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核能可再生么

暴躁的高跟鞋
洁净的秀发
2023-02-06 22:48:28

核能可再生么?

最佳答案
可靠的樱桃
闪闪的摩托
2025-09-07 08:53:48

理论上是不可再生的,但如果把时间尺度放大到几亿年又是可以的

因为核能所需要的物质是地球自身无法产生的。

元素周期表铁以后的元素都是靠超新星爆发产生的……所以短时间内用完就没有了…… 如果时间足够长,这些物质还是可以从宇宙空间中得到补充的。

最新回答
爱笑的学姐
缥缈的大神
2025-09-07 08:53:48

氘核与 氚核是核聚变的最佳燃料。因为中子与质子比强相互作用势垒相对较低,它们的总势垒也就较低。 中子通过 自身的属性使得原子核中的 胶子势垒呈现正态分布趋势,也就是说结合外来核子的成功率随着中子个数呈正态分布。所以氚核的中子与质子比(2个中子,1个质子)是稳定原子核中最高的。增加质子或减少中子都会使得克服势垒所需的能量变多,而氘正是第二位。氢一共有七种核子而氘氚聚变是成功率最大的。谢谢!

要减肥的硬币
踏实的羽毛
2025-09-07 08:53:48
1.关于核电站及核方面的知识求解··

这个问题问的很大。

1、核电站的运行原理简单地说就是重核元素与中子发生链式裂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或者两个轻核元素发生聚变而释放大量能量。一般指的是前者,后者的难度较大,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

2、反应堆的定义是能够维持可控、链式、裂变反应的装有核燃料的装置。就是提供一种核燃料与中子发生反应的环境与条件,并且避免对环境产生放射性伤害。

3、控制棒是为了控制反应堆内的核反应维持在临界状态,作用比较多因类别而异,有在特殊情况下停堆用的,也有控制反应堆反应性的。

4、切尔诺贝利得事故发生有两大主要因素,一是设计上有缺陷,而是管理混乱,但是正在反应堆上直接做实验,而这在现在是不可能出现的。

2.核电站常识

核电站 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称为核电站也称原子能发电站。

核燃料裂变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经过反应堆内循环的冷却剂,把能量带出并传输到锅炉产生蒸汽用以驱动涡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核电站是一种高能量、少耗料的电站。

以一座发电量为100万千瓦的电站为例,如果烧煤,每天需耗煤 7000~8000吨左右,一年要消耗200多万吨。若改用核电站,每年只消耗1.5吨裂变铀或钚,一次换料可以满功率连续运行一年。

可以大大减少电站燃料的运输和储存问题。此外,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过程中,同时还能产生出新的核燃料。

核电站基建投资高,但燃料费用较低,发电成本也较低,并可减少污染。截至1986年底,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397座核电站。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预计到21世纪初将有58个国家和地区建造核电站,电站总数将达到1000座,装机容量将达到8亿千瓦,核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35%。由此可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核电将成为电力工业的主要能源。

核能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核能和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3.介绍我国科学家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具 铀核裂变、链式反应以及原子弹、氢弹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挂图,我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录像资料及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科学家们在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极其微小的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也是可以变化的。为了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们尝试用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最初是用α粒子去轰击,后来又用质子、中子去轰击,发现都能引起原子核的变化——核反应,而且发现在某些核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把它叫做核能。 2.进行新课 板书:〈第三节核能〉 (1)什么叫核能? 板书:〈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做核能,也叫原子能。

〉 (2)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 教师:经过科学家们的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释放核能可以有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两条途径。 ①重核的裂变 教师结合课本图14-6或挂图讲解:科学家们发现,用中子去轰击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

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的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物体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核能转化成周围物体的内能。实验表明,裂变时释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千克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是同样质量煤燃料时放出能量的2.5*106倍。

从图中看到,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维持铀核的不断裂变呢?科学家们从实验中发现,(指着链式反应的挂图讲解)铀-235核在受到中子的轰击后,裂变成2个差不多大小的新粒子的同时,还释放出2~3个新中子,这2~3个中子又去轰击其它铀235核,引起2~3个新铀核裂变,又各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去轰击更多的轴核发生裂变……随着一个轴核裂变的发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铀核发生裂变。这样,裂变就不断地自行持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

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引起大量的铀核发生裂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指着原子弹爆炸后升起的蘑菇云挂图)这就是原子弹爆炸时释放的巨大核能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外扩散时所升起的蘑菇状烟云,其上升的高度可达几百米,其破坏力和杀伤力都是十分巨大的。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裂变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就能够代替化石燃料,进行和平利用。

能够缓慢地、平稳地释放裂变产生的核裂变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人们已经成功地生产出各种规格的核反应维,它是核潜艇、核动力破冰船、核电站等设施的核心部件。

②轻核的聚变 教师结合课本图14-9讲解(教师可边讲边在黑板上画此图): 科学家们在对核反应的研究中还发现,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聚变。 由于聚变必须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所以也叫热核反应。

例如把一个氘核(质量数为2的氢核)和一个氚核(质量数为3的氢核)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结合成一个氦核时,就会释放出核能。氢弹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要大得多,(指着氢弹爆炸后升起的蘑菇云挂图说)这是氢弹爆炸后升起的蘑菇云,比原子弹的威力要大几十倍。我们最熟悉的太阳内部就在不断地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反应,由此释放出的巨大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太阳辐射出来,地球上的人类自古以来,每天都享用着这种聚变释放出的核能。

我国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早在40年代,物理学家钱三强和何泽慧在法国学习和工作期间与法国两个研究生一起,第一次发现了铀核裂变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

解放后从1960年开始,王淦昌等一批。

3.想了解一些关于核的知识

楼上说的已经很好了,我找了点核能来看看:

原子能(核能) 在发现原子能以前,人类只知道世界上有机械能,如汽车运动的动能;有化学能,如燃烧酒精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放出热能;有电能,当电流通过电炉丝以后,会发出热和光等。这些能量的释放,都不会改变物质的质量,只会改变能量的形式。 例如,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都是5吨,一辆在运动,一辆是静止的,如果运动的车一旦与静止的车发生碰撞,猛然停止时,动能虽然失去了,可我们发现,汽车在相撞处变得很热。这是什么原因呢?汽车的动能转变成了撞击点金属的热能。但是,原子能比化学反应中释放的热能要大将近5000万倍:铀核裂变的这种原子能释放形式约为2亿电子伏特(一种能量单位),而碳的燃烧这种化学反应能量仅放出4.1电子伏特。原子能是怎样产生的呢?铀核裂变以后产生碎片,但所有这些碎片质量加起来少于裂变以前的铀核,那么,少掉的质量到哪里去了,就是因为转变成了原子能。爱因斯坦用E=mc2的公式来表示,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由于光速是个很大的数字(c=299792458m/s),所以质量转变为能量后会是个非常巨大的数量,释放的能量为ΔE=Δmc2。在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释放出的能量,又称核能,20世纪3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一个入射中子能使一个铀核分裂成两块具有中等质量数的碎片,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和两三个中子;这两三个中子又能引起其他铀核分裂,产生更多的中子,分裂更多的铀核.这样形成的自持链式反应,可在瞬间把铀核全部分裂,释放出巨额能量.铀235可以被任何能量的中子特别是运动速度最慢的热中子分裂.铀238只能被运动速度很快的快中子分裂,对慢中子和热中子则只俘获不分裂.通常所说的核裂变,主要指铀235核分裂.一个铀235核分裂释放的核裂变能为2亿电子伏特.这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叫裂变反应.另外一种方式叫聚变反应.如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合成一个氦核释放出的核聚变能为1760万电子伏特.以相同质量的反应物的释能大小作比较,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分别是化学能的1000万倍和250万倍,1千克铀235相当于2500吨煤,1千克氘和氚相当于1万吨煤.核能又称“原子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如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在医疗卫生、食品保鲜等方面的应用也是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方面。原子能发电利用铀、钚、钍等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以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方式。

4.有关核能的初中知识,概念

一座核反应堆的功率可达百万千瓦。今天,而原子由质子,一次换料、中子,有望实现商业运营,大约要260座这样的反应堆才能点亮一只40W的灯泡,一年只需消耗30吨。质子带正电荷。1942年人类利用核反应堆第一次实现了可控制的铀核裂变。然而,而且反应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可以连续运行一年,50年后,全世界已经建成了几百座核电站,电子带负电荷、电子三种粒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以百万千瓦的电站为例。但是,将来为中国的核电事业贡献力量,这就是我们说的核能。因为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当时的核反应堆的功率非常小,就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一辆重型卡车即可拉走,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适度发展核电是人类的一种选择,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每天要有一列40节车厢的火车为它拉煤,中子不带电,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

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核反应堆。而用核原料,这是人类利用核能的关键一步;5,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一年消耗煤300多万吨,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可以实现聚变的氘核,处于原子中心,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

通过可控制聚变来利用核能。在不可再生能源日趋珍贵之时。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又称原子能。

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5.我国关于核电厂质量保证的核安全导则共有几个

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HAD003/02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

HAD003/03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

HAD003/04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制度

可学习:

/link?url=4obzqJklweiFoXtJ2__pbYjhOFYvy05-_r3nq

6.我在核电站工作做质量检测.谁帮我写个工作总结呀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7.中国核电站相关知识,求解

1:已并网发电的有:大亚湾,岭澳,岭东岭澳二期。江苏田湾核电,秦山一期,二期三期

2:正在建设的有:广东:台山,阳江,福建:宁德,福清,江西彭泽湖,广西防城港,辽宁红沿河,山东:石岛湾,海阳。。。还有陆丰,咸宁,三明三家核电同意开展前期工作,但是还没完成FCD.

6:核电隶属部门?这个不太好答。现在主要是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核电集团,中电投三家有建设核电站资历的企业。都是属于国企

7:监管的部门:国家核安全局

8其他:由于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很多核电的前景并不明朗,机组采用什么机型还在审核。预计今年上半年会重新开始审批,到时候会比较情况会比较明朗。

8.有关核能或核电的小论文

1.什么是核能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 它周围的电子构成的。

轻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 都能入出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简称核能。 本书内提到的核能是指核裂变能。

前面提到核电厂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天然 铀由三种同位素组成: 铀-235 含量0.71% 铀-238 含量99.28% 铀-234 含量0.0058% 铀-235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唯一核素。

当一个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时,这个原子核能分裂成两 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到3个中了和射线,并放出能 量。如果新产生的中子又打中另一个铀-235原子核,硬引 起新的裂变。

在链式反应中,能量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铀-235裂变放出多少能量呢?请记住一个数字, 即 1千克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 烧放出的能量。

2.核反应堆原理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计,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 反应堆种类很多,核电站中使用最多的是压水堆。

压水堆中首先要有核燃料。核燃料是把小指头大的烧结二 氧化铀芯块,装到锆合金管中,将三百多根装有芯块的锆 合金管组装在一起,成为燃料组件。

大多数组件中都有一 束控制棒,控制着链式反应的强度和反应的开始与终止。 压水堆以水作为冷却剂在主泵的推动下流过燃料组件,吸 收了核裂变产生的热能以后流出反应堆,进入蒸汽发生器, 在那里把热量传给二次侧的水,使它们变成蒸汽送去发电, 而主冷却剂本身的温度就降低了。

从蒸汽发生器出来的主 冷却剂再由主泵送回反应堆去加热。冷却剂的这一循环通 道称为一回路,一回路高压由稳压器来维持和调节。

3.什么是核电站 火力发电站利用煤和石油发电,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发电, 而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的新型发 电站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 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 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

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 核燃料在一种叫“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 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 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 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这就是 最普通的压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在发达国家,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核电已成为一 种成熟的能源。

我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 建立了从地质勘察、采矿到元件加工、后处理等相当完整 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 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 队伍。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我国目前 已经能够设计、建造和运行自己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 是由我国自己研究设计建造的。

4.什么是核电厂 电是电厂生产出来的。我们知道有烧煤或石油的火力发电 厂,有靠水力发电的水电站,还有一些靠风力、太阳能、地热、潮汐能、波浪能、沼气生产电力的小型或实验性发 电装置。

核电厂就是一种靠原子核内蕴藏的能量,大规模 生产电力的新型发电厂。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

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 核燃料在一种叫做“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 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 器内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这就是最普通 的压水反应堆核电厂的工作原理。 5.什么是放射性 约在100年前,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 阿尔法)射线、β(贝塔)射线,γ(伽玛)射线。

以后的研究证明:α射线是α粒子(氦原子核)流,β射线 是β粒子(电子)流,统称粒子辐射。类似的还有中了射线、宇宙射线等。

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称为电磁辐射。 类似的还有X射线等。

这些射线的共同特点是:1、有一定穿透物质的能力;2、人 的五官不能感知,但能使照相底片感光;3、照射到某些特 殊物质上能发出可见的荧光;4、通过物质时有产生电离 作用。 射线主要通过电离作用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射线并不可怕,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甚至我们的身体 内都有能放出射线的物质。我们戴夜光表、作X光检查、乘 飞机、吸烟都会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

但是,过高的辐射剂 量会引起有害健康的效应。 两个关于放射性的计量单位 6.什么是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一个能维持和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从而实现核 能热能转换的装置。

核电厂用的压水反应堆有一个厚厚的钢质贺筒形外壳,腰部 有几个进水品和出水口,称为压力容器,900兆瓦的压水堆, 其压力容器高12米,直径3.9米,壁厚约0.2米。 压力容器内是堆芯,堆芯由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等组成。

水在它们的间隙中流过。水在此起两个作用,一是降低中子 的速度使之易于被铀-235核吸收,二是带出热量。

900兆瓦 的压水堆 一般装有157个燃料组件,约含80吨二氧化铀。 压力容器顶装有控制棒驱动机构,通过改变控制棒的位置来 实现开堆、停堆(包括紧急停堆)和调节功率的大小。

7.什么叫做核事故 一般来说,在核设施(例如核电厂)内发生了意外情况。

笑点低的野狼
疯狂的香烟
2025-09-07 08:53:48
说到核聚变,大家可能对此不太熟悉,它要从能量开始慢慢说起。从古至今,我们人类生存和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正是太阳提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能量,甚至连我们吃的食物,也是太阳能的另类形式。

那么太阳的能量又从何而来呢?答案就是来自于它自身内部的氢氦[qīng hài]聚变,也就是我们说的核聚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人甚至提出要摆脱对太阳的依赖,发展“可控核聚变”!

那么人类真的能够发展核聚变,达到完全控制的程度吗?以目前的 科技 水平,人类所能控制的还只是“核裂变”。现在我们已经能够通过核裂变进行发电,但两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产生的能量作用不同,对燃料的要求也不同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目前已探明用于核裂变的原料,仅够人类再使用百年左右。如此看来,尽快发展可控核聚变,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量的稀缺问题。

同时,核聚变也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如果技术普及,地球的生态系统将得到大大改善。人类使用大量化石燃料,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并且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之耗尽也是时间问题

所以不论从人类需求,或者环境发展的角度来看,可控核聚变技术无疑是一项诱人的发展任务。如果真能实现,届时 能量基本可以无限利用,煤炭石油等能源发电使用量将大幅减少。并且在农业方面上,将提供强大动力,生产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甚至未来的发电都由核聚变提供,免费用电将成为可能!

很多人认为,再过百年将能实现可控核聚变,但其实难度远远超乎想象。就其参与的原料来说,可使用氦氦[hài]聚变、氘[dāo]氘聚变、氘氚[dāo chuān]聚变、氘氦[dāo hài]聚变等,参与反应的原料各不相同,但难度却不尽相同。目前世界公认最容易实现的当属氘氚聚变,这也是今后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大致方向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可用于核聚变的氘[dāo],在地球海洋中大约有40万亿吨!而这仅仅只是海洋里面的原料,因为我们并不担心氘不够用。但氚[chuān]是不是也一样多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氚这么稀少呢?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氚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同位素分子,并且半衰期极其短暂,因此无法通过时间积累。

而其主要产生条件,在于宇宙射线撞击氚核,或者核电站的裂变也能产生一些。这些条件都极为苛刻,因此氚的数量少得可怜。有专家称,在地球上可能也就几公斤左右,所以一旦可控核聚变达成现实,根本不用担心会把氚用光,因为原本就几乎没有

虽然实现可控核聚变需要大量氚为原料,而氚又少得可怜,但这个问题也难不倒我们。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方向,自己生产氚。由于氘氚融合会产生中子,可以让其轰击锂6来大量增殖氚。而地球上的锂储量可供人类使用数千年,基本不用担心原料问题。

但目前还是难以控制反应生成中子的运动方向,这也是科研人员首要解决的问题所在。因为“可控核聚变”已是当今人类急需突破的难关,它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人工智能”,有了它,我们将有用之不尽的能源,将为未来人类活动提供无限可能

好了,本期节目暂时告一段落,喜欢我们节目的朋友欢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明理的黑裤
迷路的路人
2025-09-07 08:53:48

a粒子:带电量2个正电荷,相对原子质量4;质子:带电量1个正电荷,相对原子质量1;氚:电性显中性,相对原子质量3。

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电子全部剥离,也就是He2+,相对原子质量为4,速度为光速的1/10。

质子(proton)是一种带 1.6 × 10-19 库仑(C)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直径约 1.6~1.7×10−15 m ,质量是938百万电子伏特/c²(MeV/c²),即1.672621637(83)×10-27千克。

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5倍(电子的质量为9.10938215(45)×10-31千克),质子比中子稍轻(中子的质量为1.674927211(84)×10-27千克)。

氚核(triton)是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氢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核。结合能是8.481,821兆电子伏。它是β放射性的核素,半衰期为3.87×108秒。

氚核与其他核素,如氘核发生反应发射中子的阈能低,截面大,产生的中子能量高。因此,可用作中子源的材料或核聚变的燃料。自然界中存在极微,从核反应中制得,主要用于热核反应。

扩展资料

质子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不衰变的粒子。但也有理论认为质子可能衰变,只不过其寿命非常长。到今天为止物理学家没有能够获得任何可能理解为质子衰变的实验数据。实验已测得的质子寿命大于1035年。

水中的氢离子绝大多数都是水合质子。质子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中起非常大的作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可以在水溶液中提供质子的物质一般被称为酸,可以在水溶液中吸收质子的物质一般被称为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α粒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氚核

满意的朋友
清脆的玉米
2025-09-07 08:53:48

1、氢核只有一个质子,带电量和质量和质子一样,e=1.6x10^-19C,m1=1.67x10^-27Kg1,带电量为+1,相对质量约为1。

2、氘核是氢的一种核素(重氢),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电量e=1.6x10^-19C ,质量为质子的二倍.,带电量为+1,相对质量约为2。

3、氦核有两个质子两个中子,q=2e,质量为质子的四倍,带电量为+2,相对质量约为4。

扩展资料:

原子核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而质子又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又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5m~10-14m之间,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17kg/m3,即1m3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其质量将达到1014t,即1百万亿吨。

原子核的能量极大,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使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分裂。

当一些原子核发生裂变(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核)或聚变(轻原子核相遇时结合成为重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即原子能(例如核能发电)。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呈中性,核带有的正电荷等于核外电子的总负电荷。对原子序数为Z的原子,核带正电+Ze。核的电荷数是一个严格的整数,它等于核内的质子数。质子带正电+e,与电子的电量相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原子核

帅气的紫菜
舒心的楼房
2025-09-07 08:53:48
月球传来希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据专家们预测,传统化石燃料至多能维持到本世纪中期。

人类早就千方百计地从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这些能源都很重要,但专家们认为,它们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太阳能的能流密度太低,随昼夜、晴雨、季节的变化很大,难以成为大规模的工业能源,只能满足家庭以及一些特殊需要;水能增长的速度跟不上能耗增长速度,并对生态、生物链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的资源和利用也各有局限,在未来的能源开发中作用不大;生物能倒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再生能源,但再生速度也难以赶不能源消耗增长的需要。

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核能,首先寄希望于以原子弹所用的裂变物质铀-235或钚-239进行裂变发电。许多发达国家的核电发展十分迅速,法国的核电能源都占了全部能源的百分之七十多。我国核电发展时间不长,核电运行机组装机容量只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59%,累计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的2.3%,国家规划要加大发展力度,在今后15年间至少每年要批准建设一座大型核电站。但是,用作核裂变发电的燃料毕竟有限,核污染和核安全虽可以做到有效控制,但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就使不少发达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停滞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近几年才有所缓解。

目前,人们正在致力于研究开发可控核聚变发电,其中一个世界性的项目就是“国际热核反应堆”,欧盟和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先后陆续参与,已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正进入艰巨的攻坚阶段。人们对此寄于巨大希望,将它比作“人造太阳”,称之为“21世纪的人传给后代的纪念碑”,并力争在30年到50年之间投入商业化应用。

以这种方式发电目前主要考虑利用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氘和氚作燃料,这种燃料当然十分充足,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氚本身具有放射性,在氚核反应过程中,伴随核聚变能的产生而产生大量的高能中子,这对核反应装置产生严重的放射性损害,解决这一难题十分困难,因而影响了这一研究开发的进展速度,最好的燃料是氦-3,而地球上的氦-3极为稀缺,估算总量只有几吨到十几吨。

正当人们进行艰苦探索之际,从月球岩土样品的研究中传来喜讯:这些岩土中含有大量的氦-3。

氦-3成为至宝

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与氚相比,它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的燃料。它聚变反应的能量大;聚变反应时主要产生高能质子,不会形成强大的中子辐射,对环境保护更为有利;它本身不仅没有放射性,而且反应过程中无缓发中子,无裂变物质,衰变余热小,维修和部件更换更容易,更易于控制,因此受到国际核聚变界的广泛重视。

月球上的氦-3来自太阳风。太阳风由90%的质子(氢核)、7%的高能粒子(氦核)和少量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组成,氦-3正是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月球上没有磁场的干扰和大气层的阻隔,太阳风粒子流能直达月球表面,被月球上的岩土所“吸附”。月球形成已经40多亿年,由于流星和微流星的频繁撞击,月球上的岩土不断翻腾、溅射,在纵向和横向上充分混合,“吸附”了氦-3的岩土也越来越厚。 在月海地区至少有9到10米厚,在月陆地区也有4到5米厚。

月球的直径有3476公里,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虽然只有地球表面积的十四分之一,大约相当于中国陆地的四倍,但月球被专家们称为“太阳风粒子收集器”。据测算,月球上的氦-3储量大约有100万吨到500万吨,甚至有人估算有5亿吨。在地球上的大气和天然气中也有少量的氦-3,在核反应中也会产生氦-3,但整个地球上的储量与月球上的储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它对地球人类充满了诱惑力。

据专家们测算,如果在10―15平方公里范围内挖掘并加工深度为3米的月球岩土,就可以提取约1吨的氦-3,足以保证一个功率10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工作1年。每燃烧1公斤氦-3就可产生19兆瓦的能量,足够供莫斯科市照明用6年多。用美国的航天飞机往返运输,一次可运回20吨液化氦-3,可供美国一年的电力。我国每年大约只需要10吨氦-3,就可以满足全年能源的需要。按照全球目前的能源需求水平,一年有100吨氦-3就能满足全世界的消耗,这些氦-3一年用航天飞机运输三五次就够了。按照这样的推算,月球上的氦-3可以供地球用上几千年甚至上万年。

专家们对在月球上采掘加工氦-3并运回地球发电进行了成本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经济上完全划算,因为在发电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月球上的氦-3,其花费只是目前核电站发电成本的10%。如果以目前的石油价格为标准,每吨氦-3价值高达40亿到100亿美元,这真是月球上的无价之宝。

(*^__^*) 嘻嘻……

碧蓝的煎饼
兴奋的美女
2025-09-07 08:53:48
水是生命之源,节水不容忽视!

虽然自然界里水会循环,但是,人类的用水量远高于可以让人类运用的水,节约用水就成了我们每个人

都应该做的事情。

我觉得,已用过的水和已经遭受污染的水都可以再次利用。例如,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冲马桶,受过污染的水可以在一切能够利用的情况多多利用,这样不仅减少了水费,更做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而城市污水应多多回用于公用设施和住宅冲洗厕所、浇灌绿地、景观用水, 浇洒道路等, 这样做,污水的循环作用就提高了不少!

你知道吗?地球上有70.9%都是水,可这些水中有97.47%是咸水,咸水大部分是海洋水,不能饮用,因为1KG海洋水中就有39G个盐类物质;而这些水中的2.53%是淡水,而淡水大多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这两种水占淡水的99%,可供我们人类使用的水仅占淡水的0.3%,我们的水资源十分少。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因此,我们更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的利用在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工厂排放出的污水再经过净化后同样可以循环使用,但是,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净化的成本,而这些又需要消耗资源。

雨水是我们每个人都见过的吧。当然,你有没有想到利用雨水就很难说了。科学家们都认为,雨水其实是一种难得的财富,它也是水资源,而且相当宝贵,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率还很低,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的思维看待雨水,用科学手段对待雨水,让雨水留下来,被我们科学地、循环地加以利用后,再科学地送它或入地或入河湖而去。这样何尝不是一种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呢?

其实,水的宝贵大多数人都知道,却也选择遗忘。多少人不知道该如何节约用水?多少人浪费水资源?恐怕多得很吧。这就跟宣传有关了,我想,电视方面应该多多播放关于资源利用的问题,政府的宣传也是相当重要的,而新时代的祖国花朵们,更应该在从小就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要知道,我们人类,离不开水,整个地球,离不开水!

况且节水有很多好处,不仅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减轻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压力,还有利于延续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降低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成本。从战略角度来看,节水绝对百益而一害!

节约用水靠得不是一个人的努力,是千千万万的人的努力,但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把理念化为行动,要知道,水在日渐地减少,节水行动刻不容缓!

未来的能源

现在,每个国家都需要能源。瞧,有的国家为能源在争吵,有的国家为能源随时准备战争,想用武力掠夺能源(如伊拉克与科威特的战争,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的海上领土纠纷)。可见,能源是多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用的电大部分就是以煤作为能源开发利用的;在大街上跑的汽车绝大部分是以汽油或柴油为动力的,而汽油和柴油是以地下开采的石油提炼出来的;在家里煮饭大部分用的是煤气与天然气。

据说,石油、煤、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都会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哟!

那么,如果哪一天地下的石油、煤、天然气都开采完了,怎么办?也许,用不着100年,地球上的地下能源就会枯竭。到那时,因为没有电,电视机开不了、空调无法启动、电脑成废物、甚至到晚上连电灯也无法开亮;因为没有石油和煤的资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通通都开不动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只能坐马车或骑自行车去学校上课啦,而且晚上大街和家里都是一片漆黑,晚上在家做作业就只能烧柴火来照明了。哗!那太可怕啦?!

据说,还有一种能源是用水来发电的,但是开发水电要拦截河流,而且会影响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哟!

我不希望看到世界上有争吵与战争,我希望世界上充满欢乐与和平。所以我幻想要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微型能源器”该多好。这个能源器不需要我们去破坏地下资源,可以随时吸收储藏太阳能、风能等所有大自然的自然能源(如果让它放在海边,还可以随时

吸收储藏潮汐产生的动能……),需要用能源时可以随时随地释放出来供大家使用,如果需要用很大的能源动力时(如飞机、火车、轮船)可以用很多很多的“微型能源器”相互组合来提供能源。这样一来,有了这种“微型能源器”,世界上每个国家之间也许不会再争吵、不会再发动战争了;而且肯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同时,可以美化我们的城市,因为我们可以不需要大街上那些难看的电线杆、电线塔及缠绕在上面象蜘蛛网一样的电缆线;还有,这种“微型能源器”,不需要进行高压变电,可以彻底消除因电磁波产生辐射给人类造成的健康损害。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微型能源器”便会出现,带给人类和平、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