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再生能源现在发展怎么样,都有哪些啊?
建筑可再生能源有: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加大对太阳能采暖制冷、城镇生活垃圾及污泥沼气利用、工业余热及深层地热能梯级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以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提升技术水平。加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企业联合成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产学研一体化;逐步提高相关产业技术标准要求,住建部和财政部将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产品、设备推荐目录,提出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行业准入门槛。
希望采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将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通过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从目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看,今后发展较快的可再生能源除水能外,主要是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包括发电、制气、供热和生产液体燃料,将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经济性已接近常规能源,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保持较快发展。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发电和热利用,近期光伏发电的主要市场是发达国家的并网发电和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的独立供电。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并以常规能源为补充手段,实现全天候供热,提高太阳能供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太阳能供暖和制冷的方向发展。
总体来看,最近20多年来,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经济性和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预计在2010-2020年间,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具有市场竞争力,在2020年以后将会有更快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 多年来,世界各国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
1、目标引导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1997年,欧盟提出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1996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1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从1997年的14%提高到2010年的22%。2007年初,欧盟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到全部发电量的30%。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也制定了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引导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政策激励
为了确保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实现,许多国家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德国、丹麦、法国、西班牙等国采取优惠的固定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实行可再生能源强制性市场配额政策,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对可再生能源实行投资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
3、产业扶持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产业体系建设,建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支持开展可再生能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服务等工作。发达国家不仅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而且特别重视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体系已经形成,有力地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4、资金支持
为了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许多国家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对技术研发、项目建设、产品销售和最终用户提供补贴。美国2005年的能源法令明确规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年度财政预算资金。德国对用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提供40%的补贴。许多国家还采取了产品补贴和用户补助方式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可再生能源,有力地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
对应用可再生能源并综合利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技术,
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项目,应优先列人示范任务,中央财政将加大补助力度。鼓励在绿色生态城区
想要在建筑领域节能环保,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绿色建筑
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呢?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 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我国建筑业已成为耗能最多的行业,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大势所趋。为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推广绿色建材 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具体而言,绿色建筑应当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太阳 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应当采用节水设施、安装节水器具,景观用水、绿化用水、道路冲洗用水优先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等。
如山西省2022年9月28日通过的《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就提出:
(1)设计单位应当按照绿色建筑建设指标进行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和施 工图设计,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设计文件。
(2)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绿色建筑建设 指标和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监理,编制绿色建筑专项施工、监理方案。
(3)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当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进行检测,不得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注册执业人员应当按照绿色建筑建设指标和相关标准 进行设计、施工、监理。例如,各建科院、建筑工程检测单位、生产厂家、太中院校科研检测单位都会使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能效测评系统来检测相关项目。
一、新建绿色建筑的商业模式。我国的绿色建筑尚停留在政府强制推行阶段。通过可再生能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注入商业活力。
二、既有建筑改造。国内出现房地产产能过剩情况,空置房屋资源浪费。通过屋顶太阳能电站等形式盘活资产,为建筑行业填充活力。
三、推进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会更加标准化和模数化,可再生能源将直接被建筑集成设计,并进入组装过程。
四、智慧城市。住建部已发展了两百多个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里边践行智慧的能源微网系统,更易于形成其商业模式。
五、新农村建设,即绿色农房。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大面积的空闲屋顶,可将再生能源结合进去建设绿色房子。
绿色建筑的六大指标具体如下: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
— — 目前我国建筑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于2009年3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开幕式上致辞。
韩启德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采取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的奋斗目标。
姜伟新表示,要从制定建筑节能规划、抓好建筑节能重点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意识、完善和落实建筑节能各项政策及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建筑节能减排X-作在综合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我国大规模的建设还会持续30"35年。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阶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的建筑量占到世界的一半还多。所以,建筑业在中国还是最重要的一个行业。建筑行业将带动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因此,国家的4万亿投资中,建筑行业占了很大比例。”
谈到今年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仇保兴说,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并不是高价格、高技术、高科技的象征。建设保障性住房更应该体现这些特点,让低收入家庭住得舒适。他说,绿色建筑就是要让房屋与自然很好地结合,不仅透光还要通风,而做到这些采用的手段都非常简单。
仇保兴还透露,他们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督促地方政府建设绿色住房。也就是说,房屋建成后能够达到绿色标准,中央政府才会下拨补助资金,否则地方政府将不能得到资金支持。
有数据表明,全国各地的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新建建筑为例,2008年1~10 月份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达到98%,施工阶段达到82%。据此估算,2008年1~10月份新建的节能建筑可形成9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目前全国城镇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28.5亿m2,占城镇既有建筑总量的16.1%。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成规模应用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截至2008年10月底,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达到10.3亿m2,浅层地能应用面积超过1亿m2
·
推动可持续建筑发展的措施:
随着《可持续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我国可持续建筑终于有了权威标准。要改变目前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推动其发展 ,需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加强落实节地,节水,节点,节能。
( 1)节地与室外环境。
考虑到建筑场地、节地、降低环境负荷、绿化、交通设施诸多因素,它要采取的主要措施集中在场地环境的高效利用 、建筑产生的三废排放、周围生态系统的平衡、绿地配置的合理性等。
(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可持续建筑的出现源于环境危机 ,而环境危机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导致的。可持续建筑应该从降低能耗 、提高用能效率 、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三方面措施着手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提高外墙结构的保温 隔热性能 , 采用高效建筑供能 、用能设备 , 采用能源回收技术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 :太阳能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并且没 有任何污染。建议可使用该能源作为建筑供电或建筑采暖 。风能 ,估计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能量约为10×108kW ,建议在部分地区可将其转化为电能使用。地热能 ,保守估计其大小可达70×106 kW ,可在部分地 区作为建筑或区域供热采暖能源。实例可参考冰岛首都 - 雷克亚未克模式。潮汐能 ,全球潮汐能为60×106kW ,沿海城市建筑可有效利用该种能源。
(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对于我国来说 ,虽然水资源总量不少 ,为217×1012~218×1012m3 , 但人均拥有量仅为2400~2500m3。所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具有战略性意义 。可持续建筑可以从提高用水效率 、采用雨污水综合利用 、鼓励采用节水器具等方面来缓解水资源的问题。
( 4 )节材与材料资源。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可持续建材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大。这种需求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消磁 、消声 、调光 、调温 、防火 、隔热 、抗静电 ,甚至可调节人体机能的各种新型 、有特种功能的建材产品。专家指出 ,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建材达到可持续标准的均超过90 % ,而在我国还不到5 % ,尚处于萌芽状态 。但可以预见 ,随着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日益重视 ,令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的绿色建材 ,必将成为建材市场的主流。对于可持续建筑来说 ,其主要要求在于减少现场作业 、减少施工废料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重复使用 ,并且要充分开发利用可持续建材 ,选用可降解 、对环境污染少 、高性能 、高耐久性 、蕴能低的建材。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