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海口 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9月15日开幕
易车讯 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由中国科协、海南省人民政府协同七大国家部委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将于9月15-17日在海南海口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据了解,3天的活动包含20场会议论坛、技术展览及多场同期活动,预计将有1000多名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政产学研高层云集海南。
大会主题峰会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跨界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探索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凝聚产业共识,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碳中和。
政府高层及行业专家:
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
张玉卓,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沈晓明,海南省委书记、省委深改委(省委自贸港工委)主任
冯飞,海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李小鹏,交通运输部部长
苗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徐冠华,科学技术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倪强,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秘书长,省委自贸港工委办主任
辛国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相里斌,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甘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史明德,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前驻德国大使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能源局
欧阳明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席
张进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赵福全,清华大学教授,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
国外政府及国际机构嘉宾:
Alok Sharma (阿洛克·夏尔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会议(COP26)候任主席,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原大臣
John Edwards(吴侨文),英国驻华贸易使节
Jo Hawley(贺颂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
James Norman(诺杰),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华南外交联络领事
Dan Dorner,清洁能源部长级合作机制(CEM)主任
Inger Andersen,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
Fatih Birol,国际能源署(IEA)署长
李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总干事
Carlos Manuel Rodríguez,全球环境基(GEF)首席执行官兼主席
国外企业领袖:
Herbert Diess,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
Frank Weber,宝马集团董事、负责研发
Elon Musk,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
中畔邦雄,日产汽车副社长
Mark Reuss,通用汽车公司总裁
Holger Klein,采埃孚集团董事
Volkmar Denner,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
郑根昌,LG新能源副社长、电池研究院院长
袁小林,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
国内企业领袖:
徐留平,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竺延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辛保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晓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斌,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刘静瑜,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欧阳楚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裁
陈志鑫,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副主席
王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
于德翔,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黎明,地平线总裁
单记章,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 电池中国网 10月17日 宁德讯 】如今,中国以及日韩等国推动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已经有十余年,产业正在迎来转型期,向更深层次发展,无论是技术路线、商业模式、产业形态都在迅速迭代。同时,欧洲各国政府对于电动 汽车 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码,德国、法国等国的补贴力度甚至已经赶超中国,欧洲电动 汽车 产业在快速崛起。
10月16日, “第五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0)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宁德)峰会” 在福建宁德隆重开幕。本届峰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电池中国网,以及宁德时代、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1C创新实验室联合主办。
在16日上午举行的“亚洲产业迭代与欧洲产业崛起”主题论坛上,来自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先导智能、中德睿咨询、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菲律宾驻华使馆、蔚来 汽车 、亿纬锂能、力神电池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从全球环境下的中国产业链以及国外市场的机会和挑战进行讨论和分享,并对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新商业模式等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分析、交流。论坛由 宁德时代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成都 主持。
周波:2030年动力电池需求将达2100GWh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标准化工作组/研究部主任周波表示,得益于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先行优势,中国锂电池四大材料产业已经成熟,他呼吁国内材料、电池企业尽早布局更上游的镍、钴、锂等金属资源,以保障未来原料供应稳定。周波还预计, 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将超过1500万辆,到2030年可能达到3000万辆,分别对应的电池需求将达到975GWh和2100GWh。
周波认为,面对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坡,“成本压力增加”,车企应该加快布局先进的电动车型,丰富车辆的供给结构,通过智能驾驶和高新技术赋予电动车更多价值,形成对燃油车的溢价。另外,针对今年热议的车电分离,他建议标准的制订和示范试点同时进行,针对电动 汽车 不同运营场景, 探索 适合车电分离模式发展的应用场景和价值增值点。
王燕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解产线后顾之忧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燕清发表了题为“电动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智造”的演讲。王燕清认为,从智能装备走向制造加服务,未来的电池工厂对于电池产品的一致性、安全性要求会越来越高,锂电池及主机企业需要加大对电池材料、工艺的研究和突破。设备企业绝不能仅仅被动化地、临时性地去提供产线设备,而是要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解决客户产线后顾之忧。
王燕清谈道,先导智能在锂电池制造上已基本实现各个工艺段设备技术与服务的全面领先。浆料、涂布、滚轧、分切、模切、卷绕、叠片、组装、化成分容,以及模具与PACK设备从此前的追随,到现在技术端、服务端、市场端实现了超越,并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先导智能的圆柱组装线已经稳定在355ppm,方壳组装已经达到28ppm,软包组装线达到12ppm,先导所有产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刘春熙:战略、人才决定新能源企业发展未来
中德睿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熙发表了“中国新能源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主题演讲。刘春熙谈道,中德睿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新能源产业链。他认为,包括 目前中国最顶级的动力电池企业在内,对战略的模型,对战略的结构化思考都非常欠缺。 他呼吁各企业多花点时间对战略进行思考,对人力资源进行思考,要重视人才,重视激励机制。
刘春熙表示,如果企业真要进入业界领先的水平,就需要去认真分析竞争对手,认真分析同行。很多时候要看竞争,看同行的时候,还要多去看看竞争维度。战略、人才决定了企业发展,决定企业的未来。
柯牧申:英国 汽车 产业动力电池需求70-100GWh
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贸易投资领事柯牧申作了“英国新能源 汽车 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机会”的演讲。柯牧申表示,在新能源 汽车 的制造方面,英国政府提出了在碳排放方面最具有战略性的政策。要在2050年达到碳零排放,到2035年将不会有新的内燃机 汽车 在英国继续出售;有实在的需求在动力电池方面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到2030年,英国 汽车 产业运营所需的电池电量在70-100GWh之间,非常欢迎中国的投资者能够一起进入英国市场来达成这个目标。 英国积极联系所有主要的电池材料供应商,希望在英国国内建立一条从原材料提炼到电池组组装和测试的完整电池供应链。英国现已有多家资质优异的电池材料企业进行全球化产业供应。
格伦·佩尼亚兰达:建立电动 汽车 战略性制造中心
菲律宾驻华使馆及菲律宾贸易投资中心商务参赞格伦·佩尼亚兰达,通过视频方式介绍了菲律宾的新能源产业情况及发展机会。他表示,在过去三年里,中国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积极与菲律宾民间机构和政府部门合作,促进电动 汽车 和电池产业的发展。菲律宾电动车协会一直与政府合作共同塑造这个新兴产业,起草电动 汽车 产业路线图,以及支持该产业的各种政策。
菲律宾计划在本土生产电动 汽车 的同时,发展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电动 汽车 战略性零部件制造中心。菲律宾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行业合作伙伴一起,通过在 汽车 零部件制造流程和商业模式中嵌入新的先进技术,建立竞争优势。 菲律宾认识到中国在电动车和电池制造方面已经领先,希望中国在菲律宾电动 汽车 零部件和电池制造方面进行更多投资。
李斌:思考对电动 汽车 的终极解决方案
上海蔚来 汽车 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斌发表了题为“换电的价值链探讨”的演讲。 李斌谈道,他在2012年开始就在思考一些对电动 汽车 的终极解决方案,差不多是车和电池分开的一个底层逻辑, 把购买成本降下来,把电池的成本和汽油的使用成本进行对比。蔚来在创办的时候,整个产品和商业模式就是按照这个逻辑去设计,车电分离、电池租用,可充可换可升级。
李斌表示,换电确确实实是从用户视角出发解决用户对电动车使用不便性问题,如果用了换电,就可以知道换电和加油一样方便,换电和加油都是几分钟完成,满电就能出发,这是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讲,非常有意义。 李斌认为,换电会成为中国智能电动 汽车 产业类似于高铁的一个应用创新重要基础。
刘金成:亿纬锂能已完成动力电池全部产品技术方案布局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发表了主题为“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发展思路”的演讲。刘金成表示,亿纬锂能以锂原电池的运营能力,加上战略协同和资金能力,做了充分的准备,然后才进入动力电池市场。通过五年非常艰苦的努力,亿纬锂能完成了动力电池全部产品技术方案的布局。
刘金成谈道, 亿纬锂能的软包三元电池现在已经有9GWh产能,已经实现了满产,明年会有全部的满产销售,将供货给戴姆勒和现代, 同时也为国内几个造车新势力提供产品。刘金成表示,磷酸铁锂电池现在在国内的商用车和储能方面的应用也非常有基础。另外, 亿纬锂能的方形三元和48V电池获得包括BMW的定点。
周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正呈现多元化发展
周江表示,力神根据不同客户的车型和续驶里程选择不同的化学体系去做开发,意味着会在产品路线上做一些调整。力神把安全性放在非常高的位置上面,是首要的考虑因素,特别对于三元材料。周江还透露,目前力神的重点是在解决中镍材料中的一些问题,而高镍路线公司也将从电芯、模组、系统等层面协同解决,比如选择圆柱就是其中的一种解决高镍安全和能量密度的方案之一。
本届峰会为期两天,来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银隆新能源、弗迪电池、宝马 汽车 、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蔚来 汽车 、当升 科技 、威马 汽车 、长安新能源、江淮 汽车 、长城 汽车 、海目星、明冠锂膜、赢合 科技 、逸飞激光以及聚创新能源、华夏幸福等国内外产业链主流企业和机构的600余位代表参与交流。
此外,峰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商务洽谈交流会,为产业链企业搭建良好的沟通合作平台。同时,“锂想2020庆典”也同期举行,见证近一年来动力电池产业链杰出企业风貌和优秀企业管理者的风采。
经国务院批准,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大会对促进全球汽车领域政产学研各界深入交流、凝聚发展共识、明晰发展路径、增进互信合作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已经成为引领全球汽车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风向标。
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 现场照片
2022年大会主要包括会议、技术展览、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央视对话、科创中国项目路演活动、新能源汽车环岛行、青少年汽车 无限 创意征集及出行体验等活动。其中,会议共计24场,包括4场主论坛、10场专题论坛、9场技术研讨、1场高层闭门会议。大会主要议题包括:
大会主论坛:
·全面电动化与绿色低碳转型
·全球产业链协同与跨界融通
·开放合作共同构筑智能生态
·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 商 业化
专题论坛: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论坛
·中英碳中和协同发展论坛
·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召回论坛
·动力电池原材料保障与回收利用
·商用车零排放论坛
·交通与能源融合论坛
·新能源汽车经济论坛
·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用户需求论坛暨年度新能源汽车评选
·全球城市电动化论坛
·海南专题论坛
技术研讨:
·私人领域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与未来出行
·飞行汽车技术创新与发展路径
·车规级芯片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及绿色供应链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技术创新
·下一代电动化平台及电子电气架构
·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创新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模式探索
(具体议题内容根据大会议程更新进行调整)
大会同期技术展览将打造领先技术展示、最新产品发布、政企沟通及行业资讯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大会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跨界协同与全球合作。2022年展览面积10,000平米,展品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氢燃料电池、汽车芯片、能源供给和配套设施等先进技术和产品。
会议时间:2022年8月25-28日
会议地点: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海南省海口市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拟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
承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海口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拟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署(UNEP)、世界银行(WB)、全球环境基金(GEF)、国际能源署(IEA)、清洁能源部长级合作机制(CEM)、电动汽车倡议(EVI)、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世界经济论坛(WEF)、能源基金会(EF China)、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
大会报名现已全面启动,2022年6月30日前报名,可享早鸟优惠价,节省500 元 /人。
登录大会官网,可获取大会详细信息并注册参会。
@2019
这几年国内的大型车展都因为疫情的原因延期或者暂停举行,而离我们最近的广州车展也很有可能因为疫情被迫取消,所以未来将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重磅车型能否与我们见面也成了未知数。好在阔别四年之久的2022巴黎车展在10月17日重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次有哪些重磅新能源车吧!
首先我们来看奔驰EQE SUV。作为奔驰EQ系列的又一力作,该车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SUV,基于奔驰EVA平台打造,在2022巴黎车展也是首发亮相,同时它还会推出AMG EQE SUV。在设计上,奔驰EQE SUV与EQE保持一致,同样拥有封闭式的进气格栅,再配合贯穿式的灯带以及260万像素的智能数字大灯,让整个前脸颇有未来感。值得一提的是,奔驰EQE SUV未来也会实现国产。
在车内,奔驰EQE SUV也保持了EQ家族的内饰设计风格,特别是与EQS相同的大尺寸竖屏在车内相当吸引眼球,在搭配全新的MBUX人机系统,为该车带来了更出色的人车交互体验。在动力层面,奔驰EQE SUV提供350+、350 4MATIC和500 4MATIC三种动力版本,而在WLTP工况下,它们的续航则来到了590km、558km和547km。而AMG EQE SUV性能更加出色,最快3.5s即可破百。
在2021年的慕尼黑车展期间,欧拉好猫就已经亮相欧洲,为自己进军欧洲市场造势,并且长城在同年于慕尼黑已经开设了德国子公司。欧拉好猫在欧洲市场的名称叫做Funky Cat,其整体设计与国内版本保持一致,对于欧洲人民来说也具备很大的吸引力。此外,该车的交付时间将会在11月或12月开始。
车内也延续了国内版本的设计,同样采用的是7英寸的液晶仪表+10.25英寸的中控屏幕的搭配,整体也颇为时尚。在动力层面,欧洲版采用的是国内好猫GT的动力系统,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71Ps,峰值扭矩为250N·m。此外,该车也会提供49kWh和63kWh两种电池版本,可以为该车带来400km-500km的纯电续航。
除了欧拉好猫,长城还会在欧洲市场布局一款中型SUV,它就是WEY Coffee 01,也就是摩卡DHT-PHEV版本。该车已经在2022巴黎车展上公布了正式售价,售价区间为5.59万-5.9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9.3万-42.1万元,并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交付。在设计层面,WEY Coffee 01在设计上也会采用摩卡DHT-PHEV版本的设计风格,大尺寸的进气格栅配合竖立的WEY品牌车标,增添了该车的豪华气势。
WEY Coffee 01的内饰布局也会采用国内版本的设计风格,包括9.2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功能,还有14.6英寸的大尺寸屏幕,并且屏幕内部还装备了高通8155座舱芯片,屏幕的操作流畅度也可圈可点。
在动力方面,作为参考,国内的摩卡DHT-PHEV搭载的是1.5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5kW,与之匹配的是一台2挡DHT变速箱。此外,两驱和四驱版本的纯电续航分别为204km和175km,馈电油耗仅为5.55L/100km。值得一提的是,四驱版本车型在4.8s即可完成0-100km/h加速。
比亚迪在2022巴黎车展上也有大动作,带来了BYD ATTO 3,也就是国内的元PLUS。此前比亚迪曾于9月28日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并公布了ATTO 3在德国的预售价格为3.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6.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BYD ATTO 3在Euro NCAP碰撞测试中也获得了五星安全评级。此外,基于e平台3.0的比亚迪海豹和海豚也将进军欧洲市场。
在外观和内饰层面,BYD ATTO 3都延续了国内元PLUS的设计,整体设计非常的时尚耐看,内饰也具备一定的科技感,特别是15.6英寸中控屏幕的加入让该车具备了良好的体验感和可玩性。
在动力层面,作为参考,国内的比亚迪元PLUS搭载的是150kW和204N·m的永磁同步电机,7.3s可完成百公里加速。同时,该车也搭载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能提供430km和501km的纯电续航。
除了BYD ATTO 3,比亚迪在2022巴黎车展上还带来了BYD HAN。此前,BYD HAN也已经在德国公布的该车的预售价格,为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49万元。而在2022巴黎车展之后,BYD HAN也将很快交付。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比亚迪还将进一步开拓法国和英国市场。
在外观设计层面,BYD HAN基本延续了比亚迪汉的设计,但是车标均使用了大写的字母“HAN”。而在车内,BYD HAN在内饰材质上则使用了更具运动感的Alcantara材质,包括中控台和座椅上的材质,车内营造出来的感觉更为运动。从车尾的标识来看,该车对应的是国内汉EV创世版610km四驱尊贵型,搭载的是总功率为380kW、总扭矩为700N·m的驱动电机,0-100km/h的加速成绩仅为3.9秒。
虽然2022巴黎车展离我们比较遥远,无法近距离感受车展上的重磅新车,但是我们看到有多款自主品牌车型在2022巴黎车展上亮相,很是让人欣慰。长城品牌有Funky Cat和WEY Coffee 01,而<a href="https://car.yiche.com/bydauto/" title="比亚迪" data-ke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欧盟拟推出5650亿欧元能源计划,此举背后的原因如下。
一、欧洲能源危机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的能源危机不断升级,矿物燃料供应短缺,价格飙升,电力市场几乎失去控制。
英国能源管理部门称,从十月份开始,英国消费者的能源账单上限将上涨80%。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冬季,几百万的英国人将无法负担燃气和电力。与此同时,德国也将征收天然气附加费。
在传统能源“失控”的时代,欧洲国家虽然加速了能源结构的变革,但在短期内,新能源的作用并不大。今年冬季,欧洲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
二、欧洲各国能源负担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27个欧盟国家已经为减少能源危机给消费者和商业带来的冲击拨出了3140亿美元。德国以1002亿欧元排在首位,法国和意大利紧随其后,分别为536亿欧元和592亿欧元。另外,英国政府也已经提供了1780亿欧元的援助。
这些支出反应了欧洲各国政府为保护家庭和企业免受天价能源价格影响的努力。自从俄罗斯切断了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以来,欧洲的能源价格一直在飙升。但是,即便有这么多的政府救助,欧洲的经济前景仍然很黯淡。
贝莱德的分析师先前曾发出警告,欧洲将于2023年早期进入深度衰退,并预期到年底会萎缩0.9%。同时,在欧洲国家为应对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欧盟的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欧洲,可再生能源以氢、海上风力发电为主,相比于传统能源,可再生能源受到了气候的严重影响,安全性相对较差。所以,可再生能源能否成为欧盟的“救星”,还是一个问题。