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新能源汽车八大生产基地是哪些?
恒大新能源汽车只有七大生产基地分别是广州新能源汽车基地上海新能源汽车基地青岛新能源汽车基地广西新能源汽车基地天津新能源汽车基地郑州新能源汽车基地沈阳新能源汽车基地。下列是关于恒大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介绍:1、企业简介: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名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恒大旗下上市公司。2020年8月26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由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戴雷为企业常务副总裁。2、企业业务:2020年8月恒大汽车集团在上海、广州同时发布恒驰首期六款车恒驰正式亮相覆盖了从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车型。3、企业业绩:2021年3月25日恒大汽车发布2020年业绩并召开线上业绩会。财报显示恒大汽车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75%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赛道竟然集体下跌,如此局面也让市场人气狠狠挫伤。至于指数何时能够企稳,有人猜测可能在9月的下旬有望回暖,并且放眼当下短时间内受制于政策发力以及海外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下跌的空间也是有限的。
在股市上,新能源赛道一直投资回报率较高,吸引了不少股民的投入。甚至有基金经理给出建议,尽管买入的时候较为恐慌,但是卖出的时候特别兴奋,毕竟抛在了最高点上。本来一直被看好的赛道,但是在2022年8月份以来调整的坡度较大,细看之下新能源内部不少领域都出现下挫趋势。就拿中证内地新能源指数来讲,从8月份开始下跌的指数早已超出了10%。如此反弹现象究竟是短期的调整,还是新能源已经退出了高波动能赛道,让人纠结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的新能源赛道似乎特别敏感,只要有某个股出现偏利空,其他的板块都会整体下挫,如此局面也让广大投资者心寒。有资深的股民分析道,如此看不懂的局面,其实是因为当下整体新能源赛道中盈利增速有限,竞争特别激烈。而当下市场较未完善,但因为智能化让新能源的估值呈现较高的波势。如今出现扰动消息,大众一旦出现了恐慌,就调整的特别明显。
不过还是有不少股民持乐观态度,考虑到未来政策和碳中的影响,新能源必将在市面上占据很大的行业空间。尽管当下出现波动,但是整体渗透率会在未来10年之内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所以当下虽然有些悲观,但只要不放弃,风雨之后必将迎来彩虹。对于这个说法小编也是赞同的,毕竟在当下这个时代,新能源行业其实确定性很强,未来必将会成为全球性的企业,所以长期持有未来效益应该非常可观。
近日,国家能源局再次下发《关于组织拟纳入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通知》, 要求各省在12月15提前上报第二批新能源大基地的名单, 文件提出:
1)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的原则,以省为主体推动项目开发建设,项目按时建成后授牌“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积极协调给予土地、环保、金融、并网等政策支持。
3)上报项目应满足“四大要素”要求:一是不涉及生态红线;二是依托外送通道消纳的项目应基于在运、在建,或已核准输电通道,配套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与通道输电能力相匹配,并落实消纳市场;三是就近就网就负荷消纳的项目应在并网后能够实现高效利用;四是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水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峰措施,与基地项目同步实施。
4)落实项目业主、用地、环评、并网消纳等条件,已核准(备案)且能够在2022年开工建设, 原则上能在2023年内建成并网,部分受外部条件制约的项目应能在2024年建成并网。 要统筹基地项目和配套电网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5)单体项目规模不小于100 万千瓦,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支架不低于1.5米,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双面组件;坚持联营优先、多能互补,鼓励煤电风光储联营, 在同一外送区域内有既有或规划内煤电、天然气发电项目的报送主体优先安排 ; 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式储能,最大化发挥储能效益。
6)并网后利用率低于 95%的项目,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明确利用率标准,组织开发企业签订承诺书,项目建成后按承诺利用率保障消纳。
项目与条件:
国家统筹、省负总责,以省为主体推动项目开发建设 ;单体项目规模不小于100 万千瓦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支架不低于1.5米,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双面组件 。
规模与进度:
我们预计, “十四五”期间,大基地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将超过4亿千瓦 ;此前第一批1亿千万大基地项目,已开工超46GW;此次第二批要求原则上2023年内建成并网,部分项目在2024年建成并网。
配套与消纳:
重点强调 新能源建设要落实相关配套与消纳措施 ,提出就近就网就负荷消纳的项目应在并网后能够实现高效利用;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水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峰措施,与基地项目同步实施;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式储能,最大化发挥储能效益;并承诺利用率保障消纳。
我们认为:
大基地项目将为“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贡献主要增量,此次推进节奏和规模持续超预期,将成为我国新能源需求的重要保障。此外,伴随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提升,我国将构建适应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建设,新能源消纳市场、绿电交易机制将逐步建立,新能源消纳将实现由保障性收购为主的计划模式向以市场化交易主导的市场模式转变。
我会在同名 微信公众号:合纵投研 中每天更新最新的机构调研内容、最优质卖方研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 END —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锂电新能源车里湾基地项目已完成1号、2号电芯厂房建设,完成4栋工人宿舍建设并投入使用,模组厂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仓库等相关配套设施正加紧推进建设中。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包括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2017年该公司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全球遥遥领先,达到11.84GWh。已与国内多家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并成功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也成为国内率先进入国际顶尖车企供应链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厂商。
在新能源行业飞速发展背景下,主营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族激光(002008)也加大了对动力电池行业专用设备的布局。
25亿元投建生产基地
9月22日晚间大族激光公告,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能布局,公司拟在四川省宜宾市投资建设大族激光新能源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一期投资5亿元,二期投资10亿元(最终项目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为准),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据披露,该项目建设一期项目在交付土地后两年内建成竣工并开始投产运营,二期项目在一期项目竣工投产之日起一年内启动。项目规划总占地约150亩,一期项目占地约50亩,二期占地约100亩。
大族激光表示,新能源动力电池装备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本次在四川省宜宾市投资建设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装备业务在西南地区的布局,满足公司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装备业务的产能需求。西南地区是国内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上述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的投资建设有利于公司更好的满足下游客户的交付需求,就近为下游客户提供配套服务。
当然大族激光同时公告,公司拟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建设大族激光华东区域总部基地项目,项目一期总投资不超过10亿元。
该项目预计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30个月,最终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项目完工前,由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提供临时项目用地及厂房满足公司生产需要。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80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占地约250亩,二期项目占地约550亩,最终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项目二期将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另行审议。
公司称,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聚集着众多新能源和机械制造领域大型企业,是公司在国内重要的市场之一。公司本次投资建设华东区域总部基地事项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动力电池装备及高功率激光装备业务在华东地区的布局,满足上述业务未来的产能需求。同时,华东区域总部基地的投资建设有利于公司更好的满足下游客户的交付需求,就近为下游客户提供配套服务。
完善新能源动力电池装备业务 布局
2021年上半年,大族激光重新梳理了自身的业务架构,将主要业务分为通用元件及行业普及产品、行业专机、极限制造三大事业群,公司业务范围将从产业链下游的设备集成商拓展到上游设备核心器件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通用运动控制系统、振镜、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脉冲激光器、中低功率CO2激光器、紫外及超快激光器、高功率激光聚焦头、泵浦源、冷水机、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激光打标机等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各行各业。
这其中,新能源动力电池装备业务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之一。
据近期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期内大族激光实现营业收入74.86亿元,营业利润9.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8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7.68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45.08%、41.80%、42.50%、52.02%。而期内公司动力电池行业专用设备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40.61%。
大族激光称,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与宁德时代等行业主流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目前,公司在电芯设备、模组及PACK段市场占有率及技术水平均位于行业前列,并能够提供电芯和模组生产的整线智能装备交付。
在近日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大族激光还表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去年四季度取得宁德时代11.94亿元设备订单后,再度中标宁德时代10.03亿元设备订单,上述订单的交付期主要集中在2021年度。未来,公司仍将持续推进大客户战略,以行业前二十客户为主要服务重点,在不断完善现有产品性能的基础上,逐步拓宽产品品类,抓住新能源市场发展的重大机遇。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下面介绍几个市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1、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燃油和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目前各大品牌基本都有此类车型,比如:奔驰S400、宝马5系等,这些混动车辆都会标有Hybrid字样。
2、纯电动汽车:此款车完全脱离了燃油,完全靠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
3、燃料电池汽车:这款车也是电池车,是一种氢氧混合燃料电池,您可以快速将电池燃料灌满,无需充电等待。
4、氢能源动力汽车:此款车也完全脱离了燃油,利用氢能源替代了燃料。
5、太阳能汽车:这款车大家比较容易理解,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成电能来驱动车辆。
还有其他新能源汽车,如:双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一道新能源东山基地位于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垵临港经济产业园,由漳州发展旗下的漳发新能源、一道新能源和东山开投合资设立,漳发新能源持有20%股权。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26亩,预计建设6.6GW的光伏组件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系福建省东南部唯一的光伏组件制造基地。
网上车市日前获悉,北汽新能源投资4.6976亿元对黄骅生产基地产能进行扩充,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运行。此次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将具备15万辆的新能源车生产能力,这也使得北汽新能源现有年产能从18万辆提升到25万辆,整体提升38.8%。
该基地目前具备12万辆卡车以及8万辆乘用车生产能力,乘用车主要生产EU换电版,该车售价12.9万元,采用的是租用电池模式,续航300公里,2分46秒可完成电池换电。
实际上,北汽新能源黄骅基地原本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北汽有限),在2011年建设年产20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卡车12万辆/年、乘用车8万辆/年)。随后在2015年,北汽集团重组收购北汽有限,12万辆卡车项目暂停建设。
2018年9月份,北汽集团调整战略发展规划,将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黄骅分公司资产整体转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黄骅分公司。
从2019年实际情况来看,北汽新能源(黄骅)产业基地生产的两款新能源汽车,主要满足城市物流运输需求及出租车、网约车(如滴滴)市场需求,整车产量目标为4万台,其中,EU300换电版占3万台,407EV电动物流车1万台。该基地新能源车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释放出新的产能,有望生产EX等其他系列车型。
北汽新能源目前拥有北京采育、青岛莱西、河北黄骅、江苏常州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北京采育基地为试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动力零部件以及动力总成产品;青岛莱西基地定位为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EX3、EU5等);黄骅基地规划定位为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EU换电版);江苏常州基地规划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EX360等)。
此外,北汽新能源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端智能生态工厂,一期规划总投资额25亿元,总产能12万辆,分期实施,一期规划产能5万辆,该项目已经在建设中。
根据北汽新能源此前发布的“2029计划”,未来十年中,北汽新能源将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共40余款全新产品。加上北汽新能源总保有量近50万辆,连续7年纯电动车销量第一,扩充产能也在情理之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