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不可再生能源还可以用多少年?哪些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化工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
核燃料《铀、钍、钚、重氢等》.
不可再生能源按照现在的用量速度,最多可用50年.
不过我们还有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中国的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还能维持100年以上。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可采量位居第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而居于第二位,我国煤炭1000米以浅保有储量约1万亿吨,其中探明可采储量1145亿吨。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毕竟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炭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个问题似乎是太无聊了,因为哪怕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通过简单的计算也会得出还能用80年的结论。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未必是正确的答案!虽然要准确地说出全球石油还能供人类使用多少年还受制于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仅根据上述所提供的条件而论,经济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是绝对少于80年。也许你有点奇怪,在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引入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法。
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法强调的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最后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十分饥饿的人去买烧饼,连续吃了五个才吃饱。于是,他感慨地说:“早知道这第五个烧饼可以充饥,当初只买这个就好了!”这个饿汉的结论虽然滑稽,但这里还是显示了边际分析的重要性。应当说,这五个烧饼本身是没有区别的,但在人们消费的过程中却是最后一个烧饼决定其价值。也就是说,在人们的消费感受中,最后一个烧饼具有决定性作用。
边际分析强调下一个或最后一个最有用,这个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大量运用始于19世纪70年代一批工程师投身于经济学研究的运动,这被称为经济学的“边际革命”。在此以前,经济学家们饱受“水和钻石之谜”的困惑而不能自解。因为一部分经济学家深信任何东西的价值都是由其效用(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程度)决定的。但水和钻石一比较,问题就出来了,水是生命之源,人们一天都离不开它,效用可谓极大;而钻石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可有可无,一辈子没有也没有大的关系,可谓效用极低。但在现实中,钻石通常比水贵得多,这就形成了悖论。虽然按照“物以稀为贵”的谚语,人们可以说,钻石比水要稀少,所以,钻石比水要贵,但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要求,这正是需要进一步解释的。而边际分析法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按照边际分析法,不是全部而是最后一个单位决定事物的价值。从起点来看,第一单位水的价值无疑是非常高的,但由于通常情况下水的数量极其丰富,到最后,一单位水就递减得不值什么钱了;而对钻石来讲,第一单位肯定不如水的价值高,但由于钻石的数量极其有限,到了最后一单位,钻石的价值就再也递减不下去了,这就形成了钻石的昂贵。“水和钻石之谜”由此得以破解。
现在再来看全球石油还能用多久的问题。石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尽管最近有科学考察表明,这种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断生成,例如在墨西哥湾、黑海等,但其生成的速度,不是以年计算,而是要用地质年代来计算。所以我们只能以全球目前的20000亿桶石油储量为考虑对象。目前由于石油的储量还算丰富,所以人们使用的石油以其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而远胜于其他能源。但在今后的石油开发过程中,随着石油数量的不断减少,其开采的难度会越来越难,石油开采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也就是说,不用等到20000亿桶石油开采完,在边际上,石油因其开采成本递增而价格会变得十分昂贵,以致于和其他能源相比,特别是新能源的使用,石油已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而必然被人们所弃用。这就是在给定条件下石油为什么不能使用80年的原因所在。
中国石油资源分布图
据国土资源部预计,中国石油开采年限为15年,远远低于世界51年的平均水平。
生物质能源和太阳能等将被纳入财政支持范围
本报综合报道“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加大对生物质能源和煤制油等石油替代能源开发的资金投入,以应对中国面临的石油安全问题。
财政部日前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并组织实施石油替代战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根据财政部建议,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项目、浅层地能和太阳能在建筑中推广应用项目、以及煤制油和风能利用等将被纳入财政支持范围。
能源问题正在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油气供需矛盾突出,据国土资源部预计,中国石油开采年限为15年,远远低于世界51年的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3%,有关部门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高达4.5亿吨,其中2亿吨自产,2.5亿吨来自进口。尤其是近年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面对日益突出的石油安全问题,发展石油替代战略,对解决中国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消除不安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生物质能源被认为是替代石油的最佳途径。中国用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非粮原料资源潜力很大,而且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如用秸秆制酒精的生物酶,已有突破。从长远看,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资金将来自于生态税或开征基金。在此之前,财政部门应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示范企业,通过企业示范来进一步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并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此外,财政部还与建设部一起联合推广太阳能、浅层地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开发和利用,并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
据悉,“十一五”期间,财政部将把解决能源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在引导消费者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并积极研究建立能源战略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保证能源安全
——————替代石油将使我国资源状况化短为长——————
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但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这三种能源还能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核能还将有所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这五种新能源,今后将会优先获得开发利用。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我国虽已探明煤储量6000亿t,石油70亿t,水力发电6.8亿k但由于1978年以来我国总的能源利用率已超过30%,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产量低和农村能源供应短缺等因素,致使能源供应趋于紧张。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年产稻壳3225万t,玉米芯1250万t,甘蔗渣400万t,棉籽壳200万t,糠醛渣30万t,人畜粪便1380万t的条件下,可用微生物作用年产沼气达14.28×108m3,相当于25.94×106t标准煤,从而彻底改变现在农村能源短缺的状况。
按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等仍有很多技术上不确定性,何时投入运营是未知数。混合动力汽车造价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应用不仅仅是作为交通运输的动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产品还是比钢铁应用更广泛的基础材料。因此,发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决车用燃油问题,中、长期解决后石油时代的能源、原材料问题。
目前,国际上生物能源技术相对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线是:谷物、秸杆、其它植物等-发酵-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另一种是利用劣质食用油、麻疯树籽等直接加工生产高品质车用柴油。无论何种生物质转化,都是我国资源的“长腿”。发展生物能源是农业大国和“缺油多煤”资源现状化短为长的最佳契机。
————发展石油替代行业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是13亿人口大国均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建立庞大的“石油替代”能源体系,不仅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农村地区城市化提供良好的机遇,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发展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最佳切合点。我国最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曰前公开提出:让我国农民“种出绿色大庆”。
据科技部有关单位的调研,我国南方的甘蔗、木薯,中、东部地区的小麦、水稻,北部的土豆、玉米,西部地区的油桐。麻疯树,干旱地区的山芋,等等,都是加工转化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材料。其中麻疯树籽含油率达50%,是制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我国西南地区现有10万亩,到2010年种植面积可达1000万亩。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宏广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富余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确可“再造大庆”,即相当于5000万吨原油。如果把每年农民白白焚烧的秸杆收集处理后加工乙醇,替代车用油,总量可达6000万到1亿吨。已经开始用生物质能加工品全线替代石油产品的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测算:只要石油不低于35美元每桶,用生物质能加工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乙烯、聚酯等,都有利可图。
2、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现在因利用能源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烟尘和SO2年排放量为2857万t,燃烧后的垃圾排放为年均573000万t,因薪柴之用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每年土壤流失50亿t。利用生物生产能源和对其进行利用,不仅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出现,而且还可使目前污染严重的环境状况得以缓解。
数百年来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的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生成的,那么能否种植能源作物,直接从能源作物生产燃料?这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问题。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应具有高效光合能力,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了40多种能够生产“石油”的植物。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与太阳能的光合作用而贮存于地球上植物中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由此可见,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专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汽车燃料,过度依赖存在四大问题,包括:国内资源短缺和国际石油争夺剧烈的双重风险;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满足汽车高水平和高清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油价居高不下,用户负担增加;依靠进口,要花大量外汇,影响国内就业。巨大的国际采购会使我国原油陷入类似现在铁矿砂市场的“价格合围”。适应汽车消费需求,建设车用燃料替代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据了解,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2010年将达到5000万辆至600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年生产量将达1000万辆以上,汽车用成品油市场就将有数千亿元。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逼迫中国采取石油替代技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较早对公共交通车辆实行天然气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于环境因素。目前,天然气、煤炭、生物质能等技术路线替代石油,其燃烧排放都小于石油类40%左右。按我国城市进程,2020年前还将有4亿人口“进城”,汽车保有量将急剧增加,不采用洁净的替代能源将无法维持人类适宜的城市居住环境。有人这样计算:大城市里按每车每天用15KG汽、柴油计,100万台车即用1.5万吨汽、柴油,它将耗尽18338万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使之变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气等的无氧气体。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得多,所以,它们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堆积1.83米厚,比正常的中国人还高出一巴掌。如果没有大自然赐予的空气流动,这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呀
3、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发展基因工程
能源生物技术就是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产各种能源产品。在这里面,农林生物技术提供能源作物,工业生物技术则将能源作物以最经济的方式加工成能源产品,这些能源产品包括以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为主的液体燃料,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另外,还有可再生的生物氢能。
沼气是由作物秸秆、树木落叶、人畜粪便、工业有机废物和废水等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经微生物发酵作用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每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的发热量约相当于3.3千克原煤产生的热量,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
燃料乙醇是国内外公认的生物能源产品,能够以一定的比例与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混配后供车辆直接使用。
生物柴油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规模化使用的生物替代能源。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其他丰富的非食用油和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鱼油等,以及废弃的食用油为原料生产出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柴油优良的代用品。
发展生物制氢技术,也是为发展新能源提供技术储备。目前,各国正在竞相开发氢燃料电池,尤其是氢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
我国起步虽晚优势明显
据介绍,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甘蔗、甜菜、玉米、小麦、薯类、秸秆等都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国家已正式批准在吉林、河南、黑龙江和安徽四省建设总规模为年产132万吨的大型燃料乙醇装置。
我国已研制成功利用菜籽油、大豆油、米糠下脚料和野生植物小桐籽油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小试或中试工艺,一些企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主要指标达到美国生物柴油指标。
我国沼气生产技术已经使用多年,正在不断改进。到2003年底,全国农村沼气池年产沼气46亿立方米,相当于343万吨标准煤或28亿千瓦时发电量。
在发展能源生物技术方面,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有自身优势。”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的美国万力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孙大庆说,“首先,生物技术领域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最小的领域,我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多大学设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第二,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能源生物技术产品潜在市场巨大;第三,我国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是跨越式发展,可一步到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研发工作。”
生物能源最大的优势就是环保。利用的就是太阳能,真个使用过程是一个太阳能循环过程,清洁无污染。其中,沼气的推广使用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燃料乙醇不但能代替部分汽油;而且排放的尾气更清洁;生物制氢为的就是的到然绕产物只有水、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氢;而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的汽车尾气中有毒有机物排放量仅为1/10,颗粒物仅为2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排放量仅为10%,不仅如此,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广泛并有可再生性,如大豆油、菜籽油,而使用“废油”提炼出生物柴油更是“变废为宝”
我国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动物油脂等提炼的车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无需改造发动机,而且对车辆发动机还有保护作用。世界各国对此非常重视,发展迅速,美国、加拿大、巴西、曰本、印度等都有庞大的发展计划。欧盟国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达100万吨。本世纪我国==也很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相继建成了许多年产量超万吨的生物柴油厂,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2000万吨。
权美网,您最贴心的美容顾问!
说到石油,或许大家最能联想到的就是开车加油。但其实石油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远不止如此,一个人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石油。
据统计,一人一生“行”大概要用掉3838千克石油;一生大概要“吃”掉551千克石油;“穿”掉290千克石油;“住”掉3790千克石油。
石油与人类活动关系那么紧密,总会有用完的一天吧?大家平日里开车,没油了就去加油站,不少人会想当然地产生“加油站永远有油加”的错觉。可是你知道中国土地上还有多少石油资源吗?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还能开采多久?
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情况通报(2017年度)》,公布了国内油气资源最新情况。其中提到的11个事实,关乎所有人的吃穿住行。
1.中国发现了多少石油?根据《通报》,中国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77亿吨。
不过让人紧迫的是,这一数据创了10年来的最低点,相比降低近了42%之多。
2.哪个油田发现的石油最多?中国新增石油储量大于1亿吨的盆地有3个: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渤海湾盆地海域。
新增大于1亿吨的油田有2个,分别为鄂尔多斯盆地的华庆油田和姬塬油田。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油田都是中国石油的下属油田。
3.中国去年生产了多少石油?中国全国的石油产量为1.92亿吨,约占该年全球石油总产量的4.4%左右。
在这一年,中国的石油产量依旧出现下降趋势(同比降低了4.1%),这主要是受到了油田老化和油价低迷的影响。
中国一共探明了油田734个,累计生产的石油达到了67.67亿吨。
4.哪个油田生产的石油最多?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石油产量达到34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石油产量约300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石油产量约2375万吨,位居全国第三。
中石化胜利油田石油产量约2340万吨,位居全国第四。
大庆油田黄昏风光
5.中国还剩下多少石油资源?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89.65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42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5.33亿吨。
开采速度,35.42亿吨还能开采18年左右。不过不用担心石油会枯竭,因为未来也会持续有新资源发现。
6.中国发现了多少天然气?中国常规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553.8亿立方米,约合4.4亿吨原油。其中,新增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1个,为鄂尔多斯盆地。
7.中国去年生产了多少天然气?全国天然气产量1330.07亿立方米,约合1亿吨原油。
受煤改气、清洁能源转型的影响,中国去年的天然气产量同比大增了8%,预计在未来还将增长。
石油:资源的储量为10195亿桶,可供开采43年,高成本油田可供人类开采240年;
天然气:埋藏量为144万亿立方米,可开采63年,高成本气田可供开采452年;
煤炭:埋藏量10316亿吨,可开采231年;
铀:已探明储量436万吨,可供72年使用(海水中的铀可供使用1万年,利用钚为燃料的增值核反应堆可使用100万年);
利用热核反应,海水中的锂能源可开采年限为1600万年(DT反应),而利用重水的DD反应,则开采年限为60亿年,将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
水能是可再生能,可开采3.8亿千瓦,已开发0.72亿千瓦.
风能是可再生能,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2.5亿千瓦.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620大卡/平方厘米·年,平均年日照2000小时。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总量第4位的能源,储量不清楚了.
其他的矿产资源自己网上查就可以了.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