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 在我国发展前景都如何 并且各自有啥优劣之处?
我这里就只有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优劣,核电的就没有了。
在我国的发电结构中,火电一直占据较高的份额,占比一直保持在70%左右,而水力发电是我国的第二大发电方式,占比保持在20%左右,水力发电凭借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作保障,以及其可再生性、清洁性等优点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7860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665毫米。我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及以上的河流共3886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发电量为60829亿千瓦时,平均功率为694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4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80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4亿千瓦时。
近年来,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7935万千瓦增加至2011年的23051万千瓦,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为2489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21.77%。截至2013年底,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为28002万千瓦,占比为22.49%,较上年有所提升。
前瞻网水力发电行业报告调查显示,从发电量来看,2012年,我国水力发电量为8540亿千瓦时,2013年全年全国全口径水电发电量为8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但从发电量占比来看,水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从2012年的17.72%下降到2013年的17.09%,呈下滑趋势。
水力发电具备盈利性竞争优势
利用发电量和销售成本分别计算水电和火电的单位运营成本,发现近年来两者具有相似的变化,在2011年单位运营成本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电和火电分别为0.1940元/千瓦时和0.3295元/千瓦时,到2013年两者均下行,分别为0.1452元/千瓦时和0.2712元/千瓦时,水电的单位运营成本约为火电的一半。由此可见,水电较火电具有更强的成本优势,这个成本优势可以转化为盈利优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我国主要发电方式中,水电、核电和风电的毛利率相对较高。具体看来,2013年,我国水力发电的毛利率最高,为44.25%;其次是风力发电,毛利率为42.04%;核电的毛利率为39.86%,太阳能发电的毛利率为33.55%,火电的毛利率仅为19.69%,是毛利率最低的发电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在建水电却严重下滑,数据显示,2013年底,我国水电在建总装机容量为4907万千瓦,较2012年底下降34.42%。同时,由于对水电开发存在较大的认识误区,移民安置问题难度加大,以及由此造成的河流规划环评审批进程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水力发电的进一步发展,这对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压力等的缓解有害而无一利。只有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日益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在我国发电方式中的比例,才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长久之计。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中国已经成为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我国清洁能源取得快速发展,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底,预计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2亿千瓦、1.2亿千瓦、4300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4.8亿千瓦左右。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瓶颈
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瓶颈制约。“三北”地区弃风弃光、西南地区弃水问题进一步加剧,部分地区弃风率超过30%,西北地区弃光问题开始显现。“十三五”期间,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面临更大压力。
四是终端能源消费清洁替代任务艰巨。实施天然气、电力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天然气替代受价格、输气管网等体制机制因素制约,市场出现低水平供应能力富裕现象,开拓市场压力较大;电力替代也面临着成本、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等因素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