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我国石墨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取得新突破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风趣的音响
会撒娇的钻石
2023-02-02 23:41:36

我国石墨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取得新突破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最佳答案
平常的衬衫
靓丽的蜗牛
2025-07-29 06:02:38

天津大学、哈尔滨方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黑龙江方圆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方形软包装5Ah磷酸钒锂/石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现状:项目技术已通过中试,预计今年年底前投产。由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成的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成果采用热稳定性好的方形软包5Ah磷酸钒锂/石墨锂离子电池作为正极材料,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特别是在提高电池低温放电性能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经专家鉴定,该成果在电池低温性能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据介绍,这种新能源电池可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空、军工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新回答
漂亮的便当
秀丽的书包
2025-07-29 06:02:38

好。

1、四川省福圆电动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公司主要生产方圆牌和福圆牌电动两轮车,质量是很好的,很多人喜欢的。

2、方圆电动三轮车的价格很好,比其他的三轮车价格更便宜的,物美价廉。

狂野的柚子
细心的蛋挞
2025-07-29 06:02:38

衡阳翔方圆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是2018-07-10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云集镇正德路(南国春天1栋)304室。

衡阳翔方圆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422MA4PPKNX45,企业法人刘仲翔,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衡阳翔方圆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设备材料销售承装服务;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系统集成;太阳能发电逆变电工程;电力设施、机电设备、建筑行业工程设计;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新能源产品销售安装服务;室内外装饰工程、水电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钢结构工程、智能设备安防工程;净水设备、建筑装饰材料(不含砂砾)、五金配件、电子设备环保节能用品的销售承装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衡阳翔方圆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现代的纸鹤
娇气的鲜花
2025-07-29 06:02:38

2020新年伊始,汽车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篇以专访形式,与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车业杂谈》汽车新媒体平台独家特约汽车行业评论员方圆,就“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讨论。注:此文分为上/中/下三篇、共七个章节分述,此篇为下篇。

04

《车业杂谈》:就全局考量来说,哪些因素有利于、哪些不利于促进汽车销量,您的看法如何?

方圆:由于全球城市化率继续提升,城市化集群效应以及超大型城市群不断的形成,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日益明显。

目前,全球大型一线城市约有55个,其中约有11个超级城市-伦敦、纽约、北京、香港、新加坡、上海、悉尼、巴黎、迪拜、东京、首尔;而2019年的全球城市竞争力20强城市分别为纽约、伦敦、新加坡、深圳、圣何塞、东京、旧金山、慕尼黑、洛杉矶、上海、达拉斯、休斯顿、香港、都柏林、首尔、波士顿、北京、广州、迈阿密和芝加哥(中国占据25%)。

这些世界著名城市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标准。智慧城市的首要指标是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智慧交通/出行首先要提升出行安全、健康、便利、效率/效益、环保等指标。这些指标与城市出行的生态或模式有关。全球智慧城市都在大力推行/提升步行出行模式、自行车出行模式(含各种电动自行车、踏板车)、公共客车及轨道交通出行模式以降低交通事故、交通拥堵、交通成本、交通排放,提升交通出行效率/效益等。其中,最见效的是大力提升轨道交通的载客能力,降低私家车使用频率。

目前,全球城市轨道交通最负盛名的有纽约、东京、首尔等。纽约地铁站最多,有472座车站,且车站密集,站与站之间距离短,在曼哈顿或布鲁克林区平均7分钟左右步行就可以走一站路,同时全天24小时运营,每天约有63%的乘客通过地铁进入曼哈顿中央商务区;东京地铁最繁忙,日均客流1100万人次,仅新宿站的出入口就有近200个,平均一天近400万人使用,几乎天天时时刻刻是“春运”;首尔地铁里程最长,运营总里程为975.4公里,其中,首尔地铁1号线的全长为167.307km,跨越了首尔特别市,京畿道,忠清北道三个行政区。

目前,全球(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出行的目标大致可概括为4321的立体全方位的智慧出行模式:即公交客车/轨道交通出行的占比达到或超过40%,步行、自行车等达到超过30%,私家车出行为20%以下,共享/网约车出行约占10%左右,总之,目标-绿色出行的比例占80%或超过。当私家车出行的比例占交通出行总量的20%以下时,则交通不拥堵。当私家车出行的比例占交通出行总量的40%以上时,交通明显拥堵。当私家车出行的比例在交通出行总量的20-40%区间时,交通拥堵的程度不同。

以伦敦(大伦敦)为例,伦敦是世界上第一个打造地铁的城市,其智慧交通、智慧出行近年来一直多次被世界知名机构(如Berkeley/Oliver?Myman?Forum、Arthur?D.?Little、McKinsey、Arcadis、Qualcomm以及 Deloitte/德勤等)评为前十名、名列前茅。伦敦实施公交客车轨道交通出行优先战略,同时,在一些最忙线路率先实施自动驾驶以提升准确率,如Victoria、 Elizabeth线等。 在周末还实施部分线路24小时运,如Central、Victoria 、Jubilee、Northern 、Piccadilly等线路。伦敦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接近4321模式,如下图所示(2018?Deloitte?City?Mobility?Index/2018年德勤-城市出行指数)。

目前,伦敦地铁有11条线路,里程402公里,日均客流量约达410万人次(最高日客流量达500万人次,日客流量/城市人口-为54.5%),275个车站。由于伦敦实施公交轨道出行优先战略、出行方便,2009-2018年的10年时间里,伦敦汽车保有量基本上没有增长,2009年为256.7万辆,2013年为259.2万辆(基本持平),2018年为266.1万辆(略有上升)。

以首尔为例,首尔智慧交通、智慧出行的成就近年来一直得到各个评估机构的认可,经常作为案例来研究。首尔推行公交客车轨道交通出行优先战略,在各著名大都市中,首尔的公交客车/轨道交通的使用率是全球最高的之一。就轨道交通而言,其日均客流量与城市人口之比高达79.8%,全球第一,东京为79.7%、名列第二,见下图及下表。

同时,首尔拥有多条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线路。首尔的公共客车/轨道交通的出行的比例已经达到60%(见后面对比表),私家车出行占比由多年前的26.9%降到目前的23%(预计2030年降到20%以下)。2030年首尔绿色出行的目标(公共客车、轨道交通、自行等)达到80%,完全达成:4321模式。下表仅为部分世界著名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部分数据对比。为了实现目标,韩国实施三类项目,试点项目、如自动驾驶等,研发成果落地验证项目、如城市智能数据/信息化/数字,以及城市提升/升级项目、如智慧交通/智能安全/停车等项目。

中国以雄安新区为例,据有关数据,雄安新区航空以依托三机场-北京、天津、石家庄形成三角形,高铁形成井字形,轨道交通、公交客车形成细分网路等立体交通来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其中城际高铁R1线起自京九铁路李营站,经北京大兴区、北京新机场、霸州市,终至雄安新区,正线全长92.4公里,共有5座车站,可实现30分钟从雄安新区到达北京城区,60分钟到达金融街。城区内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公共汽车交通为主体,实施公交客车轨道交通出行优先战略,同时以共享单车等为补充,建设绿色、先进、高度智能化的世界一流交通系统。推广“公交/轨道、自行车、步行”的绿色低碳出行模式,使公共/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0%,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名列前茅的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城市。

以上海为例,上海实施公交客车轨道交通出行优先战略。目前,上海已经开通了16条地铁路线,运营里程705公里,车站415座,总客运量达到37.05亿人次(日客流量最高1329万人次)。到2020年底,其运营规模将超过830公里,而在2025年前将超过1000公里,车站总数将达到600余座,线路将增加到24条线路,预计人均客流量超过1300万人次(2019年1063万人次),2030年将达到1642公里。到2025年前,前面的上述三项记录(纽约最多地铁站,东京地铁最繁忙,首尔地铁里程最长)都会被上海地铁(以及北京地铁)打破。同时,上海8号线、特别是10号线实施了自动驾驶,运营可靠度达度、准点率大幅度的提升、达99.8%(在建的14号线、15号线、18号线也都将自动驾驶线路)。预计2030年或提前,上海的智慧交通/出行也会实现4321模式(目前绿色出行模式约占70%左右),绿色出行模式达到80%或超越,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智慧出行城市。上海智慧交通、智慧出行近年来一直是被世界知名机构评为前十名,如Berkeley等如下:

以广州为例,广州地铁的运营里程虽然没有北京及上海长,但最高日客流量1157万人次趋近北京(1375万人次)与上海(1329万人次)。同时,广州地铁的日客流量的强度(日均客流量/运营里程)则高于北京及上海。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上海为1.51,北京为1.60,而广州为?1.90。 广州地铁的日均客流量与城市人口之比也是中国最高的、达到60%,如前面图表所示。目前,广州地铁有15条线,2023年广州地铁运营里程将从2019年的513公里提升到800公里。广州除了地铁之外,其它的公交出行也增长很快。以2019年数据为例,其公共交通客流量为61.52亿人次或日均客流量为1685.4万人次。其中,公交客车日均客流量为610.1万人次,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为906.8万人次,其余的为168.6万人次(网约车/出租车等)。

如果以广州人计算,广州人平均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1.13次,每人一年365天乘地铁222次(2015年时广州为198次,北京167次,上海133次)。预计,广州将实现广佛莞深港五市的轨道交通互通,打造中国超级城市群、超级轨道交通网路,同时也可连接中山、珠海、惠州等。届时,中国超级轨道交通网路城市群的GDP将突破10万亿元(目前,2019年广州GDP?2.36万亿元,深圳为2.69万亿元,佛山1.08万亿元,东莞0.95万亿元,香港约2.4万亿元)。广州佛山的广佛地铁已经开通,目前,日均客流量已经达54万人次。预计2022年左右将有9条线接(广州到佛山只要25分钟),2025年达到17条线对接。2019年广州对接东莞的地铁也已经动工(预计有5条线对接),开通后,广州到东莞最快只需15分钟。同样,广州地铁22号线将与深圳地铁18号线对接,直通深圳。中山市也在规划/启动对接广州地铁18号线,规划对接深圳地铁33号线。由于广州实施公交客车轨道交通出行优先战略,广州汽车保有量增长缓慢,2013-2019年7年里都在200万辆的范围内,见下面图表(北京也是如此,都在500万辆范围内):

以下标图中展示了目前全球十大著名城市的大致的城市交通/出行模式(根据有关资料数据的不完全统计的综合结果,人口按城区计算)。

05

《车业杂谈》:经常看到文章以发达国家的千人汽车拥有量作为标准,进行中国汽车市场潜在销量的推算,您的看法如何?

方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潜在销量的推算,发达国家的千人汽车拥有量是一个重要参考量。但其它的重要因素也要考虑,如其具体的国情等。

如,摩纳哥/Monaco千人汽车拥有量为899,但其汽车保有量仅为3.44万辆;新西兰千人汽车拥有量为860,汽车保有量为424万辆(而北京、成都、重庆的保有量都已经超过460万辆);美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为837,汽车保有量为2.7亿(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6亿);加拿大千人汽车拥有量为670,但汽车保有量为2479万辆,仅相当于2019年中国汽车的销量2577万辆;澳大利亚千人汽车拥有量为747,但汽车保有量仅为1867万辆,不及中国汽车一年的销量;奥地利(人口885万)千人汽车拥有量为555,但保有量仅为491万辆(北京、成都的保有量已经超过490万辆)。

上述等国家,人口密度相对小,或人口相对少,为此千人汽车拥有量高,但每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却不高。

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平方公里约有29辆车。而目前中国平方公里也约有27辆车。如果按城市千人拥有量估算,则苏州为391、郑州为387、东莞为386、西安为344、武汉为340、长沙为324、成都为318、北京为276、杭州为273、深圳为263(以上10座城市的平均保有量为330)等都超过或接近纽约的222、巴黎的224、东京的229、首尔的231、伦敦的290、柏林的326等。

日本千人汽车拥有量为591,汽车保有量为7506万辆,人口1.27亿人(人口家庭系数平均为2.4人), 家庭5292万户,平均每家1.4辆车。韩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为434,汽车保有量2257万辆,人口5200(人口家庭系数平均为2.3人),家庭2261户,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辆车。如中国人口以14亿估算且人口家庭系数为3,则约有4.67亿个家庭,每家一辆车,则大约4.67亿辆车,或千人保有量333约等于上面中国10座城市(如苏州-北京-深圳等)千人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值330。

06

《车业杂谈》:就销量增长来说,2020年发展趋势如何?何时才能恢复到正增长?未来十年的销量趋势如何?

方圆:首先,在未来的十年2020-203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来说销量增长将呈现波动式的特征-有增有降。

销量上,预计2020年月份上波动、总体持平,下限略降,上限略升,2020年乐观(+2%)、谨慎(0%)、保守(-2%)。2021年可以恢复到正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2021年有望止跌、正增长。未来十年的销量,如果每年以2%的增长率估算,则到2029年,乘用车的销量约达2614万辆,累计销量约达2.40亿辆,而2030年分别为2666万辆、2.66亿辆。届时中国私家车保有量约为4.66亿辆,千人汽车拥有量刚好与上面的10个城市的平均值吻合330,也恰好达到平均每户一辆车。为此大概率,未来十年乘用车年销量超越2666万辆挑战巨大,汽车超过3200万辆挑战巨大。

07

写在最后

2019年9月国家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刚要》提出实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引导绿色公交出行,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出行。”的战略,“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这样才能实现绿色、高效、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出行(世界大部分城市与地区的私家车使用率在5%左右)。北上广深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先行,是中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出行趋势的引领者,公交客车轨道交通出行比例最高。

中国的GDP在全球GDP占比约16.3%,中国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8.5%,中国新车销量约占全球的28.63%。为此,汽车销量占比几乎是GDP占比的两倍,也超出人口占比的10个百分点。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11年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销量2577万辆),为第二至第四大市场之和,如美国(销量约1710万辆)、日本(销量约520万辆)、德国(销量约361万辆)。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高速增长期逐渐进入了成熟期,再购率(增购、换购)已经超过50%,有些城市到达或超过60%。十大城市平均千人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330。 智慧出行(轨道、网约车等)也有了很大的增长,轨道交通进入高增阶段。人口/家庭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如约1.5亿独生子女家庭,2.5亿60岁以上的人口。为此,汽车销量增长模式进入了新阶段,除了GDP的增长因素外(其实2017-2019年,两年的GDP增量已经接近18万亿元,创两年增量历史新高),以上因素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出行等因素正在成为重要因素。如上所述,未来十年中国私家车保有量的上限约为4.66亿辆(为目前的2.25倍),其千人汽车拥有量刚好333与上面的10大城市目前的平均值330吻合,也恰好达到了平均每户一辆车。为此,大概率事件,未来十年乘用车年销量(乐观/上限)超越2666万辆挑战巨大,汽车销量(乐观/上限)超过3200万辆挑战巨大。

新能源汽车未来10年的销量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也是绿色、智慧出行的一个选择,同时,其技术不断地提升,成本不断地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地提升,如:2016年1.8%、2017年2.7%、2018年4.5%、2019年4.7%,预计2020年5-6%(特别是如果特斯拉上海产销达到预期),而预计2025年达到20%以上。

传统模式下的汽车制造业(包括传统/新势力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快速变革,不可逆转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如各大汽车企业集团都在探索新的模式,或成为新形式下的垂直整合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包括拥有领先的三电系统、特别是电池系统,拥有出行服务提供公司(如一汽/东风/长安的T3出行服务公司,北汽的华夏出行/轻享出行,吉利的曹操出行,以及通用汽车的Lyft)等,实现“研产销用”一条龙、闭环服务。拥有汽车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的情况在演变,拥有普通汽车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的吸引力在显著下降(消费升级),新的智慧出行方式在逐渐形成(消费升级)。共享/网约车,对于消费者/客户来说是MaaS(Mobility?as?a?Service),对于企业/汽车制造商而言是MaaS(Mobility?as?a?System)。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鲤鱼花卷
俏皮的乌冬面
2025-07-29 06:02:38

如今在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不仅传统汽车行业斥巨资开发新能源汽车,就连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也在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做新能源汽车,这样一下子就让‘新能源’三个字迅速火遍全国。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追捧。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利弊你都了解吗?下面不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说新能源汽车的利。大家想必都知道新能源最大的利,就是省,可以为用户省下相当大的一笔油钱。比如开着新能源汽车上班或者出门游玩,一个月下来最少可以给用户省下几百元,一年下来就是大几千块钱,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现在的使用年限最少也能用5年,而只要大家注意车辆的养护的话,电池的使用年限还会更长,这样算下来是不是很划算呢?

还有就是新能源汽车易上手,这也是很多司机选择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平时大家在开手动挡汽车的时候,不管是新手司机还是老司机都是很容易使车辆灭火的,当然自动挡汽车是不会灭火的,但是相比较而言,还是新能源汽车更胜一筹。

再说说新能源汽车的弊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弊端就是不适于长途行驶,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很普及了,但是充电桩的发展速度就远远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了。因此已经买了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最大的抱怨就是自己的爱车跑不了长途,回家还是要坐火车。这也就造成了新能源汽车在大众心里的认可度不高,其原因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只能用于中短途行驶。

而现在农村地区是买新能源汽车的主力消费人群,不为别的,就为方便省油。小编家也是农村的,小编在考虑买什么车的时候,首选就是新能源汽车,因为也不怎么出远门,最多就是去市里买点东西也就回来了。所以要买新能源汽车的人,一定要首选想好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要经常出远门,如果自己的出行范围大致就在方圆500里范围内,小编还是建议买新能源汽车的,如果只是偶尔出趟远门就选择坐火车或者飞机,这样也比较安全。

如果自己经常因为工作需要在各个城市出差,小编建议就不要买新能源汽车了,一是因为不安全,二是因为如果在中途没电了,又找不到充电桩,那就麻烦了。

不管如何,新能源汽车在如今社会起到的作用都是不能否定的,首先环保,能给我们带来了好的生活环境,其次省油,能给我们这些普通收入的人群省下一笔可观的油费,最后一点就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在外观设计上,完全可以碾压那些豪车,自己开车出去很拉风,而且价格很便宜。

谦让的夕阳
飘逸的溪流
2025-07-29 06:02:38

我是比亚迪汉EV车主,纯电动!虽然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可我还是有严重的里程焦虑。

那么纯电动车要达到多少的标准续航,才可以彻底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呢?答案令人难以置信,可能超出所有人的想象——1500公里!我没开玩笑,这也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得出来的。

其实就目前来说,500多公里左右的标准续航,理论上是相当可以的,这也是目前的技术所能达到的比较高的续航了。

但是,还远远不够!因为,要想彻底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要有多个前提,充电时间要缩短、充电站密度要加大、而且续航里程要相对靠谱,不会受天气、空调、电池衰减等影响。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续航足够远,充一次电跑很久,减少充电频率,一样可以解决问题。在现有充电技术以及充电桩密度无法短时间得到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一辆电动 汽车 至少要达到1500公里的续航,才可以解决里程焦虑。后面,我会进行详细的论证。

我们先来讨论目前许多车企可以达到多少的续航里程。

特斯拉,500-600

比亚迪,500-600

广汽埃安,400-600

小鹏 汽车 ,500-600

蔚来 汽车 ,500-600.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主流的纯电动 汽车 厂商,做到标准续航500公里是可以的。

而500公里续航,已经达到了大多数燃油车的续航水准。

但是,5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依然使人有里程焦虑。而燃油车5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则不会有里程焦虑。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以下原因:

一、500公里的标准续航并不靠谱,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比如,要预留一定的电量去找充电站。据统计,有大约78%的纯电动车车主在续航显示只有50公里的时候开始严重担心车的电量问题,开始找充电站。最坏的情况,30公里也要开始准备了!

比如,锂电池超级快充一般只能充到80%左右,剩下的20%,即使是快充,效率也非常慢。一般情况下,充80%大概需要45分钟,而充满100%则需要一个小时20分钟左右。加上几乎所有的车企都会告诫车主,为了电池的寿命,不要每次充满电。所以,从经济性以及电池的寿命出发,大多数车主会选择充80-90%之间。

比如,跑高速、开空调、严寒天气等,都有可能严重缩短电池的续航里程。

跑高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降低续航,这取决于车的实际行驶速度。车速越快,耗电越惊人,而且数据更是触目惊心。有一次,我从湖南开回广东,表显续航还剩360公里,可是,我以120KM/H左右的速度,跑了两个多小时就显示只剩20多公里了,此时,仅仅跑出228公里。这缩减的比例达到了30%,真的是非常让人震惊。

下面我们再说说开空调对纯电动车续航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夏天开空调,纯电动车的续航就会下降10%左右。现在很多大城市的的士和网约车已经全面电动化,大家可以看一下,至少有一半是舍不得在夏天开空调的。因此,出现很多的士和网约车司机和乘客因为开空调问题而吵架。确实,开空调对续航里程的影响非常大,因为车是靠电驱动,而空调有多耗电,大家心知肚明。

不只是夏天,冬天开空调也会使纯电动机的续航里程缩短。而且,冬天开的暖气,耗电量更大。以我自己的比亚迪汉EV为例,冬天开暖气,续航里程实测会少20%左右。

如果是北方的严寒天气,那就不好说了,里程掉一半都有可能。我不是北方人,无法体会。但是在冬天,即使是南方,续航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现在大家来看一下,一辆标准续航500公里的纯电动车,要预留30-50公里的续航用来找充电桩。因为充电速度和电池寿命的原因,至少留10-20%没有充满,我取最少的50公里左右。然后剩下的,开空调影响50公里左右的续航,跑高速影响100多公里的续航。

所以,很多纯电动车的车主,有时候为了尽量多跑一点路程,在高速上尽量控制速度,能不开空调就不开空调。这,也是被里程焦虑给逼出来的。

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一辆500公里续航的纯电动车,要想像油车一样想跑高速跑高速,想开空调开空调,实际上能有350公里的有效续航,就已经很不错了。

综合来说,一台车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是多少,自己刚充上电显示续航里程剩多少,都是不靠谱的!一切,还是要看实际行车情况。

二、充电速度!

如果说500公里标准续航的纯电动车可以保证350公里的有效续航,那好像问题也没有太大。因为,一些油老虎(比如纳智捷),他们的油耗也很惊人。而像一些带有跑车性质的性能车,续航也不一定能达到400公里。但人家是油车,油车的好处是,加油只要几分钟。

纯电动机就不一样了,快充动不动就要45分钟左右,想充满更是要一个多小时。大家想想,如果是赶时间,这得有多误事?

我们来做一个推算:假如,全国加油枪的保有量和快充充电桩的保有量一样,那一批纯电动车充满电的时间,燃油车那边已经加完油十几批了。

所以,当遇到高峰期的时候,排队加油根本不算什么事,但是排队充电简直就是灾难现场。

也就是这个原因,很少有车主敢在节假日用新能源车跑长途。

三、充电桩密度。

截止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车充电桩数量达到220万左右,其是一半以上是随车安装的慢充充电桩,而很多充电站的充电桩,有快充有慢充。所以,最乐观的估计,快充充电桩的数量也不可能超过100万个。

而2021年底,我国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经有500多万辆。

看起来,每5辆车拥有一根充电桩,好像密度也不低。但密度是一回事,找到充电桩,完成充电是一回事。

即使是像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有时候也是一桩难求。我大概做了一个统计,在深圳,我平均每次充电来回的路程在20公里左右。而这些充电桩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闹市区,来回路上的时间加上充电的时间,平均耗时高达2个小时。

所以,充电桩,还是要有密集的遍地开花式的网络才可以。就目前来看,远远达不到。

大城市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像稍微小一些的城市,充电桩的数量就非常少。而偏远地区,甚至基本没有。以我们老家一个2万人口的小镇为例,有大大小小6个加油站,但是方圆50公里一个充电桩都没有。

是啊,小城市和偏远地区本来车就少,新能源车就更少,因此充电桩少没问题啊。

但是,新能源车虽然保有量在城市比较多,但车也是要时不时跑到比较偏的地方去的。我想去郊外游玩,稍微偏一点的地方没有充电桩,新能源车用不了。

很多人过年也是要回家的!而回家了,新能源车也用不了,多尴尬!

所以,综合来看,纯电动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受开空调的影响、受跑高速影响、受严寒天气影响、充电速度慢、充电桩分布不够广,这些共同造成了纯电动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

在现有技术达到的标准续航里程500-600公里的条件下,只要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了?

可是,可能吗?

至少有4个问题,以目前的技术不可能做到!

1、开空调不会大幅度缩短续航?这是注定要和 汽车 驱动系统分享电源的,无法避免。

2、跑高速不会大幅度缩短续航?速度越快,面对的风阻越大,耗电越大。而速度快,本身能耗就高,这是物理原理。任何运动,都是速度越快耗能越大,比如我们普通人类高速跑5公里就会非常累,而慢走的话,走30公里也不一定会很累。就是这样的道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3、冬天不会大幅度缩短续航?目前的纯电动新能源车冬天会大幅缩短续航是因为目前的锂电池都有用到电解液。而电解液在冬天受冻,会大大增加电解液的电阻,从而大大降低导电性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耗电当然会加快,从而影响续航。

之前有人说固态电池可以解决冬天续航缩短的问题,这个我承认。因为,固态电池不需要电解液。但是大家知道固态电池成本有多高吗?

如果使用现有技术制造足以为智能手机供电的固态电池,其成本会达到1.5万美元,而足以为 汽车 供电的固态电池成本更是达到令人咋舌的9000万美元。

所以,关于解决冬天锂电池冬天续航缩短的问题,目前来看,还是先洗洗睡吧。

4、充电速度接近加油速度?能做到吗?做不到!我举一个例子,大家瞬间就明白了。小小的手机电池,目前有哪家手机厂商可以做到接近加油速度的?没有吧!大体也就是比新能源车快充快一点。而远比手机电池大得大的动力电池,就更不用想了。

5、充电桩分布接近加油站分布

这个,我倒是相信基建狂魔可以做到。

所以,以目前纯电动新能源车的续航上限(500-600公里),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的。

那么,纯电动新能源车要达到多少的续航,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呢?

个人认为,要想彻底满足南北方用户在全天候、全路况的用车要求,至少要达到1500公里续航,才可以彻底解决大家的里程焦虑。

首先,夏季开空调会耗10%电,冬天开空调会耗20-30%电、跑高速会多耗30%左右的电、为了电池寿命以及充电效率又得空出10%左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1500公里的续航是够的。但也只是勉强够!

为什么呢?

以夏天开空调跑高速来算(10%+30%),算上合理充电至90%(即少充10%),这样的情况下,差不多比标准续航短50%,大概只有750公里续航了。虽然这样的续航已经明显超过大部分燃油车,但是考虑到电车充电时间长很多,这样的续航里程是必要的。

而北方的冬天,如果是开暖气跑高速,差不多比标准续航短10%+20%+30%=60%,也就是说,北方的冬天在开暖气跑高速的实际有效续航,大概是40%的标准续航,即40%*1500=600公里。

所以,我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答案,即:纯电动车标准续航要达到1500公里的续航,才能彻底解决全国人民的里程焦虑。

但是同样的,这样的高续航,以目前的技术也做不到!

所以,我们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固态电池、石墨烯电池、铝离子电池、纳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换电模式。之所以研究这么多,是因为目前纯电动新能源车用的锂电子,已经到了发展瓶颈,很难有大的突破,所以,暂时无法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

希望未来,真有一款真正可以解决人们里程焦虑的新能源车出现。

落寞的未来
饱满的铅笔
2025-07-29 06:02:38

汽油价格涨了,很多地方已经突破了八块钱每升,一辆油耗百公里八个油的车。平均算下来每公里的耗油量,就要接近0.7元。可是新能源电车,号称每公里只要0.1元的耗电量,甚至不到0.1元。新能源车的充电,远比燃油车的加油便宜。

若是一年开2万km,燃油车光加油就需要花去1.4万元。新能源车充电,就仅仅只需要两千块钱的电费。相比较之下,新能源车在充电方面,一年就可以节省1.2万块钱。可是尽管如此,为什么很多人买了新能源电车之后,却后悔了呢?新能源车究竟有什么要紧缺点?

在我这边燃油车,想上本地的车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摇号拿到指标,还有另一种是通过花大价钱去竞价。可是按往期的竞价平均值来看,平均能达到两万多块钱一个本地车牌,实在是舍不得花这个价钱。所以只能通过摇号了,可是摇号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我要个同事摇了两年半都没摇到。

而我也摇了大半年,一样是没有摇到指标,所以最终只能把目光转向新能源车。估计有不少人也是像我这样,“被迫”选的新能源车吧。

在决定要买新能源车之后,到车行里面逛了一圈,很快变相中了一款。当时销售介绍说这辆车的电池容量为60度电。充满电能跑出500km的续航。

我合计了一番,我们这里家庭用电六毛钱每度。那么充满60度电就是36块钱的电费。36块钱电费能跑500km,平均算下来每公里的耗电量36 500=0.072元。这样合计下来,每公里只需要7.2分钱,连一毛钱都不到,这样看远比燃油车划算很多啊。

后来我又上网查了查,果然销售没有夸大,这款车很多车主反馈充满电确实能跑500km。那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这里六毛钱每度电的话,那么1km确实不到一毛钱的耗电量。就这样交了订金之后,我便回去了。

他们告诉我说新车已经到了,提车比想象中还要快,没一会儿的功夫便把车提回来了。

到目前为止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了,直到我自己真的开上新能源车之后,我终于明白。为何有很多人,买了新能源车会后悔,原来这几大缺点才是硬伤。

到目前为止,很多人还是租房子住的。就算是买的房。那么又有多少人是有私人的固定车位呢?有很多小区是共用的停车位,今天停这里,明天停那里。

就算有固定的私人停车位,那么又有几个小区的物业是允许安装充电桩的呢?毕竟人家要从消防安全隐患方面去考虑。

好啦,如果家里没有充电桩。那也就意味着只能去外面的商业充电桩充电。人家商业充电桩是需要赚钱的,一般会在电价里面再加几毛钱每度电的服务费。所以在外面商业充电桩的电价,基本在1.3~1.8元左右每度电。

那么1度电跑8km,按平均1.5元每度电的电价来看。8公里1.5元,平均算下来1km就是0.1875元,每公里的耗电量就接近0.2元了。虽说0.2元也比燃油车的每公里耗油量0.7元便宜。可是新能源车的保险往往要比燃油车的贵,而且同配置的新能源车售价也比燃油车贵。所以如果是把这些费用也综合起来看,那么新能源用车成本其实也并不便宜。

现如今加油站的数量,比充电站的数量远远要多出很多。方圆几公里之内基本上都能找到加油站。所以燃油车根本就不用担心把油用完,抛锚在半路上。

好不容易找到个充电桩吧,一看,前面还有好多个人在排队。不着急用车还好,要是着急用车,这根本就来不及等把电充满。

以大多数人用车习惯来看,一年开2万km。那么一年365天,平均一天就是五十多公里。充满电500km的续航,那也就意味着一个多星期就能把电给用完。

如果说家里没有充电桩。那么每个星期就要跑出去外面充一次电,也是挺繁琐的。

一辆燃油车,就算把油给干完,去加满也就几分钟的事情。就算要排队。顶多十分钟左右也搞定了。

可是新能源车充电呢,就算有快充,基本也要在一至两个小时才能充满。更何况有些配置的车没有快充,那这样子充电就更慢了。

新能源车保险费上涨的消息,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以前我的燃油车续保一年平均就在2700至3000元左右。然而我有好几个开新能源的车的同事,续保一年的保险费基本都在5000~6000左右。

有不少人就是车子刚买回来就经常开,可是过了新鲜感之后就很少开了。一停就是大半年,只有过年才开回老家。就算停着不开,那车子的固定花销也不少,光保险就要好几千块钱了。

很多省份已经开始有了峰谷用电这种策略。把白天的用电高峰与凌晨的用电低谷区分开。在凌晨的低谷时段,称为谷段电价只需要0.288元每度。按一度电跑8km来看。那么每公里消耗的充电花费只需要0.288 8=0.036元,这样看1km只需要消耗充电费用为3.6分钱,确实非常的划算。

可是有不少人,直到自己把车提回来,去向小区申请安装充电桩,才发现原来自己住的小区里不给安装充电桩。最终只有跑到外面去充电。那样不仅充电麻烦,而且也享受不到这么优惠的电价。

说实在的,新能源车确实有很多优点,较为突出的就是充电便宜。每公里的耗电量只需一毛钱左右。可是有不少人买了之后却后悔了。主要是因为有些缺点让他们,难以接受,并不是所有人充电都很方便,也并不是所有人充电电价都很便宜,这才是阻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