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型煤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小于2200天然气。洁净型煤制品单位是有着一定的额度标准,其中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为小于2200天然气。煤炭及制品类包括原煤、煤炭和煤制品,如洗煤、筛选块煤、筛选混煤及混末煤、焦炭、石油焦、半焦、煤饼(块)、煤球等。
1天然气生产1吨氢气,同时产生10吨二氧化碳;
2石油生产1吨氢气,同时产生12吨二氧化碳;
3煤炭制1吨的氢,同时产生19吨二氧化碳。
目前,全球每年大约生产7千万吨氢气(约78000亿标立方),其中76%来自于天然气, 年消费量为2050亿立方(占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6%);23%来自于煤炭, 年消费量为1.07亿吨(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2%)。共产生碳排放8.3亿吨。我国每年氢气产量大约在2100万吨,占全球的30%,其中约62%来自于煤炭制氢,工业副产气体制氢约占30%。
制氢技术有:
1.煤制氢
这是当前成本最低的制氢方式,我国实现大规模制氢的首选技术。我国当前的氢气源生产结构仍以煤为主。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其中煤制氢所产氢气占62%、天然气制氢占19%,工业副产气制氢占18%,电解水制氢仅占1%左右。在中国,煤气化制氢适用于大规模制氢,由于原材料煤炭资源丰富,价格较为低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性优势和规模效益。
2.天然气制氢
全球氢气主要来源为天然气,天然气制氢发展潜力大。天然气制氢是北美、中东等地区普遍采用的制氢路线。工业上由天然气制氢的技术主要有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以及天然气催化裂解制氢。天然气制氢发展潜力大,但目前存在资源约束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3.石油制氢
多应用在石化行业,石油制氢原料通常不直接用石油制氢,而用石油初步裂解后的产品,如石脑油、重油、石油焦以及炼厂干气制氢。采用炼油副产品石脑油、重质油、石油焦和炼厂干气制氢,在制氢成本上并不具有优势。如果将这些原料用于炼油深加工可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建议将炼油副产品制氢作为炼油厂制氢的发展方向,而应该考虑可再生能源制得的氢气。
4.甲醇制氢
甲醇制氢装置规模灵活,但稳定性、可靠性差。绿色甲醇能量密度高,是理想的液体能源储运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再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方便储运的绿色甲醇,是通向零碳排放的重要路径。
制氢技术的特点:
1.天然气制氢:虽然适用范围广,但是原料利用率低,工艺复杂,操作难度高,并且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之环保性降低。
2.工业尾气制氢:利用工业产品副产物,成本较低。但是以焦炉气制氢为例,不仅受制于原料的供应,建设地点需依靠焦化企业,而且原料具有污染性。
3.电解水制氢:产品纯度高、无污染,但是高成本了限制其推广。
4.光解水与生物质制氢:技术尚未成熟,实现商业化还需一定的时间。
全球最大的清洁化酶制剂项目已经正式投入运行当中,可以发现这就是一种新的清洁能源作用非常的多,给相关行业带来改变。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煤制氢,它主要是用煤炭当做还原剂,这个时候水蒸气也成为一种氧化剂,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发现酶转化成一氧化碳,这个时候就能够跟亲戚组合在一起,最后通过进化以及转化,再通过提取这样的一些环节就会出现氢气和合成剂,在炼化的过程中,氢气也会用相关的装置以及其他的方式提炼出来这样最高品质的一种清洁油品以及化工品就被提炼出来。
在9月19号大家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在陕西榆林这个项目已经被正式投入运行,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煤炭的清洁能力将高效的转化,而且相关的示范项目已经有了不一样的生产流程,当正式建成的时候就会投放该产品。根据20号的消息可以发现全球最大的煤制气变压吸附装置项目已经在陕西这个地方投入运行,现在对于我国来说这种煤炭的清洁高效运转是非常可取的,这是自主研发的一种专利技术,主要是以维泰为一种原料。
每年产氢的能力能够达到35万吨,这是高效清洁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个技术对于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还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方方面面都有着重大意义的改善。可以发现这个项目不仅攻克了传统的工艺技术,在设计制造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无可代替的技术,已经超越了一些技术,因为在煤炭直接转向为石油这个方面提供个桥梁还能够实现资源的税收以及碳减排和污染治理方面的优势,最后对环境的保护意义是非常大的。
拓展资料:
年综合能源消耗量的相关规定:
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2.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3.以上条款以外的项目,即年综合能源消耗量未达到限额的,应填写节能登记表。
4.综合能源消费量:一般情况下,行业、企业范围内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量,称作综合能源消费量或能源消费量。
5.综合能源消耗量: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求和并与所需衡量单位折算后的数值。单耗=某种(或综合)能源实际消耗量/合格产品产量(或产值、工作量)。
6.终端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
7.能源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能源在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放散量。
我国氢能的主要来源是天然气。煤炭制氢的占比较低,而国内恰恰相反。由于国内天然气紧缺,大量需要依赖进口,而煤炭资源丰富,因此国内氢能源来源主要以煤炭为主。2020年,全球利用天然气生产纯氢的产量占比达到43.8%,仅13.4%的氢气是通过煤炭生产的。
通过电解水生产的氢气产量占比不到1%。国内因缺乏天然气资源,大部分都依赖进口,因此天然气制氢份额并不高。因此,中国的氢能源来源由于资源禀赋以煤炭为主,煤制氢技术是目前国内主流的制氢技术。
天然气简介
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全球最大清洁化煤制氢项目已经正式投入在运行中,这个技术的意义挺好的,可以保持零碳排放因此降低我们的空气污染,让我们的空气更加的清新。
清洁煤是现在社会能够控制室内温度的重要物品之一,我们以前是使用煤炭的,近几年随着我们对空气污染的重视以及煤炭的价格越来越高的原因,就加快了研究人员的研究发明,在今年终于发明了清洁化煤制氢,让煤炭成功转化为绿色能源。这次的转化是非常好的事情,让我们的空气不用在受到二氧化碳(CO2) 的污染。
二氧化碳的污染
据我所知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人体吸入过多会导致身体中毒。而且近几年的全球变暖事件也被专家认为是因为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的,如果不去做这方面的转让,继续使用下去就有可能导致让我们的地球变成我们无法居住的环境,这是一种自取灭亡的事情,所以我们用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现在的转变就是最好的存在。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在2018年底就统计过一次,我们国家在2018年一年时间里的煤炭燃烧排放量是达到了惊人的7亿千瓦的存在。如果是计算整个时间那就更加可怕了,我们一年的空气净化数量才多少,整年的煤炭排放量根据预估是超过了我们的空气净化数量,我们世界的空气在这种净化不过来的情况下我们的空气污染只会越来越严重。
总的来说这次清洁化煤制氢的发明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存在,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现在是属于刚刚开始生产的存在,希望他们尽快投入市场。让我们快速远离空气污染,不用生活在一个乌烟瘴气的环境中。
在我国陕西榆林正式投入运行的是全球最大煤制氢变压吸附装置项目,这一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可以很好地帮助我国实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这一个项目是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化变压吸附专利技术,这一项由我国拥有的专利技术是大型煤制氢装置在工艺技术、设计制造的难题,将煤炭向石油化工产品进行高效转化,还有利于实现高效利用煤炭资源,兼具环境保护。
煤制氢是用煤炭还原剂,用水蒸气作为氧化剂,利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在进一步经过转化,成为氢气和合成气,经过一系列装置的转化,生成高质量的清洁油品和化工品。在转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的E-Gas 煤制氢联合装置,碳转化率高、热利用效率高、耗氧少,可以降低成本实现高效转化和绿色环保兼具。
值得注意的是,在陕西榆林正式投入运行的煤制氢变压吸附装置项目是全球之最,每年产氢的产量可以达到35 万吨。这一个装置可以很好地达到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污水等污染物都一样实现了达标排放,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这一个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煤炭现在还是一项重要能源,我们要使用煤炭,也有符合现在绿色环保的要求,所以,使用这个煤制氢变压吸附装置项目可以达到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步。从长远上来看,在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方面来看,使用煤制氢变压吸附装置也有很重大的意义。
如图:
气化过程发生的反应包括煤的热解、气化和燃烧反应。煤的热解是指煤从固相变为气、固、液三相产物的过程。煤的气化和燃烧反应则包括两种反应类型,即非均相气-固反应和均相的气相反应。
不同的气化工艺对原料的性质要求不同,因此在选择煤气化工艺时,考虑气化用煤的特性及其影响极为重要。气化用煤的性质主要包括煤的反应性、粘结性、结渣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粒度组成以及水分、灰分和硫分含量等。
煤炭气化工艺可按压力、气化剂、气化过程供热方式等分类,常用的是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的接触方式区分,主要有:
1) 固定床气化:在气化过程中,煤由气化炉顶部加入,气化剂由气化炉底部加入,煤料与气化剂逆流接触,相对于气体的上升速度而言,煤料下降速度很慢,甚至可视为固定不动,因此称之为固定床气化;而实际上,煤料在气化过程中是以很慢的速度向下移动的,比较准确的称其为移动床气化。
2) 流化床气化:它是以粒度为0-10mm的小颗粒煤为气化原料,在气化炉内使其悬浮分散在垂直上升的气流中,煤粒在沸腾状态进行气化反应,从而使得煤料层内温度均一,易于控制,提高气化效率。
3) 气流床气化。它是一种并流气化,用气化剂将粒度为100um以下的煤粉带入气化炉内,也可将煤粉先制成水煤浆,然后用泵打入气化炉内。煤料在高于其灰熔点的温度下与气化剂发生燃烧反应和气化反应,灰渣以液态形式排出气化炉。
4) 熔浴床气化。它是将粉煤和气化剂以切线方向高速喷入一温度较高且高度稳定的熔池内,把一部分动能传给熔渣,使池内熔融物做螺旋状的旋转运动并气化。目前此气化工艺已不再发展。
以上均为地面气化,还有地下气化工艺。
煤炭气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下列领域:
1)作为工业燃气 一般热值为1100-1350大卡热的煤气,采用常压固定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均可制得。主要用于钢铁、机械、卫生、建材、轻纺、食品等部门,用以加热各种炉、窑,或直接加热产品或半成品。
2)作为民用煤气 一般热值在3000-3500大卡,要求CO小于10%,除焦炉煤气外,用直接气化也可得到,采用鲁奇炉较为适用。与直接燃煤相比,民用煤气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用煤效率和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极大地方便人民生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出于安全、环保及经济等因素的考虑,要求民用煤气中的H2、CH4、及其它烃类可燃气体含量应尽量高,以提高煤气的热值;而CO有毒其含量应尽量低。
3)作为化工合成和燃料油合成原料气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等就采用费托工艺(Fischer-Tropsch)合成航空燃料油。随着合成气化工和碳-化学技术的发展,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进而直接合成各种化学品的路线已经成为现代煤化工的基础,主要包括合成氨、合成甲烷、合成甲醇、醋酐、二甲醚以及合成液体燃料等。
化工合成气对热值要求不高,主要对煤气中的CO、H2等成分有要求,一般德士古气化炉、Shell气化炉较为合适。目前我国合成氨的甲醇产量的50%以上来自煤炭气化合成工艺。
4)作为冶金还原气 煤气中的CO和H2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在冶金工业中,利用还原气可直接将铁矿石还原成海棉铁;在有色金属工业中,镍、铜、钨、镁等金属氧化物也可用还原气来冶炼。因此,冶金还原气对煤气中的CO含量有要求。
5)作为联合循环发电燃气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简称IGCC)是指煤在加压下气化,产生的煤气经净化后燃烧,高温烟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烟气余热产生高压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用于IGCC的煤气,对热值要求不高,但对煤气净化度-如粉尘及硫化物含量的要求很高。与IGCC配套的煤气化一般采用固定床加压气化(鲁奇炉)、气流床气化(德士古)、加压气流(Shell气化炉)广东省 加压流化床气化工艺,煤气热值2200-2500大卡左右。
6)作煤炭气化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由H2、天然气或煤气等燃料(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的化学发电技术。目前主要由磷酸盐型(PAFC)、熔融碳酸盐型(MCFC)、固体氧化物型(SOFC)等。它们与高效煤气化结合的发电技术就是IG-MCFC和IG-SOFC,其发电效率可达53%。
7)煤炭气化制氢 氢气广泛的用于电子、冶金、玻璃生产、化工合成、航空航天、煤炭直接液化及氢能电池等领域,目前世界上96%的氢气来源于化石燃料转化。而煤炭气化制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是将煤炭转化成CO和H2,然后通过变换反应将CO转换成H2和H2O,将富氢气体经过低温分离或变压吸附及膜分离技术,即可获得氢气。
8)煤炭液化的气源 不论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氧化,都离不开煤炭气化。煤炭液化需要煤炭气化制氢,而可选的煤炭气化工艺同样包括固定床加压Lurgi气化、加压流化床气化和加压气流床气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