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什么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菱镁矿,钨,钼,石墨,重晶石,萤石
朝鲜地区拥有如此丰富的金属矿物和能源矿物,工业原料和燃料的70%由国内自给自足,煤炭和褐煤的埋藏量丰富
茂山铁矿埋藏量约10亿吨,是年生产能力达800多万吨的朝鲜最大的铁矿山,也是世界性的露天矿山。
朝鲜煤炭大体分为无烟煤和烟煤,无烟煤产地主要在平安南北道,烟煤主要分布在咸境南北道。
朝鲜矿业比重较大的部门主要是煤炭,铁矿石,铅锌以及石灰石,菱镁矿
2005年对比:
2005年韩国有人口4856万,面积996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87人每平方公里;2005年朝鲜有人口约2400万,面积12276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96人每平方公里。从韩国的人口密度对比中可以看到朝鲜人均土地面积是韩国的2倍多。
朝鲜战争后对比: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上以“三八线”为界,分成了朝鲜(北朝鲜)和韩国(南朝鲜)两个国家。北朝鲜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57%,人口占总人口的40%。南朝鲜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3%,人口占总人口的60%。但是,朝鲜半岛北部为工业区,南部为农业区。
扩展资料:朝韩资源对比:
朝鲜半岛的资源分布及其不均,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朝鲜境内。朝鲜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占整个半岛储量的80%~90%,享有“有用矿物标本室”的称誉。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矿产蕴藏区约占国土面积的80%,已探明矿物有300多种,其中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矿物达200多种。
最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钨、钼、铅、铝、镁、锌、铁矿;石灰石、云母、石棉、重晶石、萤石、石墨和菱镁矿,以及煤炭等。朝鲜自古以来就有“产金国”之称,而且金常与银、铜等矿共生。菱镁矿和石墨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大约为49万吨的菱镁矿储量在世界占最大比重(占全球储量的40%~50%)。
朝鲜半岛没有石油,这对于韩国与朝鲜都很平等。从能源上看,朝鲜拥有几乎足够用的燃料煤。(朝鲜煤炭的探明储量为147.4亿吨,其中无烟煤储量117.4亿吨,褐煤储量30亿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开采储量约为79亿吨)主要缺乏炼焦煤。而韩国是每一种煤都缺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国
此外,由于朝鲜封闭的对外政策,朝鲜与韩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差距也日益悬殊。除去朝韩之间的贸易往来,2012年,朝鲜进出口总额为68.1亿美元,韩国却达到10674.5亿美元,是朝鲜的157倍。
从矿石产量来看,韩国则显得相对贫瘠:2012年,朝鲜的煤炭产量达2580万吨,是韩国产量的12倍;朝鲜的铁矿石产量为519万吨,韩国仅为59.3万吨。这一差异主要源于朝鲜本身丰富的矿藏储量,其矿产资源储量占整个半岛储量的80%~90%。但实际上,韩国早已脱离了依赖煤炭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这些弱势丝毫不影响韩国工业远超朝鲜的辉煌。在工业生产方面,韩国的水泥产量、汽车产量、钢产量均大大高于朝鲜。2012年,朝鲜的汽车产量约4千辆,韩国是其1000余倍。
从社会间接资本和能源领域来看,韩国对朝鲜亦具有绝对性优势。其中,韩国公路总长为10万5603千米,拥有亚洲最密集的高速公路网。尽管韩国山地居多,但由于发达的交通,任何两座城市之间几乎都能轻松实现当日往返。朝鲜的公路总长为2万6114千米,约为韩国的1/4。发电量方面,韩国2012年总发电量为朝鲜的24倍,发电容量是朝鲜的11倍。
对于韩国人而言,这一日渐扩大的差距却未必带来的都是乐观情绪。韩国相关官员表示,由于南北人均收入差距已由90年代的6倍扩大到现在的19倍,若考虑未来的统一,这一差距扩张的趋势将为韩国政府和国民带来巨大的负担。
我从百科整理了一些出来……
地理概况
纬度:43°N到34°N
经度:125°E到131°E
用东九区区时。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122762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端,北部主要与中国相邻,东北端与俄罗斯有陆地边界,南部隔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接壤。朝鲜东面为日本海(包括东朝鲜湾),西南面为黄海(包括西朝鲜湾)。
朝鲜平均海拔高度440米,山地约占国土面积80%,朝鲜海岸线全长约60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朝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12℃,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
朝鲜北部多为山区,东北地区多深狭的山谷,而海岸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3.9%。中朝界河鸭绿江是朝鲜最长的河流,位于朝鲜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的长津湖是朝鲜最大的湖泊。朝鲜最大的城市是首都平壤,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南部的开城、西北部的新义州、东部的元山和咸兴以及东北部的清津。
自然资源
朝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300多种,其中有用矿200多种。石墨、菱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及铝、锌、铜、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其中,位于咸镜北道中朝边境地区的茂山铁矿已探明储量50多亿吨,可开采量30亿吨。水力和森林资源也较丰富。
经济近况
朝鲜于1991年底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后改称罗先经济贸易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朝鲜称之为“苦难行军时期”),连年自然灾害和国际环境恶化,使朝鲜经济遇到暂时性困难。
近年来,朝鲜大力推行种子、马铃薯、双季作物、油类作物等农业种植,实施了平整土地、治理江河、兴修水利等工程。
面值为100朝元的朝鲜纸币目前,朝鲜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先军政治”的指导下,奉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路线,着力改造电力、煤炭、金属工业和铁路运输等国民经济四大先行部门。
2002年7月以来,朝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先后对工资、物价、汇率等进行了大幅调整,赋予企业更多自主经营权,并设立了开城工业区、金刚山旅游区等。这些措施,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使朝鲜经济在近几年始终保持恢复性增长。
朝鲜的工业以采矿、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产量各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主要港口有清津、南浦、元山、兴南等。主要出口钢铁、有色金属、人参、纺织品和水产品等,进口产品主要有石油、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产品等。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国家等。
韩国有人口4856万。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87人每平方公里。 朝鲜有人口约2400万。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96人每平方公里。 从韩国的人口密度对比中,可以看到,朝鲜人均土地面积是韩国的2倍多。朝鲜处于优势。
朝鲜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占整个半岛储量的80%∼90%,享有“有用矿物标本室”的称誉。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矿产蕴藏区约占国土面积的80%,已探明矿物有300多种,其中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矿物达200多种。最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钨、钼、铅、铝、镁、锌、铁矿石灰石、云母、石棉、重晶石、萤石、石墨和菱镁矿,以及煤炭等。朝鲜自古以来就有“产金国”之称,而且金常与银、铜等矿共生。菱镁矿和石墨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大约为49万吨的菱镁矿储量在世界占最大比重,占全球储量的40%∼50%。 另一个地方的内容,铁矿石以茂山铁矿为首的20多个矿山进行生产。其中茂山铁矿埋藏量约10亿吨,是年生产能力达800多万吨的朝鲜最大的铁矿山,也是世界性的露天矿山。特别是菱镁矿的埋藏量在全世界处于第一位,在前十位的矿物还有钨,钼,石墨,重晶石,萤石等7种。应该是世界前十位。 看了上面的内容,我们会很吃惊,原来朝鲜相对韩国矿产资源如此丰富。几乎每种矿物的储藏量都比韩国多,有些是远远的多。韩国人口总量是朝鲜的二倍,朝鲜人均矿产资源,就更比韩国多了。
朝鲜的迅猛发展是在朝鲜战争以后。虽然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长达三年的争夺与狂轰滥炸给朝鲜本土的经济、 社会 都带来重创,但是在朝鲜半岛上,在朝鲜战争之前的日占时期“南农北工”的格局就已经规划好,这也就意味着,工业都集中在朝鲜半岛北边,也为朝鲜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朝鲜战争宣布停战。之后,朝鲜成为了美苏冷战对抗的最前沿。美国和苏联都希望可以统一朝鲜,建立属于跟自己国家一样的制度,从而使自己的阵营更加强大。于是在1954年4月,在苏、美、英、法四国的倡议下,日内瓦会议召开,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解决朝鲜问题”。在会上,苏联表示,全力支持由朝鲜外长提出的朝鲜半岛统一。
之后,苏联按照自己的承诺开始了对朝鲜的大力度援助,一方面重点援建了朝鲜的基础工业,如能源、制铁、化学工业,但并非机器制造业,主要机器还是由苏联供应。另一方面,赫鲁晓夫也是大手一挥,把朝鲜欠苏联的债务或取消或推迟,还许诺,两年内向北朝鲜提供10亿卢布的援助资金,并派出了许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重建工作的计划和指导。除了这些,还有,为了让朝鲜工业体系运转,苏联还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供应,最主要的就是石油和化肥合成原料,其中的石油均以低价出售给朝鲜。
当然,苏联还把朝鲜拉进了由自己主导的“经互会”。朝鲜也因为加入了这个“经互会”,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
就这样,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1954年,朝鲜执行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1957年起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两个计划为朝鲜打造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朝鲜的经济发展也实现了高歌猛进。有统计称,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十年,朝鲜经济年均增长率曾高达25%。朝鲜也建立起了一批规模巨大的国有企业,如水丰水力发电厂,总装机达到63万千瓦,还有兴南肥料厂、成金炼钢厂、南浦港以及平壤纺织厂等等。同时,朝鲜的农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60年,东德媒体曾赞扬朝鲜为“远东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在亚洲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上,60年代的朝鲜已经可以和被认为创造二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比肩。
另外还有一点,朝鲜作为 社会 主义阵营国家,当时还获得了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 社会 主义国家的帮助。中国在当时的国情下,在1954-1956年间,向朝鲜援助了大量工业设备,还提供了大豆、橡胶、棉纱等农作物,还捐助了粮食,总量高达28万吨。1958-1961年,中国又开始了中朝贸易往来,主要目的也是提供援助,援助总量多达8000万到1亿人民币。
然而,朝鲜的重建虽好,苏联的援助力度虽大,但苏联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只希望让朝鲜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而非帮助朝鲜打造一个新的工业体系。
1960年,朝鲜成为东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朝鲜政府为人民的衣食住行提供全面保障,人民幸福感大大提升。当时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曾骄傲地宣布:朝鲜已经提前进入了 社会 主义,实现了全面“小康”生活的目标。而对面的韩国,朴正熙上台时国内连个像样的电厂都没有,很多时候朝鲜一拉闸,半个韩国就得停电,人民生活是非常苦的。
1968年平壤地铁开建,1973年正式通车,两年后又开通了2号线。此时平壤的地铁最深处达到地下200米,为世界之最。此时朝鲜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农村基本都机械化、100%农村通电,也实现了城镇化。1976年朝鲜工业水平达到年发电330亿度、煤炭5000万吨、钢400万吨、机床3万台、拖拉机3万台、化肥300万吨、水泥800万吨、纺织品6亿米。
但这种大力援助下的幸福并没有持续,由于苏联的强硬态势下,朝鲜与苏联开始逐渐远离。从1962年开始,苏联便有意地暂停对朝鲜的援助。1970年—1978年间,苏联停止了向朝鲜进行赊购,只在几个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到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朝鲜也自此无法获得廉价的机械、石油等物资。失去了石油的补给,朝鲜工业一下子陷入停滞;没有了机械和化肥,朝鲜的粮食产量出现大幅下滑,从最高时期的1000万吨直接降到了250万吨。而当时朝鲜的人口是2500万,维持这一人口最基本的生存底线是一年的粮食要480万吨,这一减产直接导致了1994年至2004年朝鲜大饥荒。2003年时,朝鲜33%的国民,即780万人,仍处于营养失调状态。
现在的朝鲜,近些年也在想办法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并借鉴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经验,也搞了许多经济开发区,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现在朝鲜的街景看着既复古,又很有气质,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持续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