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内河专业煤炭港口年吞吐量是多少?
在网上搜到得,那大概就是上亿吨的,所以你说的1300顿应该不属于高的。
秦皇岛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之一,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综合性大港,设计年吞吐量超亿吨。秦皇岛港自然条件优越,不冻、不淤、水深、浪小。
全港拥有51个泊位,其中,2万—10万吨级煤炭泊位10个,港区陆域面积8.5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52平方公里。 拥有先进的装卸机械,自营铁路,港口作业船舶等,有四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口,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保持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装卸单位成本指标为全国港口最高水平。
在网上搜到得,那大概就是上亿吨的,所以你说的1300顿应该不属于高的。
一、港口简介
1、地理位置
秦皇岛港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辖境。该港坐落在环渤海圈北岸的中端,西南临渤海湾,东北近辽东湾,同大连港、天津港成鼎足之势,堪称北中国及北京的重要门户。该港地理中心坐标:39°54′4〃N,119°36′26〃E,港阔水深,风平浪小,一年四季不冻不淤,是我国北方的一座天然良港。
2、自然条件
风况:常风向西南西(WSW),出现频率为10.6%。强风向为东北东(ENE),实测年平均风速3.9米/秒,最大风速23.9米/秒。春、秋季多西南风或西南西风,冬季为东北或东北东风,夏季多南风。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656.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221.21毫米,年最小降水量419.5毫米。年降水主要在6~8月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日最大降水量215.4毫米。
雾况:据统计能见度小于1000米影响港口作业的天数年平均为9.2天,其中持续在4小时以上的雾日为5.8天。雾日多发生在春末夏初。
气温:季节较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0.3℃,夏季最热在8月份,月平均24.5℃,冬季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6.5℃。
冰况:附近海域每年初冰日为11月下旬,终冰日为翌年3月上中旬,冰期平均为105天,最长可达124天,常年岸边有少量固定冰,冰的厚度一般为10~30厘米,5米等深线以外很少出现固定冰,对船舶航行和港口装卸运输生产无影响。
3、交通条件
秦皇岛港是中国以煤炭、原油输出为主,杂货、集装箱进出口为辅的多功能综合性重要港口,亦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口之一,在“西煤东调,北煤南运”,以及对外贸易上发挥重要作用。
港口建有 170 多公里的自有铁路,有国内较先进的机车和编组场,给集疏运带来了便利条件。港口靠近京沈高速公路,京山、京秦、大秦、沈山四条铁路可直通港口,铁路是港口集疏运的主要方式,约占货物集疏运总量65%~75%,京沈高速公路、102 、205 国道、秦承公路与疏港路相连,公路运输约占货物集疏运总量10%左右。与世界百余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开展了贸易往来,并同日本苫小牧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比利时根特港等一批港口结为友好港。
秦皇岛港货物集疏运方式以铁路为主。经国家批准,秦皇岛港自有铁路与国家铁路实行分开管理原则,港口设铁路运输公司。全港拥有的各种类型内燃机车32台,自备车辆361辆,拖运能力达到22250吨,铁路线路总长172千米(其中装卸线长度39千米)。
港区道路总长53千米,主要分布于杂货泊位后方。主干道面宽12米,次干道面宽7米,均为混凝土路面。以港区1号门和4号门公路、铁路高架立交桥与市区干道相连,集疏港条件畅通便捷。
4、经济腹地
秦皇岛港具有独特的经济地理地位,位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半径300千米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因此秦皇岛港口经济腹地遍及中国北部地区,直接腹地为秦皇岛市和冀东、塞北、辽西地区。按港口功能分工和货源分类,秦皇岛港主要货源煤炭分布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陕西北部,以及河北、北京等,这些地区都是中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地。
内贸煤炭主要流向沿海工业较发达的沪、浙、苏、闽、鲁、粤、桂、琼、辽等九个省市,约占全港煤炭中转量的五分之四;外贸煤炭主要流向日本、东南亚、欧洲,以及中国的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约占全港煤炭中转量的五分之一。
二、港口发展
1、港口历史
秦皇岛港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始建于 1898 年,是我国清代光绪皇帝御批的唯一自开口岸。
1998年 秦皇岛港首次成为天津――蛇口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中转港。
1999 年初列为中央直属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与国内37家收、发货方签定了年度煤炭运输中转协议,有4100万吨煤炭从此港中转、秦皇岛港吞吐量以超年度计划200万吨的强势再次跃上8000万吨目标。
2000年秦皇岛港累计吞吐量达到9743万吨,年吞吐量首次跨上9000万吨台阶。
2001年1月1日起正在运行秦皇岛港办公自动化系统准备工作已经完毕。2002年3月,国务院把管理权下放给河北省。9月,秦皇岛港务局进行公司制改造,成立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2003年秦皇岛港六分公司成功接卸了首列12000吨的超大型煤车,这是秦皇岛港有史以来接卸的最大列车。
2004 年 1 月,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港口。
2、港口规划
在保持北煤南运主枢纽港地位的同时,在 21 世纪初确立环渤海散货中心港地位,全国提升港口功能,实现集装箱运输的跨越式发展。
针对港口的实际情况,秦皇岛港将认真谋划长远发展。在港口内部,要立足于现有资源条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十五”期间,全港计划投资 50 亿 ~60 亿元,实施“西煤东迁”、“西矿东迁”,建设 10 万吨级或者 20 万吨级原油泊位、跨越式发展集装箱运输、浚深航道、扩大仓储面积,使港口功能布局更为完善。
在“十五”期间,秦皇岛油港规划建设包括四个散装液体石化品种码头和一个 20 万吨级原油装卸码头在内的液体石化港区,并新增60万立方米原油重油储罐,将满足。各类船舶自由出入安全停靠,储罐的油品及液体化产品储运能力将达到800万~1200万吨/年
三、港口现状
1、港口条件
三公司(老煤区):设计能力1585万吨,堆存能力85万吨。
泊位 长度(米) 吃水 靠泊能力
7# 151 10 1
8# 200 10.4 1.5(高潮可装3万吨级煤船)
9# 200 10.7 1.5(高潮可装3万吨级煤船)
二公司(煤一期,二期和一期扩容);设计能力3800万吨,堆存能力150万吨。
泊位 长度(米) 吃水 靠泊能力
201# 275 14 5
202# 232 14 2(实际可装5万吨级煤船)
203# 320 14 5
204# 307 14 5
200# 273 14 5
六公司(煤三期):设计能力3000万吨,堆存能力150万吨。
泊位 长度(米) 吃水 靠泊能力
301# 340 17 10
302# 250 12.5 3.5
303# 250 12.5 3.5
七公司(煤四期和预留、扩容):设计能力5500万吨,堆存能力215万吨。
泊位 长度(米) 吃水 靠泊能力
704# 215 12.5 3.5
705# 215 12.5 3.5(高潮时可装5万吨级煤船)
706# 295 17 10
707# 295 14 5(目前按3.5万吨级煤船掌握)
708# 245 14.9 3.5
709# 250 14.9 5
九公司(煤五期):设计能力5000万吨,堆存能力400万吨。
泊位 长度(米) 吃水 靠泊能力
901# 282 14.9 5
902# 337 19.7 15
903# 300 19.7 10
904# 263 19.7 5
905#(预留) 263
906#(预留) 300
以上秦港煤炭泊位23个,能使用的21个,预留2个,煤炭设计通过能力1.8885亿吨,堆存能力955万吨,垛位经加宽、加长后,堆存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706#、301#泊位最大可装14万吨级煤船,三公司最小可装5000吨级煤船。
仓储堆场及能力
秦皇岛港共有生产性仓库、堆场总面积113.2万平米,总容量290.1万吨。其中仓库面积7.7万平方米,容量10.4万吨;堆场面积105.5万平方米,容量297.7万吨,其中煤堆场87.8万平方米,堆存容量264.2万吨,内外贸货种分类储存。另外,尚有散粮筒仓,其容积7.47万立方米,容量5.89万吨。先进的运输方式和便捷的集疏条件,缩短了货物在港储存周期。煤炭装船直取率达6%以上,原油管道输运直取率100%,杂货采取铁路、公路集疏港,直取率平均在37.6%。
装卸机械及能力
秦皇岛港有下设七个港务公司和一个流动机械公司:
第一港务公司: 主要经营原油、柴油、汽油、磷酸、航空煤油、石脑油、重油、船舶燃料油、奥里油、二氯乙烷、甲醇等石油化工液体散货的进出口装卸、储存和水陆换装作业。公司拥有东港区101号、102号、103号、104号4个液体散货泊位,均拥有高效输油臂,岸上有多家单位的100多万方储罐,年设计通过能力1650万吨。作为华北最大的液体散货中转基地,秦皇岛港务局第一港务公司目前正在规划5个0.5-1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和占地650亩的液体散货储罐区。
第二港务公司: 主要经营秦皇岛港煤一二期码头的煤炭装卸业务。公司拥有东港区201号、202号、203号、204号4个泊位,其中201号泊位为2.5万吨级,202号泊位为5万吨级,合计年通过能力为1000万吨。203、204号泊位均为5万吨级,合计年同过能力为2000万吨。
第三港务公司: 主要经营秦皇岛港西港区煤炭码头装卸业务。公司拥有西港区大码头7号、乙码头的8号和9号3个万吨级深水煤炭专用输出泊位,总设计能力为1585万吨;各类固定装卸机械176台(套);煤炭(焦炭)堆存场地总堆存面积29.54万平方米,总堆存能力(煤炭)65万吨。
第四港务公司: 主要经营杂货装卸业务,其货种有散辆、矿石、木材、钢铁、化肥、水泥、玻璃、大纸、饲料、集装箱、大型成套设备等。公司拥有西港区2号、4号、5号、6号、14号、15号、16号等7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5个。最大靠泊能力3.5万吨级;有仓库14座,容量3.79万吨;堆场17处,容量14.34万吨。
第五港务公司: 主要经营散粮、化肥等货物的装卸业务,可为客户提供散装货物的灌包服务。公司拥有西港区12号、13号、17号、18号、19号等5个泊位,其中12号为散粮专用泊位,19号泊位为散货(如化肥、水泥等)罐包专用泊位;拥有先进的散货罐包机9台,1000t/h的悬臂装船机一台,门座式起重机14台;仓库两座,面积1.73万平方米;散粮筒仓最大仓储能力为5.5万吨。
第六港务公司: 是“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秦皇岛港煤码头三期工程的使用管理单位,主要承担山西、内蒙等的煤炭疏运和出口运输任务。公司拥有301号、302号、303号三个大型煤炭专用泊位,其中302、303号泊位为3.5万吨级,301号泊位为10万吨级,设计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有翻车机、堆料、取料机、装船机和皮带机等大型成套装卸设备27台(套);4个大型储煤场,总面积达20.6万平方米堆存能力为150万吨。
第七港务公司: 主要经营煤四期码头的煤炭装卸业务。公司拥有东港区704号、705号、706号、707号四个泊位,其中707号泊位为预留项目,未形成靠泊能力;综合年设计通过能力近期为3000万吨;拥有亚洲最大的煤炭堆存场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可堆存煤炭200万吨。
流动机械公司: 主要担负第二、三、六、七港务公司的煤炭作业,以及机械维修;公司拥有汽车起重机从16吨至225吨9个起重级别型号14台;7.25吨至40吨轮式起重机8个型号60台;斗容量由0.5立方米至4.6立方米规格的装卸机90余台;叉车2.5吨至40吨9种规格46台;挖掘机、推土机、牵引车、自卸车及半挂车等车辆70余台。
航道
现有主航道、东航道、西航道、老航道、煤三期航道、10万吨级航道等共6条。
航道名称
航道尺度(米)
航道底质
满载通航最大船舶
长度
设计水深
实际水深
底宽
主航道
6700
-13.5
-13.0
120
泥沙
5万吨
东航道
4679
-13.5
-12.8
120
泥沙
5万吨
西航道
4843
-12.8
-12.0
100
泥沙
3.5万吨
老航道
3145
-12.0
-9.5
100
泥沙
1万吨
煤三期
2475
-13.5
-13.0
120
泥沙
5万吨
10万吨级航道
21200
-16.5
120
卵石
10万吨
锚地
港口锚地主要用途为待泊、引航、检疫、避风。分为西锚地、东锚地、油轮锚地3处,其中西锚地水深-12米,锚泊能力10艘;东锚地水深-14米,锚泊能力26艘;油轮专用锚地水深-14米,锚泊能力10艘。锚地至南山头灯塔距离3~7海里,锚地底质均为泥沙,易于着锚,水深适中,是良好的港口锚地。
2、主营业务
秦皇岛港的主营业务包括:煤炭运输,杂货运输,油品液化运输,集装箱运输,船舶代理,理货业务,船舶引航,客运业务。
四、吞吐量
1、货物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由改革开放前 1978 年的2219万吨,增加至 2001年的1.13 亿吨,其中煤炭完成1亿吨。
1998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7792万吨。
1999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8261万吨。
2000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9743万吨。
2001年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从此跨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
2002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1亿t,第二次突破亿吨,其中煤炭吞吐量为0.98亿t,创我国煤炭输出港最高。
2003 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 1.256 亿吨,煤炭吞吐量突破 1 亿吨。
2004 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 1.53 亿吨,比上年增长 20.27 %。其中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全年完成吞吐量 1.5 亿吨,比上年增长 19.68% ,净增 2472 万吨;其中,煤炭完成 13160 万吨,增长 2188 万吨、增长 19.94% ;杂货完成 1472 万吨,增长 305 万吨、增长 26.2% ;港口吞吐总量、煤炭、杂货、集装箱吞吐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5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1.6902亿吨,提前20天完成1.6亿吨年计划,其中煤炭完成14513.9万吨,创秦皇岛港历史新高。
2006年秦皇岛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两亿吨,其中煤炭输出量达到1.85亿吨,占到中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2007年,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45亿吨,比上年增长21.7%。
2008年,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为2.49亿吨。
2009年,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达2.4382亿吨。
2、煤炭吞吐量
1999年秦皇岛港按这条思路实现了煤炭运输量逐月增长,全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6972.5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提高了港口煤运市场占有率。
1998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6904.2万吨。
2001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完成1亿吨。
2002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9792万吨。
2003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10971万吨。
2004 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完成 13030 万吨。
2005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完成14513.9万吨。
2006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完成1. 86亿吨。
2007年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约完成2.5亿吨。
2008 年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完成21791 亿吨,同比增加388 万吨,增长1.8%,其中,内煤完成2.04 亿吨,同比增加1051 万吨,增长5.4%,外贸完成1413 万吨,同比减少663 万吨,下降32%。
2009年,秦皇岛港煤炭年吞吐量已达到2.02亿吨,再次超过了两亿吨大关。这已是该港自2007年以来煤炭年吞吐量第三次超过两亿吨。
(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
港口现有陆域9平方公里,港口水域61平方公里,锚地54平方公里,港口岸线6275米,其中生产用码头岸线总长5516米。 港口所属共6个装卸公司,分布在东西两港区。东港区:第一装卸公司,主要从事原油装卸业务;第二装卸公司、第六装卸公约经营煤炭装卸业务,拥有新煤码头一、二、三期泊位现代化的专用设备。西港区:第三装卸公司经营煤炭装卸业务。第四、五装卸公司,均为杂货装卸公司,四公司以进口为主,五公司以出口货物为主并经营集装箱运输业务。 据1990年统计,秦皇岛港拥有生产用泊位24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后位22个。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秦皇岛港新建深水泊位17个,其中2~10万吨级煤炭泊位10个,5万吨级石油泊位1个,1.5~3.5万吨级杂货泊位6个,形成以新开河为界的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输出为主,西港区以进出口杂货为主的新格局,新增设计年能力1亿多吨,其中煤炭9220万吨,石油500万吨,杂货350万吨。目前,港口生产泊位总数已达到2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2亿吨。 港口锚地分为东锚地、西锚地、油轮锚地3处。锚地与码头的距离为3到7海里。锚地底质为泥沙,水域广阔,水深条件可满足本港作业各吨级船舶锚泊要求。全港共有5条航道。西航道:方位130°~310°,水深11米,宽100米,进入甲、乙、丙、丁等码头作业的船舶,经由此进出港;老航道:方位172°~352°,水深9米,宽100米,是大小码头的通道;东航道:方位191°~101°,宽120米,使用水深13米,是煤一、二、三期各码头和油码头配套航道;煤三期码头航道:方位215°~035°,宽120米,水深13米,进出煤三期码头船舶经此航道与东航道相通;主航道:方位160°~340°,宽120米,水深13米,东港区5万吨级重载船舶进出港均经由东航道与主航道相连。港口码头航道设施具备3万吨级杂货船和5万吨级散货船(煤、油)的通航条件。 港口航道和港池内共设置浮标31个,岸上导航叠标5组。灯塔位置为39°54′24N″/119°36′26″E。 现全港仓库、场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堆存容量373万吨。 港口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34台,其中煤一期13台(含翻车机3台、堆料机3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3台)、煤二期11台(含翻车机2台、堆料机3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2台)、煤三期10台(含翻车机2台、堆料机2台、取料机3台、装船机3台)。煤三期的各种机构设备功能最大,其中翻车机每台时4800吨,堆料机每台时4800吨,取料机每台时6000吨,装船机每台时6000吨。 港区铁路线路总长167公里,共设置10个分区调车场。 港口辅助工作船舶17艘,功率3.01万千瓦,其中拖船12艘,2.67万千瓦。 秦皇岛港的年吞吐量,1978年为2218.6万吨。“六五”“七五”期间,每年平均以500万吨的速度递增,一年上一个台阶。“八五”期末的确995年达8382万吨,其中煤炭6488.1万吨,石油1208.4万吨,杂货688.5万吨。“九五”头三年,年吞吐量保持在8000万吨左右,约为1978年的3.6倍,在我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1990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45.1万吨。主要货种煤炭为5188万吨,占74.7%(其中外贸煤炭1187.4万吨,占总吞吐量的17%);石油1285.1万吨,占18.5%;杂货472万吨,占6.7%;化肥42.4万吨,占0.6%。 1991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36.3万吨 。主要货种煤炭为5429.4万吨 ,占75%(其中外贸煤炭1311吨,占总吞吐量的18%);石油1254.9万吨,占17.3%;杂货552.1万吨 ,占7.6%;化肥38.6万吨 ,占0.5%,2010年为2.5亿吨,其中煤炭2.1亿吨。 目前,西港区戊巳码头工程已被国家列为九八年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建设7个杂货通用泊位,年通过能力300万吨,到2001年底完成。东港区拓宽10万吨级航道工程,以及配套的原油码头改造,将于1999年底完成。该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发挥煤四期工程10万吨级泊位的能力,适应船泊大型化需要,适应我国进口原油的形势需要。同时,利用10万吨级航道施工泥沙,实施填海造陆工程,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石油、液体化工小区10万吨级矿石码头。最近,西港区正在进行杂货码头改造和航道、港池拓宽、浚深工程,到今年年底,将西港区3.5万吨杂货泊位改造成5万吨级泊位。
21-11-2011:
gar5900
fob
加里曼丹
$99.50
gar5000
fob
加里曼丹
$77.25
有一位回答问题的朋友说5300大卡只卖$76
cfr,这不可能是事实。要不就是把gcv
adb误认为国内常讲的大卡。还有,苏岛的煤就算质量再差也不可能只卖$25!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刚出了一船gar4800,现金价$73。矿主的每吨开采成本也要$30以上啊!
纽卡斯尔港(Port of Newcastle)简介
纽卡斯尔港(Port of Newcastle)位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港口,有货物出口的记载可追溯至1799年这个港口还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港口,承担着澳大利亚40%的煤炭出口。在2017年,纽卡斯尔港实现吞吐量1.67亿吨,其中煤炭就达到了1.59亿吨,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煤炭出口港。(搜航港口百科)
纽卡斯尔港港口设备
纽卡斯尔港口的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抓斗吊、汽车吊、重吊、浮吊、码头拖车、叉车及滚装设施等。浮吊在18.6m的半径内能起重150吨。
纽卡斯尔港口集团服务范围包括,船只交易信息中心(VTIC)管理,船只导航,航道疏通,测量等等。其他港口服务则由另外的机构负责。
纽卡斯尔港口规定,船只必须领港。直升机接送导航员,引航船处理运输作业,导航员则在入港处的南部海滩的导航台里实施导航作业。
纽卡斯尔港码头吞吐能力
码头最大可靠4万载重吨的船舶。煤炭码头有带抓斗的门机,最大装卸能力为6000吨,并有SWL型码头门机,配有容积为10立方米的抓斗。重货码头可将重508吨的货物装上船。矿石每小时装1000吨,面粉每小时卸203吨。码头有中转货棚面积约1万平方米。粮谷仓库约10万吨。主要出口货物为煤炭、谷物、机器、燃油、纺织品、沥青、拖拉机及钢铁制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矿石、木材、大麻、亚麻、水果、蔬菜、纸浆、柴油、啤酒及化工品等。1992年货物吞吐量达4471万吨。该港企业区设在纽卡斯尔工业区内,规模较小,可豁免土地发展税、允许外资百分之百地投资以及各种呈报到政府的手续减少到最低限度。
港口拥有各种岸吊、集装箱吊、浮吊、装煤机、装谷机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80吨,装卸效率:谷物每小时1000吨,谷物筒舱的容量为16.3万吨,码头最大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出口货物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出口占总吞吐量的90%以上,2008年港口煤炭吞吐量为 8888万吨。煤炭使纽卡斯尔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港。其它散货包括粮食、植物油、铝制品、化肥等主要进口货物有:矿石、石油、机械及纺织品等。
新闻: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拿下纽卡斯尔港 收获98年管理权
近日,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在官网宣布,已于2018年6月14日正式完成对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Port of Newcastle)的收购。据悉,这家国有企业以总代价6.075亿澳元(约合29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这个港口50%的总权益。
纽卡斯尔港为什么对中国如此重要呢?事实上,中国的煤炭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同时也是一个煤炭进口大国。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煤炭27090万吨,其中约8006万吨来自澳大利亚,占进口总量的30%左右。拿下纽卡斯尔港之后,澳大利亚的优质煤就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纽卡斯尔港的经营模式为“地主港”,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自2014年开始拥有这个港口98年的管理以及土地租赁权。资料显示,纽卡斯尔港的4个港区、21个码头泊位(其中9个为煤炭专用泊位)、792公顷土地(其中包括约200公顷的空地),在以后接近一百年的时间内都是属于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