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全文

纯真的外套
淡然的狗
2023-02-02 23:52:56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全文

最佳答案
文艺的豆芽
昏睡的糖豆
2025-07-29 14:09:37

1月7日,《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中文版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由联合国发布,旨在增强可持续发展问题高级别政治论坛(HLPF)的科学与政策对接。报告的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组织发布,由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领衔的团队翻译完成。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基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首部报告——《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14)》原稿的内容,“里约+20”会议的授权,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高级别政治论坛的背景,重点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一是如何通过加强科学与政策对接(SPI)推动可持续发展二是如何实现后2015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报告提供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观点认为工业化的挑战与机遇正被重塑考察了海洋及海洋资源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联,把减轻灾害风险作为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一个重要的跨领域问题加以讨论还讨论了三类特殊状况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科学与政策对接情况。

报告认为,推动工业化是促进包容性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考虑到日益扩大的不平等、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工业化的.挑战与机遇正被重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仍然严重依赖扩大出口以支持规模化生产。因此,对于海外市场中消费者喜好变化、品牌需求和政府海外市场法规的适应能力与出口的前景密切相关。作为生产者将需要不断地改变去满足更加挑剔的发达国家消费者,适应其更频繁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成本、质量和可靠性标准等方面的评估,这也将成为商业领域一个越来越常见的特征,不仅对制造商而言,也包括各种类型的初级产品的出口商。对于发展中国家,能否满足技术标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

报告指出,根据增长和发展委员会2008年的报告,所有已有数十年的高增长率的国家都表现出经济结构上的变化。另外,“所有处于贫穷状态的国家,都未能实现结构变化”。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来自50个发展中国家在1970—2007年的证据表明,经济体中的人均增长和GDP中制造业增加值(MVA)占比的平均变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增长约3%的情况下,2014年全球能源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持平。这是40年来第一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在不导致经济倒退的情况下实现零增长。世界各国均积极行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效。北美洲在天然气和石油生产中广泛地采用水力压裂法以及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产生了可观的影响。

报告指出卫星图像已成为评估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关键资源之一,包括干旱和洪水。在非洲,卫星图像被用来测定在纳米比亚、 塞内加尔和苏丹地区的洪水风险区卫星图像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和降水数据相结合,得到了尼日尔贝努埃河的洪水风险图。尼日利亚与英国、西班牙和中国共同参与了“灾害监测星座” 卫星工程,它是国际上第一个观测地球星座的低成本小型卫星,可以向包括全球灾害监测在内的应用提供每日卫星图像。灾害监测星座旨在发生重大国际灾害事件时提供商业和免费的卫星图像以发挥人道主义作用。

相关新闻:

7日,《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中文版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由联合国发布,旨在增强可持续发展问题高级别政治论坛的科学与政策对接。

这份报告的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组织发布,由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领衔的团队翻译完成。

主办方介绍,2015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一方面,全球贫困、不平等问题依然凸出,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等挑战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在2015年9月,世界领导人齐聚联合国纽约总部召开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个新议程赋予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跟进和评估的作用。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围绕如何通过加强科学与政策对接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后2015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两大主题展开,讨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高级别政治论坛如何促进科学与政策对接,以推动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观点。

报告还考察了海洋及海洋资源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联,把减轻灾害风险作为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一个重要的跨领域问题加以讨论。推动工业化是促进包容性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考虑到日益扩大的不平等、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工业化的挑战与机遇正被重塑。此外,这份报告还讨论了三类特殊状况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科学与政策对接情况。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约3%的情况下,2014年全球能源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持平。这是40年来第一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在不导致经济倒退的情况下实现零增长。

报告称,世界各国均积极行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效。北美洲在天然气和石油生产中广泛地采用水力压裂法以及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产生了可观的影响。

最新回答
动人的巨人
糊涂的啤酒
2025-07-29 14:09:37

据外媒报道,国际能源机构说,在大多数国家,太阳能发电机比新的燃煤或燃气发电厂更便宜。

国际能源署表示,太阳能产量预计将在未来10年引领可再生能源供应的激增,在目前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发电量增长的80%。

在周二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中,国际能源机构在其核心情景中表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有望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发电方式。该情景反映了国际能源机构已宣布的政策意图和目标。

该报告称,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在全球发电中的总份额将从2019年的8%上升到2030年的近30%,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将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

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说,“我认为太阳能将成为世界电力市场的新霸主,根据目前的政策设置,2022年以后每年的部署都将创下新的记录。”

国际能源署称,成熟的技术和政府支持机制降低了大型太阳能光伏项目的融资成本,有助于降低总体产出成本。它说,在大多数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比新的燃煤或燃气发电厂更便宜。可再生能源发电是2020年持续增长的唯一重要能源。

报告称,希望到2050年采取净零排放目标,将使光伏发电的表现更加强劲。报告还指出,尽管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有所增长,但碳排放预计在2020年下降24亿吨之后,将在2021年回升,并在2027年超过2019年的水平,到2030年达到36亿吨。

国际能源署表示,在许多情况下,长期目标与具体的近期减排计划之间仍存在差距。该报告还说,将新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整合起来,将取决于包括配电网络在内的系统各部分的充分投资。潜在的原因是需求低于预期、未支付账单或发展中经济体公用事业财务状况恶化,这可能会使电网成为一个薄弱环节。

据外媒报道,国际能源署在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报告中预计,2019年至2024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将增长1200GW,增幅达到50%,太阳能光伏将成为主导。其中,仅太阳能光伏一项就占了预期增长的60%,而大陆上风能则占据了增长中的四分之一。尽管水力仍占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增量的十分之一,但其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报告指出,到2024年,中国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增长总量中的40%。对中国的预测值高于去年,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系统集成有所改善,更低的弃风率,以及增强的太阳能光伏和陆上风能的竞争力。

#电力#, #太阳能#, #动力#

作者:吃多不长肉

责编:路一斯

儒雅的草莓
超级的花生
2025-07-29 14:09:37

要说过去几个月,话题度比较高的应该是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能源转型大趋势,从大国抛售原油库存到全球新能源的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的火爆,都离不开一个词能源。

那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球各国能源消费量和能源形势如何呢,一起看看吧。

7月4日,英国石油公司发布了《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报告对全球能源生产、消费做了系统的回顾。

《bp年鉴》中显示, 2021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同比增长31EJ,增长5.8%,已经超过2019年的水平,创 历史 最大涨幅 。其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可再生能源中 风能、太阳能增长幅度成为所有能源中最高的,达到15% 。

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逐步加快, 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逐步加大 。

01

非化石能源加速发展

首先来看一下可再生能源,近几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犹如坐上了高速列车一般,发展速度迅猛。

可再生能源中占比最大的是风能和太阳能,占可再生能源的79.1% 。近年来,得益于全球光伏项目和风力发电项目的持续推进,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持续增长。去年一年 太阳能发电量涨幅为19% ,其中太阳能利用最多的是中国,美国和德国。 风能发电量去年一年增长15.8% ,风能利用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美国。

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国中,中国是最多的,其次是美国。其中可再生能源涨幅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澳大利亚和土耳其。

接下来看一下核能和水利发电。全球核能的利用达到了25.31EJ,增幅为3.8%,依然低于2019年水平。相比于其他新能源不断增加的趋势, 水力发电不增反降1.4% 。

02

化石能源占主体

在《bp年鉴》中显示 石油占全球能源一次消费的30.95% ,依然是能源消费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与2020年相比变化不大。

石油价格一直以来是能源行业关心的话题,此次《bp年鉴》显示2020年布伦特原油全年平均价格41.84$/桶,而2021年全年平均价格为70.91$/桶, 价格增长了69.47% 。

其中,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24.42%,增长幅度为5.3%;煤炭占比26.9%,增长幅度为6%。

水力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了13.47%,基本与2020年13.45%持平,其中水利发电不增反降,可再生能源增幅拉齐了这一比率。

数据显示, 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依然是主要能源 ,占比高达82%,这个数据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只有1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 全球石油产量每天增加138万桶,总体产量增长了1.5% 。在主要产油国中增幅最大的是加拿大和伊朗,并且巴西、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产量略有下降。

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主要产油国的产量状况。美国年产石油7.11亿吨,成为原油产量最多的国家,这得益于油价上涨之后,美国重新开启部分因为疫情停产的页岩油的开采。其次是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产量分别为5.36亿吨和5.16亿吨,这三个国家的石油产量总量占了全世界石油产量42.21亿吨的41.75%。

03

能源格局继续变化

去年,全球各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对比显示, 中国成为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 (10 EJ),其次是美国。同时,年鉴中还列出了全球石油天然气贸易量,显示中国成为全球进口原油、天然气最多的国家。疫情和国际能源局势动荡之下, 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经济体 。

这也不难解释,自疫情以来中国实行强有力的管控措施,经济的持续增长拉动了能源需求增长。

总体来看, 全球能源需求正在增长,渐渐从疫情中好转过来 。

2022年以来,能源安全的矛盾日渐突出,人类正面临近50年来最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由于长期以来石油行业投资不足造成的全球石油供应短缺,及疫情和地缘政治因素等造成能源市场动荡,原油价格暴涨,更进一步凸显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由此引起的人类关于能源“安全性”“经济性”和“低碳化”的思考。

与此同时,各国都在寻求稳定能源供应的方法,大国也在寻求共同商讨石油增产的可能,都在为能源稳定供应努力。

目前,全球都在寻求能源净碳化,期望实现零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不断推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

迷人的鸵鸟
文艺的微笑
2025-07-29 14:09:37
1兆瓦一天有24000度。

1MW=

1000

KW,1

KWH

也就是通常说的1度。1000KW

×24H=24000KWH。

常用单位千瓦·时

符号kW·h。俗称度,一度=一千瓦·时

兆瓦是功率基础单位瓦的数量级衍生单位,而功率本身是对于单位时间内做功的描述,类似毫瓦、千瓦等名词。以瓦为例:

1瓦定义是每秒做功1焦耳,即每小时做功3600焦耳。

而千瓦就是瓦的1000倍级衍生单位,意义是每秒做功1000焦耳,每小时做功3,600,000焦耳。

同理,兆瓦的定义是每秒做功1,000,000焦耳,每小时做功3,600,000,000焦耳。所以兆瓦的意思又可认为每秒发电100万焦耳的电量。

由于在计算用电量(发电量)时常使用”瓦时“作为发电量的主要计量单位,其中:千瓦时又是用电量(发电量)中最常用的计量单位,即度。

因此兆瓦又可以理解为是每小时发电量1兆瓦时,或每小时发电量1000千瓦时(度)。

扩展资料:

根据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报告(2014),作为世界上最主要、最成熟并且能源效率最高的可再生能源,2013年全球电力生产中可再生能源份额已达22.1%,其中水电贡献率高达85%,水电提供世界约16%的电力。

根据中国水力资源复查结果,我国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装机6.94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1/6,技术可开发装机5.42亿千瓦,经济可开发装机4.02亿千瓦。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超过50%,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千瓦时

百度百科-兆瓦

人民网-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 约占全球水电装机总量1/4

酷酷的月光
害羞的灰狼
2025-07-29 14:09:37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

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展望2004》基准状态预测,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从2001年的102.4亿吨油当量增加到2025年162亿吨油当量,世界能源消费在2001-2025年将增加54%。日本、欧盟等能源机构预计,全球能源消费峰值将出现在2020-2030年。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采殆尽。《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国际能源署2005年分析认为,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长60%,届时仍将有“足够”的资源可满足需求。预测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大多数将来自运输部门,运输部门占全球石油需求的份额将从现在的47%增加到2030年的54%。同时指出,C02排放也将增多,减排温室气体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国际能源署认为,中东将增加投资以扩增常规石油资源产能,非常规石油资源如油砂等将得到加快开发利用,氢能将有少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将有更大发展潜力。到2030年,替代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不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而且将成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能源市场日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已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3.6%,世界能源消费将越来越向中国和亚太地区聚集。

据预测,目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为约80、15和近50,大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速度。未来5-10年,中国煤炭国内生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量,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则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原油的缺口最大。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来说既重要又迫切。

二、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各国努力寻求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都对发展能源的战略决策给予极大的重视,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引人注目。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温室效应,污染环境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升温。

从目前世界各国既定能源战略来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政策的基础。从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其开发利用增长率远高于常规能源。

风力发电技术成本最接近于常规能源,因而也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风电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总的比例将达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三、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2004年,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8%、4.3%和6.8%;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7.5%、20.5%、10%和22%;到2020年将都提高到20%以上;到2050年,德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到50%。韩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4年的2.1%提高到2010年的5%。日本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4年的3%和7.5%提高到2010年的10%左右,2020年分别达到20%和15%。

四、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进展

美国正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利用力度,2005年美国能源部能源研发总投资7.66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研发投资占了42%。美国制定了庞大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克林顿政府出台的“百万屋顶计划”将在1997年到2010年里,安装总容量达4.6亿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

德国新的《可再生能源法》,为投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德国制定了《未来投资计划》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迄今投入研发经费17.4亿欧元。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年销售额达100亿欧元。风力发电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54%,太阳能供热器总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法国。法国推出了生物能源发展计划,2007年之前将生物燃料的产量提高3倍,使起成为欧洲生物燃料生产第一大国。具体内容是建设4个生物能源工厂,年均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生物燃料的总产量将从目前的45万吨上升到125万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作物面积也将达到100万公顷。由于生物燃料目前成本比汽油和柴油贵2倍,法国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生物燃料的生产和消费。

英国把研究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作为开发新能源的突破口,设立了5000万英镑的专项资金,重点开发海洋能源。不久前,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的世界首座海洋能量试验场正式启动。英国第一座大型风电场一直在不断发展,目前风电装机总量已达650兆瓦,可满足44万多个家庭的电力需求,近期还将建设10座类似规模的风电场。

日本官方报告,将从2010年正式启动生物能源计划,并与美国和欧盟共同开发可再生能源,建设500个示范区。预计将投资2600亿日元,而与之有关的产品和技术将成为日本新工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对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重要性。中国制定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编制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确定了明确目标。印度成立了可再生能源部,政府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印度在风电和太阳能利用规模方面已居于世界前列。东盟国家也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工作。10个成员国各自都有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包括地热、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来自棕榈或椰子油的植物燃料等。按东盟计划,到2010年各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达到2.75万兆瓦,其中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将成为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