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水含有哪些成份?沼气水能直接浇果树吗?
一、沼气水的成分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由50%~80%甲烷(CH4)、20%~40%二氧化碳(CO2)、0%~5%氮气(N2)、小于1%的氢气(H2)、小于0.4%的氧气(O2)与0.1%~3%硫化氢(H2S)等气体组成 。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
二、沼气水肥效很高,不能直接浇果树,要兑一倍水混合后,对照施肥。
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沼气可是易燃物质,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
沼气水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凡是施用沼肥的作物不仅增强了抗旱防冻的能力,而且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也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
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必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由50%~80%甲烷(CH4)、20%~40%二氧化碳(CO2)、0%~5%氮气(N2)、小于1%的氢气(H2)、小于0.4%的氧气(O2)与0.1%~3%硫化氢(H2S)等气体组成 。由于沼气含有少量硫化氢,所以略带臭味。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空气混合后即对燃烧。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最为 34000焦耳,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约为20800-23600焦耳。即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千克无烟煤提供的热量。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沼气发酵
1 沼气发酵微生物(联想 细菌之间的关系:促进、抑制、竞争等)
沼气发酵微生物是一个统称,包括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食乙酸产甲烷菌五大类群。五大类群细菌构成一条食物链,从各群细菌的生理代谢产物或它们的活动对发酵液pH值的影响来看,沼气发酵过程可分为水解、产酸和产甲烷阶段。前三类群细菌的活动可使有机物形成各种有机酸,因此,将其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后二类群细菌的活动可使各种有机酸转化成甲烷,因此,将其统称为产甲烷菌。(1)不产甲烷菌
不产甲烷菌能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变成简单的小分子量的物质。它们的种类繁多,根据作用基质来分,有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和一些特殊的细菌,如产氢菌、产乙酸菌等。
(2)产甲烷菌
产甲烷菌是沼气发酵的主要成分--甲烷的产生者。是沼气发酵微生物的核心,它们严格厌氧,对氧和氧化剂非常敏感,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中性或微碱性。它们依靠二氧化碳和氢生长,并以废物的形式排出甲烷,是要求生长物质最简单的微生物。
2. 沼气发酵的原理 (联想 微生物生长代谢)
沼气发酵又称厌氧消化 ,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 ,被各类沼气发酵微生物 分解转化 ,最终生成沼气的过程。目前为大家所公认的沼气发酵的过程如图所示:
(说明:① I、I I为三阶段理论,②I、II、II、IV、为四类群理论 )
(一)三阶段理论
2.1 沼气发酵过程的液化阶段
用作沼气发酵原料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如禽畜粪便、作物秸秆、食品加工废物和废水,以及酒精废料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蛋白质和脂类。其中多糖类物质是发酵原料的主要成分,它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 素、果胶质等。这些复杂有机物大多数在水中不能溶解,必须首先被发酵细菌所分泌的胞外酶水解为可溶 性糖、肽、氨基酸和脂肪酸后,才能被微生物所吸收利用。发酵性细菌将上述可溶 性物质吸收进入细胞后,经过发酵作用将它们转化为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及一定量的氢、二氧化碳。在沼气发酵测定过程中,发酵液中的乙酸、丙酸、丁酸总量称为中挥发酸(TVA)。蛋白质类物质被发酵性细菌分解为氨基酸,又可被细菌合成细胞物质而加以利用,多余时也可以进一步被分解生成脂肪酸、氨和硫化氢等。蛋白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沼气中氨及硫化氢的含量,而氨基酸分解时所生成的有机酸类,则可继续转化而生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脂类物质在细菌脂肪 酶的作用下,首先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进一步按糖代谢途径被分解,脂肪酸则进一步被微生物分解为多个乙酸。
2.2 沼气发酵过程的产酸阶段
2.2.1 产氢产乙酸菌
发酵性细菌将复杂有机物分解发酵所产生的有机酸和醇类,除甲酸、乙酸和甲醇外 ,均不能被产甲烷菌所利用,必须由产氢产乙酸菌将其分解转化为乙酸、氢和二氧 化碳。
2.2.2 耗氢产乙酸菌
耗氢产乙酸菌也称同型乙酸菌,这是一类既能自养生活能异养生活的混合营养型细菌。它们既能利用 Hz+c0z生 成 乙酸 ,也能代谢产生乙酸。通过上述微生物的活 动,各种复杂有机物可生成有机酸和Hz/c0z等。
2.3 沼气发酵过程中的产甲烷阶段
2.3.1 产甲烷菌的类群
产甲烷菌包括食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两大类群。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甲烷 的形成是由一群生理上高度专业化的古细菌一产甲烷菌所引起的,产甲烷菌包括食 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它们是厌氧消化过程食物链中的最后一组成员,尽 管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它们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使它们具有共同的生理特性。它们在厌氧条件下将前三群细菌代谢终产物,在没有外源受氢体的情况下把乙酸 和 H2/CO2。转化为气体产 生-CO4/CO2,使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作用以顺利完成。目前已知的甲烷产生过程由以上两组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
① 由C02和H2产生甲烷反应为 :C02+4H4—CH4+ H20
② 由乙酸或乙酸化合物产生甲烷反应为:
CH3C00H—CH4+CO2 CH 3COONH4+ H20—CH4+ NH4 HCO3
2.3.2 产甲烷菌的生理特性
① 产甲烷菌的生长要求严格厌氧环境
产甲烷菌广泛存在于水底沉积物和动物消化道等极端厌氧的环境中。
② 产甲烷菌食物简单产甲烷菌只能代谢少数几种碳素底物生成甲烷。
③ 产甲烷菌适宜生存在pH值中性条件下
④ 产甲烷菌生长缓慢
下图为沼气发酵中食物链和能量的分配图:
(二)四类群理论
有人按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如下图)将发酵过程分为:
①水解作用:由棱菌属、拟杆菌属等细菌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质降解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②发酵作用:由梭菌属、拟杆菌属及其他细菌(如乳酸菌类、丙酸杆菌属)进一步将水解的产物降解为小分子的醇类、有机酸类、二氧化碳、氢气、氨气等;
③产乙酸和产氢作用:把发酵作用所产生的小分子醇类和一些脂肪酸降解为乙酸、甲酸、二氧化碳和氢。人们对这类细菌了解尚少,甚至连种、属都还没有明确。但已肯定这类细菌所产生的氢对其自身进一步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因此,产乙酸和氢的细菌,必须与能利用氢的细菌,如产甲烷细菌和伍氏乙酸杆菌等共同生存;
④产甲烷作用:由产甲烷细菌将前3阶段所产生的氢气、二氧化碳以及甲酸、乙酸、甲醇和甲胺类等转化为甲烷。产甲烷细菌形态多样,但生理特性却大致相同,在缺氧条件下,均以甲烷为主要代谢产物。
沼气发酵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不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对方创造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条件,但它们之间又互相制约,在发酵过程中总处于平衡状态。它们之间的主要关系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①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提供生长和产甲烷所需要的基质
②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创造了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条件
③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清除了有害物质
④产甲烷细菌又为不产甲烷细菌的生化反应解除了反馈抑制
⑤不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共同维持环境中适宜的pH值
3 . 发酵工艺
根据发酵原料和发酵条件的不同,所采用的发酵工艺也多种多样。
3.1 沼气发酵的基本工艺流程
一个完整的大中型沼气发酵工程 ,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包括了如下的工艺流程:原料(废水)的收集、预处理、消化器(沼气池)、出料的后处理和沼气的净化与储存 等,如下图所示 :
3.2 沼气发酵工艺的基本条件 (联想微生物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制备)
(1) 适宜的发酵温度
沼气池的温度条件分为:①常温发酵 (也称为低温发酵)10℃~30℃,在这个温度条件下,产气率可为0.15~0.3 m3/m3•d。② 中温发酵 30℃~ 45℃,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池容产气率可达1m3 /m3•d左右。③高温发酵45℃~ 6O℃,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池容产气率可达2~2.5 m3/m3•d左右。沼气发酵最经济的温度条件是35℃ ,即中温发酵。
(2)适宜的发酵液浓度
发酵液的浓度范围是2~30% 。浓度愈高产气愈多。发酵液浓度在20%以上称为干发酵。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发酵液浓度可根据原料多少和用气需要以及季节变化来调 整。夏季以温补料浓度为5~6%;冬季以料补温10~ 12%。
(3) 发酵原料中适宜的碳、氮比例(C:N)
沼气发酵微生物对碳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氮素,我们把微生物对碳素和氮素的需 要量的比值,叫做碳氮比,用 C:N来表示。目前一般采用C:N=25:1。但并不十 分严格,20:1、25:1、30:1都可正常发酵 。
(4) 适宜的酸碱度(pH值)
沼气发酵适宜的酸碱度为pH=6.5~7.5 。pH值响酶的活性,所以影响发酵速率。
(5) 足够量的菌种
沼气发酵中菌种数量多少,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沼气的产量和质量。一般要求达到 发酵料液总量的10~30%,才能保证正常启动和旺盛产气。
(6) 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厌氧环境)
沼气甲烷菌要求在氧化还原电位大于一330mv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这个条件即:严 格的厌氧环境。所以,沼气池要密封。
沼气的利用及前景
1沼气传统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
沼气作为能源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我国的沼气最初主要为农村户用沼气池,20世纪70年代初,为解决的秸秆焚烧和燃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在农村推广沼气事业,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村家庭的炊事来逐渐发展到照明和取暖。目前,户用沼气在我国农村仍在广泛使用。我国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始于1936年,此后,大中型废水、养殖业污水、村镇生物质废弃物、城市垃圾沼气的建立拓宽了沼气的生产和使用范围。随着我国经济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大废弃物发酵沼气工程仍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护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自80年代以来建立起的沼气发酵综合利用技术沼气为纽带,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 理流动的高效农产模 式 ,巳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利用沼气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通过沼气发酵综合利用技术沼气用于农户生活用能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 ,沼液用料、饲料、生物农药 、培养料液 的生产,沼渣用于肥料、的生产,我 国北方推广的塑料大棚、沼气池、禽畜舍和相结合的“四位一体 ”沼气生 态农业模式、中部地区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果园模式、南方建立的“猪一果”模式 、以及其他地 区因地制宜建立的“养殖一沼气植”、“猪一沼一鱼”和 “草一牛一沼” 等模式都是以业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对沼气、沼液、沼渣的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沼气发酵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建立使农村沼气和农业生态紧密结合起来,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绿色种植业、养殖业的有效途径 ,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2沼气发电技术
沼气燃烧发电是随着大型沼气池建设和沼气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沼气利用技术,它将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动机上,并装有综合发电装置,以产生电能和热能。沼气发电具有创效、节能、安全和环保等特点,是一种分布广泛且价廉的分布式能源。
沼气发电在发达国家已受到广泛重视和积极推广。生物质能发电并网在西欧一些国家占能源总量的10%左右。
我国沼气发电有30多年的历史,在“十五”期间研制出20~600kW纯燃沼气发电机组系列产品,气耗率0.6~0.8m0/kw h(沼气热值 ~>21MJ/m0)。但国内沼气发电研究和应用市场都还处于不完善阶段,特别是适用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小型沼气发 电技术研究更少,我国农村偏远地区还有许多地方严重缺电,如牧区、海岛、偏僻山区等高压输电较为困难,而这些地区却有着丰富的生物质原料。如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沼电站,则可取长补短就地供电。
3沼气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 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源源不断地从外部向燃料电池供 给燃料和氧化剂 时,它可以连续 发电。依据 电解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等。
燃料电池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洁净、无污染、噪声低,模块结构、积木性强、比功率高,既可 以集中供电,也适合分散供电。 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高效、清洁的发电方式 ,它将在洁净煤燃料电站 、电动汽车、移动 电源、不间断电源、潜艇及空间电源等方面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沼气燃料电池是最新出现的一种清洁、高效、低噪音的 电装置 ,与沼气发电机发电相比,不仅出电效率和能量利用率高,而且振动和噪音小,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浓度低 ,因此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沼气利用工艺,将沼气用于燃料 电池发电,是有效利用沼气 资源的一条重要途。我国的燃料电池研究始于1958年。但是 ,由于多年来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投入资金数量很少,就燃料电池技术的总体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燃料电池的出现与发展,将会给便 携式电子设备带来一场深刻 的革命,并且还会波及到汽车业、住宅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集中供电系统 。
4污染治理
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沼气技术在农业领域正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发展农村沼气的有关政策规定,并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并且进一步提高设计、工艺和 自动控制技术水平。预计到2015年 ,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大中型沼气工程达2500座 ,形成年 生产沼气能力40亿立方米 ,相当于 343万吨标准煤 ,年处理工业有机废水37500万立方米 。农业废弃物沼气工程到2015年累计建成近4100个,形成年生产沼气能力4.5亿立方米 ,相当于58万吨 标准煤 ,年处理 粪便 量1.23亿吨 ,从而解决全国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治理问题 ,使粪便得到资源化利用。
[编辑本段]中国发展沼气产业的现实意义
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
中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以消耗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沼气把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链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文明。发展农村沼气,优化广大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沼气是利用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以及作物秸秆、干草等的生物能转换而得到的可燃气体。因此,沼气能是绿色能源——生物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现代新能源的成员之一。
由于沼气这种可燃气体最早是在沼泽、池塘中发现的,因而便由此而得名。
我们通常所说的沼气,并不是天然产生的,而是人工制取的,所以它属于二次能源。
沼气是一种可以不断再生,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干净卫生和应用方便的新能源。目前,它既可用烧饭、照明,又可代替汽油、柴油开动内燃机发电,以及用来驱动农机具和加工农副产品。
沼气可用人工制取,制取的方法是:将有机物质如人畜粪便、动植物遗体等投入到沼气发酵池中,经过多种微生物(通常称为沼气细菌)的作用,即可得到沼气。
制取沼气的主要设备是沼气发酵池(也称沼气池)。目前,常用的发酵池的类型较多,其中主要有水压式沼气池、浮动气罩式沼气池和塑料薄膜气袋式沼气池等。
应该是天然气不可再生而沼气可再生吧?
这是因为天然气是古代枯死树木在地下经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影响而形成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不可循环的地质和自然条件,就像形成煤的条件一样,这种的天独厚的条件不再有了,所以说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沼气是利用人工方法,使用麦秸或牲畜粪便生成的,因为原材料可再生并且我们将一直掌握这样的技术,所以说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 沼气是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
• 定义:沼气是有机物在隔绝空气和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的条件下,经过沼气细菌的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55%-70%甲烷、25%-40%CO2 、少量H2 、H2 S、CO、N等。
• 沼气物理、化学性质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分子式CH4 ,分子量为16.04,在0ºC 101325Pa标准状态下,甲烷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48,沼气约为0.94;甲烷的热值为35.9MJ/m3,沼气低热值2025MJ/m3。
沼气的应用
• 一个4~5人的家庭,如每天有相当于3头大猪 粪便入沼气池,可满足炊事、照明用能需要。
• 燃烧沼气可给小鸡、小猪保温,也可以用沼气贮粮灭虫或水果保鲜。
• 沼液、沼渣是优质的肥料、饵料,沼液喂猪可降低料肉比,缩短饲养期。
• 农村办沼气后,人畜粪便及时入池发酵,抑制了蚊蝇的滋生,粪便中的寄生虫卵、血吸虫卵和某些病菌的杀灭率达98%,农村卫生状况改善,保证了农民的身体健康。沼气发酵微生物沼气发酵
• 沼气发酵的定义:
有机物质(如人畜粪便、污泥等)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功能不同的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沼气发酵
• 特点
1)沼气微生物自身耗能少
2)沼气发酵能够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物
3)沼气微生物对营养要求较低,能处理的废物种类多
4)沼气发酵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5)发酵的主要终产物----甲烷和CO2 很容易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沼气发酵工艺类型
• 以投料运转方式区分
1)连续发酵,适于处理来源稳定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大、中型畜牧场的粪便等;
2)半连续发酵,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原料特点和农村用肥集中等原因,主要采用这种发酵工艺;
3)批量投料发酵,主要用于研究有机物沼气发酵的规律和发酵产气的关系等方面。
• 以发酵温度区分
1)高温发酵,微生物特别活跃,有机物分解消化快,产气率高,主要适用于处理温度较高的有机废水,如酒厂的酒槽废液等;
2)中温发酵,世界各国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普遍采用这种工艺;
3)常温发酵,沼气结构简单,造价低,农村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以采用这种发酵工艺为
宜。
• 以发酵级差区分
1)单级发酵,特点是发酵池在一个发酵池内进行,池子构造简单,操作较方便,造价低,我国农村沼气池多属这种类型。
2)两级和多级发酵,滞留期长,有机物分解较彻底,但投资较高。沼气发酵原料
• 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作为沼气发酵原料,例如人、畜粪和家禽粪便、生活污水等。
• 分类:
1)富氮原料(人、畜和家禽粪便)
2)富碳原料(农作物秸杆)
3)其他:城市有机废物,水生植物等
沼气发酵工艺类型
• 沼气发酵原料的配比
1)碳氮比,20-30:1搭配较为适宜;
2)浓度,发酵液浓度一般以6%为好;
3)粪草比,在生产应用中,粪草比一般应达到2:1以上,不宜少于1。
沼气发酵的条件
• 接种物**
1)作用:沼气发酵必须有大量菌种(接种物),而且接种量与发酵产气有直接的关系;
2)来源:城市地下污水、湖池塘底部的污粪坑底部沉渣都含有大量沼气微生物,农村最直接的接种物是沼气池本身的污泥沉渣;
3)接种量:一般为发酵料液的10~15%,当采用老沼气发酵液作为接种物时,为发酵料液的
30%以上。
沼气细菌
沼气发酵启动要有足够数量含优良沼气菌种的接种物。
• 充足的发酵原料
产生沼气的物质基础。沼气发酵时,原料要充足,而且要适当搭配,保持一定的碳、氮比
例。
• 发酵原料浓度
6%较适宜
• 适当的酸碱度
PH6.8-7.8,碱度3000-8000毫克/升
• 严格的厌氧环境
沼气池除进出料口外必须严格密闭
• 适宜的温度
常温发酵10~26ºC
中温发酵28~38ºC
高温发酵46~60ºC
农村沼气发酵一般采用常温发酵(沼气池结构简单,造价低)。
沼气池的发酵启动
• 定义
新建成的或已大换料的沼气池,从进料开始,到能够正常而稳定地产生沼气的过程.
• 要求:
(1) 加入丰富的接种物
添加10~30%的接种物,即含有大量沼气发酵微生物的各种厌氧活性污泥.老沼气池中的
悬浮污泥,发酵冒泡的有机废水,坑塘污泥等都可作接种物.
(2)原料预处理
接种物用量<10%或干粪、鲜人粪、羊粪等时必须进行预处理。
池外堆沤
(3)选用优质发酵原料
有机营养适合的牛粪、猪粪、羊粪或马粪,其C/N比<25:1,启动快,产气好。
(4)掌握好发酵料液浓度及加水量
发酵料液浓度是指原料的总固体(或干物质)重量占发酵液重量的百分比。
第一次投料量应为池子容积的80%,最大为85%,运行后每天继续进料。
加料加水为6米3 池子加4.8~5.1米3 ,8米3 池子加6.4~6.8米3 。
料液浓度控制在3~6%,浓度过大会造成料液酸化。
发酵原料的含水以90~94%较适宜。
(5)调节好发酵原料酸碱度
pH以6.8~7.5为佳。一个启动正常的沼气池一般自动调节pH达到平衡。
当pH<6.5时,取出部分发酵液,加入大量接种物或加入草木灰使pH调节到6.5以上,使其
正常产气。
(6)启动与放气试火
选择晴天将预处理原料和准备好的接种物混合好投入池内。并按以上要求加水、封好活动
盖。沼气池便开始启动。
压力表水柱达到30~40厘米水柱*米,应放气试火,一般点不着。水柱再次上升到20厘米
以上水柱时,第二次放气试火,如能点燃,说明发酵已经正常启动。
一般封池3天后即可点燃。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 勤加料、勤出料
三结合的沼气池可每天将人畜粪便冲入池内,未三结合的沼气池,每3~5天应补料一次。
为了保证沼气池内的正常水位,应及时从抽渣器或水压间出料,但进出料量应大致保持
平衡。
• 经常搅拌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
• 要控制发酵浓度
• 经常检查酸碱度
• 加强越冬管理
入冬前沼气池要彻底换料一次,沼气池进出口要加盖,并在大于池体面积上边用塑料覆
盖,进行防寒。
• 做好安全发酵
1、不能向沼气池内投农药、重金属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令沼气细菌死亡,造成沼气池停止
产气。
如发现沼气细菌中毒,应将池内发酵料液取出一半,再投入一半新料就能正常产气。
2、调整发酵液酸碱度的石灰、氨水及为刺激发酵产气添加的碳酸氨铵尿素等。
安全注意事项
1、沼气发酵初期的试火,应在灯炉具上进行,禁止在沼气池导气管口试火。
2、沼气池进出料口要加盖,以防人、畜掉进去造成伤忙。
3、沼气池内部维修时,先要打开所有盖口,清除池内料液,敞1~2天,并向池内鼓风排出残存沼气。再用小鸡等小动物试验。如没有异常现象发生,在池外监护人员全程监护下方能入池。入池人员必须系安全绳,如有头晕、发闷的感觉,应立即救出池外。严禁池内操作人员使用明火照明和在池内吸烟。
4、经常检查输气管道、开关、接头是否漏气,如果漏气要立即更换或维修,以免发生火灾。不用气时要关好开关。在厨房如嗅到臭鸡蛋味,要开门开窗并切断气源,人也要离开,待室内无味时,再检修漏气部位。
5、每个沼气池都要安装水压表,经常检查沼气池的压力变化。当池内压力太大时,要立即用气、放气,以防冲开池盖造成事故。如果池盖已经冲开,须立即熄灭附近烟火,以免引起火灾。
6、在沼气池活动盖密封的情况下,进出料的速度不宜过快,保证池内缓慢升压或降压。在大出料时,要在导气管处拔掉沼气输送管,以免沼气池产生负压而损坏。
7、如遇不正常情况,应请当地农村能源部门派员帮助处理。
沼气,化学名;甲烷,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
水煤气是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 ,氢气 ,燃烧后排放水和二氧化碳,有微量CO、烃和NOX。燃烧速度是汽油的7.5倍,抗爆性好,据国外研究和专利的报导压缩比可达12.5,热效率提高20-40%、功率提高15%、燃耗降低30%,尾气净化近欧IV标准 ,还可用微量的铂催化剂净化。与醇、醚相比,简化制造和减少设备,成本和投资更低。压缩或液化与氢气相近,但不用脱除CO,建站投资较低。还可用减少的成本和投资部分补偿压缩(制醇醚也要压缩)或液化的投资和成本。有毒,工业上用作燃料,又是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