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分析中间即将包括哪些个国家起到了中坚力量

温柔的火车
留胡子的牛排
2023-02-05 15:33:52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

最佳答案
糊涂的手套
笑点低的汽车
2025-09-14 01:01:47

:2020年新增补贴资金额度50亿元用于支持新增风电、 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2020年国内可再生能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将进一步发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替代作用。我国逐渐加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逐渐显现。以下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亿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水电装机3.52亿千瓦,同比增长2.5%风电装机1.84亿千瓦,同比增长12.4%光伏发电装机1.74亿千瓦,同比增长34.0%生物质发电装机1781万千瓦,同比增长20.7%。

最新回答
雪白的毛衣
包容的皮带
2025-09-14 01:01:47

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来看,基于我国的资源禀赋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特点,资源和负荷匹配相对较差,且部分地区就地消纳困难“三北”地区电源结构中调峰电源相对较少,特别是自备电厂供热机组比例较大,在冬季供热期调峰能力进一步受限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电力需求放缓,装机出现了相对过剩辅助服务政策不到位,或落实不力可再生能源发展建设速度较快,配套电网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电能通道输送能力尚待提高。

总体来讲,“十三五”时期要积极稳妥地发展水电,全面协调推进风电的开发,推动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质能,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同时推进海洋能发电示范应用。另外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在供热、燃料、供气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供热系统中太阳能热水器80000万平方米,地热能利用160000万平方米燃料产业中生物燃料乙醇年产400万吨,生物柴油年产200万吨供气达到年产80亿立方米。

无心的凉面
开放的帽子
2025-09-14 01:01:47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将大力发展,和陆上风电做个比较,海上风电有更多的开发空间,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划,海上风电会在十四五之间大规模提速。而东方电缆作为海底电缆的领航者,具有哪些独具特色的优势?我马上就来展开分析!

正式研究东方电缆前,我整理好的海底电缆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开即可了解:宝藏资料!海底电缆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东方电缆主要从事海缆系统、陆缆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及海洋工程服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风力发电、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多个领域,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东方电缆最主要优势为海缆系统和海洋工程服务,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对公司基础概况做出简要了解后,下面具体分析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国内海洋缆专利数第一,技术实力雄厚

东方电缆经过多次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自身在海底电缆和海洋脐带缆产品制造领域是十多项独家的核心技术的拥有者,此外发明专利有60多项,成为了国内海洋缆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目前国内拥有成熟的500kV及以下海底电缆制造技术的企业寥寥无几,东方电缆是其中一家,还是第一个有能力去进行海洋脐带缆设计分析并自主生产的企业,从而打破了国外线缆生产巨头在这个领域之中多年以来的垄断市场。同时,东方电缆承还担了多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为起草海底电缆国家标准的先锋,具有比同行高很多的技术实力。

亮点二:海缆业务占据一席之地,无人撼动

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公司是东方电缆在海缆方面的三大竞争对手,而东方电缆的海缆产品在海上风电市场占约40%份额,已经接近了行业的一半,是实至名归的行业龙头。

再一点就是海缆拥有特殊的物理特质,这些需要通过海缆上船装备来装上敷设船,也就是说还需要再通过海缆私用的码头及专供海域直接下海,才能够进行铺设,因而,产区毗邻深水码头是生产大长度海缆非常重要的地理条件。所以,行业发展速度放缓,行业竞争的格局是很难改变,龙头企业独占鳌头。

由于内容太多,与东方电缆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相关的更多资料,研报里面的内容都是我已经整理过的,详情请点击链接:【深度研报】东方电缆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都是在"碳达峰、以及碳中和"两碳目标的引导下,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已经到了黄金发展期。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四个省份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合计超过40GW,从数据来看,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每年平均已经超过8GW。其他地区海上风电的计划也处在持续突破阶段,未来,海上风电将“如火如荼”发展,而作为海上风电产业链重要环节之一的海底电缆,而它的局势必定会是蒸蒸日上。

总体而言,东方电缆是海缆产业的领头羊,入选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未来将充分享受海上风电行业爆发带来的巨大机会,东方电缆将会越来越有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假设是对东方电缆未来行情有很大的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有专业的投顾为你诊断股价,看看东方电缆估值到底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免费】测一测东方电缆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靓丽的唇膏
标致的跳跳糖
2025-09-14 01:01:47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将会加大发展力度,对比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开发空间是更加大而广的,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划,海上风电会在十四五之间大规模提速。而东方电缆作为海底电缆的龙头企业,有什么独具一格的投资利处?下文将会揭晓答案!

在开始分析东方电缆前,一份海底电缆龙头股名单为大伙附上,点开此链接即可浏览:宝藏资料!海底电缆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东方电缆主要从事海缆系统、陆缆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及海洋工程服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风力发电、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多个领域,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东方电缆最主要优势为海缆系统和海洋工程服务,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了解了公司的简要情况以后,现在再来对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亮点一:国内海洋缆专利数第一,技术实力雄厚

东方电缆一直都在进行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自己在海底电缆和海洋脐带缆产品制造领域创造了十多项核心技术,并获得60多项专利,国内海洋缆专利数第一,身为国内寥寥无几拥有成熟的500kV及以下海底电缆制造技术的企业之一,还是第一个有能力去进行海洋脐带缆设计分析并自主生产的企业,从而国外线缆生产巨头在这个领域中多年的垄断已经被打破了。同时,东方电缆承还担了多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牵头起草了海底电缆国家标准,技术实力比同行高出很多。

亮点二:海缆业务占据一席之地,无人撼动

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公司是东方电缆在海缆方面的三大竞争对手,在海上风电市场,100个海缆产品中有40个都是东方电缆的,马上就要达到行业的半边天,是名下无虚的行业首位。

再加上本身海缆就拥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必不可少的步骤要经过海缆上船装置装敷设船,同时还要通过海缆专属的码头还有专用的海域直接下海,这样才能进行铺设,所以,产区毗邻深水码头是生产大长度海缆极为重要的地理条件。所以,行业明显进入壁垒,想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是不太可能的,龙头企业始终占据资源优势。

由于篇幅过长,关于东方电缆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更多信息,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东方电缆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其实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牵引下,中国的海上风电已进入黄金发展期。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四个省份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合计超过40GW,每年平均新增加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就已经大于8GW。其他地区海上风电规划也会继续突破,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一路向好,而作为海上风电产业链重要环节之一的海底电缆,也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综上所述呢,东方电缆作为海缆产业龙头,在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中有东方电缆,在将来一定会充裕的享受到来自海上风电行业暴发所带来的强大机会,东方电缆的发展将会很棒。不过文章还是有一定滞后性的,倘若想知道东方电缆未来行情的具体信息,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将会为你诊股,了解一下东方电缆估值究竟是多少:【免费】测一测东方电缆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0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无限的乌冬面
懵懂的柠檬
2025-09-14 01:01:47

处于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之下,可再生能源将会大力推动,拿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比较,海上风电的开发空间更加广阔,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会进行大力提速的操作。而东方电缆作为海底电缆的领军引领者,有什么值得投资的优点?下面抓紧分析!

开始讲述东方电缆前,这份海底电缆龙头股名单可供你们参考,点击即可查看:宝藏资料!海底电缆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东方电缆主要从事海缆系统、陆缆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及海洋工程服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风力发电、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多个领域,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东方电缆最主要优势为海缆系统和海洋工程服务,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了解了公司的简要情况以后,接下来就来对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做出分析。

亮点一:国内海洋缆专利数第一,技术实力雄厚

东方电缆持续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在海底电缆和海洋脐带缆产品制造领域的独家核心技术多达十多项,并且拥有的专利有60多项,站到了国内海洋缆专利数第一的位置,当前国内拥有成熟的500kV及以下海底电缆制造技术的企业屈指可数,东方电缆是其中一家,也是首个可以提供海洋脐带缆设计分析以及并自主生产功能的企业,国外线缆生产的巨头在这个领域之中的垄断已经完全的打破了。同时,东方电缆承还担了多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起头草拟了海底电缆国家标准,与同行相比,具有超强的技术实力。

亮点二:海缆业务占据一席之地,无人撼动

在海缆领域,东方电缆是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汉缆股份三家公司的竞争对手,而东方电缆在海上风电市场中所持有的海缆产品达到40%,几乎在行业的半边位置,是名不虚传的行业龙首。

还有一个突出的地方,海缆有着特殊的物理特性,还是要通过海缆上船装置来安装敷设船,还要再经过海缆专用码头以及专用海域直接下海,才可以进行铺设,所以,产区毗邻深水码头是生产大长度海缆极为重要的地理条件。所以,行业显然进入了壁垒,想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是很难实现的,毕竟是龙头企业,很难被超越的。

由于篇幅过长,关于东方电缆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更多内容,我全部都整理出来放到研报里面了,点击链接查看详情:【深度研报】东方电缆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那么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提点下,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已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四个省份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合计超过40GW,从数据来看,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每年平均已经超过8GW。其他地区的海上风电规划也在继续寻取进展,将来,海上风电将会发展的如日中天,而作为海上风电产业链重要环节之一的海底电缆,也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总体的来看,东方电缆引领着海缆产业前进,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之后将会足够享受到海上风电行业大动向带来的很大的机会,东方电缆将会越来越有发展。但是文章的时效性不强,如果对东方电缆未来行情很感兴趣,不妨读读下面的链接,有专业的投顾为你服务,看下东方电缆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东方电缆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清爽的航空
端庄的狗
2025-09-14 01:01:47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风能。风能是指风所负载的能量,风能的大小决定于风速和空气的密度。我国北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岛屿,风能资源丰富。据国家气象部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陆地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53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岛屿、新疆、甘肃、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此外,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也很丰富,初步估计是陆地风能资源的3倍左右,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总量为7.5亿千瓦。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太阳所负载的能量,它的计量一般以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辐射总量,包括太阳的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的总和。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光伏(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太阳能聚热系统,利用太阳的热能产生电能;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取暖和制冷。

小水电。水的流动可产生能量,通过捕获水流动的能量发电,称为水电。小水电在我国是指总装机容量小于或等于5万千瓦的水电站。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包括自然界可用作能源用途的各种植物、人畜排泄物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如薪柴、沼气、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林业加工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城市有机垃圾、工农业有机废水和其他野生植物等。

地热能。地热能是贮存在地下岩石和流体中的热能,它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为建筑物供热和制冷。根据测算,全球潜在地热资源总量相当于每年493亿吨标准煤。

海洋能。海洋能是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流能的统称,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例如,潮汐的形式源于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涨潮和落潮之间所负载的能量称之为潮汐能;潮汐和风又形成了海洋波浪,从而产生波浪能;太阳照射在海洋的表面,使海洋的上部和底部形成温差,从而形成温差能。所有这些形式的海洋能都可以用来发电。

从地球蕴藏的能源数量来看,自然界存在有无限的能源资源。仅就太阳能而言,太阳每秒钟通过电磁波传至地球的能量达到相当于500多吨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这相当于一年中仅太阳能就有130万亿吨煤的热量,大约为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一万多倍。不过,由于人类开发与利用地球能源尚受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地理原因及世界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在内的巨大数量的能源,可以利用的仅占微乎其微的比例,因而,继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人类能源消费的剧增、化石燃料的匮乏至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逼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人类社会的能源问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仗能源的可持续供给,这就必须研究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也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太阳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高达1.05×1018千瓦时(3.78× 1024J),相当于1.3×106亿吨标准煤。按目前太阳的质量消耗速率计,可维持6×1010年。所以可以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但如何合理利用太阳能,降低开发和转化的成本,是新能源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风能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助航、制冷和致热等。风力发电是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中国的风能总储量估计为1.6×109千瓦,列世界第三位,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风能是一种自然能源,由于风的方向及大小都变幻不定,因此其经济性和实用性由风车的安装地点、方向、风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对于核电站,人们有许多误解,其实核能发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获取方式。对于核裂变,核燃料是铀、钚等元素,核聚变的燃料则是氘、氚等物质。有些物质,例如钍,本身并非核燃料,但经过核反应可以转化为核燃料。我们把核燃料和可以转化为核燃料的物质总称为核资源。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都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民企投资小水电的政策。由于小水电站投资小、风险低、效益稳、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建设小水电站的热潮,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全国性缺电严重,民企投资小水电如雨后春笋,悄然兴起。国家鼓励合理开发和利用小水电资源的总方针是确定的,2003年开始,特大水电投资项目也开始向民资开放。2005年,根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中国将对民资投资小水电以及小水电发展给予更多优惠政策。

氢是一种二次能源,一种理想的新的含能体能源,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虽然氢是最丰富的元素,但自然氢的存在极少。因此必需将含氢物质加工后方能得到氢气。最丰富的含氢物质是水,其次就是各种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各种生物质等。氢不但是一种优质燃料,还是石油、化工、化肥和冶金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和物料。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精炼需要氢,如烃的增氢、煤的气化、重油的精炼等;化工中制氨、制甲醇也需要氢。氢还用来还原铁矿石。用氢制成燃料电池可直接发电。采用燃料电池和氢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将远高于现有的火电厂。随着制氢技术的进步和贮氢手段的完善,氢能将在21世纪的能源舞台上大展风采。

地热是指来自地下的热能资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热库,仅地下10千米厚的一层,储热量就达1.05×1026焦耳,相当于9.95×1015 标准煤所释放的热量。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老的技术现在依然富有生命力,新技术业已成熟,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在能源的开发和技术转让方面,未来的发展潜力相当大。地热能是天生就储存在地下的,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既可作为基本负荷能使用,也可根据需要提供使用。

海洋能通常指蕴藏于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等。海洋能蕴藏丰富,分布广,清洁无污染,但能量密度低,地域性强,因而开发困难并有一定的局限。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发电,其中潮汐发电和小型波浪发电技术已经实用化。波浪能发电利用的是海面波浪上下运动的动能。1910年,法国的普莱西克发明了利用海水波浪的垂直运动压缩空气,推动风力发动机组发电的装置,把1千瓦的电力送到岸上,开创了人类把海洋能转变为电能的先河。目前已开发出60-450千瓦的多种类型波浪发动装置。

此外,还有生物质能,是指植物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目前发展中的开发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热化学转换技术将固体生物质转换成可燃气体、焦油等,通过生物化学转换技术将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转换成沼气、酒精等,通过压块细蜜成型技术将生物质压缩成高密度固体燃料等。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 200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为7.5亿吨油当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人能源消费国,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时,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30多亿吨油当量。然而目前中国人均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1/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与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不同的是中国以煤为主,煤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为63.6%,由于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大,使用过程中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1亿吨,天然气缺口400亿立方米。因此,开发洁净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