对美国还远远没有构成威胁,但随着新能源规模的扩大,这些非美国的国家一旦对中国的光伏产品产生了依赖,到那个时候,局面恐怕就完全不是美国所能够控制的了。

所以,无论是从美国自身的光伏制造业保护,从保持对中国的能源控制,从保持美国自己的能源独立,还是保持美国对世界的能源控制力,美国都必须在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之初,将中国光伏产业扼杀在摇篮里。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对中国光伏产业一反再反,穷追猛打,必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原因。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光伏制造企业,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美国自己光伏产业,而是为了通过遏制中国的光伏产业,确保中国对于进口石油的需求,确保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国对于进口能源的需求,以确保美国用了半个多世纪建立起来的以石油控制世界的局面不被打破。

这就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的多层次原因。

三美国“双反”战略成效显著

应当说,美国的“双反”政策还是很奏效的,基本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现在,中国的光伏企业,不仅因产能过剩元气大伤,而那些还在苟延残喘的企业,也只能基本维持成本,谈不上任何发展。

虽然一年多以来,中国政府对于光伏发电的补贴政策起到了强心针的作用,但现在光伏行业里形成了“重发电轻制造”的明显倾向。“搞电站的牛逼,搞制造的傻逼”,成为了那些拿着资本找电站买路条的光伏投资大佬的口头禅。虽然发展光伏电站是从应用端拉动需求,也是必须的,但如果只重视发电,忽视制造,则恰恰中了美国人的圈套。这正是美国人对中国光伏进行“双反”想要达到的目的。

比行业不景气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目前中国的光伏企业已经几乎完全放弃了技术研发。在目前极度艰难的生存条件下,所有的大型光伏企业,都在勒紧裤腰带,设法生存。在工资都发不出的情况下,研发投入根本就不可能被列入预算。据调查,几乎所有的中国光伏企业,从2013年起,就停止了新项目的研发投入。原有的研发项目也大多数中断,只有少数企业还在延续已经立项的研发项目。

作为新兴行业的初期,光伏产业技术更新时间较短,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时间很快。而本来中国光伏企业在制造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如果一直积淀下来,将不断加强这种优势,而一旦中断,则今后又要从头再来。中国企业放弃研发,将对中国光伏产业形成长期致命的伤害。因为,不景气时暂时的,度过以后很快能够恢复,但技术优势一旦失去,将丧失竞争力,造成长期落后。

在中国光伏企业停止研发的同时,美国的光伏企业却在不断加大投入,研发这新的技术。美国政府也从2012年开始,持续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研究项目的资助。

如果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光伏的这种彼消此长的遏制战略持续下去,中国光伏产业在过去近十年所形成的并不稳固的光伏制造优势,在几年内将荡然无存。那个时候,即便美国取消“双反”,中国的光伏企业也将没有任何竞争力。

在“双反”方面,美国在2012年打出第一招之后,现在已经祭出了第二招,可以肯定这决不是最后一招。甚至还会有“双反”之外的更狠的招数。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招数收到了效果,达到了他们希望看到的目的。

至于后面的事态如何发展,如果中国那些应对美国“双反”的专家、企业家和官员们,如果看不到美国“双反”的深层次原因,只是一味在成本、价格和补贴上和美国纠缠,就掉进了美国的陷阱,将注定白费力气。那样的话,很可能山姆大叔后面的招数都不用拿出来,就能够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了

但是,尽管美国想搞垮中国光伏产业的决心很大,投入也很大。但是,他们的目的是注定不能得逞的。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命力已经得到证明,行业里也不乏有识之士。只要中国的光伏企业能够认清美国“双反”的真实原因,有的放矢,采取正确的对策,就一定能够粉碎美国政府的阴谋,不论美国再用什么样的手段,都不能阻挡我国的新能源事业顺利发展。望采纳

笑点低的乐曲
安详的流沙
2025-09-07 08:54:45
都说英国环境宜人,但为什么说这一切来的如此不易?

英国实现了一个在环保等方面的令人震惊惊喜:截止到5日,英国全国各地完成持续114小时无需煤发电,创下了科技革命至今的最高记录。但是要记住,2012年,煤化还占英国能源供应的40%,而2006年时,英国群众还几乎看不到太阳能光伏板。因而,英国的不断“无煤发电”无疑是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考试成绩。那样,上个世纪50时代以“雾城”闻名世界的英国是怎样在能源环境保护的途中狂飙突进的啊?

煤炭曾经是英国最主要的电力工程然料,又为英国增添了科技革命的第一缕曙光。但是煤炭需求量的剧增,也出现了很多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机废气,让伦敦的环境污染越来越激烈,最后引起了1952年导致12000人死亡的“伦敦浓烟事情”。经历过这一场可怕的灾难以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走向了提升能源结构的长路漫漫。

因此,英国依次出台了好几部绿色环保最新法律法规,涉及到大气污染控制与预防、公司和家庭节能降耗、能源合理安排等各个方面。如1995年,英国施行了《家庭节能法》,颁布了节能标准;2007年5月,英国政府发布了《英国能源白皮书》,为英国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制定了主要目标。

在确立法律的前提下,政府部门也用了气候变化税、排出商贸体制等政策工具推动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除此之外,英国还开设各种各样专项资金加强对翠绿色能源的投入,为此提升能源结构:2010年,英国政府就注资10万欧建立了翠绿色能源股票基金,提高低碳环保能源(如风力、深海波浪能和太阳能)使用率。

在这里一系列全力措施下,英国的煤炭消费市场急剧减少,太阳能发电量获得了普及化,海上风力发电兴起。现阶段,煤化在英国总发电能力的比重不够一成,煤化需求量比同期相比降低近三分之二,而据方案,英国将在2025年关掉最后一批燃煤发电厂。此外,再造能源发电量近年来占有率日渐提高,风速发电能力2018年初次提升150亿万千瓦。

能源结构的变化,让英国完全告别“雾霾天气围城”的噩梦,变成了最理想的自然环境适居的地方。这儿绿树成荫、碧空如洗的良好环境,深深吸引愈来愈多外国人在英国长期性居住。与此同时,英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性也成为诸多投资者眼里的“抢手货”:在过去十年中已经为英国深深吸引高达150万欧项目投资。

害羞的鞋子
可爱的蚂蚁
2025-09-07 08:54:45

“中国打赢治污首战了!”

近日,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污染治理的报告,经过主体媒体报道后,在国际社会引发热议。

“中国 仅 用了4年时间,就让城市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平均下降了32%”,报道称中国已创纪录的速度打赢了这场污染治理战。

报道指出,中国在2013年启动了一项空气质量计划,要求所有城市的PM2.5浓度至少减少10%,对北京的要求则是降低25%。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使出各种给力的操作。如禁止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建新的燃煤发电厂;并要求现有工厂减排。另外,在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则严格限制路上的汽车数量;同时降低了钢铁产能,关闭部分煤矿。

不仅如此,中国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目前中国已是全球太阳能发电量最大的国家。

▲世界首座熊猫外形的光伏电站在山西大同郊外落成。

报告称,根据遍布中国的200多个环境监测站的数据,中国的一系列大力度举措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中国的环境确实有了极大的改善。

▲报告封面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将中国这波污染治理操作与几十年前的美国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美国在1970年颁布《清洁空气法》之后,花了4年时间让空气污染指数下降了20%。随后,又用了12年时间,才完成了中国仅用4年就降低32%的成果。

▲美国纽约市1973年与2013年对比,图片来自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参与制作报告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格林斯通忍不住点赞:“历史上我们还没有发现过其他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期内这样大幅减少污染的例子,这太了不起了。”

得知中国这一“惊人的胜利”时,美国网友表示非常服气。有人感叹道:“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腾飞为全球成功减贫做出了极大贡献,而这一次,全球污染防治问题也将依赖中国的领导。未来将越来越指望中国。”

而另一方面,中国治理空气污染的“高效”,也让部分美国网友开始反思本国的污染问题。一位网友表示,“当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致力于生产和使用更多化石燃料时,中国却在经济、政治和医疗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政策。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上处于领导地位。”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就连一贯傲娇的印度媒体也心服口服。印度《金融快报》在大标题中这样写道:“中国打赢治污的这场硬仗,扎扎实实给印度上了一课”。

印媒报道称,长期燃烧化石燃料、交通废气排放,使得2017年入冬后印度的雾霾迅速加重,部分地区PM2.5指数甚至一度飙升至1000。

不久前,印度网站爆出被誉为“印度明珠”的泰姬陵因为空气污染太严重被熏黄了,黄色“毒  气”更让城市街道秒变“寂静岭”片场。

面对本国愈发恶化的空气污染,印度不禁发问:“中国到底做了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

印媒还特别“划重点”,列举了几项印度可以向中国学习的举措:一是制定更严格的针对污染排放的法律规范,二是限制车辆出行天数,三是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等。还有像中国一样建立更多空气质量监测站,让真实数据“啪啪打脸”,以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看到这一次中国治理污染成效卓著的“实锤”,有印度网友一语双关地自嘲道:“看来,我们真的只能‘红着眼’看中国了。”

还有印度网友表示:“我们总是落后于中国丢不丢人!”

更多印度人则“呼叫”莫迪政府学习中国:“中国的污染治理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让印度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吧。”

或许,群众的呼声还是有效果的,报道称,印度政 府近日制定了一项“全国清洁空气规划”,致力于在未来3年内100个城市中减少35%的空气污染,在接下来的5年里减少50%。

当然,虽然中国在空气污染防治上“初战告捷”,但当前大气污染治理还处在负重爬坡、任重道远的阶段,来不得半点松懈。

魔幻的钢笔
欣慰的枕头
2025-09-07 08:54:45

对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需求已成为全世界的优先事项。大学正在投资于教学、培训和装备下一代工程专家,他们希望为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工作。如果您正在考虑获得工程学位并有兴趣进入可再生能源工程领域,那么中东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学习目的地。

 以下是您应该考虑在沙特阿拉伯学习可再生能源工程的四个原因。

沙特阿拉伯旨在成为中东可再生能源工程的先驱

沙特阿拉伯和邻近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正在迅速转向可再生能源,并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到 2030 年,沙特阿拉伯计划通过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转向更清洁、更环保的能源,使 50% 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事实上,沙特政府制定了一个名为“沙特愿景 2030”的创新战略框架,旨在将该国定位为国际投资、可再生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全球枢纽。

大力投资建设旨在刺激和促进创新和增长的革命性基础设施,为包括工程在内的各个行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机会。一项突出的发展是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 NEOM 未来城市项目,该项目将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成为尖端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国际中心。

专攻相关可再生能源工程问题

可再生能源的运作方式已经变得高度专业化。能源公司现在不得不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品并改变其运营方式,同时大力投资于该领域的研发。攻读相关工程学位可以让你探索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学科领域,从而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显着优势。

在 2021 年 QS 阿拉伯地区大学排名中,有 21 所沙特大学进入前 100 名,这表明该国正在成为强大的高等教育中心,尤其是在 STEM 学科方面。该 哈伊勒大学 ,位于北部的沙特阿拉伯是该国唯一的大学提供学士学位,在可再生能源工程,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可再生能源工程的最关键的领域。

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市场预计将创造近 8,000 个新的毕业生就业机会

可再生能源公司正在成为能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正在成为能源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雇主。从研发到地方和国家政府政策,从财务到项目管理,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工程需求,该行业的招聘人员和雇主都在寻找能够提供相关技能、知识和技能的候选人。专业知识。

追求有积极影响的职业

随着中东计划到 2025 年将其风能和太阳能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大 18 倍,哈伊尔大学已经认识到培养下一代可再生能源工程专家的重要性,这些专家具备在此类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一个快速发展的动态领域。随着化石燃料预计在未来 40-50 年内耗尽的前景越来越大,能源公司不得不涉足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

可再生能源工程师的职业将使您处于这一重要领域的最前沿,在那里您会发现自己与其他工程师和科学家合作开发高效、实用的能源系统,以可持续、高效和有效地利用能源。

时尚的翅膀
粗暴的老师
2025-09-07 08:54:45

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在跳出西方话语体系的框框,依照现实发展的逻辑来考虑“我们怎么样”“中国需要什么”,而不是“西方怎么看”自信,如今正成为新时代青年身上越来越闪亮的“光环”。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则报道,称如今中国的年轻人不再崇洋,他们对祖国的发展和前景普遍自信,在这一代人看来,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力量与稳定的灯塔”。

无独有偶,英国某基金会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为乐观自信。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则相对较为悲观。

观察国内舆论中的年轻人形象,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年轻人的形象越来越转向积极正面。昔日被加诸年轻人身上的“叛逆”“自我”等标签逐渐被“自信”“担当”等正面评价取代。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西方的态度,更耐人寻味:面对西方的一些“傲慢与偏见”,他们不再卑怯、沉默,而是理直气壮地“怼”回去;有的更以“自黑”的方式调侃——这种“回怼”和“自黑”不仅仅出于自尊,更是发自肺腑的自信。

年轻一代的“集体自信”,无疑来自于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强大。由于近代的屈辱史,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少人在如何面对西方这个问题上,是缺少点自信和底气的。即便是向西方说“不”,在方式上也往往是激烈多于平和——这似乎成了一种饱受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而如今,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或许可以称之为近代以来最能“平视”西方的一代。他们生活和成长的时代,物质条件更加优渥、信息获取更加便利、眼界视野更加宽阔,这让他们并不天然认为“西方比中国好”,也因此更加自信平和,更加懂得把这种自信、平和与爱国、自强有机结合起来。

这种心态和观念的变化,无疑将深远地影响中国的未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国正在从一个“追赶者”逐渐转变为“开创者”,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西方可资借鉴的经验越来越少,只有依靠自身的创造力,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在跳出西方话语体系的框框,依照现实发展的逻辑来考虑“我们怎么样”“中国需要什么”,而不是“西方怎么看”。这种发自心底的集体自信,必然有助于弥合心理卑怯,重建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从这方面说,年轻一代的“集体自信”,正是当下中国最为需要的精神。

年轻一代正自信地走向舞台中央,时代也正为他们供给越来越多的机会,方方面面都在呼唤年轻力量的加入,丰富多彩的世界在等待年轻人去探索。一个古老国度正以独有的航线驶向现代化,而她的年轻人们,正满怀自信,走在建功立业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