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核增产能是什么意思

满意的香菇
贪玩的唇彩
2023-02-02 21:57:03

核增产能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贪玩的机器猫
强健的乌冬面
2025-07-27 21:52:29

所谓核增产能指的是对于生产煤矿项目,根据《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煤矿各系统环节能力进行评估,综合得到其最大的实际产能数值,高于其证载能力的情形,将证载即批准的合法登记产能调高至其系统最大产能的过程,叫作生产能力核增。

作为控制煤矿产量限度的核定产能与煤矿实际具备的生产能力往往存在一定差距。有分析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煤矿至少可具备其核定产能120%至130%的生产能力,但在超产入刑等强监管措施下,煤矿自身增产动力有限。

目前煤矿产能主要用于保供。一家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煤矿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其对口保供范围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地区的数家煤电供热企业,应能源局的调剂要求,需要完成42万吨的保供任务,该煤矿将42万吨煤炭销售给规定的任一保供对象均可。

现阶段其实是用存量的煤炭产能补保供,而非用新增产能保供。煤炭企业的产能,一部分用于保障长协合同,一部分向市场外销。

最新回答
顺利的发箍
迷路的小熊猫
2025-07-27 21:52:29

【高质量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自去年冬季开始,我国煤炭供需格局整体偏紧,国家及地方政府频繁调控,优质产能释放进入政策机遇窗口期,自8月份开始,优质产能开始加快释放,增产效果明显。

1、煤矿联合试运转时间延长

8月初,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要求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新疆5省区对15座联合试运转到期处于停产状态的煤矿办理延期手续,同意联合试运转时间再延长1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增产增供,涉及产能4350万吨/年。

2、露天煤矿连续用地陆续获批

8月底,国家有关部门和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动露天煤矿接续用地办理,有16座鄂尔多斯露天煤矿取得接续用地批复,涉及产能2500万吨/年左右。9月中旬开始,仍有露天煤矿陆续取得接续用地批复,产能近5000万吨/年。

3、煤矿核增产能方案集中批复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接连批复了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塔拉壕煤矿(生产能力由600万吨/年核增至1000万吨/年)、内蒙古银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泊江海子煤矿(生产能力由300万吨/年核增至600万吨/年)、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公司麻地梁煤矿(生产能力由500万吨/年核增至800万吨/年)产能核增项目。以上三矿井均已纳入国家重点保供煤矿范围,合计核增产能1000万吨,可以按照核增后的能力临时组织生产。

经过不完全数据梳理,自8月份开始,我国有约1.2亿吨左右的产能被陆续释放,大部分集中在晋陕蒙地区。随着先进产能的加快释放,晋陕蒙煤炭生产增量明显,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原煤产量33524万吨,与7月份相比增加了2107万吨,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44万吨。其中,晋陕蒙煤炭产量合计2.41亿吨,与7月份相比增加了1322.4万吨,增幅5.8%。

8月份,电煤消费处于旺季,煤炭供需依旧存在缺口,但是与7月份5500万吨的缺口相比,8月份的供需缺口已经收窄至3000多万吨,从全国煤炭供需情况来看,失衡格局已经开始出现明显改善。

而且,保供稳价工作仍在有序进行,国家及地方政府将持续推动产能新增、复产、增产以及煤矿延期等措施,四季度仍有先进产能有待释放,煤炭增产空间较大,供需失衡情况将继续得到改善,随着电煤消费峰期回落、高耗能企业限电停产等因素叠加,十一之后煤炭供需或将达到紧平衡状态。

默默的秀发
勤恳的白羊
2025-07-27 21:52:29

煤炭日产量已超过1150万吨

煤炭日产量超过1150万吨,煤炭短缺威胁着全球经济复苏,近日全国煤炭日产量比9月中旬增加120万吨以上,煤炭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煤炭日产量已超过1150万吨。

煤炭日产量已超过1150万吨1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今冬明春煤炭供应,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多措并举,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煤炭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

煤炭产能加快释放。经严格安全评估,9月份以来允许153座煤矿核增产能2.2亿吨/年,相关煤矿已陆续按核定产能生产,四季度可增产5000万吨以上。将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38座建设煤矿列入应急保供煤矿,允许阶段性释放产能,合计产能1亿吨/年。为60余座煤矿办理接续用地手续,确保1.5亿吨/年以上产能稳定释放。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临时停产停工煤矿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煤炭市场供应。

煤炭日产量创今年新高。近日全国煤炭日产量超过1150万吨,比9月中旬增加120万吨以上,其中晋陕蒙日均产量860万吨,创今年以来新高。随着煤矿核增产能进一步释放、建设煤矿逐步投产、临时停产煤矿复产,煤炭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需求将得到有效保障。

煤炭日产量已超过1150万吨2

煤炭短缺威胁着全球经济复苏。停电可能蔓延到所有仍主要依赖煤炭的新兴经济体。由于近期无法提高煤炭供应,随着冬季的到来,能源需求上升,短缺情况可能会更严重。这可能会引发另一场新兴市场的危机。

由于停电引发政治反弹,国内供应仍然难以迅速增加,中国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竞购更多的煤炭。今年前8个月,中国的燃煤发电量增长12.6%,而煤炭产量只增加了4.4%。巨大的缺口需要靠减少库存或增加进口来解决。

电力需求猛增是由出口复苏推动的。中国今年的出口有望增加7000亿美元,超过日本的出口总额。疫情期间多国中央银行和政府向人们发放现金,他们享受了购买中国制造商品的好处。

由于中国大约70%的能源来自煤炭,全球需求的恢复使能源使用转向煤炭——最不清洁的化石燃料。掌管各国中央银行的官员们肯定难以完全理解他们的行动是如何影响世界气候的。

中国出口大幅增长的背景是,美国对中国发动了已持续3年的贸易战,对中国制造的商品的看法也越来越负面。但是,全球经济反而变得更加依赖“世界工厂”中国。这暴露了主观观念和现实的'脱节。

人们想要商品,但他们不想制造它们。多国中央银行和政府给国民发钱。他们只需在手机上按几下。订单就会流向成本最低的生产者——中国。消费者喜欢低价,至于这些东西是哪里生产的,他们毫无兴趣。

世界向煤炭发动了战争。特别是西方国家,近年来一直在远离煤炭。去年,由于政治和疫情的原因,全球煤炭需求下降了5%。

西方的气候勇士们把煤炭逐出了自己的家园,不过是让它在别处重新出现而已。西方的活动家对本国的化石燃料生产活动施压,特别是对煤炭。“外包”给中国一直是方便的出路。那样一来,这些国家可以报告应对气候变化的好看数字。但全球消耗总量并没有反映出相应的削减。

新兴经济体需要廉价和充足的能源供应来实现增长。煤炭完全符合这一要求。世界需要找到替代能源,不仅是绿色的,而且是廉价的。同时,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富国大幅削减其消费。

缓慢的宝马
俊逸的云朵
2025-07-27 21:52:29
将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

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已核增煤炭产能2.2亿吨左右,并增加应急产能约1亿吨。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再“出手”,明确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并新增3亿吨煤炭产能,彰显了强化能源稳价保供的坚定决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新增煤炭产能解读为鼓励和扩大煤炭消费,更不能误读为是给“双碳”目标变相松绑。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21年,虽然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高达56%。从今年的供需形势看,我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供给弹性增强,运输保障能力加强,煤炭市场供需总体上将保持平衡态势。但是,由于国际能源供需形势错综复杂,安全环保约束、疫情反复、极端天气、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情况等因素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背后的玉米
愉快的故事
2025-07-27 21:52:29

一、行业状况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是中国能演消费的主体,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维持在70%左右。长期看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实施将使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因此长期看煤炭行业仍具有持续增长潜力,但增速将放缓。短期看煤炭行业将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煤炭资源整合、运输通道建设、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受国内经济影响。2014年初以来我国煤炭需求直线下滑,煤炭企业库存快速上涨,价格连续发生下滑。2014年四季度在一系列“为煤企解困”政策的推动下,煤价略有回调,单“高库存,低需求”的现状并未改变。2015年以来,受需求下降、供大于求的影响,煤炭价格持续下降,降幅较大。

二、行业前景

总体来看,目前受国民经济景气度下行以及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但在国家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煤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会轻易动摇。在包括取得国际能源定价权方面,我国也更加需要做强做大资源类企业。从长期看,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煤炭市场将会呈现供需平衡的基本格局。随着国家各项行业政策的实施和推进,煤炭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也将得以强化,为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市场供求及产品价格变动

1、煤炭供给

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储量较为丰富,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2014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为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2015年全国原煤产量继续负增长,同比下降3.28%2016年全国原煤产量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仅为33.64亿吨,同比下降10.22%。从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三大煤炭主产区来看,煤炭产量总体同比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指出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预期未来几年煤炭供给将处于收缩的状态。

2、煤炭需求

从煤炭需求方面来看,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建材、钢铁、化工四大行业,合计约占煤炭需求量的九成。受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国内方面政府坚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社会对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耗煤企业的需求增速也随之放缓。此外,政府对高耗能产业节能的政策力度日趋增大,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呈下降趋势,对煤炭需求的增长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糟糕的便当
儒雅的小蝴蝶
2025-07-27 21:52:29
进入2021年11月份以来,全国煤炭日均产量达到1153万吨。较同年10月初增加超过80万吨。随着煤炭优质产能不断释放,11月份以来全国煤炭日产量持续增加。据调度数据,11月4日煤炭日产量达到1188.5万吨,再创近年来新高。

全国煤炭产量

11月份以来,山西日均产量349万吨,较10月初增加22万吨。内蒙古日均产量335万吨,较10月初增加42万吨。按当前煤炭产量增长趋势,日产量有望突破1200万吨。

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其中中国是世界上煤产量最高的国家。

阳光的奇迹
踏实的火龙果
2025-07-27 21:52:29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兼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辰昕8月16日表示,目前煤炭行业虽然取得了去产能的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处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高质量的供给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

赵辰昕指出,重点是三个方面:第一,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我们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严格执行了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倒逼落后产能和不达标煤矿全面退出。同时,适当提高了南方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按照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通过改造升级少量提升一批“三个一批”的方式进行分类处置。

第二,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经济发展需要能源保障,要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在去产能的同时,一定要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我们坚持通过周例会、月通报等办法,积极推动建设项目合法合规,对依法处理到位、具备相关条件的煤矿项目,协调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实现依法建设和生产。同时我们督促山西、陕西、内蒙古几个重点产煤省区增产增供,鼓励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机械化水平高的生产煤矿核增产能,持续增加有效供给。

第三,统筹做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工作。针对今年以来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异常天气频发等一些新情况,我们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强化运输协调保障、积极推动中长期合同签订和履约,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和市场监管等措施,保障市场稳定供应,促进价格合理回归。1-7月,全国煤炭产量19.8亿吨,同比增长3.4%;目前全国统调电场存煤保持在1.1亿吨水平,比去年同期高出1300万吨,可用天数大概是18天。环渤海五港存煤处于高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煤价稳中趋降。

赵辰昕表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煤炭行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市场竞争秩序有效规范,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取得积极进展。截止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煤矿比2015年底减少2800多处,下降大概50%,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增加了200处左右,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全国煤炭生产的主体,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大幅提升。

赵辰昕指出,我们想做好下一步工作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煤炭行业虽然取得了去产能的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处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高质量的供给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需要我们继续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努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