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赛场上体育屏显示的中国英宝在哪,中国英宝是做什么的,这个公司好牛啊.
是中国英利集团。
西藏英利紧紧抓住市场机遇,准备引进适合高原气候特点的蓄电池生产线、太阳能户用系统(控制器、逆变器)生产线,西藏英利也将成为自治区唯一具备组件封装、应用系统、蓄电池完整产业链的规模化生产企业,填补了自治区不能商业化生产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空白。 在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和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的管理下,西藏英利成为带动西藏自治区光伏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05年成为国家发改委/全球环境基金(GEF)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入选公司。 在两年多的工程实践中,西藏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锻炼出一支优秀的工程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应用设计数据具备了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自主设计并承建了多座大型光伏电站及独立应用系统等光伏项目。目前,在西藏自治区的独立电站、通信、气象、户用等光伏应用领域均有西藏英利的身影。2005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英利向自治区捐赠了价值400万元的户用太阳能发电系统。 西藏英利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了从多晶硅铸锭、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到系统安装的整个光伏行业产业链。西藏英利为德国、西班牙、中国、美国和意大利等世界多个市场的光伏系统集成安装商和经销商提供高品质的光伏组件产品。 西藏英利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开发,公司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西藏主要区县的服务、营销和培训网络,并实现了各地区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机制,高素质的营销、服务人员,时刻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便利的服务。 西藏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中国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强大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为后盾,以达孜工业园厂区生产能力为依托,以立足本土、建设西藏、为西藏人民服务为己任,以光伏应用为重点,致力于加速西藏光伏产业化进程,用环保清洁的能源撑起这片雪域蓝天。 另外西藏英利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于2007年4月独家投资建设了位于拉萨市的三星级酒店——西藏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英利酒店。 酒店位于拉萨市鲁定南路269号档案局旁,按三星级标准承建,酒店硬件设施齐全,设有前厅部、客房部、茶园、商务中心、保安部、洗车场等部门,酒店设有36间(套)客房,其中套房三间,商务标间3套,标准间25间,单间5间。茶园设有包间14间。
英利能源(北京)有限公司
英利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是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涉及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并网及独立应用系统、太阳能照明设备、太阳能路灯、城市道路及景观照明设备、风力发电机的控制器与逆变器;太阳能兆瓦级跟踪器、热发电系统、风光互补系统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加工和安装服务。 公司拥有承接、设计、建设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的能力,并参与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多项兆瓦级大规模光伏并网系统项目的建设,通过工程项目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光伏并网项目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经验。 英利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旗下还设有英利顺通(北京)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主要提供海运进出口、空运进出口、产地装箱、商检报验、海关报关、国内物流等服务。
成都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成都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由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成都红光电工公司(原电子部八七九厂)太阳能应用研究所的专家和技术业务骨干共同合作出资组建。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及配套产品的开发研制和推广应用,是我国开发与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的主要专业单位之一。 公司积极利用红光太阳能应用研究所20余年的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生产、销售服务经验,以及遍布川、藏、滇等西南地区的客户群和销售服务网;并依托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和研发的技术、产品优势;不断创新、拓展太阳能发电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源产品。架构起为广大客户提供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和服务的平台。 公司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运行,建立起从原料、配件采购到制造工艺、生产设备、员工培训、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优良品质,从而保证了客户的利益。 主经产品: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户用电源、太阳能街灯、控制器、逆变器、不间断电源、充电机、通信用太阳能电源、太阳能直放站电源、小灵通电源、对讲机电源、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信号灯。 主经行业:太阳能设备、光电池、逆变器、太阳能灯、信号灯、庭院灯、太阳能电池、其他未分类、草坪。 英利太阳能供电系统在地震灾区发挥积极通信作用 2008年5月12日,汶川遭受8.0级大地震,在该地区所有房屋和通讯系统皆受毁灭性损坏的同时,由我公司提供的太阳能电源对讲机系统基本保持完好,发挥了积极的通信作用。 2004年9月,为了使汶川县至映秀镇的交通干警便于对车辆的交通指挥和疏导。汶川县公安局决定,在汶川县城旁的大山顶上安装一套对讲机太阳能电源,该电源系统采用我公司生产的130W太阳能电池组件2块,用角钢支架固定在山顶普通民房的平台上,为对讲机提供电源。该系统由成都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安装、维护,从2004年10月安装后,平稳运行3年,期间由我公司工程安装人员对蓄电池进行更换,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汶川地震发生后,该地区所有房屋和通讯系统,皆受到毁灭性的损坏。而由我公司设计建设的对讲机太阳能电源,除所在民房损坏外,整个系统基本保持完好,经简单维护后又投入使用,在汶川的抗震救灾期间,发挥了积极的通信作用。 据悉,鉴于我公司太阳能供电系统在地震灾区发挥的积极通信作用,当地公安部门紧急增订6套,立即安装使用,并准备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对该电源系统进行推广应用。
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由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海口市创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09年共同投资成立。公司位于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05亩,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 依靠全球最完整产业链企业——英利集团强大的光伏生产技术优势和海南控股、海口创投雄厚的本土资源优势,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启动了“一期年产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全力建设海南省光伏产业基地。该项目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海南省卫留成书记、罗保铭省长、海口市陈辞书记、徐唐先市长等省市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都亲自参加了2009年7月17日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 “一期年产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总投资7671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从铸锭、切片、电池到组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0兆瓦太阳能电池。 该项目已于2009年8月动工,计划于2010年5月份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3500万元、利润18138万元、利税22673万元,可提供12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海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电谷锦江国际酒店
电谷锦江国际酒店是英利集团投资建设、由锦江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托管的五星级酒店,也是保定市第一家集接待、娱乐、餐饮、会展谷的标志性建筑。 “电谷锦江”的设计理念是把它定义为“金属与玻璃的时装”,整个设计充分吸纳了国际时尚、高品质的现代设计元素,将建筑节能——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融入到整体设计之中。太阳能玻璃幕墙的优点是:遮阳、环保、节能、隔音、美化建筑、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产生电能、降低工作及管理成本、结构牢固等。 整个大厦采暖、制冷、供生活热水,采用了污水源热泵系统,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BIPV技术和污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中国电谷”的整体形象,一个集绿色、环保、原生态、人性化的CBD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保定源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保定源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9日,注册资本1亿元,是保定源盛融通贸易有限公独资的企业,是一家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公司。 保定源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英利集团下属的专业从事房地产投资和开发的企业。公司秉承英利企业文化的精髓、弘扬“节约资源、共创和谐”的精神,倡导“品质成就生活”的开发理念。自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以人性化和生态环保的角度去开发项目,努力使每一个项目不但成为城市发展的亮点,同时也是城市历史和文脉的自然延续。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公司重视提高建筑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促、国际会议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国际商务五星级酒店;位于保定·中国电谷的核心地带,是中国首座利用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与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成为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及中国电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努力弘扬祖国的历史与文化,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公司正在保定市建设我国建设部推广的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电谷广场,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利用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并网发电系统及污水源热泵技术,充分吸纳国际时尚、高品质现代设计元素外,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源盛房地产以全面提升人居生活水平为己任,倾力打造中国地产品牌。
保定英利水牛物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册资金1300万元,是致力于对优良种猪、商品猪养殖、开发、销售的大型股份制民营企业。公司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新建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全国文明生态村—钮店村,项目占地600亩,新建现代化猪舍及配套饲料厂、开发实验室、办公区共计约5万平方米,饲料加工设备、养殖设备、科研开发设备60台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商品猪集约化养殖生产基地在建项目之一。一期工程年出栏5万头商品猪项目竣工在即,已建成现代化猪舍44幢,约1.6万平方米,大型饲料厂约5000平方米及配套办公区、宿舍、化验室2000平方米,预计在今年10月底正式投产。
英利顺通(北京)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英利顺通(北京)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是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6月8日在纽交所上市)的全资子公司,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并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成立的货运一级代理企业,是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员。 主要经营范围:承办海运、空运进出口等物流业务。 具体包括:揽货、订舱、仓储、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结算运杂费、报关报检、物流及咨询等业务。 公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优秀的专业化团队、完善的国内外代理网络和信息系统平台,为您提供全球化的物流服务! 海运部年出口总量为6000TEU,进口总量为3000TEU,且与CMA、HANJIN、MAERSK和COSCO等世界顶级船公司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空运部目前年进出口总量在5000吨左右。
近五年公益活动
英利自成立以来积极投身和参与公益事业,21年来累计向西藏、新疆、青海、河北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等地无偿捐助资金和物品数千万余元。
英利集团公益活动 2008年9月13日,董事长苗连生率队赴甘肃会宁参加向三房吴中学捐赠光伏电站的启动仪式,捐赠总价值达232.9万元。为助教事业,英利人不辞辛苦,慷慨捐助。正如会宁县委书记常守远在捐赠仪式上讲的一句话:英利的捐赠,为会宁带来的有远比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还要多的精神财富。 2008年7月31日上午九点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一周年来临之际,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带领集团部分退伍老兵员工和工作人员到保定第二炮兵干休所走访慰问,并为部队离退休老干部们带去了食用油、水果等慰问品,向大家带去节日的问候。 2008年5月13日,英利向灾区捐款1107.5126万元及200支太阳能手电筒,向灾区献上英利人的爱心。 2007年11月17日,英利组织员工向贫困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共捐款21.88万元。 2007年1月26日上午,英利在河北省优抚医院向省慈善总会捐款20万元,捐款平均分配给河北省14名在非洲开展服务工作的志愿者。 2006年1月13日,英利员工自发向退休老干部和特困职工捐款5万元。 2005年8月24日,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英利向西藏捐赠了400套太阳能发电系统和20套太阳能车载制氧机,总价值为400万元,将用于改善西藏牧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2005年5月30日,英利向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芦家营侨联侨心小学、张纪镇中心小学以及油篓沟乡喜顺沟小学捐赠三套太阳能照明系统和一批学习用品。 2004年9月27日,英利向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捐赠了两套价值5万元的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来自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的董副司令员代表军分区接受了捐赠。 2003年2月27日,英利得知新疆伽师、巴楚发生地震之后,向灾区人民捐赠了两套价值20万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灾区人民送去光明。英利与2010南非世界杯 今年2月,来自中国保定的英利绿色能源公司与国际足联签署协议,成为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全球官方赞助商。这不仅是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赞助商进军世界杯。在中国足球无缘世界杯赛场的大背景下,英利集团实际上成为世界杯赛场上“中国元素”的体现。 据介绍,英利能源将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场”64场比赛。在每场90分钟的比赛里,英利在球场广告中有8分钟的滚动播放广告时间,广告中将突出英利产品特点,也会强调中国元素。此外,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只有在英利没有继续赞助意愿的情况下,才能寻找其他新能源。
视频加载中...
一片片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在阳光照射下,经过光照到电能的神奇转化,太阳能被变换为电流,输入电网,为人类所用。这种新型的发电方式被称为光伏发电,随着 科技 的进步,光伏发电成本过去十年下降了近90%,与常规火电成本相当甚至更低,成为了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方式。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团队,牵头承担的“大型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验收,成功解决了低压直流到高压直流的升压难题。
主讲人
王一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科普中国中央厨房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中国- 科技 前沿大师谈
联合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改善地球环境主要可从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来考虑.
故答案为:(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但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造成伤害.
(2)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包括当前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含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等新能源。非化石能源,指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经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能源类型外的能源。
我国明确,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达到20%左右。截至2015年,这一比重仅为12%。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其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可持续供应的风险。
扩展资料:
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目标,“十二五”必然强化节能减排措施。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包括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发展,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要确保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化石能源
有学者预测,2030年以前,中国石油年探明地质储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可探明储量202×108t,年均10×108t。石油年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峰值产量约2.2×108t,2×108t水平可延续到2030年以后。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油气并举的重要机遇期,石油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快速攀升,油气产量从2010年的2.8×108t toe,增加到2015年的3.6×108t toe、2020年的4.1×108t toe 和2030年的4.5×108t toe。但是油气当量增长的主要贡献是天然气[65]。因此,动态地时时了解、分析中国油气市场的供求平衡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
1.预测分析假设
市场的供求达到平衡状态的条件就是只有当供应量等于需求量。而供应量又可以从生产量和进口量之和来获得。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进口的产品可以直接转手出口,因此满足供应量需求的进口量只是进口总量的一部分。而且这些数据间的关系吻合程度还与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很大关系,如统计指标、统计口径、统计单位和运输消耗等等。
当考虑生产量时又会涉及资源的可采储量。因此,可以得到中国油气市场的供求平衡模型,见图4-16。
图4-16 油气市场供求平衡模型
因此,在研究油气市场供求平衡问题时为了突出主要问题,简化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则假设:
假设Ⅰ:供求平衡过程运输消耗为零;
假设Ⅱ:供求平衡过程的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很小;
假设Ⅲ:未来中国对一次能源的需求量增长按目前规律,超出部分由新型能源补给;
假设Ⅳ:新型能源的替代原油状况按目前的发展规律;
假设Ⅴ:数据统计口径是一致的。
模型中的“消费量”包括了所有在本市场直接消费(个人或企业)及加工后再消费的量。当“生产量”能够满足“供应量”时,“进口总量”可以为零。当“生产量”不能满足“供应量”时,“进口总量”不能为零;当“进口总量”小于“出口量”时,说明一部分“生产量”用于了出口;中国的油气市场在1993年以前基本呈现这个状态。当“进口总量”大于“出口量”时,说明进口的一部分用于消费。目前中国油气市场就处于后一种状况。因此,“进口总量”可以分为用于消费的“进口量1”和用于出口的“进口量2”。在目前中国油气市场条件下,研究供求平衡不用讨论为了“出口”而“进口”的部分,只需涉及为了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弥补生产量不足而有的进口量。即为“储量—生产量和进口量—消费量”的平衡。
2.预测分析
根据以上的预测,可以得到中国石油2011年至2020年间的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预测值,见表4-24。
表4-24 2011-2020年间中国石油资源需求状况预测值 单位:106t
注:③和⑤为灰色预测结果,其余为回归预测结果。
表4-24中的“国内供应量缺口值”即为需要的净进口量。根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石油年消费量将会达到(5.63~5.85)×108t,而生产量为(2.12~2.21)×108t,有(3.42~3.72)×108t的缺口;到2020年缺口(4.73~5.72)×108t。而根据BP公司公布的中国石油进口量值数据预测得到的预测进口值2015年为3.6×108t,2020年为5.1×108t,都分别在“国内供应量缺口值”预测区间值范围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1.09版预测,201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2267.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6%;石油出口量将达27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按其预测值201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应该在3×108t以上[66]。该进口量应当包括出口量的部分。而2011年当年的实际进口量值为2.5378×108t。可见,预测值只能说明一种倾向,以及反映数值可能达到的水平范围。所以,为了使预测值更可信,需要参考他人在不同时期的预测值,对本次预测的结果进行讨论。
另外,统计预测具有预测时间跨度越小精度越高的特点。由表4-25中所列不同机构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石油需求量和进口量的预测值。其显示,预测时期距现在越近,预测结果值越大。这与中国经济的增长对能源需求量越大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且,本次研究的预测值,与EIA在2013年的预测结果基本吻合。
由表4-25还可见,本次预测的值无论是2015年的还是2020年的都大于了他人预测的值,说明本次预测结果的倾向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该预测结果比基本同期的预测结果值要大得多,这与4个主要原因有关:一是本次预测完全是依据过去数据为基准,没有考虑将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人口变化、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性和影响性,以目前的状态进行的需求预测值就会偏大。第二是没有考虑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可能的变化,当其他新型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上升,石油消费需求量增速就会减缓或下降。三是近两年来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大增的一部分是为了发展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需要,当基地建设基本完工这个需要量的增长就会减缓或下降。四是该进口量不是净进口量,包括了为出口而进口的部分。
表4-25 中国石油需求量预测统计 单位:108t
据参考文献[67-76,85]
但是根据最近一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能源政治地缘关系结构的调整,以及2011年6月IEA预测中国石油需求2020年将达峰值之后下降,而高油价的风险迫在眉睫,国际油价今后10~20年将继续高企,2035年或涨到135美元/桶[77]。
所以必须对以上预测的石油消费需求值进行修正。首先考虑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但其他因素假设不变。利用表4-26中数据,可以获得中国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量比例的变化值,近13年平均为-0.21%、近5年平均为0(表4-26)。如果中国未来石油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按照每年下降0.21%的速度或不变,则石油消费量预测值见表4-27。
表4-26 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
表4-27 2011-2020年间中国石油预测值 单位:106t
再考虑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对预测期(2008-2011)的影响进行修正。一期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为5个,总容量1490×104m3,从2008年陆续完工注油,假设到2011年这5个储备基地的总容量注油完成,则在这4年间平均每年进口石油约1.36×108t,而以后的进口量会远远小于该值(表4-28)。按25%的轮油率,每年为其年进口量只有约0.34×108t。依此类推,二期石油储备基地也有陆续完工注油的,对石油消费量的影响也应考虑。所以到2020年前,正是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二期、三期工程完工进入注油期,因此石油进口量仍然会很大。
表4-28 中国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容量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网http://www.china5e.com/special/show.php?specialid,2011-07-10;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3-24;北青网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64838871,2010-04-13。
注:1桶石油约0.159m3。
所以,中国石油的消费需求量和进口量的预测数据修正后,消费量发展趋势如果按照近年来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情况,2015年应达到(5.6~5.8)×108t,2020年为(7.2~8.0)×108t;如果能源消费有所变化,有替代石油的能源,则2015年对石油的消费量将达到(4.5~4.7)×108t,2020年为(5.7~6.4)×108t。这样石油需要的进口量2015年为(3.4~3.7)×108t,2020年为(2.3~2.6)×108t。因此,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到2015年将至少为58%、2020年会降到45%左右以下。
以上的分析还只是以石油为例,还没有充分地考虑到中国整个能源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由此可见,中国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供求平衡状态也不容乐观。随着世界LNG技术的发展,中国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也将会大幅提升。因此,中国的油气战略储备品种应该考虑到LNG对整个油气战略发展布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