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煤矿砀山矿区(1)
砀山矿区位于砀山县东南,北以陇海铁路为界,南到煤田边界,东与蒋河矿区毗连,西止皖、豫交界的骆集附近。矿区长26公里,宽8公里,面积约为208平方公里。是淮北煤田的北部边缘矿区,尚未正式开发。
砀山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共6组15层,其中局部可采煤5层,普遍可采煤3层,不可采煤6—7层,煤种以焦煤、瘦煤为主,其次有少量贫煤。1956—1957年3—4月,地质部南满物探队在皖北豫东一带作1∶20万电测深和重力测量,得出河南永城以北山城集、窑山集为一隆起带。1956年,三二五队普查组在涡阳、永城一带进行1∶20万地质填图时,对薛湖东北面山城集、窑山集出露的零星地层进行了对比,确定其层位为寒武系和中奥陶统。物探和地质填图,虽只达到砀山矿区外围,未涉及砀山县境,但其成果为普查砀山煤矿布置钻孔提供了依据。1958年,省地质局三二五队为开辟新的勘探基地,开展了砀山普查工作,以物探和地质填图资料为依据,推测山城集、窑山集一带奥陶系隆起,向北至砀山县境内,可能有保存含煤地层的构造起伏地段,选择距离窑山集13公里的砀山东南部朱楼地区布置了第一个普查钻孔(砀22孔),见山西组煤层,厚度为2.39米。
1959年一季度,以4000米线距和2000米孔距布置的4个钻孔,分别见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可采煤层,证实含煤地层呈东西方向分布、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形态。1961年2月提交了《砀山煤矿评价报告》,探明煤储量1.13亿吨,投入钻探工作量2.32万米。该项报告由宣广鑫主编,参加报告编写工作的有周孔思、夏重顺、李增同。
1980年6月,省地质局三二五队重新恢复煤田地质工作。由于1958—1960年砀山煤田浅部的工作程度相当于初查阶段,工程质量低,达不到地质目的,在矿区的中深部位进一步追加工作量,有扩大远景和增长煤炭储量的可能,故于1980年6月编写了砀山煤田深部普查设计,9月份派出一分队重新开展普查钻探工作。同年11月,安徽省煤田勘探公司第三勘探队也进入砀山矿区,为避免重复工作,经省地质局与省煤田勘探公司协商,划分了工作范围,确定该区第16勘探线以东,由省地质局三二五队工作,16线以西由省煤田勘探公司第三勘探队工作。此次详查工作以扩大矿区深部远景为主,控制矿区北部负1000米以浅的煤田范围和构造。根据浅部地层沿剖面呈波状起伏的特点,推测深部也应具有同样的起伏构造,于是以3000米的线距和1000米的孔距,向矿区北部扩大,控制构造形态,探求低级别储量。矿区浅部(南部)以1500米线距和1000米孔距增设钻孔,控制负850米以浅煤层的分布和构造。矿区东部以1000米和2000米线距,1000米孔距,控制构造和煤层。对1958年—1960年工程质量过低,无法利用的钻孔,布设了部分补斜钻孔。从1980年9月开始至1986结束,完成钻孔67个,投入钻探工作量4.65万米。1986年11月提交了《安徽省砀山煤田东段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提交煤储量3.016亿吨,1988年8月省地矿局审批新增储量1.14亿吨。
1991年10月,三二五队受砀山县人民政府委托,在原砀山煤田普查区内,开展朱楼煤矿详查,经过4个月的钻探施工,完成钻探工作量1776.8米,计算煤储量0.74亿吨,满足了小型矿井设计及开采前期的要求,这也是90年代开展煤矿对口详查,开拓地质市场的一个开端。
文/小蚂,欢迎转载分享。
在2020年, 安徽的GDP生产总值为38680.6亿元 ,这样的水平是非常不错的。它不但是 “中国史前文明”的一个重要发祥地 ,也是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的一个试点省,还和江苏、上海、浙江等城市共同构成了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可见它的底蕴是非常强悍的。在它的影响下,省内的城市也都迎来了很好的发展, 而安徽也成功迈入了“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从整体去看的话, 安徽的发展确实是非常不错的! 很多乡镇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淮北地处省内的北部地区,还在四省交界处,这样的区位也给它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千年古镇”就在淮北市境内, 这个古镇也是省内一大 “副县级镇” ,而这也就给它带来了很好的发展。
安徽境内的 “千年古镇” 就是就是淮北市濉溪县境内的 “临涣镇” 。临涣镇的位置是在 濉溪县的中南部地区 ,和 五沟镇、百善镇等地相连 ,在古时候,它的名字叫做是 “古茶镇”, 后期才更名为现在的“临涣镇”,它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 历史 , 所以将它称作是“千年古镇”也是名副其实 ,这样悠久的 历史 ,也给它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乡镇想要有好的发展,和当地蕴藏的资源有很大的关系,土 地资源和矿藏资源是当地的两大优势 。截止到2014年, 当地陆地的总面积为25.0080万亩,而耕地的面积就有19.08万亩 ,给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矿产资源的储量也是非常丰富的,当地的矿产资源主要是以 煤炭为主 ,主要分布在了 镇内的南部地区 。据统计, 全镇坐拥煤炭17000万吨,而可以进行开采的储量更是多达16500万吨。
这样丰富的资源也给临涣镇的带来了很好的发展, 而这也让它顺利入围到“副县级镇”的行列中 ,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可观的。虽然它现在还是一个乡镇, 但是当地的基础设施、 社会 保障、医疗教育等也都是非常完善的 ,交通也是非常的便捷。相信日后的临涣镇一定可以迎来更好的发展, “撤镇设县”也是有望可以实现的!
大家对【 安徽有个千年古镇,坐拥煤炭17000万吨,成功入围“副县级镇” 】这一话题还有什么别的看法和了解,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杭州“副县级镇”,地处4县交汇腹地,成功入围全国“千强镇”
榆林将“腾飞”的县,坐拥200亿吨煤炭资源,有望“撤县立市”
安徽“副县级镇”,坐拥耕地4.06万亩,境内有206、318国道穿过
四川一大县市,由达州代管,煤炭储量7000多万吨,或迎新发展
四川一“宝藏”县城,煤炭储量达4000万吨,或将“撤县立市”
煤炭储量的分布情况 - :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
中国的煤炭储量有多少? : 据国土资源报报道,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经过反复计算和论证,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 145吨,按人均...
我国煤炭储藏量是多少? : 煤在我国古时有石炭、乌薪、黑金、樵石、燃石和矿炭等别名.我国是世界上煤藏量... 元朝初年,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于1275年来到中国,初次见到煤炭,回国后在他所写...
我国的煤炭各省储量?: 我就知道现在应该属我们鄂尔多斯的煤炭最多了
中国各省煤炭储量排名: http://wenku.baidu.com/view/3c47d935b90d6c85ec3ac65e.html 这里有
中国目前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储量又多少?能支撑几年的消耗? - :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可采量位居第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而居于第二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我国煤炭1000米以浅保有储量约1万亿吨,其中探明...
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有多少? - : 中国的煤炭资源预测地质储量达45000亿吨以上,与美国、俄罗斯两国不相上下.但能作为规划设计的实际依据的是探明储量,特别是可供建井用的精查储量.中国煤炭资源勘探程度较低,累计探明储量超过7000亿吨?其中精查的储量为17.50亿吨.山西省的煤炭储量20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一内蒙古居第二位,为1900多亿吨.煤炭储量超过200亿吨的省、自治区有陕西、贵州、宁夏、安徽等.
中国哪个省份煤炭储量最多 - : 陕西的煤炭最多,山西和内蒙已先行开采了这么多年,其中,陕西的锦界、府谷、神木、榆林地区、也就是所谓的陕北,煤炭之多,当地政府预言,按照目前的开采水平,可以连续不断的开采200年还久,著名的上市公司,兖州煤业、中国神华、等这些煤炭企业驻地都在陕北地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张图是皖北的城际铁路图,标志着 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五市,将在一起报团取暖。
再说说城市,淮北是一个典型的能源城市,运河故里,中国酒乡,最近几年也正在转型为 旅游 城市,想要摆脱依靠能源。
风景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大运河,等等
值得 历史 纪念的地方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和双堆集战场旧址等。(如果转型成功的话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宿州,安徽的北大门,连襟沿海,背倚中原,地理位置非常好,同时又是 历史 文化名城,有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段)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而重要的一点是,宿州拥有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哦),同时又是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计算机动画),又是中国五大量子通信节点城市之一。
可以说宿州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当然宿州也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灵璧奇石,黄河故道湿地,等等。
早点合并的好,仍然叫淮北市,把符离、古饶东部、宋疃东南部合并为政务新区,叫符离区,把市政府搬过去,濉溪县城迁至百善镇,原县城及以西部分划给相山区,撤销杜集区,一分为三,北部划给萧县,东部给烈山区,西部给相山区,萧县南部两个乡镇青龙集和祖楼划给相山区,撤销地级宿州市,撤销埇桥区,成立县级宿州市,把濉溪县东南两个乡镇划给县级宿州市,这样淮北市就下辖一市(县级宿州市),三区(相山区、烈山区、符离区),五县(砀山县、萧县、濉溪县、泗县、灵壁县)。
个人认为,淮北发展潜力大。一,淮北离徐州近,徐州是苏北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且淮北人对徐州的归属感也多,就像南京马鞍山一样,马鞍山虽说发展不大,但跟着南京混也有着一定的好处,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淮北本身就是煤矿业大市,煤矿业带动的经济是不可估量的,只要在转型阶段稍微休息,稳中求进,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定会有好的发展。三,淮北位于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自古就有交通要道之称,随着高铁的发展,淮北必然成为淮河以北的中心城市,宿州的规划并不大,未来可能会和淮北合并。四,淮北有个淮北师范大学,属于省内一本,大学生资源较宿州有优势,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为大淮北打call!
本人虽然是淮北人,但各个方面评价,综合认为宿州未来的发展可能要优于淮北。
淮北,作为全国有名的能源城市,经济实力现在还是比宿州经济要强,但毕竟受人口少,资源少,最重要的一点地理位置不如宿州,虽然这两年淮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高铁、高速公路也修进淮北市区,总体上区位不好的劣势依然没有改变。
宿州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文化 历史 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加上位居全国交通要道上,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条件。客观的说,近年来,宿州引进的一些企业的质量也要高于淮北,现在的宿州正在加速发展之中。
当然,淮北这几年也在发展转型,进步也非常明显,和宿州形成了竞争之势 ,从目前看,宿州比淮北还有一定的差距。据传文,淮北宿州有可能今后要合并,不管怎样,希望两个地方都能越来越好。
这两个城市本来就是一家,就象亳州和阜阳、蚌埠和凤阳,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人个人认为,上世纪皖北行政划分,撤蚌埠地区,阜阳地区,组建新的阜阳地区、宿州地区、滁州地区,同时组建省辖地级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后又从阜阳地区分出亳州地区,这种划分已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蚌埠、两淮的工商业不能有较的辐射到周边县区农村,同时县区农业也不能对城市工商业形成有较的支撑。后来的市带县改革很不错,划怀远、五河、固镇归蚌埠,凤台归淮南,濉溪归淮北,这几个县的经济实力都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原来薄弱的怀远县,已超过当年的安徽第一县凤阳,跻身安徽十强县。
皖北的行政划分应该重新规划,形成以两淮、蚌埠、阜阳等工商业强市为中心的几个区域,互相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有效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
其中这两年巢湖市被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三分天下!安庆枞阳县被划分给铜陵市,六安寿县被划分给淮南!凤阳将来有可能被划分给蚌埠(不远的将来,仅代表本人看法)
淮北和宿州合并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地图上看淮北面积十分小,并且有一块 飞地 被宿州三面包围!
我们都知道 淮北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现在煤炭已经枯竭,并且价格十分不理想,也造成了当地煤矿大量裁员,很多人失业在家!而且煤炭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
宿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立市 ,所辖的四县一区都是农业大县,其中砀山和萧县大力发展果园经济,特别是砀山大力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延长产业链。发展水果加工业, 旅游 观光…
宿州旗下的每个县都有自身的特色,砀山的梨与黄桃,萧县的葡萄,灵璧的奇石,泗县的布鞋,埇桥的马戏团和符离集烧鸡…
宿州的交通在全省来说十分有优势的, 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火车站,高速出入口(甚至一个县两个以上),并且砀山,萧县都有自己的高铁站,泗县将有合肥通往青岛的高铁站,只有灵璧没有高铁站!
宿州和淮北的主城区只有十几公里,两地交流十分频繁,语言和习俗相通,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文化差异。而且淮北现在发展遇到了瓶颈,转型升级也困难!
红豆在外地打工说自己是虚线人,很多淮北的工友说话也和我们一样,认同感也非常一致!
个人认为不久的将来,两市将会合并,但不知道会改成什么名字?不如改为淮海市吧!
宿州和淮北谁的潜力大这个我最最有发言权。因为我家是宿州的,可是我在淮北有20年了俩个城市我都了解。淮北主要以煤炭为主,宿州是农业城市。目前淮北地下已经没煤可挖。矿务局现在连工资都发不起了。是个枯竭的城市。一个枯竭的城市还有潜力可挖吗?一个连工资都发不起的城市何谈潜力至于能不能合并的这个话题。好几年前就有传闻,我个人认为合并的可能性不大!
宿州的发展潜力大。
但两市合并会更好,我觉得合并是必然趋势,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淮北
淮北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转型,宿州虽然也有煤炭资源,但经济水平总体不高,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且这两个城市的城区相距也是特别的相近,目前也也就25公里不到,在这25公里不到的距离里,还分布着濉溪县、符离集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虽然两个城市合并涉及方方面面,但是两个城市都在推动经济上的一体化,对双方都很有利。
淮北市区相对比较整洁,生活水平高;宿州市区规模比淮北大,产业结构合理,商贸业较为发达,在交通、地理位置上上远优于淮北,发展潜力更大。
淮北的优势是城市管理先进,环境优美,市民素质较高,不足是交通与宿州相比距离干线铁路较远一点。淮北各大园区产业定位比较清晰,基本符合淮北当地的实际。如煤化工和铝基新材料产业都是基于传统的煤电优势。这两年已经呈现一定的发展后劲。皖北崛起闯新路、苏鲁豫皖交汇区域开放创新新高地、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样板区”。应该说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下面我们再说说宿州。
宿州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又称“ 云都 ”、“ 虚线 ”,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临江近海,境内铁路公路交织,基本形成了“两纵三横”的铁路网和“三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特别是京沪高铁通车,标志着宿州昂首迈入高铁经济时代,1小时到达南京、2小时到达上海、3小时到达北京。距徐州观音机场仅70公里,至出海口连云港码头200公里,是安徽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可通过汴河、浍河直达长江入海。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宿州通江达海、连东贯西的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
宿州是”中国观赏石之城“、 ”中国酥梨之都“ 、”中国书法名城“ 、”中国国画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 ”中国马戏之乡“ 、”中国武术之乡“和 ”中国奇石之乡“。宿州资源虽然没有淮北那么多,但是也是相当丰富的,全市已发现矿产28种,煤层气探明储量600亿立方,煤炭探明储量60亿吨,占淮北煤田储量的75%以上,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宿州下设埇桥区一个市辖区,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四个县及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区、宿州高新区、宿州循环产业开发区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宿州市鞋城引进不少大型企业入住,宿马园区也有不少企业入住。各大园区都在有条不紊的进步,发展。包括宿州市野生动物园,宿州市大店机场,等一些选址工作已经做好。宿州市的未来不可小觑。相比淮北还是好的多。
更重要的是,宿州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中心,这点是淮北所比不了的。
不过宿州的缺点在于宿州的四个县,全是贫困县,以农业为支柱。短期内想要飞速发展,四个县似乎不太可能。如果和淮北进行合并,势必会如虎添翼,对双方的发展都有极大好处。
如果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其实合并也许是个好的出路,而且谁合谁的问题我觉得也没必要纠结,可以合并之后名字还叫“淮北”(毕竟名气大一些),但是政府驻地什么的保持在宿州,总之大家共赢才是和谐 社会 的发展之道啊。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还用问吗,从人口、面积、交通、地理位置等等两个城市能有可比性吗!
宿州与淮北两个城市都有各自潜力,如果合并优势互补,未来的前景会更美好
在淮北工作了一辈子,在宿州生活了几十年,对这个城市都比较了解,可以说都是我的家乡。我觉得这两个城市都有各自潜力,如果合并优势互补,未来的前景一定会更好。
宿州和淮北有着血脉关系,用民间的俗语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两个城市就像一娘同胞的兄弟一样。
从 历史 沿革看,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境内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境内就有宿国、萧国等小国附庸于宋。宋国都城一度迁于宿地相山。
1949年6月,淮北这个地方分属华东局皖北行政公署宿县和萧县。1950年7月,析宿县西部置濉溪县,以濉溪而得名,属宿县专区管辖。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1960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以蚌埠专区的濉溪县和萧县部分地区组建濉溪市,市名借用濉溪县县名。1971年4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1976年,将萧县郭庄公社的官庄、任庄、任土楼、李洼、孙庄6个大队90个生产队划归淮北市管辖。1977年2月22日,宿县地区所辖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
其实,淮北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就是在宿州的行政区划上建立起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两个城市都成为皖北的靓丽名片。
淮北市相山风景区有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大师的纪念馆,淮北市认为刘开渠是淮北人,宿州市认为刘开渠是宿州人,其实刘开渠的故乡原来属于宿州萧县,现在属于淮北市杜集区。淮北矿业集团的煤矿,如芦岭矿、朱仙庄矿、桃园矿、祁南矿都坐落在宿州市境内,煤矿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却留下了塌陷区和环境的污染。
所以,宿州和淮北如果合并,可以优势互补,形成区域优势,团结协作,共同发展,这也是大家所期盼的。至于合并后城市叫什么名字,这都是可以协商的,不存在谁吞并谁的问题。我们只是希望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