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清洁低碳高效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什么
一是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一方面做好增量,把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好,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另一方面稳住存量,发挥好煤炭、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的先进煤电,着力提升国内油气生产水平。
二是加快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提升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做好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建立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加大油气增储上产力度,重点推进地下储气库、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弹性。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存量通道输电能力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1万公里左右;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至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
三是加强能源应急安全保障能力。既要加强风险预警,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预警机制,还要做好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快速响应和能源供应快速恢复能力。
地球上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几大类。
可再生能源(英语:Renewable Energy)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nbsp 能源一般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型。
nbsp 可再生能源是指消耗后可以得到恢复补充,而且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的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
操作环境
品牌型号:通用
系统版本:通用
走低碳产业道路,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是保护地球的需要,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低碳经济”将是世界经济的一次重要转型,是一次重要的世界经济革命,无论是从国内而言,还是从全球而言,低碳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它也有着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1)根据图标可得: 98+36+78.5+8+2.8=223.3. 补图如下:
(2)2010年北京市总能耗量约是: 223.3÷3.2%≈7000(万吨标煤). (3)到2015年,由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北京市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7000×(1+31%)×6%×2=1100.4(万吨). |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们已经认识到,单凭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层出不穷,能源的储量、生产和使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寻找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的可再生能源就成为21世纪中科学家的重要任务。
目前,太阳能、核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的能源问题指出了一条道路。它们的应用不但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还使得人类从有限的一次能源使用转向多样化的、再生的、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的使用。使用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是人类低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优美环境的保护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可再生能源实际上存在于阳光,空气,地下深处和海洋中。它们是地球物理结构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它们不断通过自然方式进行更新,周而复始,无法用完。
国家能源局3月30日发布,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核心要求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和利用有什么区别?
简单说,再生资源回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等等。简单的都是回收。不同的是角度。就是铺设的回收环节不同而已。有些是上门回收,有些是中转回收。而再利用则是回收加工。在再生资源行业里算是后端。一般指钢厂,纸浆厂。和一些特殊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园。含厨余垃圾的堆肥,有色金属回收冶炼,废旧塑料的再生加工。
互联网+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的决心和努力,也需要居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废品回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废旧物品的处理,废旧物品的回收就是目前非常富有市场前景的行业。在这个万众互联、万物互联的时代,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和改变。如今,废品回收融入互联网基因,为居民百姓、商家店铺解决卖废品难的问题。总而言之,互联网+废品回收的时代已经来临,不再是以虚打实,而是以实打实,四两拨千斤。受限于回收渠道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速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蜕变无疑会为再生资源回收新添强劲驱动力。废品之所以成为垃圾其根本在于“回收”,随意抛弃的是“垃圾”,回收成功的是“资源”。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废品回收率呢?废品回收者给您答案:借势,借互联网之势趟出一条“互联网+资源回收”的新道路。
在战略层面,将“绿色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从业务、运营、生态共建等层面推进减碳目标实施初心。通过构建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体系来推进战略方案的实施,分别从减少碳排放、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促进循环经济等三大方面入手。
在经营业务层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开发绿色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确保从源头到终端的低碳减排。
2、绿色运营:数据中心推出液冷方案和冷却系统,助力数据中心散热降耗;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例行节能改造项目;打造智慧园区形成绿色运营管理闭环,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3、绿色生态共建:建立利益相关方识别和参与机制,对应关注点制定和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策略,促进了绿色环保战略的推进。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量过高导致世界气候异常,全球温度上升,南极、北极冰山过度融化,极易引发气候危机。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途径。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装机、发电和消费都在世界领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新能源开发利用更加经济高效,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森林碳汇显著增加,中国的低碳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调整经济结构和实施节能措施以减少单位GDP能耗以及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以降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但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缺乏和支持服务体系尚未确立,因而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仍存在不少难点和挑战。
未来中国将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全面推行煤炭的绿化生产和清洁利用等四个方面采取行动,而这些都有赖于新技术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