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印度新德里车展即将举行,新能源汽车或成主角
说起印度的车,你印象中可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其实它是这样的:
这样的:
和这样的:
印度的塔塔集团收购捷豹路虎之后,这两个本来属于英国的豪华品牌也成为了开挂民族的汽车品牌。事实上,印度的汽车产业并非大家印象中落后,他们甚至准备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了。
2020年或是印度新能源汽车发展元年。
去年四月,印度政府决定,将在2022年3月之前的3年里投入10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98亿元)补贴,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补贴主要以出租车所使用的汽车、公交车、摩托车为对象。也就是说,补贴对象是公共交通和数量较多的摩托车。(说实话,我最先想到的竟然是纯电的摩托车能不能载得动十几个人?)
而根据外媒的报道,现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近郊的城镇里,到处都是电动三轮车;而在孟买的大型购物中心,印度政府也正在逐步推进设置充电桩。
之所以如此大力的推行新能源汽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气污染。前不久,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气污染指数持续爆表,污染程度达到3年来的最糟状态。
2020印度新德里车展即将举行,新能源汽车或成主角。
两年一度的新德里车展也将在本月6日-9日在新德里举行。其中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此次车展的主角。
据了解,日产纯电动汽车聆风(Leaf)将亮相此次新德里车展,并将在最近上市销售。日产聆风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经超过40万辆,是目前为止销量最好的纯电动汽车。去年年底,日产官方发布2020款聆风的官图,新车为年度改款车型,将针对配置有所升级。
2020款日产聆风依然采用经典的家族化外观设计,前脸与国内轩逸、天籁都颇为相似,另外新车将新增皇家蓝与低调灰两款配色。
内饰部分,2020款日产聆风的中控屏将升级到9英寸,并搭载最新的Nissan Connect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此外,日产还为聆风配备了升级后的Pr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新系统将会拥有经过优化的速度控制逻辑以及自动泊车功能。
在续航方面,现款日产聆风配备了60kWh以及40kWh两个容量版本电池,续航里程分别为458km与322km。预计2020款车型将在续航上有所提升。
此外,塔塔汽车也将推出纯电SUV Nexon EV。
可以看到,悬浮式车顶、分体式大灯、悬浮式中控屏等时下流行的设计都在这台新车上得以应用。另外,新车还使用蓝色元素进行点缀,以突出纯电动车的身份。
动力方面,Nexon EV搭载塔塔汽车开发的Ziptron电动传动系统,该系统电机最大功率为95kW(129Ps),峰值扭矩为245N·m;电池组容量为30.2kWh,续航里程超过300km。
值得一提的是,捷豹路虎、奥迪、保时捷等豪华品牌的纯电动汽车预计也将在此次车展上亮相。
印度车展将会出现众多中国品牌的身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启了海外布局之路。因此在此次新德里车展上,将会看到众多中国品牌的身影。
车业杂谈了解到,名爵、长城将会参展。其中哈弗品牌及长城EV将正式亮相印度德里国际车展,而名爵(MG Motor India)则表示会推出名爵 EZS 等多达14款车型。将来,在印度也能看到中国品牌的汽车了。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印度的年度锂离子电池市场将从2020-21财年的2.6 GWh增长到2029-30财年的116 GWh,其中电动汽车(EV)占整个市场的90%。
该报告预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汽车应用的锂离子电池需求将从2020-21财年的2.3 GWh增加到2029-30财年的104 GWh,包括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应用和制造(FAME),以及各州级电动汽车政策。在电信塔、数据中心、电网规模可再生能源(RE)集成和屋顶太阳能的推动下,非汽车应用中对锂电池的需求预计将从
“自主品牌要走出去,活的机会还很大,不走出去只有死路一条。”
对于中国汽车出海这件事,军人出身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有着一副只许打胜仗的架势。当下,印度成为长城汽车今年重要的战场之一。
在2月初的印度新德里车展上,中国汽车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总计展出了20多款车型。不仅仅是长城,海马汽车、上汽名爵更是继续加码,长安也计划今年大举进军。比亚迪更是在此前宣布,要在印度推出电动面包车。
长城汽车哈弗品牌在印度亮相的概念车(来源:evoindia)
受疫情影响,近期新冠病毒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确诊人数节节攀升。中国汽车产业备受重创,供应商、整车厂复工进度缓慢。然而,在全球公认卫生环境差,连厕所都修不好的印度,病毒几乎绕道而行。
而正是这样一个“开挂”的国家,吸引了众多国产汽车品牌“南下淘金”。但与其说是捞钱,不如说是给这些“温室里长大的孩子”,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
印度,是它们当下最好的“练兵场”。
印度市场有何魔力?
作为仅此于中、美、日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印度有着巨大的经济和消费潜力,在众多车企眼中,就像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异国沃土。
一方面,印度总人口超过13亿,千人汽车保有量仅20余辆,相比中国173辆的保有量,有着不少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据麦肯锡公司此前曾作出的预测,印度有望在2021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尽管印度乘用车市场2019年的销量有所下滑,但印度汽车市场仍旧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消费潜力可以挖掘,这也是中国车企争相进入印度市场的诱因。”?乘联会主席崔东树对创业邦表示。
名爵品牌(来源:官网)
以国内车企出口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团为例,上汽的3个海外整车制造基地分别位于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今年,上汽海外主销品牌MG名爵在印度市场开始销售的两个月中,印度工厂订单数便超过了2.8万辆。
此外,近年来,印度政府大力倡导“印度制造”、“数字印度”、“清洁能源印度”等国际战略,和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中国汽车产业不谋而合。
而为提高电动汽车普及率,印度政府已经拨出了近10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95亿元),用于支持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这也意味着,在“新四化”方面积极布局的中国,在印度这一方兴未艾的市场上也有可能获得优势。
不过,虽然印度市场相比国内当下的市场环境来讲,发展潜力巨大,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自主品牌仍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第一关,就是来自日系车企的竞争压力。
根据印度汽车网站Autopunditz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乘用车市场有60%的市场份额被日系品牌所占据,韩系品牌的市场份额为18%,欧系与美系品牌分别为2%和1%,中国车企市场占有率仅为1%。
其中,仅玛鲁蒂铃木、现代汽车、马恒达和塔塔四家车企,就占据了印度乘用车市场份额的82%以上。
而从2019年印度汽车销量前十名的榜单中也可窥见一二。销量Top10的车型中,7款车型均来自玛鲁蒂铃木,另外3款则是韩系车。
为何在中国惨遭退市的铃木,在印度却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呢?
Maruti?800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承的品牌忠诚度。
在印度,大多数年龄稍大的消费者,人生中驾驶的第一辆车通常来自上一代。而在当时,与日本铃木牵手的Maruti Udyog,生产出了印度第一款国民车Maruti 800,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奥拓。品牌效应下,人们在购买下一款产品时,自然会优先考虑玛鲁蒂铃木这个品牌。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消费需求。
印度目前消费水平较低,且人口众多,密度大,因此又便宜又不占地方的微型车便成为了最优选。而率先进入印度市场的日本车企,抓住了这一消费需求,以能耗低、价格低的小型车产品,打开了市场销路。
正因如此,铃木虽然在2018年退出了中国市场,但在印度市场,铃木仍占有近50%的市场份额,超过现代汽车、马恒达以及塔塔三家公司销量总和。
第二关,是SUV和电动车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的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SUV销量增长了5%,虽然总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但SUV细分市场仍呈增长态势。
2019年,铃木为迎合印度市场对SUV产品的上升需求,35年以来首次发布了一款新微型四轮SUV。另外,现代汽车、马恒达以及塔塔集团也开始加速了在印度市场的SUV和电动产品布局。
铃木英格尼斯(来源:铃木官网)
而这两个细分市场,恰恰就是中国品牌进入印度市场的首选品类。要想打赢这场仗,对中国车企来说,必须建立本土特色,需要有本地生产、供应商基地和研发机构,甚至建立起本土伙伴关系。
而从中国车企目前的反应来看,似乎已经逐步开始了本地化策略。
从出口到建厂
中国汽车杀入印度
与其他市场相比,印度发展电动车更具有迫切性:空气污染。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3个在印度;每年有100多万人因吸入有害气体而死亡。
去年,印度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印度销售的所有汽车都必须是电动汽车。这对中国车企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众多自主品牌对于印度市场虎视眈眈,上汽无疑是最早“杀入”印度市场腹地的车企。
2017年,上汽投资了32.75亿元收购并改造通用汽车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HALOL工厂。去年6月,上汽在当地投放了首款“互联网汽车”MG Hector。截至目前,名爵Hector已售出近1.6万台。
名爵Hector Plus (来源:官网)
“我们有信心这个市场可能经过3-5年的发展,成为一个对我们来说是10万辆甚至20万辆级的市场,所以我们还有进一步在印度投资的打算。”
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赵爱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据创业邦了解,上汽目前正在考虑追加3.5亿美元投资,在印度建立第二家工厂。
在电气化的大趋势之下,上汽名爵也推出了首款名为ZS EV的SUV电动产品,起售价约合20.38万元。上汽名爵相关负责人向创业邦表示,自开放预订后27天,这款电动产品已经获得了2800多个订单。
德里车展上,长城汽车超3000㎡的独立展区(来源:官网)
而近期出海动作频频的长城汽车,为进入印度市场更是卯足了劲。
目前,长城已经为开发印度市场投入了超过68亿,包括收购通用汽车的塔里冈工厂、产品开发、生产动力电池和电力驱动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制造。除此之外,长城还计划在印度投资建立锂离子电池以及内燃机等制造公司。
“印度已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汽车市场更是成为了大多数汽车公司的首先投资目的地。”
今年首次征战印度德里车展,长城汽车便独立包馆了3150m?的展台,哈弗品牌、长城EV以及多款核心零部件悉数亮相,并宣布了“愿景2025”计划。
长城汽车印度业务销售与市场总监哈迪普·辛格·布拉尔进一步表示,长城还计划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一系列SUV产品。“我们想成为SUV和EV细分市场中的一员。”
再说长安方面,其实长安出海印度的萌芽已孕育了3年。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现在长安也已将设想付诸实践。
据悉,长安在印度寻找建厂地址的同时,还在与当地的供应商进行初步谈判。此外,长安还在考虑是否在印度建立电动汽车电池组装厂。
而在国内已经边缘化的海马汽车也与印度本土制造商Bird Electric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双方将在印度开展生产、销售、出行及充电桩建设等各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所以不难看出,中国车企们都试图在电动汽车领域,吞食原本由日韩品牌所占领的印度汽车市场份额。
不止是印度
中国汽车正在开向全球
不止是印度,中国汽车正在“走出中国,走向高端”。
根据中国汽车国际贸易协调委员会的数据,2019年汽车整车出口前十大国家分别为墨西哥、智利、沙特、俄罗斯、巴西、美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厄瓜多尔、泰国。
不仅是2019年,自主车企自2000年初出海时,都是将中东、南美以及东南亚等发展程度较低的市场作为首站。
例如,连续17年夺得中国乘用车出口销量第一名的奇瑞汽车,140多万辆新车均是销往中东、南美、非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等待出口的汽车(来源:路透社)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品牌都没能渗透到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虽然也在一些欧美国家投建工厂和研发中心等,但实际上尚未拿到欧洲等成熟汽车市场上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曾表示:“与国内相比,北美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异,包括法律、法规、消费传统以及地区特点,尤其是产品责任法等相关规范,都需要我们想得更周全,准备得更充分。”
同时,中国车企想要在欧美市场打拼出一片天地,品牌认知度更是绕不过的一座大山。
“很多国外的消费者根本分不清中国品牌哪家是哪家,他们只是笼统地知道都是来自中国。”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安宁表示,在欧美消费者眼中,中国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想从中国品牌中脱颖而出,塑造品牌个性和差异化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尽管如此,中国车企仍纷纷将进入欧美市场视作海外业务的终极目标。
按照奇瑞的规划,2020年起,奇瑞将推动品牌“走上去”,完成包括欧美等主流市场在内的国际布局;到2025年实现汽车出口销量50万辆,出口额50亿美元的目标。
吉利则更快一步。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领克品牌首席执行官魏思澜称,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为欧洲市场生产领克汽车。
爱驰U6 ion (来源:官微)
造车新势力中,爱驰汽车旗下首款纯电SUV爱驰U5,已于去年亮相;爱驰第二款车U6 ion,也已于本次日内瓦车展上公布。
去年在北美车展。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在现场表示,受中美贸易争端影响,广汽传祺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将从原定的2019年内推迟到2020年。
虽然广汽传祺进军美国的时间节点已经多次推迟,但从广汽高层的言论来看,其进军美国市场的目标也不会停止。
写在最后
海外市场是自主品牌在这场淘汰赛中的一个很有力的“外援”,但海外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导致自主品牌被淘汰出局的炸弹。
研究机构J.D. Power为自主品牌的“出海”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充分意识到不同市场的消费者不尽相同;二,“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注重质量;三,在国内本土市场进行创新尝试之后,再将成功的经验复制到海外市场。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逐渐饱和,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品牌今后的必争之地。而如今的印度市场,便是最好的“练兵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年,长城汽车确立了“全面出海”的企业战略,路线主要有两条:以哈弗系主攻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以WEY品牌主攻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连日来,长城在印度的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印度是继俄罗斯之后,其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二个战略锚点。
2月5日,长城汽车携旗下哈弗与长城EV品牌高调亮相第十五届印度德里国际车展,并正式启动了印度市场战略。
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市场乘用车总销量为293.6万辆,同比下跌12.4%,创下印度市场近20年来的最大跌幅。另一边,中国市场乘用车总销量为2144.4万辆,同比下跌9.6%,创下中国市场近30年来的最大跌幅。
虽然同为下跌,但两相对比,中国市场总量是印度的七倍。在这一背景下,长城汽车进军印度市场,能抢到多大的蛋糕呢?
潜力巨大的成长型市场
2018年,印度汽车市场总销量440 万辆,同比增长9%,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排在中国、美国和日本之后。
和中国相比,印度还有较大差距。根据2019年的数据,印度人均GDP为2015.59美元,中国人均GDP已经破万;千人汽车保有量方面,印度是22辆,中国是173辆。
然而,印度的人口基数和中国相差不大,也超过了13亿,更重要的是,印度年轻人更多。截止到2016年,印度20岁以下的人口数量多达5亿(中国只有3亿),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中国为37岁。
印度和中国人口结构对比图(图表来源于网络)
近几年来,印度秉持开放策略,不断吸引外资,国民经济以每年6%-8%的速度在增长。无论是市场规模、购买力和经济发展形势,印度都像极了曾经的中国。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经济稳步发展,印度汽车市场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有评估机构认为,印度车市有望在2021年取代日本,跃升为全球第3大汽车市场。
据调研公司FOURIN预测,2022年,印度汽车产量有望达到700万辆,2030年将达到1190万辆。汽车销量到2022年有望达到580万辆,2030年将突破1000万辆大关。
印度,将是继中国之后全球最大的成长型市场。
SUV增长率是其他乘用车7倍
除了市场整体增长潜力巨大,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SUV在印度市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2017~2018年,印度市场上SUV的增长率是其他乘用车的7倍,几乎所有厂商都增加了SUV车型。”
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乘用车市场销量整体下滑了12.4%,创下近20年来最大跌幅。但是,SUV销量却同比增长了5%。另据印媒报道,印度SUV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不足30%。预测认为,未来几年内,印度轿车与SUV的比例将与当下的中国市场相当。
毫无疑问,SUV在印度市场上将大有作为。这对于专业SUV制造商长城汽车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
2019年,长城汽车确立了角逐全球市场的企业战略,路线大致有两条:以哈弗系进军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以WEY品牌主攻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第十五届德里国际车展现场,偌大的长城汽车展台上,主角便是哈弗。不仅重磅亮相了已经上市并取得良好表现的哈弗F7、哈弗F7x、哈弗F5和哈弗H9,更全球首发哈弗Concept H和哈弗Vision 2025,足见其对于攻略印度市场下定了决心。
和日韩系抢食,挑战与机遇并存
然而,在印度市场,长城并非首家外来的争食者。
目前,印度销量前四的汽车生产商分别是马鲁蒂铃木、现代、马恒达和塔塔。
马鲁蒂铃木是日本铃木在印度的合资公司,占印度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2018年,市场份额一度高达51.2%。在2019年的印度乘用车销量前十排行榜上,有七款为马鲁蒂铃木生产。剩下的三款,被排名第二的韩国现代包办。
数据显示,马鲁蒂铃木、现代汽车、马恒达和塔塔四家,占据印度乘用车市场份额的80%以上。其他如本田、丰田、雷诺、福特、起亚、大众等等,份额都不足5%。这显示出印度车市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结构单一,竞争不充分。
印度汽车品牌销量排名与市场份额(图表来源于网络)
资料显示,印度乘用车市场以小型、紧凑型车为主,消费需求以经济实用和代步为主。这正好也是铃木、现代、塔塔等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大众、丰田等国际大牌难以征服印度市场的主要原因。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铃木、现代等国际巨头都先一步抵达战场,不但建立了本地化生产基地,更针对当地市场需求研发“特供”车型,从而取得良好的销量和口碑基数。长城要想真正深入该市场,在地化的生产只是第一步,本土化的车型开发才是重中之重。
机遇在于,相对于丰田、大众,哈弗品牌拥有更高的性价比,且经过中国市场十余年历练,哈弗系列SUV已经锻造出足够与国际巨头直接拼杀的技术实力,哈弗H6在中国市场一骑绝尘,长年稳坐SUV市场销量榜首的位置。
而与铃木、现代等品牌相比,哈弗品牌可以在印度市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更好的动力技术、更智能化的配置、更高级的设计用料,打造高于前者的品牌调性,为将来更长久的市场竞争做好铺垫。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印度经济不断发展,基础实施逐步完善,中产阶层的规模将日益膨胀,消费升级浪潮将不断席卷这块南亚次大陆,这和中国车市过去十余年的发展轨迹近乎一致。因此,和铃木等极力迎合当下印度底层消费者相比,长城汽车应成为印度中产阶级成长的“陪伴者”。
除了哈弗,长城EV品牌所拥有的电动汽车技术优势,也很契合当前印度政府希望成为全球主要电气化基地的愿景,为其在印度市场的下一个阶段竞争提前布局。
此外,印度地处印度洋中部,企业还可以借助其发达的航运,向东延伸至东南亚及大洋洲,向西覆盖中东与非洲市场。这对于亟欲向外发展的长城汽车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战略锚点。
据了解,早在2016年,长城汽车就已经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印籍研发人员达到150人,主要从事新能源和自动驾驶软件的开发;2019年2月,长城汽车在印度投资设立子公司;2020年1月,长城汽车和通用汽车就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达成协议,该项收购预计2020年下半年完成。
钟述
据印媒报道,2019年,来自中国的手机制造商小米首次超越了三星,成为印度手机市场的年度销量榜首。并且,在印度手机市场的前四位里,除了三星,另外三家分别是小米、vivo和OPPO,均来自于中国。
汽车领域,上汽是第一家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车企。2019年6月,上汽名爵品牌开始在印销售,截至2019年底,已经累计销售新车15,930台,远高于最初设定的一万台销量目标。
这些案例均显示,印度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并不陌生,且相当认可。它们的成功,也将为长城汽车攻略印度市场提供更多的信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燃油车,是车辆的一种,以燃油为动力来源。包括燃油汽车、燃油摩托车等。
2016年7月,法国宣布将在2040年前彻底禁售燃油车,同时将通过经济手段激励法国民众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德国通过推出《电动汽车法》、发放电动汽车购车补贴、扩建充电基础设施等方式促进电动汽车普及,目标在2020年成为国际领先供应商、国际市场领头羊,并实现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此外荷兰、挪威等国也宣布了全面禁止汽油车和柴油车生产与销售的时间表。除了欧美国家,印度能源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2017年5月也宣布了一个新能源计划,“到2030年,一辆烧油的汽车都不会在印度市场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