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指标的意思是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得总体数量特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新能源汽车摇号介绍如下:
基础积分,主申请人2分、其他申请人1分;阶梯(轮候)积分:当前参与普通指标摇号的,现有阶梯数,每1阶梯数加1分;当前参与新能源指标轮候的,个人轮候时间距离以家庭为单位提交申请的时间每满一年加1分。
不足一年的部分按1年计算,以往参加摇号获得的阶梯数合并加分。无车家庭由主申请人和其他家庭申请人两部分组成,家庭成员当中符合以下条件的即可成为主申请人。
优秀的红酒
2025-09-11 08:59:47
清洁能源指标。绿能即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其指标指的就是清洁能源指标,代表该能源是绿色清洁能源,这种能源是可持续提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满足其需求可以持续发展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
怕孤单的毛巾
2025-09-11 08:59:47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新能源,为国家或地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
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能源
斯文的乐曲
2025-09-11 08:59:47
在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中,内需部分贡献接近90%,所以国内需求增长是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加强社会保障,启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政府投入对国内需求的促进作用至关重要。 国内需求并不仅仅指医疗需求,还包括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各类国内需求释放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持续投入, 认为政府对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投入,必然导致需求的增加,是2010年医药行业继续保持快速成长的最主要动力。 1、至少在2012年前(或许可延续到2020年)政府投入将持续增加 对政府提出的8500亿投入方案进行了初步分解。认为至少在2012年前政府均将按承诺增加投入,且未来仍将持续增加,或可延续到2020年。 分析显示,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投入最大,预计未来个人支付比例将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40%左右,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将由2007年的4.52%提升至2010年的5%以上。 2、医保体系建设的拉动力量并未消失,将继续促进国内药品市场扩容 2010年,在人口生物学因素(人口数量、结构和疾病谱情况)和技术进步两大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医保体系建设带动的支付能力提升仍是药品市场扩容的最关键因素。 (1)医保筹资额仍将继续增加,构成支付能力提升的最坚实基础 不同于某些认为医保拉动效应已经结束的观点,认为全民医保在2010年才能初步完成网络全覆盖,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仍在不断进行中,2010、2012年是重要时点,医保体系建设仍是拉动行业扩容和成长的最重要动力。 由于新农合覆盖率已达90%以上,2010年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的重点是:(1)扩大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的覆盖面,后者的难点在于农民工和破产倒闭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但目前破产倒闭企业职工的医保问题正逐步解决(2)逐步提升保障水平,2010年新农合的筹资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人150元,并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支付其中的120元。 预测了三大医保体系的覆盖面、参保人数、筹资标准,并进而推算出年筹资总额的变化和新增保费金额,认为这是2010年前国内医疗保健需求持续释放的最有力保证。 支付能力提升促进就诊意愿增强和医疗费用增长 全民医保无疑是新医改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环节,或许在遥远的未来,商业保险会取代医保的位置,但是在当前,全民医保毫无疑问是全民获得医疗保障的最可行最直接最可靠的方式,其对居民医疗行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保障金额本身带来的费用增长,更重要的是医疗意愿的增强和随之而来的潜在需求的释放。 从支出的角度考虑,医保筹资总额最终将转化为医疗费用。在报销比例不变、报销范围不变和保障水平不增高的前提下,通过预期的医保支付总额以及报销比例,测算出该部分患者花费的符合报销条件部分的医疗费用及其增量。测算显示2009、2010年医保报销人群产生的医疗费用增量分别约670亿元、1400亿元。 (3)2010年,医疗费用的增长最终仍将转化为药品市场扩容的动力 在当今国内医药行业的运行机制下,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实质上意味着药品支出的快速增长,即意味着药品市场的快速扩容。以综合医院为例,2008年其住院和门诊患者药品支出比例分别为43.90%和50.50%,比2007年不降反升。 认为,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会持久,在改变个人支付比例过高的不当局面后,医改的下一步措施必将努力改变“以药养医”的行业运行机制,并逐步调整支付机构、医疗机构、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公立医院运营模式和医疗机构补偿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药品大规模、大幅度降价的难度很大,且效果依然欠佳,药品是医疗费用最大部分的情况不会改变。就短期而言,由于医院今后三年将选择若干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加上基本药物制度最终实施后,综合医院将会有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要求,从而带动药品支出比例下降,判断药品支出所占比例将有所下滑,但2010年的降低幅度可能不会很大,预计要到取消加成和基本药物制度(扩展版及地方增补品种)落实后,药品支出占比才会较大幅度下降,而最终完成时间应该会在2012年后。 3、基层医疗体系重建是拉动医疗器械市场增长的最大动力 基层医疗体系重建是本轮医改的一个重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内我国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建设以及2.9万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并同时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而在新医改中投入的8500亿中有165亿全部定点投向全国2.9万所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作为其医疗器械设备的购置补助,2009年我国另将投入370亿元用于全国70%县级医院的改扩建,其中也包括更新和升级基层机构医疗器械产品,测算大约占投入的1/3左右,即100-120亿元,预期2010年这种趋势仍可能延续。 在基层医疗体系重建的拉动下,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发展的良机,预计2010、2011年收入增速有望恢复到25%左右。 4、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拉动疫苗行业增长 2009-2011年政府投入到公共卫生的资金预计将有750亿元,并且新医改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计划免疫由中央政府承担,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投入不低于15元,2011不低于20元,并实现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 判断购买疫苗将是基本公共卫生投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预期每年常规用于购买疫苗(不包括甲流疫苗)的费用达到25亿元,且将逐步增加,增加的费用用于新增疫苗和扩大接种范围。由于甲流疫情的影响,国内疫苗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其影响将持续2-3年,受其影响,2010年疫苗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但不同类别和品种的增长差异很大。 另外,除非甲流疫情持续、产品出口、列入计划免疫或者在国内厂商在癌症、艾滋病等疫苗领域取得突破,国内疫苗行业在中短期爆发后可能呈现冲高回落的运行趋势。 (二)国外需求有所恢复,原料药有望走出低谷 原料药分为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2009年我国主要的大宗原料药产品走出了探底后回升的走势,出口量也逐月的回升,维生素C 和维生素E 等产品受益于产业集中度高的优势,价格维持在相对高位,企业的获利能力依然较高。而其他维生素产品以及抗生素等由于总体供大于求以及行业格局分散,价格维持在历史底部,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下滑特色原料药总体受到海外销售下滑冲击的冲击更大,价格和销量下降幅度较大,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待恢复。 由于我国的原料药中有2/3 出口,因此海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对我国原料药产品影响极大。2009年1-8月,原料药的收入1232亿元,同比增长仅8.51%,是医药行业中增速最慢的子行业,但2009年1-11月,原料药收入达到1776.76亿元,同比增长15.05%,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预计原料药的恢复走势在2010年仍将持续。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企稳和复苏,原料药的下游需求有所增加,这将带动原料药走出低谷。预计化学原料药子行业2010 、2011年的销售收入增长有望达到20%左右,利润的增长有望达到25%左右。
俊逸的戒指
2025-09-11 08:59:47
20年3月份疫情新能源指标不能用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22年12月30日,根据《关于继续延期使用部分小客车指标的通告》,小客车指标有效期截止日在2020年1月24日至本市解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之日后60日的指标持有人,可于解除之日后120日内办理完成车辆登记手续。已经过了120天指标已经不能用了。
要减肥的宝贝
2025-09-11 08:59:47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今天发布的一份新报告《2020年可再生能源》,分析和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风能和太阳能产能将在未来5年内翻一番,并激增到天然气和煤炭之上。
尽管出现了疫情,但用于发电的绿色能源在2020年将增长近7%,是过去六年来增长最快的。相比之下,这场疫情加速了老旧化石燃料基础设施的关闭。
国际能源署周二发布的报告称?2020年新的发电量中近90%将是可再生能源,只有10%由天然气和煤炭提供动力。这一趋势使绿色电力有望在2025年成为最大的电力来源,取代过去50年占主导地位的煤炭。
在中国和美国的推动下,今年全球新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将增加到近200GW的创纪录水平。印度和欧盟将成为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创纪录地扩大近10%的推动力,这是自2015年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IEA最近将太阳能描述为历史上最便宜的电力来源。
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因COVID-19而下降5%,电力需求下降2%。
IEA执行董事Fatih Birol博士说,可再生动力不畏大范围疫情带来的困难,在其他燃料举步维艰的时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
投资者持续的强烈兴趣清楚地反映了该行业的弹性和积极的前景——随着今明两年新增发电量不断刷新纪录,未来的前景更加光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健忘的犀牛
2025-09-11 08:59:47
1、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学能、核燃料等。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非可再生能源”。以下介绍几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世界上支持利用太阳能最多的国家是日本。2004年日本大阳电池的产量已达610兆瓦(原为2000年数,编者改为2004年统计数)。在美国,预测到2020年电力需求总量的15%可能将由现代太阳能光电转换生产的电力来保证。
3、风能:2002年,欧盟国家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了33%,已达到23056兆瓦,占全世界风力发电总量的70%。德国风力发电满足全国4.7%的电力需求。2002年,丹麦依靠风力发电得到了13%的电力。他们还计划2030年前将使这一指标达到50%。按美国能源学会计算,风能将保证国家20%的电力需求。2010年前,美国1000万套房屋将由风力发电提供电能。
4、地热能:1999年,美国使用地热电站节省了近6000万桶石油。同一年,地热发电已达2200兆瓦。
5、生物能:2007年1月10日,生物能保证着美国大约3%的能源需求。2010年前,美国将用生物质生产4%的发动机燃料,2020年前将达到10%,2030年前将达到20%。再过25年,来自生物质的能源,将会保证美国总能源需求的15%以上。现在美国生产的生物质酒精已保证着国家2%的汽车燃料需求。欧洲是世界生物柴油最大的生产者。2003年,他们生产的生物柴油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43%。2010年前,欧洲大约7%的燃料将是“绿色的”,即来自生物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