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我国将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这可能对能源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腼腆的彩虹
淡淡的毛巾
2023-02-05 21:42:03

我国将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这可能对能源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最佳答案
帅气的手套
淡淡的棒球
2025-09-13 06:04:00

众所周知,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产业革命的主战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减排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

如此说来,我国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这可能对能源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目前,国内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近年以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发电量稳步提升。但还是可能伴随能源危机。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今年全国性的高温,我国四川重庆地区分别出现了限电拉闸等情况。主要是因为天气干旱,四川本来就是以水力发电为主的一个城市,在全面高温的情况下,他们的电量也明显供应不足。

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电源端、储能端与需求端依市场规律高效匹配,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平衡,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总的来说,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避免产能过剩 。

最新回答
无心的犀牛
专一的睫毛
2025-09-13 06:04:00

在这个不同往年的2021年,以华电、华能、三峡为代表的央企发电集团,分别先后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来彰显自己在可再生能源布局上的信心与决心。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表示:2025年中国华电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将力争达到50%,努力实现“碳达峰”。

国家电投更是早在2020年底提出“碳达峰”时间表。2020年12月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国家电投将在2023年实现国内碳达峰,到2035年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至75%。

3月11日,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三峡集团力争于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首家宣布“碳中和”时间表的央企集团。

01

超10GW风机招标 “抢装”继续

回顾2020年,国家电投2020年底总装机规模1.5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5%;华电集团2020年底总装机容量为1.53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0.4%。以两组数字的对比来看,“碳达峰”的实现需要以上企业落实的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量均在1500万千瓦以上。

也因此,行业有预测指出,在“30·60”大背景下,2021-2022年间风电或将持续“抢装”势头。

3月12日,国家电投发布二〇二一年度第十二批集中招标(第一批风力发电机组设备规模化采购),涉及18个风电项目,总规模达2422MW(2.422GW)。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开年至今,各大发电集团已经开展了超过1000万千瓦风电机组招标 ,其中华电集团以超过400万千瓦的招标量位居榜首,国家电投近300万千瓦紧随其后,华能113万千瓦招标量、华润电力接近100万千瓦也毫不逊色于国家能源集团与大唐集团。

02

“跑马圈地:再现

2021一季度接近尾声,各大发电集团在风电项目招标上落子如飞,其迅速与果断一方面可以看出走好“十四五”开年第一步的谋略,另一方面也预示着行业建设热潮的延续。另外,2021年开年以来,内蒙古、河南、山西、青海等地的各大综合能源基地的频繁签约,也佐证了各大发电集团抢占风光资源的紧迫程度,“碳中和”下,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伴随着资源“跑马圈地”轰轰烈烈地开启。

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总结,各大发电集团“十四五”规划如下:

2020年底,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国跃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集团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到7000-8000万千瓦。确保实现年均开工、投产“两个1500万+”目标。

2021年1月29日,在国家电投2021年工作会议上,该集团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力争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不低于1500万千瓦”;

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也指出,未来五年华能计划投产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初步合算的话,华能将以1500万千瓦/年的速度推荐新能源建设;

三峡新能源副总经理吴启仁曾在2020年底召开的“2020能源转型论坛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强调,“十四五”期间,三峡新能源每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

中广核新能源更是将原定的“十四五”再造一个中广核新能源目标变成一个半,加码到3000万千瓦,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仅从以上几个开发商的规划来看,其“十四五”总量已达咋舌的34000万千万,近乎340GW的资源。一般来看,“十四五”总量目标不会平均到每一年中完成,其开发策略必定是“前紧后松”才能确保十四五末期有足量的冗余。这也就注定了2021-2022年将是资源抢夺剑拔弩张的阶段。

同时,仅仅依靠风光资源的抢夺是不够的。结合2020年8月27日,两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的来看,综合能源基地、源网荷协调互动必然成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主流模式。

2021年开年至今,短短不足3个月,国家电投、大唐、国家能源集团、华能等央企持续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力度。其中,风光水火互补、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等综合能源基地项目的签约成为“十四五”开年的重头戏。

深情的雪糕
缓慢的哑铃
2025-09-13 06:04:00

大力推行可替代能源,也就是说传统的资源将逐渐被替代,能源的结构将逐渐被改变,这是未来发展的最理想的状态,只是说现在是作为一个未来的趋势去推行,不代表现在立马就会推行,前景肯定是有,但难度肯定也不低。

有前景是说传统的资源就是被誉为现代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石油,天然气,煤炭,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按照现在地球的储量,你现在人类工业发展的速度以及生活的使用强度上来看,再用个两三百年应该是不成太大的问题,但是人们不能真的等到那时候才考虑去更改能源结构啊,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所以现在世界上主要的大国以及发达国家肯定会考虑去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逐渐更新自己的能源结构,大的趋势在这肯定有前景。

有困难并且难度相当不小,是因为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成为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并不是说别的能源就不能用。比如说氢气人们电解水就可以制造氢气,它就可以作为一种燃料,那为什么没有把它作为主要燃料呢?因为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种能源是保存最为实用环境,几乎没有什么限制的。就不说什么其他的新能源,现有的能源体系里面也存在一些可以作为燃料的能源,只不过它在制备保存安全性,使用条件要求等方面存在着较高的要求,不利于低成本的大范围的推广,自然就没有把它作为主要的燃料了。

那人们想真正实现能源结构的更替,去推行更多可替代的可再生能源,这是必然要涉及到一个能源使用模式的问题。现有的能源里面也存在一些可以作为燃料的东西,要让他们的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这个需要技术上的突破,不计代价的去推这个东西,结果肯定是失败的。因为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低成本的可控性比较高的能源。

乐观的篮球
优美的超短裙
2025-09-13 06:04:00
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来看,基于我国的资源禀赋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特点,资源和负荷匹配相对较差,且部分地区就地消纳困难“三北”地区电源结构中调峰电源相对较少,特别是自备电厂供热机组比例较大,在冬季供热期调峰能力进一步受限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电力需求放缓,装机出现了相对过剩辅助服务政策不到位,或落实不力可再生能源发展建设速度较快,配套电网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电能通道输送能力尚待提高。

总体来讲,“十三五”时期要积极稳妥地发展水电,全面协调推进风电的开发,推动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质能,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同时推进海洋能发电示范应用。另外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在供热、燃料、供气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供热系统中太阳能热水器80000万平方米,地热能利用160000万平方米燃料产业中生物燃料乙醇年产400万吨,生物柴油年产200万吨供气达到年产8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