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浦西封控,新能源车哪里有充电?
徐汇区华石路。上海市徐汇区华石路的四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位于浦西中心城区的八万人体育场公交枢纽附近。这四个充电桩中的一个采用30KW直流电机,另三个采用5KW交流电机,分别对应一个中型车充电车位和三个小型车充电车位。可以给新能源车充电。
小米15.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一块土地,小米此举的目的是:
1.小米研发中心可能今后会落户到上海,这是小米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2.小米已经把汽车业务作为公司优先战略进行发展,2024年小米汽车可能会量产;
3.小米在上海买地的目的就是为了汽车研发业务,职能部门和研发团队都有可能落户上海。
小米大家应该并不陌生,手机企业突然跨行到汽车领域,这让很多人感到震惊,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小米15.5亿元拿下徐汇一商办地,小米在上海买地目的就是为了汽车研发业务,职能部门和研发团队都有可能落户上海,而且小米已经把汽车业务作为公司优先战略进行发展,2024年小米汽车可能也会量产,这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情。
一、小米15.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一块土地目的是为了汽车业务的发展
上海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中心,很多大企业都在上海有分公司。小米15.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一块土地目的是为了发展汽车业务,这也是他们未来汽车的研发中心。
二、小米15.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一块土地目的是部分研发团队落后上海
小米宣布跨行造车以来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对于汽车业务小米也是非常重视,这次小米15.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一块土地,他们可能会把部分职能部门和研发团队落户上海,这对小米今后的汽车业务发展有利。
三、小米汽车2024年可能会开始量产
小米对汽车业务非常重视,他们已经把汽车业务作为今后的优先项目发展,根据公司报道,2024年小米汽车可能就会量产,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消息,因为大家多了一个选择,同时可能会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汽车。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时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一辆特斯拉撞击护栏后发生火灾。
2、2019年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
3、2019年4月24日,武汉一辆比亚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来ES8分别在上海、武汉市再次出现自燃事件。
扩展资料: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在发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车(已查明着火时的车辆状态)中,41%的车辆处在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在静置状态、19%的车辆处在充电状态。
《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发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79起,涉及车辆96辆。其中,47辆事故车辆接入国家监管平台,28起事故在发生前10天内国家监管平台已进行预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车辆为乘用车、28%的事故车辆为专用车、7%的事故车辆为客车。从动力电池类型看,86%的事故车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7%的事故车辆电池类型不确定。
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19%的车辆起火源于碰撞问题,还有部分车辆的起火原因源于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问题等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接连起火 电动汽车安全遭拷问
人民网-特斯拉国内再度起火:电池被烧焦 事故调查中
人民网-上海一辆特斯拉突然自燃起火 官方回应:正核实情况
人民网-新能源车频频起火 四成以上处于行驶状态
上海极氪蓝色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25日,注册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丰谷路315弄24号1-3层。极氪上海智能研发中心是其公司旗下的一个部门,所以是上下级关系。
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从事新能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软件开发(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除外);电池销售;智能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销售;工业工程设计服务;机械设备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合成材料销售;认证咨询。(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龙新车行,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小木桥路江南二村23号。
台铃电动车龙吴路店,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141号
台铃电动车丰谷路店,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机场西路金龙花苑-梅花园。
台铃电动车是深圳台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创立的品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跑得更远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拥有深圳、东莞、无锡、天津等核心研发、生产基地。
作者 | 周继凤
编辑 | 金玙璠
新能源 汽车 自燃、起火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不过这一次又加入了新选手。
5月8日,一辆理想ONE新能源 汽车 在湖南长沙市街头发生了引擎舱冒烟着火的情况。根据网上流传的现场视频,事故车前机舱冒出大量浓烟并有起火现象,明火被熄灭后,车辆前脸和前机盖几乎全部被烧毁,所幸无人受伤。“恭喜理想ONE正式跨入新能源大家庭。”该事件发生后,有网友如是调侃。
事后理想 汽车 官方微博迅速回应:经过现场检测,车辆电池系统没有出现问题,目前车辆已经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检测,有后续调查结果会及时发布。
当事车主在理想官方APP中回复称,初步判断此次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问题,也不是电池的问题,等待后续的调查。
双方第一时间撇清自燃与电池的关系。这并不奇怪,近年来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件屡见不鲜,其中多例事故问题出在电池身上。
在国内新能源 汽车 补贴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 汽车 销量一路高歌猛进。据新能源 汽车 国家大数据联盟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达381万辆,占 汽车 总量的1.46%,并且新能源 汽车 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辆,呈快速增长趋势。
据《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自2019年5月以来,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新能源 汽车 安全事故79起,涉及车辆96辆。其中,47辆事故车接入了国家监管平台,28起事故在发生前10天内国家监管平台已对其进行过预警提醒。
对于车企而言,新能源 汽车 的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板 。比如,去年因多起自燃事件,蔚来不得不一口气召回了4803辆,损失惨重,特斯拉也多次因国内外的自燃事件股价应声下跌。
此次理想 汽车 自燃,再次将新能源 汽车 推到风口浪尖。人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新能源 汽车 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新能源 汽车 为何老是自燃?购买新能源车还有安全保障么?
燃 财经 从自2019年以来发生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中,挑选了事故披露信息较为清晰的18起作为样本。品牌方面,国内造车新势力中,蔚来 汽车 发生过多次起火事件;领头羊特斯拉亦不能幸免,其中发酵最大的当属特斯拉“421大火案”。2019年4月21日,上海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进而起火燃烧,火势还殃及了周遭停泊的其他车辆,自燃过程全程被监控器记录下来,一时间谈特斯拉色变。
从电池类型来看,相当多的事故车配置了三元锂电池;从事故发生时的状态来看,处于行驶状态的为四起,占比约22%,处于充电状态的为五起,占比约28%,处于静置状态的为七起,占比约38%,未知状态的两起。另外,自燃事故多集中爆发在夏季;乘用车的事故远高于专用车。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新能源 汽车 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刘鹏在一次微课堂的分享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充电过程、充满电后的静置状态是着火事故的主要构成部分,新能源 汽车 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高SOC(State of Charge,即“剩余电量”)状态;在全国车辆安全事故中,乘用车事故占比高于专用车,达到56.9%,其中三元锂电池占比最高,达到88.89%。
具体到事故原因,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燃 财经 表示,新能源车自燃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汽车 底盘发生碰撞时,内部电池包里的电芯或者高压器件受到挤压或穿刺,以及电池包内部其它部件在碰撞中也有发生短路甚至起火爆炸的危险,易引起火灾。
以2019年4月22日一起蔚来ES8事故为例。西安一辆正在维修中的蔚来ES8突然着火,调查结果显示,事故车辆由于之前底盘曾遭受过严重撞击,导致动力电池包左后部外壳与冷却板大面积变形。
随后,蔚来在短时间内接连发生自燃事件。最后经蔚来和专家组调查发现,造成车辆出现缺陷的原因是,动力电池模组内部走线方向存在问题,导致线束与电池组框架摩擦,并被盖板挤压,极端情况下会磨损线路绝缘层,进而造成短路,过热后失控起火。
为此,蔚来不得不召回搭载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间生产的动力电池包的蔚来ES8电动 汽车 ,共4803辆 汽车 。
第二,电池前期热管理不足,加之高温季节内部温度偏高,易引起电池热失控。
如2019年3月份,深圳连续发生多起北汽威旺407EV自燃事件,事故认定,北汽威旺407EV使用的一组43.5kWh的三元锂电池组存在质量问题,导致频繁出现热失控事件。
第三,也是最常见的情况,即新能源车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尤其快充方式下,电池风险加大。
目前电动车动力电池主要为锂电池,分为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钴酸锂等。其中,磷酸铁锂密度差,续航力较低,应用少;锰酸锂循环寿命和能量较低,不适合用于动力 汽车 。目前最为电动车企青睐的是镍钴锰酸锂电池,即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于锰酸锂,可达到200~300wh/kg,续驶里程也更长。
三元锂高续航,能量密度大,活性大,但也容易热失效。“一旦过充,也就是电量充太满,容易产生结晶,刺破电池隔膜,发生短路,或产生大量余热进行燃烧。”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敬忠曾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道。
新能源 汽车 领域资深专家王朋波对燃 财经 表示,“起火事故基本上,要么是充电导致的热失效,要么是被撞击或者曾经受到撞击,完全静置状态下自己起火的事故,极其罕见。”
“前些年,整个行业野蛮生长。一方面是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标准逐年提高,整个行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长期观察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分析师王旭表示。
相比2017年,2018年的补贴政策对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以及能耗水平的门槛提高,比如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门槛,由此前的90Wh/kg提升至105Wh/kg,续航里程的门槛由此前的100km提升至150km。也就是说,续航里程不到150km的车型将不能拿到补贴。
2019年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了补贴门槛,纯电动乘用车工况法续驶里程不得低于250公里,相比于上一年的最低续航要求,提升了100公里;同时,降低了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的补贴标准,补贴退坡幅度超过50%。
而另一端的消费者也更看重续航里程。不止一位购买或准备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消费者向燃 财经 表示,除了牌照外,续航里程是购车首先考虑的因素。
“双重‘压力’下, 车企为了提高续航里程,吸引消费者,赶上政策,不惜铤而走险,压缩研发周期,减少安全性测试,留下了不少隐患 。”王旭表示。
汽车 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进一步称,“把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某一个等级,需要12-24个月的验证周期,如果安全性耐久性的测试被人为砍掉,还没有完全验证就进行商业化应用,安全隐患自然也就留下了。”他认为,不止是电池,新能源车“急功近利”背后,隐藏着诸多隐患。
崔东树也透露,最近一系列自燃事件的核心原因是“ 设计不合理 ”, 而不仅是电池本身的问题。“归咎于三元锂电池,是别有用心的说法,或是借此来保护落后产能 。”他说。
王朋波亦表示,三元锂电池的电芯活性确实较大,但安全性,还与电芯之间是否有隔绝热失效扩散的材料、电池BMS管理策略、电缆线路设计、散热系统设计、电池壳体结构设计、整车结构防护有关联。
其一,为了提升续航里程,当前的纯电动车大都将动力电池布置在底板下方,电池面积大,几乎覆盖整个底板,其周边到车身边缘的距离通常不会很大,因此在碰撞或托底时容易被挤压。其二,近年来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提升过快,伴随的就是电芯稳定性的降低,在机械载荷下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加大。因为补贴政策对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有要求,为提升整包能量密度,国内的纯电动 汽车 倾向于将电池包壳体结构做的尽量轻巧,导致对内部模组和高压器件的防护不足。
“从最近的政策可以看到,国家对新能源 汽车 的技术要求在逐步放缓。”任万付表示。
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退坡幅度减小。新政还修改了新能源电动车补贴的续航里程数,大于等于300、不低于400公里补贴1.62万元,大于等于400公里补贴2.25万元。
任万付告诉燃 财经 ,“几年前,新能源 汽车 的续航里程平均也有100多公里,现在平均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300公里,有些产品的续航其实可以达到700-800公里。但 政策对续航里程的要求停留在300公里,基本上是行业的平均水平 。”
在此背景下,充电模式也被一些业内人士呼吁需要改进。与直充补电相比, 换电模式更能提前获知电池的安全和使用状态,但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对燃 财经 表示并不看好该模式 。
其中,易观分析师宋谨称,换电模式确实可以快速实现能源补充,减少续航焦虑,但现阶段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做换电投入产出比太差。首先,动力电池的标准化还不完善,规格存在较大差异;其次,2019年我国电动车销量为120万辆,具体到每个型号,规模都不大,暂时很难盈利。
电芯本身也有进步。王旭对燃 财经 表示,目前技术在不断进步,比如比亚迪最近研发的“刀片电池”,相比传统磷酸铁锂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了 50%,各方面的特性都可以与三元锂电池一较高下。
“事实上,在国家对能量和续航里程提出更高要求后,安全隐患并没有加大,原因在于,着火的都是老旧产品,并不是新产品。”崔东树表示,目前来看,解决问题还是要靠产品技术提升,补贴政策也要引导技术升级,推动行业进步,而不能够简单地保护落后产品。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旭为化名。
在智能 汽车 赛道上,小米已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小米 汽车 的一举一动,外界都万分关切。
然而, 小米至今仍未宣布其总部与 汽车 工厂位于何处。 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关于小米拿地建厂的传闻不断,武汉、成都、合肥、上海、北京、西安,六大城市先后与小米 汽车 联系在一起。尽管每次“绯闻”都传得有板有眼,可小米集团始终没有正面回应过。
小米 汽车 花落谁家,依然是个未知数?
小米 汽车 能带来什么?
一家造车六家抢,小米 汽车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其实, 根本原因或许不在于小米有多牛,而是因为 汽车 工业本身足够重要。
汽车 工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工业的命脉。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一个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上游的 汽车 零部件、下游的 汽车 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业,可以为一个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
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上海引入特斯拉,一年时间建起工厂,三年时间便开始向欧洲出口新能源 汽车 。围绕特斯拉上海工厂,逐渐建立起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在特斯拉工厂 3 公里远的地方,就是其上游企业均胜电子工厂。
近日,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也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在上海临港建立新的工厂,专门为特斯拉供货。
宁德时代签约上海
特斯拉的到来,为上海临港带来一大批新能源相关企业。据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称,目前新片区已集聚智能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100多家,分布在整车及车身部件、动力系统等领域。今年涉及总投资额约300亿元,还有300多亿元的重点在谈项目。“计划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占到上海全市的4/5。”
上海引来特斯拉,孵化了一个新能源产业基地。如果某个城市拿下小米,同样有机会复制特斯拉的事迹,凭空建立一个新能源产业链。
六大城市,各有优势
小米 汽车 ,很多城市都想要,其中武汉、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希望最大。武汉不必多说,雷军本人就是湖北仙桃人,大学就读于武汉大学,他本人武汉也有着深切的感情。
小米武汉总部
单从 汽车 制造来看,武汉确实拥有很多优势。武汉是我国重要的 汽车 工业基地之一,东风 汽车 每年 汽车 产销量都名列前茅。小米 汽车 落户武汉,很可能会选择东风 汽车 代工,鉴于武汉市政府热忱的态度,达成合作应该不成问题。
蔚来落户合肥
相比武汉,合肥、成都、西安三个城市机会稍微小一点。在新能源 汽车 发展过程中,合肥可以说是明星城市,在蔚来最危险的时候投入重金,取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新能源 汽车 布局中,合肥已经聚集了蔚来、江淮、奇瑞、安凯、大众、威马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此外,合肥还有国轩高科等一大批新能源 汽车 上游企业。 单从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成熟度来说,合肥甚至优于武汉。
上个月,安徽高新技术产投消息人士等多方独立信源传出消息,安徽省国资委正在和小米 汽车 接触,有意将小米 汽车 引入合肥。江淮 汽车 内部人士也透露,江淮 汽车 有机会为小米 汽车 代工,小米 汽车 首款车型有可能主攻 20 万元以下市场,并将布局换电业务。
江淮 汽车 此前一直是蔚来 汽车 代工厂,在 汽车 代工业务上有成熟的经验。如果小米选择合肥,选择江淮 汽车 ,某种程度上将减少许多阻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造出真正的小米 汽车 。
在第二梯队三个城市中,成都与西安机会不大。目前看来,当地政府都在积极引入小米 汽车 ,可除了政策优惠之外,并没有太多优势。反而是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拥有其他城市没有的优势,或许在这场竞争中弯道超车,拿下小米 汽车 这个项目。
先看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 汽车 城市。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特斯拉、蔚来,从传统 汽车 厂商到新能源厂商,全都将总部设在上海。
上个月,小米官网发布了上百条与 汽车 行业相关的招聘信息,其中车辆动力学性能开发专家、CFD 仿真分析专家以及空气动力学开发专家等之外,工作地址均在上海徐汇区。
当然,仅凭招聘信息分析小米 汽车 落户所在地显然不科学。毕竟,小米 汽车 早前在北京发布了更多 汽车 相关岗位。
上海在引进小米 汽车 最大的劣势或许是政策优惠。当初引入特斯拉,上海市破天荒批了一大块地,给了许多优惠贷款,还给予特斯拉独资资格。 如此待遇,简直绝无仅有。 相比特斯拉这样的行业龙头,小米 汽车 目前只有个规划,研发人员还在招募,核心技术几乎没有。面对这样一个初创公司,上海市或许不会拿出多么诱人的优惠。
北京,小米的最终选择?
六大城市竞争小米 汽车 落户地,成都、西安已经率先出局。上海、合肥本身已经有新能源 汽车 企业,小米 汽车 对于她们,只能算是锦上添花。那么,剩下的武汉与北京,就成为可能性最大的两座城市。
小米总部设在北京,第二总部设在武汉,两个城市都与小米有莫大的渊源。 而在比拼软硬实力方面,北京显然优势更大。
首先,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销售市场,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可以就近获得大量用户与粉丝。
其次,北京拥有诸多互联网资源,却鲜有新能源 汽车 整车工厂。理想北京工厂尚未动工,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智能出行企业也没有在北京建立生产基地。小米 汽车 工厂若是落户北京,可以像特斯拉一样,带来大批上下游企业,甚至可以为北京带来一个完整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
再其次,新能源 汽车 涉及大量自动驾驶、智能化岗位,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百度、小马智行等公司潜心研究自动化驾驶多年,积累了无数经验丰富的员工,整个北京自动驾驶人才储备相当雄厚。
最后,北汽新能源可以为小米提供代工服务。半年前,小黑在《售价10万以上,小米 汽车 你敢买吗》一文中表示,北汽蓝谷麦格纳三电技术成熟、自动驾驶技术达到 L2.5,最有机会成为小米 汽车 代工厂。若是小米 汽车 公司真的落户北京,只需做好研发工作,就可以快速造出第一辆小米 汽车 。
从最新传出的消息来看,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似乎已成定局,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正式发布。纠结了半年多,小米 汽车 落户问题终于要告一段落。接下来,小米 汽车 应该会将工作重心投入到 汽车 研发之中。小米 汽车 的雏形,正在小米 汽车 工程师的电脑里孕育,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见到它的真容!
图源:谷歌、小米官网、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